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共10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相遇诡遇恩遇视遇境遇冬遇胜遇遣遇
不遇神遇礼遇厚遇见遇艳遇辏遇遘遇
未遇时遇宠遇客遇待遇优遇路遇邂逅相遇
遭遇际遇殊遇异遇过遇冷遇识遇遭逢会遇
会遇重遇无遇亲遇接遇优惠待遇谨遇隆遇
感遇良遇眷遇被遇爱遇乖遇十年九不遇机遇
荣遇逢遇大遇信遇委遇千载奇遇匹遇引遇
奇遇随遇景遇任遇宿遇千载一遇运遇标遇
晚遇顾遇巧遇节遇宗遇千载难遇邀遇位遇
知遇值遇赏遇冥遇谐遇虐遇邛遇齿遇

词语解释:相遇  拼音:xiāng yù
(1).遭遇;相逢。《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子禄 御 公子城 , 庄堇 为右……相遇, 城 还。”《六韬·分险》:“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相遇於险阨之中。” 唐 韩愈 《题李生壁》:“余始得 李生 於 河中 ,今相遇於 下邳 。”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如果竟不相遇,我当直接寄到那边去。”
(2).相合,相待。 唐 白居易 《读谢灵运诗》诗:“ 谢公 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宋 司马光 《石昌言哀辞》:“自始得见至於永诀,其间迭有进退,穷通相遇如一日。”
词语解释:不遇  拼音:bù yù
(1).不得志;不被赏识。《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遇 鲁侯 ,天也;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者, 燕 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湘中草》:“ 卿谋 诗文虽不如 西堂 所推,而年少负异才,不遇而死。”
(2).没碰到。《后汉书·孔融传》:“ 俭 与 融 兄 褒 有旧,亡抵于 褒 ,不遇。”《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可又有一説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词语解释:未遇  拼音:wèi yù
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词语解释:遭遇  拼音:zāo yù
(1).犹遇到。《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者赏有功,襃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司马贞 索隐:“言遭遇乱时则上武也。”《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王太尉 ﹞山中採药,遭遇 纯阳真人 ,得度为仙。” 沙汀 《还乡记》二:“她猜不透他们会遭遇什么事,但一定有不幸在等他们。”
(2).犹际遇。《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 吉 絶口不道前恩。” 颜师古 注:“遭遇谓升大位也。” 唐 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 元 以词曲取士,於载籍无徵,唯 宋 时词人遭遇极盛。”
(3).泛指人生经历。 汉 张衡 《思玄赋》:“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餼者。” 苏曼殊 《绛纱记》:“吾书今先揭 梦珠 小传,然后述余遭遇。”
(4).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光颜 ,一健儿也,遭遇多,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 清 李渔 《慎鸾交·论心》:“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既能佳!” 峻青 《海啸》第一章二:“大水灾之后,他老是挂念着她们,不知道这祖孙二人的遭遇。”
词语解释:会遇  拼音:huì yù
(1).会见;聚会。《史记·孔子世家》:“会 齐侯 夹谷 ,为坛位,土陛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南史·循吏传·何远》:“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唐 郑谷 《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诗:“ 巴山 偶会遇, 江 浦共悲凉。”
(2).遭际,际遇。 宋 范仲淹 《青州谢上表》:“窃念臣赋才寡薄,抱节孤危,会遇不伦,进擢无状。”
词语解释:感遇  拼音:gǎn yù
(1).感激知遇。 晋 庾亮 《上疏乞骸骨》:“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旧五代史·唐书·明帝纪六》:“ 琪 , 梁 之故相,私怀感遇,叙 彦威 在 梁 歷任,不欲言伪 梁 故也。”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感遇兴长謡,来章缅幽契。”
(2).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又有事物牵於外,情理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
(3).感应遇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林塘 知其异人,因问以神仙感遇之事。”
词语解释:荣遇  拼音:róng yù
