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覃平声 [cān sān,参考][hán,包函][dān,动词][详注1][详注2][姓也,亦蓋也][tán]欿[音貪。《說文》欲得也。]


注1:镡 音覃。《张衡·东京赋》底柱辍流,镡以大岯。《注》言大岯险,同剑口也。镡,徒南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注》镡音谭。《淮南子·人閒训》一军塞镡城之岭。《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郁林郡。 又《后汉·陈宠传》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以为心腹。《注》镡,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寻二音,汉镡政,明镡鉴,一读寻,一读潭。
注2:湛 与耽同。《说文》作媅,乐也。《诗·小雅》子孙其湛。《传》湛乐之久也。
首字词组
邯郸邯郸步邯郸伎邯郸虱邯郸记邯郸郭公邯郸丽步 
邯郸道邯郸枕邯郸曲邯郸学步邯郸行邯郸躧步  
邯郸梦邯郸路邯郸鸠邯郸匍匐邯淡邯郸重步  

词语解释:邯郸  拼音:hán dān
(1).古地名。今 河北省 邯郸市 。 春秋 时, 卫 地,后属 晋 。公元前386年 赵敬侯 自 晋阳 徙都 邯郸 。 秦王 政 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 邯郸郡 。 三国 、 魏 、 晋 为 广平郡 , 隋 开皇 中改置县, 唐 、 宋 、 金 、 元 因之。《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 齐侯 、 卫侯 救 邯郸 ,围 五鹿 。”《汉书·地理志下》:“ 邯郸 北通 燕 涿 ,南自 郑 卫 , 漳 河 之间一都会也。” 清 陈维崧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 邯郸 年少春衫緑,鸣筝竞唱《棠村曲》。”
(2). 战国 赵 都 邯郸 ,因以为 赵 的代称。《竹书纪年·显王》:“六年,我师伐 邯郸 ,取 列人 。我师伐 邯郸 ,取 肥 。”《竹书纪年·显王》:“十六年…… 邯郸 之师败我于 桂陵 。”
(3).指《邯郸曲》《文选·鲍照〈舞鹤赋〉》:“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 张铣 注:“ 邯郸 善为歌曲。”参见“ 邯郸曲 ”。
(4).稻粱的一种。《管子·地员》:“五纑之状,彊力刚坚。其种,大邯郸、细邯郸,茎叶如扶櫄,其粟大。”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此盖稻粱之属也……其种有大小,古人因名为大邯郸、细邯郸矣。”
(5).复姓。 汉 有 邯郸义 。见《通志·氏族三》
词语解释:邯郸曲  拼音:hán dān qǔ
古代 赵国 都城 邯郸 流行的舞曲。 清 姚鼐 《秦宫辞》:“ 秦皇 爱听《邯郸曲》,不及 丛臺 夜宴声。”
词语解释:邯郸道  拼音:hán dān dào
比喻虚幻之路。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贪梦好,茫然忘却 邯郸 道。”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则他那经营处,恨不的佔尽了利名场,全不想到头时,刚落得个 邯郸 道。” 元 张可久 《清江引·丹房早起》曲:“翠蓬一壶天地小,又是 邯郸 道。” 张恭 《狱中口占》:“似闻昨日 邯郸 道,最是 卢生 未得閒。”参见“ 邯郸梦 ”。
词语解释:邯郸梦  拼音:hán dān mèng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在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 ,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 宋 王安石 《中年》诗:“中年许国 邯郸 梦,晚岁还家壙埌游。”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看盈盈鬢星,须早把 邯郸 梦醒。”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本是穷途人,不应该妄想去做 邯郸 梦。”
词语解释:邯郸梦  拼音:hán dān mèng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在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 ,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 宋 王安石 《中年》诗:“中年许国 邯郸 梦,晚岁还家壙埌游。”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看盈盈鬢星,须早把 邯郸 梦醒。”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本是穷途人,不应该妄想去做 邯郸 梦。”
词语解释:邯郸步  拼音:hán dān bù
犹言 邯郸 学步。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序:“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踡;不学 邯郸 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 宋 姜夔 《白石诗说》:“ 陶渊明 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 邯郸 步也。” 清 吕履恒 《长歌行送友人游大梁》:“后来者谁可与言,东里之顰 邯郸 步。”
词语解释:邯郸枕  拼音:hán dān zhěn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于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 ,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就枕入梦,历尽人间富贵荣华。梦醒,店主蒸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枕”喻虚幻之事。 宋 苏轼 《送安节》诗:“一杯归诵此,万事 邯郸 枕。” 金 元好问 《送杜招抚归西山》诗:“ 邯郸 枕上人初觉,《秋水篇》中物已齐。”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入梦》:“愁中欲借 邯郸 枕,悽惻神鷄不可听。”
词语解释:邯郸路  拼音:hán dān lù
犹言 邯郸 道。《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只因旧日 邯郸 路,梦里 卢生 误着鞭。”
词语解释:邯郸伎  拼音:hán dān jì
