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缅邈 拼音:miǎn miǎo
久远;遥远。《文选·潘岳〈寡妇赋〉》:“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 吕延济 注:“缅邈,长远貌。” 唐 张说 《游洞庭湖湘》诗:“缅邈 洞庭 岫,葱蒙水雾色。”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织恨》:“望断银河心缅邈,恨蓬首居然织作。” 清 顾炎武 《与王虹友书》:“惟是筋力衰隤,山川缅邈。”词语解释:渺邈 拼音:miǎo miǎo
久远;广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炎 皥 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孔平仲 《杨大年喜朝京阙》诗:“七 闽 波渺邈,双闕气巖嶢。” 明 史璧 《刻〈颜氏家训〉序》:“夫振古渺邈,经残教荒,驯至于今,变趋愈下。”词语解释:辽邈 拼音:liáo miǎo
(1).犹辽远。《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交阯 辽邈,畏丧藩将,政刑每闕,抚莅惟艰。” 宋 陆游 《登慧昭寺小阁》诗:“岁月消磨閲亭传,山川辽邈弊衣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至一处,潮水所经,四望辽邈。”参见“ 辽远 ”。
(2).相去甚远;悬殊。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悲夫,生民用心之不钧,何其辽邈之不肖也哉。”《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婚兆·韦固赤绳》:“虽讎敌之家,贵贱辽邈,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词语解释:辽远 拼音:liáo yuǎn
(1).遥远。《左传·襄公八年》:“ 楚 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宋书·恩倖传·徐爰》:“虏犯边塞,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復不可置。”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 茅盾 《一个女性》:“他是何等样的人呢?在辽远的他方?抑在左右前后的身旁?”
(2).久远。《陈书·周弘正传》:“篇简湮没,岁月辽远。”《元典章·礼部三·三皇配享》:“若其相貌冠服年代辽远,无从考证,不可妄定。”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虽说还在辽远的将来。”
(3).远大。 李大钊 《青春》:“彼幽闲贞静之青春,携来无限之希望,无限之兴趣,飘然贡其柔丽之姿於吾前途辽远之青年之前,而默许以独享之权利。” 魏巍 《前进吧,祖国》:“没有人知道你的前途究竟是多么美丽、广阔和辽远。”词语解释:绵邈 拼音:mián miǎo
亦作“緜邈”。
(1).辽远。《文选·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刘逵 注:“绵邈,广远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但山川緜邈,二孱弱女子,何以能来?”
(2).长久;悠远。 晋 陆机 《感时赋》:“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开闢草昧,岁纪緜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唐 李华 《咏史》之三:“緜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清 周亮工 《觉庵兄六十序》:“加以世代绵邈,水火兵燹,以后虽復同处一域,不知为谁何氏之族者矣。”
(3).形容含意深远或情意深长。 晋 陆机 《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以《春水》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餘於言,自是佳作。”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其以文词著者,则 阳湖 张氏 、 长洲 宋氏 ,均工绵邈之文,其音则哀而多思,其词则丽而能则。”词语解释:邈邈 拼音:miǎo miǎo
(1).遥远貌。《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王逸 注:“邈邈,远貌。” 晋 陶潜 《时运》诗:“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茫茫河海兮征南,邈邈云山兮向北。”
(2).超凡出俗貌。 唐 吴筠 《高士咏·河上公》:“邈邈 河上叟 ,无名契虚冲。”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大贤为谁歟?邈邈我托公。”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邈邈诸儒,竝擅芳馥。”词语解释:眇邈 拼音:miǎo miǎo
(1).高远。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盖登旋璣之眇邈,则知井谷之至卑。”《云笈七籤》卷四:“既太虚眇邈,玄师难希,宜求之於心,即理而断也。”
(2).久远;遥远。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古诗眇邈,人世难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雷首山 在南,事有似而非,千载眇邈,非所详耳。” 唐 张鷟 《游仙窟》:“僕从 汧陇 ,奉使 河源 。嗟命运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
精妙,玄妙。《汉武帝内传》:“此术眇邈,必须清洁至诚,殆非流浊所宜施行。”词语解释:悠邈 拼音:yōu miǎo