谓荣获君主知遇而显身朝廷。《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因 简 之资以出 陇 西”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 嶷 自乞肆力中原,致身敌庭。临发,辞 后主 曰:‘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感沐圣慈,得亲禁近,儒臣荣遇,古无以加。”
词语解释:奇遇  拼音:qí yù
意外奇特的相逢或遇合。 宋 柳永 《迎新春》词:“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然而他却又想到他的奇遇了。他在一个月前便认识了一个公共汽车上的女售票员。”
词语解释:晚遇  拼音:wǎn yù
晚年显达。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一:“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唐 白居易 《曲江感秋》诗之一:“晚遇何足言,白髮映朱紱。”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静中生动,妙合天机,亦先生晚遇之兆。”
词语解释:知遇  拼音:zhī yù
(1).赏识;优待。《晋书·阮裕传》:“﹝ 裕 ﹞弱冠辟太宰掾。大将军 王敦 命为主簿,甚被知遇。”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谬承知遇,欣荷实深。”《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谁人不吃盐米,等三叔来,教他知遇你们。”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 大赤包 约他帮忙,他不能不感激知遇之恩。”
(2).相交;相识。 元 秦简夫 《赵李让肥》第四折:“我只道保奏的是当朝 邓禹 ,却原来是 马武 一力吹嘘。但平生我和他有何知遇,多则是天也有安排我处。”《红楼梦》第五七回:“那 薛蝌 岫烟 二人,前次途中,曾有一面知遇。”
(3).知心好友。 宋 苏轼 《徐州谢邻郡陈彦升启》:“勉厉自将,或无忝於知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既然被他瞒过了,从此成了知遇,那倒不奇。”
词语解释:诡遇  拼音:guǐ yù
(1).谓违背礼法,驱车横射禽兽。《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赵岐 注:“横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 朱熹 集注:“诡遇,不正而与禽遇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不失其驰,不抵禽,不诡遇,逐不出防,此苗獮蒐狩之义也。” 汉 张衡 《东京赋》:“驭不诡遇,射不翦毛。”
(2).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取得某种东西。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获圣人之誉, 管叔 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二:“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景耀月 《古诗》:“诡遇谋人国,隘者或见丑。”
词语解释:神遇  拼音:shén yù
谓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或事理。语出《庄子·养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陆德明 释文引 向秀 曰:“暗与理会谓之神遇。”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十:“凡用笔日益习熟,日有所悟,悟之益深,心手日益神妙矣。力在手中而不在手中,必须用力而不得用力,应须在意而不得在意,此可以神遇而不可以言传也。”
词语解释:时遇  拼音:shí yù
(1).指天子或朝廷的知遇。《晋书·王蕴传》:“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梁书·刘孝绰传》:“领军 臧盾 、太府卿 沉僧杲 等,并被时遇。”
(2).谓时节是。《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当日时遇元宵。”
词语解释:际遇  拼音:jì yù
(1).遭遇,适逢其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盖院有僧尝际遇 真庙 ,召见赐衣及香烛故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三》:“ 卫后 出於歌謳, 卫青 起於奴僕,一旦际遇,至于母天下,壻帝廷,而无非之者。”
(2).机遇;时运。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二位青年上进,该去走走,我老汉多病年衰,也不望甚么际遇了。”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这种伤心的际遇,在古先圣哲也不能避免,倒亏得 程翁 旷达。”
词语解释:重遇  拼音:zhòng yù
特殊的礼遇。《北齐书·孝昭帝纪》:“武卫 娥永乐 武力絶伦,又被 文宣 重遇,抚刃思效。”
词语解释:良遇  拼音:liáng yù
(1).好的机遇。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三国 吴 韦昭 《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
(2).所见美景。 元 何中 《秋日山行杂兴》诗之二:“景晦良遇稀,心异真赏寡。”
词语解释:逢遇  拼音:féng yù
遭遇;际遇。《韩非子·问田》:“逢遇不可必也,患祸不可斥也。” 南朝 梁 吴均 《赠杜容成》诗:“一朝所逢遇,依然旧所识。” 唐 薛曜 《舞马篇》:“一朝逢遇昇平代,伏皂衔图事帝王。”