邯郸郭公 ( 北齐 后主 高纬 )的伎俩。 唐 温庭筠 《邯郸郭公词》:“言念 邯郸 伎,不见 鄴城 人。” 顾嗣立 补注:“ 北齐 乐府《邯郸郭公歌》: 邯郸郭公 九十九,技两渐进入 滕口 。”参见“ 邯郸郭公 ”。
词语解释:邯郸郭公  拼音:hán dān guō gōng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时谓之 郭公 。 隆化 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败,为 北周 所虏。及将败,营 邯郸 。故称“邯郸郭公”。《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邯郸郭公 九十九,技两渐尽入 滕口 。大儿缘高冈,雉子东南走。不信吾言时,当看岁在酉。”
词语解释:邯郸曲  拼音:hán dān qǔ
古代 赵国 都城 邯郸 流行的舞曲。 清 姚鼐 《秦宫辞》:“ 秦皇 爱听《邯郸曲》,不及 丛臺 夜宴声。”
词语解释:邯郸鸠  拼音:hán dān jiū
战国 时, 邯郸 之民于正旦献鸠于 赵简子 , 赵简子 为表示他对万物“有恩”,即将所献之鸠放之。见《列子·说符》。后遂以“邯郸鳩”为放生的典故。 唐 柳宗元 《放鹧鸪词》:“ 齐王 不忍觳觫牛, 简子 亦放 邯郸 鳩。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词语解释:邯郸虱  拼音:hán dān shī
1.《韩非子。内储说上》:"应侯谓秦王曰:'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困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上党在一而已,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旧注:"以守上党之兵临东阳,则邯郸危如口中虱也。"后因以"邯郸虱"比喻形势危急。
词语解释:邯郸学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郭象 注:“以此效彼,两失之。” 成玄英 疏:“ 寿陵 , 燕 之邑。 邯郸 , 赵 之都。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赵 都之地,其俗能行,故 燕国 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 赵国 之能;捨己效人,更失 寿陵 之故。”《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后因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宋 姜夔 《送项平甫倅池阳》诗:“论文要得文中天, 邯郸 学步终不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为文必师古,使人读之不知所师,善师古者也……若拘拘规傚,如 邯郸 之学步,里人之效顰,则陋矣。”《歧路灯》第一○一回:“‘什么古迹?’ 娄朴 道:‘学步桥。’ 盛希瑗 道:‘是 邯郸 学步,失其故步么?’”
词语解释:邯郸匍匐  拼音:hán dān pú fú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金 元好问 《刘君用可庵》诗之二:“著脚绳桥已足忧, 邯郸 匍匐更堪羞。”参见“ 邯郸学步 ”。
词语解释:邯郸学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郭象 注:“以此效彼,两失之。” 成玄英 疏:“ 寿陵 , 燕 之邑。 邯郸 , 赵 之都。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赵 都之地,其俗能行,故 燕国 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 赵国 之能;捨己效人,更失 寿陵 之故。”《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后因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宋 姜夔 《送项平甫倅池阳》诗:“论文要得文中天, 邯郸 学步终不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为文必师古,使人读之不知所师,善师古者也……若拘拘规傚,如 邯郸 之学步,里人之效顰,则陋矣。”《歧路灯》第一○一回:“‘什么古迹?’ 娄朴 道:‘学步桥。’ 盛希瑗 道:‘是 邯郸 学步,失其故步么?’”
词语解释:邯郸记  拼音:hán dān jì
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卢生梦中行贿中式,出将入相,一门荣华,在官场倾轧中遭贬,后复官。醒来却身在邯郸旅店中,终于大悟,出家学道。
词语解释:邯郸行  拼音:hán dān xíng
乐府杂曲篇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六》著录 南朝 齐 陆厥 《邯郸行》一首, 郭茂倩 解题引《乐府广题》:“《邯郸》,舞曲也。”参见“ 邯郸曲 ”。
词语解释:邯郸曲  拼音:hán dān qǔ
古代 赵国 都城 邯郸 流行的舞曲。 清 姚鼐 《秦宫辞》:“ 秦皇 爱听《邯郸曲》,不及 丛臺 夜宴声。”
词语解释:邯淡  拼音:hán dàn
犹丰盛。《汉书·王莽传下》:“封都匠 仇延 为 邯淡里 附城。” 颜师古 注:“邯音胡敢反,淡音大敢反。丰盛之意。”按,《集韵·上感》:“邯,邯淡,丰盛意。”
词语解释:邯郸郭公  拼音:hán dān guō gōng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时谓之 郭公 。 隆化 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败,为 北周 所虏。及将败,营 邯郸 。故称“邯郸郭公”。《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邯郸郭公 九十九,技两渐尽入 滕口 。大儿缘高冈,雉子东南走。不信吾言时,当看岁在酉。”
词语解释:邯郸躧步  拼音:hán dān xǐ bù
谓 赵 地美女的优美舞蹈。《文选·左思〈魏都赋〉》:“ 邯郸 躧步, 赵 之鸣瑟。” 张铣 注:“ 邯郸 , 赵 地,亦多美女,善行步,皆妙鼓瑟。” 南朝 齐 陆厥 《邯郸行》:“ 赵 女擫鸣琴, 邯郸 纷躧步。长袖曳三街,兼金轻一顾。”
词语解释:邯郸重步  拼音:hán dān zhòng bù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在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 ,目昏思睡, 吕翁 授以青瓷枕, 卢生 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叶圣陶 《穷愁》:“﹝ 阿松 ﹞谓曰:‘请母安眠也。’母唯唯应,其音模糊,亡何而 邯郸 重步矣。”
词语解释:邯郸丽步
赵地美女的优美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