遥远;久远。《文选·枣据〈杂诗〉》:“千里既悠邈,路次限关梁。” 吕向 注:“悠邈,远也。”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而年载悠邈,简册闕遗,勒成一家,其勤至矣。” 宋 陆游 《与本路郡守启》:“川途悠邈,敢辞叱驭之行;风度清真,先想凝香之地。” 元 揭傒斯 《逸士徐君墓志铭》:“厥父 以庄 承忠袭厚,年将八袠,好德弗諼,宜膺敬养,遽哭乃子。天道悠邈,实窃惑焉。”词语解释:杳邈 拼音:yǎo miǎo
渺茫遥远。 唐 胡传美 《武康碧落观》诗:“幢节不归天杳邈,烟霞空锁日幽虚。”词语解释:冥邈 拼音:míng miǎo
邈远。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金 赵元 《读乐天无可奈何歌》:“天意寓冥邈,人心徒揣摩。” 元 房皞 《扣角歌赠史吉甫》:“近之则在乎目前,远之则入乎冥邈。”词语解释:寥邈 拼音:liáo miǎo
(1).高远;遥远。 唐 吴筠 《游仙》诗:“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 姑射 远,神人可同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忽自星沉,千载寥邈,后之学者,往往继踵芳尘,文华伟杰,义逼云天。”
(2).稀少。 明 宋濂 《赠李子贞序》:“昔天下盛时,文学行义之士,多出於 江 淮 以北,今岂异於昔哉,何其寥邈而未之见也?”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近百年来,高风寥邈矣,而先生独奋发於陈编蠧简之中,成之以勇迈不回之气,佐之以坚苦廉毅之操。”词语解释:孙思邈 拼音:sūn sī miǎo
(581-682)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患病,刻意学习医术,总结前人的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医德高尚,对病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心救治。被后人尊为“药王”。词语解释:逾邈 拼音:yú miǎo
亦作“踰邈”。 相差较远;遥远。《三国志·吴志·顾谭传》:“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踰邈,如此则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絶。” 南朝 梁 刘昭 《〈后汉书〉注补志序》:“而岁代逾邈,立言湮散,义存广求,一隅未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楯。” 元 袁裒 《求志赋》:“睇修途之逾邈兮,饮余马乎 江 濒。”词语解释:玄邈 拼音:xuán miǎo
(1).清高超逸。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坐谈名理,标示玄邈。”
(2).指高远,幽远。《旧唐书·张行诚传》:“天道玄邈,窥算不测;而人事较量,昭然作戒。”词语解释:古邈 拼音:gǔ miǎo
犹久远,悠邈。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圣贤名古邈,羇旅病年侵。”词语解释:超邈 拼音:chāo miǎo
高远貌。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德之休明,贱不为耻。超邈其犹,莫与方轨。”词语解释:崇邈 拼音:chóng miǎo
高尚远大。 晋 张华 《烈文先生鲍玄泰诔》:“峩峩先生,诞资英俊……抗行崇邈,游心大顺。”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奕奕 冯生 ,哲问允迪……迈心玄旷,矫志崇邈。”词语解释:凝邈 拼音:níng miǎo
(1).深远。《梁书·元帝纪》:“日者,百司岳牧,祈仰宸鉴。锡珪之功,既归有道,当璧之礼,允属圣明;而优詔谦冲,窅然凝邈。飞龙可躋,而《乾》爻在四;帝閽云叫,而閶闔未开。”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序》:“公卿庶尹,遐邇牧岳,僉以天平地成,千载之嘉会;登封降禪,百王之盛典。宜其金泥玉检,展礼介丘;飞声腾实,常为称首。天子为而不恃,成而不居,冲旨凝邈,固辞弗许。”
(2).指渺茫不着边际。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多歧空扰扰,幽室竟倀倀。凝邈为时范,虚空作士常。”词语解释:遐邈 拼音:xiá miǎo
(1).辽阔;辽远。 晋 孙绰 《喻道论》:“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化,浑然无端,是以有方之识,各期所见。” 明 刘基 《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括苍》:“山川遐邈,日月逾迈。” 清 周亮工 《追报亡友黄汉臣书》:“徒以十年 闽 海,三载 青 齐 ,踪迹遐邈,有类投荒,不及望见先生颜色。”
(2).久长;久远。《北史·突厥铁勒传论》:“四夷之为中国患也,久矣,北狄尤甚焉。种落实繁,迭雄边塞,年代遐邈,非一时也。”《隋书·礼仪志一》:“朝廷宪章,其来已旧,或得之於升平之运,或失之於凶荒之年,而世载遐邈,风流讹舛。” 明 杨慎 《清宵有清光》诗:“索居能无言,岁月成遐邈。”词语解释:高邈 拼音:gāo miǎo
(1).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天路高邈,良久无缘。” 宋 苏舜钦 《永叔石月屏图》诗:“此説亦诡异,予知未精确,物有无情自相感,不间幽微与高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何观察 之论政比乎法, 崔宗伯 之翼士醇乎儒,皆体气高邈,词义閎深,古色黝然,駸駸乎进於 汉 矣。”
(2).超凡逸俗。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楚老 风韵高邈,好山水。”
(3).指超凡逸俗的人,隐逸者。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以兹近声利,安得成高邈?”
