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邈然 拼音:miǎo rán
(1).遥远貌。《韩诗外传》卷五:“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晋书·孔坦传》:“深明足下慷慨之怀,深痛足下不遂之志。邈然永隔,夫復何言!” 唐 白居易 《寄行简》诗:“相去六千里,地絶天邈然。”亦指久远。 宋 叶适 《宿石门》诗:“邈然百世后,未忝骚人风。”
(2).高远貌。《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至其纯粹履道,求不苟得,升降当世,保全名行,邈然絶俗,实有所师。”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四:“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荫卧林薄,邈然自怡。”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3).犹茫然。《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张铣 注:“率尔,谓文速成;邈然,谓文迟成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若使详其音律,是所邈然,但能记其鏗鏘,於斯为幸。” 清 曾国藩 《林君殉难碑》:“又明年, 国藩 师次于此,弔君殉难之所,寻逝者之白骨,邈然其不可復识矣。”
(4).懵懂貌。 唐 韩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復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儕流无在者,视同列皆邈然少年,益自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所接皆邈然少年,无可论旧事者。”词语解释:邈邈 拼音:miǎo miǎo
(1).遥远貌。《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王逸 注:“邈邈,远貌。” 晋 陶潜 《时运》诗:“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茫茫河海兮征南,邈邈云山兮向北。”
(2).超凡出俗貌。 唐 吴筠 《高士咏·河上公》:“邈邈 河上叟 ,无名契虚冲。”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大贤为谁歟?邈邈我托公。”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邈邈诸儒,竝擅芳馥。”词语解释:邈视 拼音:miǎo shì
(1).远视。 宋 狄遵度 《石室赋》:“杰立西土,邈视千秋。” 明 汤显祖 《和尊言赋》:“微言邈视,復息其所。”
(2).藐视。《朱子语类》卷一三○:“不观 荆公 日録,无以知其本末,它直是强辩,邈视一世。” 宋 吕祖谦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鲁为班后郑》:“气吞诸侯,邈视王爵。”《再生缘》第十三回:“啊! 忠孝王 呀,我 酈明堂 岂是被尔邈视的。”词语解释:邈如 拼音:miǎo rú
虚无飘渺的样子。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今读《度人》、《大洞》、《灵宝》、《太清》等经,大概规模释氏之形骸,以诞誑流俗,玄旨眇论邈如也。”词语解释:邈绵 拼音:miǎo mián
亦作“ 邈緜 ”。
(1).遥远;旷远。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愿自致於其间兮,嗟道里之邈绵。” 明 汤显祖 《青雪楼赋》序:“辛巳:以失意 江陵 相致仕里居,而予亦跧伏 江 外,徽音邈绵。”
(2).连绵不断貌。 明 吴承恩 《述寿赋》:“粤我 淮川 ,丁由邈绵,开 汉 室之勛阀,典 周 邦之将权。”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吕光复诗》:“ 王公 老去泽萧瑟, 苏小 情深托邈緜。”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南畊新葺梅庐闭关学仙词以记之》词:“半亩之宫,点缀纔经,林峦邈绵。”词语解释:邈志 拼音:miǎo zhì
远大的志向。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是以不务邈志清遐,而多循情寸阴,故君子之道鲜焉。” 唐 武则天 《唐大飨拜洛乐章·咸和》:“肃礼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词语解释:邈影 拼音:miǎo yǐng
绘画。 宋 陈造 《题胡处士〈猿麞图〉》诗:“野猿不驯麞易惊,邈影渠能写閒暇?”词语解释:邈想 拼音:miǎo xiǎng
犹遥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洣水》:“览其餘诵,依然息远,匪直邈想霞踪。”词语解释:邈渺 拼音:miǎo miǎo
渺茫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邈渺绵绵,乃反復乎大道之所存。”词语解释:邈真 拼音:miǎo zhēn
描绘图像;描摹。《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白土拂墙交画影,丹青画影更邈真。”词语解释:邈处欿视 拼音:miǎo chǔ kǎn shì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明 李东阳 《翰林伦封君墓表》:“监牧守令,庭分抗礼,非復曩昔比,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词语解释:邈廓 拼音:miǎo kuò