词语解释:随遇  拼音:suí yù
顺应际遇。 清 陈宗石 《念奴娇·将之梁园舟中有感和大兄前韵》词:“行藏随遇,试看天上明月。”
词语解释:顾遇  拼音:gù yù
谓被赏识而受到优遇。《后汉书·李固传》:“ 固 狂夫下愚,不达大体,窃感古人一饭之报,况受顾遇而容不尽乎!”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 宋 范公偁 《过庭录》:“见其淳厚,颇加顾遇。”
词语解释:值遇  拼音:zhí yù
遭逢。《尔雅·释言》“遇,偶也” 晋 郭璞 注:“偶尔相值遇。”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运穷两值遇,婉孌死相保。” 宋 洪迈 《鬼国记》:“ 杨曰 :‘我真是人,元不曾死。’具道所值遇曲折。”
词语解释:恩遇  拼音:ēn yù
指天子的知遇。《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 高密 、 固始 、 胶东 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唐 高适 《燕歌行》:“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须知我这个是知己之感,不是恩遇之感。”
词语解释:礼遇  拼音:lǐ yù
以礼相待。《后汉书·礼仪志上》:“明日皆诣闕谢恩,以见礼遇,大尊显故也。”《三国志·吴志·薛莹传》:“礼遇兼加,惟渥惟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綺 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戚同文 ﹞好为诗,有《孟诸集》, 杨侍读 徽之 守 南都 ,召至郡斋,礼遇益厚,唱和不絶。”
词语解释:宠遇  拼音:chǒng yù
帝王给予的恩遇。《后汉书·黄香传》:“在位多所荐达,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倖。”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安禄山 初承宠遇,敕营甲第,瓌材之美,为京城第一。”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真宗 为特加大学士,班在翰林学士上,其宠遇如此。” 田北湖 《与某先生论韩文书》:“ 韩愈 《三上宰相书》,陈义甚高,大言弗怍,投而失利,卑词乞怜,但不耐穷困,希冀宠遇耳。”
词语解释:殊遇  拼音:shū yù
特别的知遇。多指帝王的恩宠、信任。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谢失察妖贼表》:“臣早蒙殊遇,擢领大邦。” 明 吴承恩 《元寿颂》:“ 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京剧《渡阴平》第九场:“臣父子蒙先帝厚恩,陛下殊遇,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
词语解释:无遇  拼音:wú yù
谓没有得到用世的机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司马迁 云:‘ 吕望 , 东海 上人也,老而无遇,以钓干 周文王 。’”
词语解释:眷遇  拼音:juàn yù
亦作“睠遇”。 殊遇;优待。《北史·房彦谦传》:“忝蒙眷遇,輒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 唐 白居易 《祭李司徒文》:“契阔绸繆,三十餘载……眷遇既深於常等,痛愤实倍於众情。”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真宗 闻之,甚喜,弥加睠遇。” 元 虞集 《赠别兵部崔郎中暂还高丽即回中朝》诗:“眷遇忘身得,危难欲手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日下既蒙新眷遇,海边休忘旧知音。”
词语解释:大遇  拼音:dà yù
犹殊遇。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 昭王 筑臺以尊 郭隗 , 隗 虽小才而逢大遇。” 唐 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盼。”
词语解释:景遇  拼音:jǐng yù
景况和遭遇。如:他过去的景遇一直不好,所以碰到事情容易悲观,我们应该好好劝劝他。
词语解释:巧遇  拼音:qiǎo yù
凑巧遇到。
词语解释:赏遇  拼音:shǎng yù
赏识和礼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甚怜爱,倍加开奬,后被赏遇,赐名 敬宣 ,位至侍中开府。”《北史·朱瑞传》:“ 瑞 虽为 尒朱荣 所委,而善处朝廷间。帝亦赏遇之。”《宋史·王昭远传》:“ 太宗 尝草书紈扇,作古诗赐诸将,意多比讽,其赐 昭远 ,尤加赏遇。”
词语解释:视遇  拼音:shì yù
看待。《汉书·丙吉传》:“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 吉 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以私财物给其衣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往者 开元 中,主恩视遇频。”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 君实 视遇厚,于反復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 君实 或见恕也。”
词语解释:厚遇  拼音:hòu yù
给以优厚的待遇。《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之出关至 陕 ,抚关外父老,还, 张耳 来见, 汉王 厚遇之。” 宋 秦观 《清和先生传》:“上曰:‘ 清和 先生今乃信其清和矣,益厚遇之。’”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而将官亦每厚遇之,粮廪之外,时有给赏。”
