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韵 去声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霰韵,另见

遣 qiǎn
〈动〉
  •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释放)
  • 同本义
  • 遣,纵也。——《说文》
  • 遣之日读诔。——《周礼·太史》。注:“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
  • 大丧饰遣车。——《周礼·巾车》
  • 书遣于策。——《仪礼·既夕礼》
  • 遣车视牢具。——《礼记·杂记》。“送葬载牲体之车也。”
  • 遣车一乘。——《礼记·檀弓》。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按,此字古专于用凶礼。
  • 又如:遣俘(遣还俘虏);遣还(犹遣返)
  • 派。派去
  •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意不欲遣质。——《三国志·周瑜传》注
  • 乃遣张良往立齐王,征其兵击。——《史记·淮阴侯列传》
  • 愿勿遣。——·刘向《列女传》
  • 王终遣之。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 李进诚。——《资治通鉴·唐纪》
  • 又如:调遣(调派;差遣);差遣(分派到外面去工作);遣使(派遣使者);遣人去请医生;遣价(差遣仆人);遣官(派遣官员);遣员(差遣人员);遣军(派遣军队)
  • 贬谪;放逐
  • 姜氏子犯谋醉而遣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遣归故郡。——《汉书·孔光传》
  • 帝不悦而遣太子。——《潜夫论》
  • 又如:遣归(贬谪、释放或休弃而令归);遣谪(流放边远地区);遣刑(清代放逐犯人到极边远的地方去服苦役的刑罚);遣斥(斥逐);遣犯(指放逐在边地服刑的囚犯);遣流(发配,流放)
  • 发送;打发
  • 笑而遣之。——·欧阳修《归田录》
  • 婿固不遣。——·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厚资而遣之。——·周容《芋老人传》
  • 时方冬停遣。——·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遣日(打发时光,消遣);遣书(发信);遣发(打发,排遣);遣闲(打发闲暇);遣嫁(出嫁);自遣(排遣愁闷,安慰自己)
  • 古时指丈夫休弃妻子 。如:遣行(谓妻子被丈夫休弃离去)
  • 抒发
  •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红楼梦》
  • 又如:遣哀(抒发哀思);遣欲(排除欲念);遣除(犹排除);遣恶(除恶)
  • 运用 。如:遣用(使用,运用)
  • 白天雨止放晴 。如:遣昼(久雨至午稍停)
  • 使,让 。如:遣令(犹指使);遣唤(犹传唤)
康熙字典

  •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𠀤音繾。 (铣韵)
  • 《說文》縱也。《廣韻》送也。《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
  • 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 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𠀤繾去聲。 (霰韵)
  • 《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禮·檀弓》遣車一乗。《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