犹辽阔。 明 陈子龙 《吴问》:“都市敞达而不容,关河邈廓而时阻。”词语解释:邈古 拼音:miǎo gǔ
超越古人。《宋书·袁淑传》:“ 袁淑 以身殉义,忠烈邈古。”词语解释:邈如旷世 拼音:miǎo rú kuàng shì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距今祇二十餘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絶少。”词语解释:邈世 拼音:miǎo shì
犹言超脱世俗。 三国 魏 曹操 《为张范下令》:“ 邴原 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然而峙,不为孤用。”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崇规邈世,体道而盘。”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遂詘 周 而疵 孔 ,谓傲放为邈世矣。”词语解释:邈俗 拼音:miǎo sú
超越世俗。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 孔融 、 边让 ,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悲夫,邈俗之士,不羣之人,所以比肩不遇,不可胜计。”词语解释:邈以山河 拼音:miǎo yǐ shān hé
同“ 邈若山河 ”。 清 谭嗣同 《邹砚铭叙》:“凤兮凤兮,於鳩奚难,而断金之谊,遂邈以山河,可云悲哉!”词语解释:邈思 拼音:miǎo sī
犹遐想。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积忧患。刺刺皆樊笼,寂寂少顾盼。”词语解释:邈行 拼音:miǎo xíng
高远超卓的行为。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是故高心邈行,分路同趋,忘怀屏欲,殊涂一致。”词语解释:邈若河山 拼音:miǎo ruò hé shān
同“ 邈若山河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词语解释:邈若河汉 拼音:miǎo ruò hé hàn
形容奇异怪诞之极。 明 可观道人 《〈新列国志〉叙》:“ 墨憨氏 补辑《新平妖传》,奇奇怪怪,邈若河汉,海内惊为异书。”词语解释:邈远 拼音:miǎo yuǎn
遥远。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然天道邈远,鬼神难明。” 宋 刘敞 《上郑资政启》:“邈远符光,亟迁岁籥。” 吴组缃 《山洪》十七:“那杜鹃大约已经飞到 香炉峰 外的邈远的地处。”词语解释:邈玄 拼音:miǎo xuán
深奥玄妙。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此事诉于哲理,太涉邈玄。”词语解释:邈若山河 拼音:miǎo ruò shān hé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唐 陈子昂 《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寘在丛棘,狱户咫尺,邈若山河,话言空存,白马不弔。” 清 谭嗣同 《致刘淞芙书》:“相违咫尺,邈若山河。”词语解释:邈群 拼音:miǎo qún
犹超群。词语解释:邈绝 拼音:miǎo jué
(1).久远。《史记·孝武本纪》:“ 三代 邈絶,远矣难存。”
(2).遥远;高远。 清 李滢 《望罗浮歌》:“我闻 博罗 一山拔地起,邈絶霄汉横苍烟。”
(3).超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庾阐 始作《扬都赋》”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阐 ﹞少孤,九岁便能属文,迁散骑侍郎,领大著作,为《扬都赋》,邈絶当时。”《文选·潘岳〈射雉赋〉》“何调翰之乔桀,邈畴类而殊才” 南朝 宋 徐爰 注:“言邈絶畴类,殊异才气也。”词语解释:邈殊 拼音:miǎo shū
久远。 唐 贾至 《虙子贱碑颂》:“寻风聆韵,想见其人。年代邈殊,精诚闇亲。”词语解释:邈蛮 拼音:miǎo mán
边远地区的蛮夷。 三国 蜀 诸葛亮 《南征表》:“而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糺合其类二千餘人,求欲死战。”词语解释:邈散 拼音:miǎo sàn
散乱无章。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八节:“敍述数千年之陈跡,汗漫邈散,而无一纲领以贯之。此著者读者之所苦也。”词语解释:邈掠 拼音:miǎo lüè
犹描摹。《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保福从展禅师》:“师举 洞山 真赞云:‘徒观纸与墨,不是山中人。’僧问:‘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汝试邈掠看。’曰:‘若不黠儿,几成邈掠。’”词语解释:邈踰 拼音:miǎo yú
犹超越。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凡陛下所为,皆邈踰三王之上,奈何此事欲为 孝文 、 光武 之下乎?”词语解释:邈永 拼音:miǎo yǒng
久远。 明 刘基 《送马生游京师》诗:“斯人邈永矣,继之在于今。”词语解释:邈逾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