词语解释:客遇  拼音:kè yù
以宾客相待。《汉书·李广传》:“如 浞野侯 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於将军乎!”《汉书·李广传》:“ 李绪 本 汉 塞外都尉,居 奚侯城 , 匈奴 攻之, 绪 降,而单于客遇 绪 ,常坐 陵 上。”
词语解释:异遇  拼音:yì yù
特别优待。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虽有高名盛德,不获异遇。”《南齐书·褚渊传论》:“ 中行 、 智伯 ,未有异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钱文端公 ﹞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
词语解释:亲遇  拼音:qīn yù
指皇帝的恩遇。《宋书·恩倖传·杨运长》:“及即位,亲遇甚厚,与 佃夫 、 道隆 、 李道儿 等并执权要。”《梁书·沉约传》:“时东宫多士, 约 特被亲遇。”《北史·崔士谦传》:“虽被亲遇,而名位未显。”
词语解释:被遇  拼音:bèi yù
(1).蒙受恩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素与 王弘 善,时被遇方深, 道济 弥相结附。”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吴虎臣 曾 , 抚 之 崇仁 人, 绍兴 间,以著述被遇补官。”
(2).遭受的待遇。《南史·后妃传下·武丁贵嫔》:“ 德后 酷忌,遇贵嬪无道,使日舂五斛,舂每中程,若有助者,被遇虽严,益小心祗敬。”
词语解释:信遇  拼音:xìn yù
信任重用。《北齐书·刘贵传》:“ 荣 性猛急, 贵 尤严峻,每见任使,多愜 荣 心,遂被信遇,位望日重,加抚军将军。”
词语解释:任遇  拼音:rèn yù
(1).指地位和待遇。《晋书·缪播传》:“以 播 为给事黄门侍郎。俄转侍中,徙中书令,任遇日隆,专管詔命。”《宋书·范晔传》:“比年以来,意态转见,倾动险忌,富贵情深,自谓任遇未高,遂生怨望。”
(2).信任重用。《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 徐爰 便僻善事人,颇涉书传,自 元嘉 初,入侍左右,豫参顾问:既长於附会,又饰以典文,故为 太祖 所任遇,大明之世,委寄尤重。” 清 侯方域 《于谦论》:“ 谦 之任遇深,而羣臣所恃也。”
(3).指际遇。 唐 柳宗元 《惩咎赋》:“哀吾党之不淑兮,遭任遇之卒迫。”
词语解释:节遇  拼音:jié yù
偶然的机遇。《荀子·正名》:“性伤为之病,节遇谓之命。” 杨倞 注:“节,时也,当时所遇谓之命。”
词语解释:冥遇  拼音:míng yù
(1).谓与神鬼相遇。 唐 李德裕 《〈周秦行纪〉论》:“余得 太牢 《周秦行纪》,反覆覩其 太牢 以身与帝王后妃冥遇,欲证其身非人臣相也。”
(2).暗中巧合。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古文书》:“於是委蛇放舍,绵绵不勤,舒迟黯会,时忽冥遇,久之乃益得乎古人之精神,而有以周知其变态。”
词语解释:境遇  拼音:jìng yù
境况和遭遇。《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大约总由於他心性过高,境遇过顺,兴会所到,就未免把这轻佻一路,误认作风雅。”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窃某边徼腐儒耳,囿於方隅,困於境遇,浮沉郎署,几二十年。”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我们的年龄,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归宿大概总不能一致的罢。”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三章:“这血印,是普天之下的穷人苦难境遇的缩影。”
词语解释:见遇  拼音:jiàn yù
受恩遇,受厚遇。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堂弟 錡 尚 太华公主 ,是 武惠妃 生,以母,见遇过於诸女,赐第连於宫禁。” 金 王若虚 《李仲和墓碣铭》:“予愧 仲和 见遇之厚而无以报。”
词语解释:待遇  拼音:dài yù
(1).接待;对待。《史记·大宛列传》:“立 宛 贵人之故待遇 汉 使善者名 昧蔡 以为 宛王 ,与盟而罢兵。”《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帝嘉其辞义,优詔答勉之”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是时待遇诸国法峻。”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抚养 羌 属,亲入其帐,得人欢心……部落待遇如家人。” 中杰英 《罗浮山血泪祭》:“这青年人本来是相当魁伟健壮的,长期的营养不良和非人的待遇,让他只剩下一个清癯的架子。”
(2).优遇;恩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县为设官邸,赏赐待遇之。”《北史·燕子献传》:“ 神武 旧养 韩长鸞 姑为女,是为 阳翟公主 ,遂以嫁之,甚被待遇。”《云麓漫钞》卷四引 宋 李俦 《挽张叔夜》诗:“一门蒙待遇,徒有泪沾巾。”
(3).指物质上的报酬或政治上所给予的权利、地位。 邓小平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二:“退休、离休的干部,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都要逐个做出妥善安排。”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八章:“唉!你们职员的待遇都好,比我们公务员强多了!”