(4).指年高。《古尊宿语录》卷十三:“或云,此去一百二十里,有 赵州 观音院 ,有禪师年腊高邈,道眼明白。”词语解释:迂邈 拼音:yū miǎo
遥远。 宋 曾巩 《追租》诗:“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词语解释:迥邈 拼音:jiǒng miǎo
犹辽远。《晋书·刘琨传》:“南北迥邈,同契一致,万里之外,心存咫尺。”词语解释:冲邈 拼音:chōng miǎo
亦作“冲邈”。 深远弘大。 三国 魏 卫觊 《汉金城太守殷华碑》:“幼膺琼兰之美,长有冲邈之志。”《梁书·孔休源传》:“风业贞正,雅量冲邈,升荣建礼,誉重搢绅。” 唐 颜真卿 《右武卫将军臧公神道碑铭》:“奇谋冲邈,英勇冠伦。”词语解释:茗邈 拼音:míng miǎo
高貌。《文选·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嶢。” 李善 注:“茗邈,高貌也。”词语解释:轩邈 拼音:xuān miǎo
谓上举远扬。 南朝 梁 吴均 《与宋元思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峯。”词语解释:韬邈 拼音:tāo miǎo
谓隐退远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策 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歆 既无 夷 皓 韜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词语解释:飘邈 拼音:piāo miǎo
谓声音飞扬而悠远。《文选·嵇康〈琴赋〉》:“翩緜飘邈,微音迅逝。” 吕向 注:“翩緜飘邈,声飞而远也。”词语解释:轻邈 拼音:qīng miǎo
看轻,疏远。 清 李玉 《永团圆·江纳劝女》:“儿夫贪冒,把髮妻轻邈。”词语解释:邃邈 拼音:suì miǎo
深远。 宋 欧阳修 《诗解统序》:“盖《诗》载《关雎》,上兼 商 世,下及 武 、 成 、 平 、 桓 之间,君臣得失、风俗善恶之事,阔广邃邈,有不失者鲜矣。”词语解释:隆邈 拼音:lóng miǎo
兴盛而久远。 南朝 梁 沉约 《积园寺刹下石记》:“寳祚隆邈,比固 须弥 ,灵算遐永,齐轨常住。”词语解释:陵邈 拼音:líng miǎo
傲不为礼,轻慢。《书·毕命》“以荡陵德” 孔 传:“世有禄位而无礼教,少不以放荡陵邈有德者,如此实乱天道。”词语解释:辱邈
辱没,玷辱词语解释:弥邈 拼音:mí miǎo
犹辽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古人云:‘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况绵途於海表,顾九岭而弥邈,非復行路之逕阻,信幽荒之冥域者矣。”词语解释:迢邈 拼音:tiáo miǎo
犹遥远。《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应贞 《临丹赋》:“陟绵冈之迢邈,临窈谷之濬遐。”词语解释:元邈 拼音:yuán miǎo
谓时间悠远。 明 张居正 《进帝鉴图说疏》:“考究歷代之事,除 唐 虞 以上,皇风元邈,纪载未详者,不敢采録。”词语解释:泯邈 拼音:mǐn miǎo
寂静悠长。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故抱魄寂处,凝神空居;泯邈深昼,窈鬱重虚。”词语解释:尘邈 拼音:chén miǎo
久远。《文选·张衡〈思玄赋〉》:“美襞积以酷烈兮,允尘邈而难亏。” 刘良 注:“尘,久;邈,远。”词语解释:浩邈 拼音:hào miǎo
广大深远貌。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伏以浩邈无涯,育乾坤者至道;弥纶莫极,运造化者玄功。”词语解释:深邈 拼音:shēn miǎo
犹深远。《虞初新志》卷四引 清 余怀 《寄畅园闻歌记》:“ 良辅 转喉押调度为新声……取字齿唇间,迭换巧掇,恆以深邈助其悽泪。” 清 姚鼐 《原任少詹事张君权厝铭》:“尤好古人文章,託意深邈,而不比於时者。”词语解释:溟邈 拼音:míng miǎo