(4).指对待人的情形、态度、方式。 冯雪峰 《寓言·槐树和驴子》:“但你也要晓得,用不平等的待遇对待各种朋友,也是一个有名望的人的羞耻呀。”
词语解释:过遇  拼音:guò yù
超过常例的待遇。《宋书·范泰传》:“臣蒙先朝过遇,陛下殊私,实欲尽心竭诚,少报万分。”
词语解释:接遇  拼音:jiē yù
犹接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南史·王懿传》:“ 愉 接遇甚薄,因至 姑孰 投 桓玄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谀佞》:“﹝ 姚崇 ﹞忿其諛媚……自兹不復接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宋昌藻 ,考工员外郎 元问 之子。 天寳 中,为 滏阳 尉。刺史 房琯 以其名父之子,常接遇之。”
词语解释:爱遇  拼音:ài yù
亲近礼遇。《宋书·颜竣传》:“﹝ 颜竣 ﹞出为 世祖 抚军主簿,甚被爱遇。”《北齐书·斛律羌举传》:“ 永安 中,从 尒朱兆 入 洛 ,有战功,深为 兆 所爱遇。” 唐 韩愈 《荐士》诗:“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燾。”
词语解释:委遇  拼音:wěi yù
信任;礼遇。《南齐书·江谧传》:“ 江謐 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儕。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宋 范仲淹 《汾州谢上表》:“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副委遇之本意,酬保全之大恩。”
词语解释:宿遇  拼音:sù yù
(1).平素的交往。《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郡中名豪大姓 田韶 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餘家,郡中震慄。”
(2).旧相知,老相识。 宋 梅尧臣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宋贾二公真》诗:“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
词语解释:宗遇  拼音:zōng yù
原为诸侯每年夏、冬朝见天子之称,亦泛指诸侯以时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典瑞》:“以朝覲宗遇会同于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侯氏见于天子,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轨伍之约,朝覲、宗遇、会同、享聘、贡职之数。”
词语解释:谐遇  拼音:xié yù
犹遭逢。《参同契》卷下:“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希有能成。”
词语解释:冬遇  拼音:dōng yù
谓 周 朝天子于冬季会见诸侯。《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謨,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郑玄 注:“冬见诸侯,则合其虑之异同。”
词语解释:艳遇  拼音:yàn yù
亦作“艷遇”。 旧谓与美女相会的机遇。 郭沫若 《羽书集·“侵略日本”的两种姿态》:“大意是某生得艳遇,后隔窗窥之,乃一夜叉在画着一件美人皮。”
词语解释:优遇  拼音:yōu yù
优待。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制》:“是用致理之初,付授邦宪,且欲吾丞相以降皆俾下之,以示优遇。”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世宗 采用签入军籍,每月发给钱米的办法来优遇 女真 民户。”
词语解释:冷遇  拼音:lěng yù
冷淡的待遇。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五:“ 巧珠 在小学里受了这样的冷遇,会回来躲在妈妈的怀里哭诉,怎么对他们讲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二一:“她是冒着极大的危险,满腔热情,满怀喜悦送来粮食和衣服的。结果却遭到如此冷遇。”
词语解释:优惠待遇  拼音:yōu huì dài yù
指在国际商务关系中,一国对另一国给予比对其他国更优厚的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减免关税等。
词语解释:乖遇  拼音:guāi yù