幽深迷茫。《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傅咸 《喜雨赋》:“遂乃重阴四会,溟邈无垠,方中降雨,亘夜迄今。”词语解释:清邈 拼音:qīng miǎo
高远貌。 南朝 梁 沉约 《王亮王莹加授诏》:“尚书左僕射 亮 濬哲渊深,道风清邈。”词语解释:澄邈 拼音:chéng miǎo
清远。《云笈七籤》卷一○六:“心眸澄邈,神渟形凝。”词语解释:旷邈 拼音:kuàng miǎo
(1).辽阔。 唐 杨炯 《庭菊赋》:“佇闲庭之旷邈,对凉菊之扶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亭﹞东南俯临极浦,备烟波旷邈之趣。”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一》:“大海旷邈无垠,陆则有物产有城池……故陆路为天下所必争。”
(2).辽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兄旷邈无家,我夙夜代筹久矣。行当为君谋一佳耦。”词语解释:悬邈 拼音:xuán miǎo
犹悬远。《晋书·慕容皝载记》:“臣与 冰 等名位殊班,出处悬邈。”《北史·房彦谦传》:“以此而论,虽州、国有殊,高下悬邈,忧人慎法,其理一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莲香 闻其异,劝生媒通之,而贫富悬邈,不敢遽进。”词语解释:峻邈 拼音:jùn miǎo
崇高远大。《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 张铣 注:“峻,高;邈,远。” 唐 王维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清节峻邈,硕量弘深。”词语解释:窅邈 拼音:yǎo miǎo
见“ 窅眇 ”。
词语解释:窅眇 拼音:yǎo miǎo
亦作“ 窅渺 ”。亦作“ 窅邈 ”。 深远;精微。《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是以得一奉宸,逍遥 襄城 之域;体元则大,悵望 姑射 之阿。然窅眇寂寥,其独适者已。” 张铣 注:“窅眇,深远也。” 清 陈确 《与刘伯绳书》:“若谓是皇降之本体,泛指造化事説,虚无窅邈,使人从何处体验。”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二》:“搆思窅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雋。”词语解释:疏邈 拼音:shū miǎo
犹疏远。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若以一洲或今一国为之,则其下必多分治之分政府,然与公政府隔絶疏邈矣。”词语解释:渊邈 拼音:yuān miǎo
深远。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羲书》:“然则弘脩渊邈者,非近力所能究矣;灵变神化者,非局器所能察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俗人徒覩其外形之粗简,不能察其精神之渊邈。”《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故侍中、大司马 临川烈武王 ,体道钦明,至德渊邈。”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体睿履正,神监渊邈,道冠民宗,具赡惟允。”词语解释:宏邈 拼音:hóng miǎo
谓气度恢宏,识见深远。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堂堂 孔明 ,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独禀先觉。”《晋书·安平献王孚等传论》:“ 安平 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内弘道义,外阐忠贞。”词语解释:眷邈 拼音:juàn miǎo
亦作“睠邈”。 回顾遥远之貌。 清 吴光 《游虞山昭音洞》诗:“睠邈 苍梧 巡,逶迟翠华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