谓处于逆境。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至於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
词语解释:千载奇遇  拼音:qiān zǎi qí yù
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我想 班姬 以一女子,夺 太史公 著作之权,真是千载奇遇。”《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其奈他家有这等一个善教的老子,自有那样一个肯受教的儿子,也算得个千载奇遇了。”
词语解释:千载一遇  拼音:qiān zǎi yī yù
形容机会难得。《东观汉记·耿况传》:“ 耿况 彭宠 ,俱遭际会,顺时乘风,列为藩辅,忠孝之策,千载一遇也。”《史记·乐毅列传》“唯君王之留意焉” 南朝 宋 裴骃 集解引 夏侯玄 曰:“于斯时也, 乐生 之志,千载一遇。”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论》:“然则荣名功业非为不善也,千载一遇,处智之地难也。”亦作“ 千载一会 ”、“ 千载一逢 ”。《后汉书·窦融传》:“王者迭兴,千载一会。” 清 冯桂芬 《致姚衡堂书》:“此又千载一逢之机会,於此举尤宜者也。”
词语解释:千载难遇  拼音:qiān zǎi nán yù
见“ 千载难逢 ”。
词语解释:千载难逢  拼音:qiān zǎi nán féng
一千年也难遇到。形容机会的难得与可贵。 南朝 齐 庾杲之 《临终上世祖表》:“臣以凡庸,谬徼昌运,奬擢之厚,千载难逢。” 宋 司马光 《陈三德上殿札子》:“诚微臣千载难逢之际,苟不以此时倾输胸腹之所有,以副陛下延纳之意,则不可以自比於人,死有餘罪矣。”《红楼梦》第十六回:“那可是千载难逢的。” 刘心武 《立体交叉桥》第四章:“你小子这回再求求她,不行你给她咕咚跪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亦作“ 千载难遇 ”。 清 阿蒙 《断袖篇·木工子》:“沉思良久,復偃卧其侧,周身玩视,慨然曰:‘如此佳儿,千载难遇。’” 老舍 《骆驼祥子》五:“邪财既是那么千载难遇,所以有些彩气的必定是与众不同,福大命大。”
词语解释:虐遇  拼音:nüè yù
虐待。 唐 孟棨 《本事诗·徵异》:“復娶妻 李氏 ,悍怒狠戾,虐遇五子,日鞭箠之。”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二章第一节:“ 满 人虐遇 汉 人,无人不愤。”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修 黎者 ,以千七百九十二年生于 英 之名门……比入中学,大为学友暨校师所不喜,虐遇不可堪。”
词语解释:胜遇  拼音:shèng yù
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西山经》:“﹝ 玉山 ﹞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録,见则其国大水。”
词语解释:辏遇  拼音:còu yù
凑巧相遇。輳,通“ 凑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城中搬下来,偶輳遇官人,又是同岁,正是有缘千里能相会。”
词语解释:路遇  拼音:lù yù
途中相遇。《锺馗平鬼传》第一回:“ 滑鬼 将路遇 楞睁鬼 被撞的事,説了一遍。” 庐隐 《月下的回忆》:“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天下午,从 西岗子 路遇。”
词语解释:识遇  拼音:shí yù
赏识知遇。《三国志·蜀志·彭羕传》:“ 先主 亦以为奇,数令 羕 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周书·萧世怡传》:“ 隋文帝 辅政,引为丞相府典籤,深被识遇。”
词语解释:谨遇  拼音:jǐn yù
礼遇;厚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舍客 长桑君 过, 扁鹊 独奇之,常谨遇之。”《汉书·赵广汉传》:“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词语解释:十年九不遇  拼音:shí nián jiǔ bù yù
谓多年难遇到。如:今年这么大的雨量,真是十年九不遇。
词语解释:匹遇  拼音:pǐ yù
遇合。《封神演义》第八三回:“离龙坎虎相匹遇,炼就神丹成不朽。”
词语解释:运遇  拼音:yùn yù
犹言运命境遇。《文选·向秀〈思旧赋〉》:“託运遇於领会兮,寄餘命於寸阴。” 李善 注:“运遇,五行运转,遇人所遇之吉凶也。” 唐 苑咸 《为晋公让中书令表》:“臣智识凡近,艺能琐薄,徒以遭逢运遇,预奉休明,谬忝宗枝,特承甄拔。” 刘半农 《欧洲花园》:“吾辈将来运遇,为蹇为吉,容可即此决之。”
词语解释:邀遇  拼音:yāo yù
谓希求偶然获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奕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词语解释:邛遇  拼音:qióng yù
汉 司马相如 与 临邛 令 王吉 相善。 相如 之 临邛 ,雍容闲雅,一日,饮于 卓氏 ,弄琴, 卓文君 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后 相如 使人重赐 文君 侍者以通殷勤, 文君 夜奔,与 相如 驰归 成都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邛遇”为才子佳人巧遇相恋而结合的典故。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 兰 折简致生曰:‘资 虬髯 之帑,济鷫裘之困,未为过也。愿假 崑奴 ,速完 邛 遇。’”
词语解释:遣遇  拼音:qiǎn yù
对险恶的遭遇作自我遣释。
词语解释:遘遇  拼音:gòu yù
遭逢。《书·洛诰》“惠篤叙,无有遘自疾” 三国 魏 王肃 注:“言其康强,无有遘遇自罹疾病者。”《文苑英华》卷七四一引 唐 李百药 《封建论》:“遘遇兴王之运,殷忧启圣之期。”
词语解释:邂逅相遇  拼音:xiè hòu xiāng yù
不期而遇。《诗·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毛 传:“邂逅,不期而会。”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夫人﹞回顾二子曰:‘子有道骨,归乃不难,然邂逅相遇,合有灵药相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日旅食萧寺,邂逅相遇,特敍亲礼者,不自序行藏,夫人焉知终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少年大惊曰:‘奈何邂逅相遇,輒以横逆见加?’” 刘富道 《南湖月》二:“在这静静的春夜,唯有月光和稀疏的路灯,陪伴着这一对邂逅相遇的青年男女。”亦作“ 邂逅相逢 ”。 宋 周邦彦 《应天长》词:“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奇遇》:“邂逅相逢意觉浓,新正行车遇英雄。” 吕雷 《海风轻轻吹》:“一阵海风拂过,上星期天在这里的邂逅相逢,又清晰地显现在 晶晶 的脑海里。”
词语解释:遭逢会遇  拼音:zāo féng huì yù
同“ 遭遇际会 ”。 汉 王充 《论衡·偶会》:“非二龙使 厉王 发孽、 褒姒 令 幽王 愚惑也,遭逢会遇,自相得也。”
词语解释:隆遇  拼音:lóng yù
优厚的待遇。多指皇帝的宠幸。《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若数所宠引,輒增隆遇。”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重蒙圣恩,婚赐 牛公 女,臣草茅疎贱,如何当此隆遇?”《花月痕》第四六回:“第念该大臣世受国恩,身膺隆遇,何以坐视时艰,悍然於天人之交迫,曾无所动於中也?”
词语解释:机遇  拼音:jī yù
机会;境遇。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假若他的术贯中西的医道使他感到抓住了时代的需要,去作妓女检查所的秘书就更是天造地设的机遇。”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一:“第一营还算机遇不坏,他们驻的村子下面,有一眼小泉子。” 沙汀 《困兽记》七:“当人置身于某种机遇,纵是谈到不幸,也不会悲伤的。”
词语解释:引遇  拼音:yǐn yù
犹礼遇。《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十五年,行幸 琅邪 ,引遇如三公仪。”
词语解释:标遇  拼音:biāo yù
犹标置。《宋书·张敷传》:“中书舍人 秋当 、 周赳 并管要务,以 敷 同省名家,欲诣之…… 敷 先设二牀,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 敷 呼左右曰:‘移我远客!’ 赳 等失色而去。其自标遇如此。”
词语解释:位遇  拼音:wèi yù
官位和待遇。《南史·殷景仁传》:“ 湛 既入,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一旦居前,意甚愤愤。” 明 李东阳 《夏忠靖公传》:“位遇隆重,礼絶羣僚。”
词语解释:齿遇  拼音:chǐ yù
礼遇;平等相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由此 李氏 在世,得方幅齿遇。” 余嘉锡 笺疏:“此言‘方幅齿遇’,犹言正当礼遇之也。”《南史·宋桂阳王休范传》:“ 休范 素凡訥,少知解,不为诸兄齿遇。”
共10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