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疏逖 拼音:shū tì
亦作“疎逖”。亦作“踈逖”。
(1).指荒远之地。 宋 岳飞 《奏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奋身疎逖,冒国宠荣,陛下误恩,擢置重任。”
(2).指荒远地方的人。 宋 王安石 《尚书左丞余靖制》:“朕有大賚,虽疏逖微细必加焉。” 宋 任伯雨 《述怀》诗:“谁谓方遴选,邂逅首踈逖。”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举人等草茅疏逖,何敢妄陈大计,自取罪戾?”
(3).疏远,闲散。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居偏驳之朝,处疏逖之位,犹援物著化,垂眎后来。” 清 薛福成 《叶向高论》:“﹝ 向高 ﹞与疏逖之臣不同。疏逖之臣,见时势不可为,去之而已。”词语解释:离逖 拼音:lí tì
亦作“ 离逷 ”。
(1).远远离开;使远去。《书·多方》:“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孔颖达 疏:“我则致天之罚于汝身,将远徙之,使离远汝之本土。” 晋 左思 《娇女》诗:“翰墨戢閒案,相与数离逖。”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既官政而离逷,遂师言而泄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卿归我时,贫苦不自立,赖卿小阜,何忍遽言离逷?”
(2).疏远。《书·泰誓》:“今 殷王 紂 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絶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 孙星衍 疏:“离者, 高诱 注《淮南》云:‘去也。’逷者,《释詁》云:‘远也。’”《汉书·谷永传》:“诛逐仁贤,离逖骨肉。”《晋书·长沙王乂传》:“上无宰相之心,下无忠臣之行,遂其谗恶,离逖骨肉。”词语解释:逖逖 拼音:tì tì
忧惧貌。逷,用同“ 惕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夜叉闻语心逷逷,直言更亦无刑(形)迹。”词语解释:亲逖 拼音:qīn tì
犹亲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酬答书札》:“或应留住内衙,或应送路费,相其尊卑亲逖而斟酌待之。”词语解释:遐逖 拼音:xiá tì
远方。《书·多士》:“明致天罚,移尔遐逖。” 孔 传:“今移徙汝於 洛邑 ,使汝远於恶俗。” 宋 苏辙 《西掖告词·陈轩主客郎中》:“尔昔以文艺发身,名在甲乙中,以靖退补外,安於遐逖,还朝已久,素守不渝。” 郭沫若 《蜩螗集·满江红》:“料方壶定感一声雷,震遐逖。”词语解释:迥逖 拼音:jiǒng tì
犹迥远。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极证愬于迥逖。”词语解释:佚逖 拼音:yì tì
放恣。 清 钱大昕 《〈半树斋文稿〉序》:“ 退之 云:‘唯古於词必己出。’即果由己出矣,而轻佻佚逷,自诡於名教之外。”词语解释:泰逖 拼音:tài tì
犹远古。 章炳麟 《訄书·订文》:“泰逖之人,款其皋门而观政令,於文字之盈歉,则卜其世之盛衰矣。”词语解释:搜逖 拼音:sōu tì
搜剔,搜求。 唐 司空图 《灵台三官堂文》:“雷鞭电抶,未穷搜逷之威;鬼伏神藏,尽在指撝之列。”词语解释:悠逖 拼音:yōu tì
远方。 明 张居正 《来雁说》:“舍人焜燿希会,迺得以因物託义,祓饰趣指,播之悠逖,以昭其和休焉。”词语解释:简逖 拼音:jiǎn tì
见“ 简狄 ”。
词语解释:简狄 拼音:jiǎn dí
亦作“ 简逷 ”。 相传为 有娀氏 之女, 帝喾 之妻。吞玄鸟卵怀孕而生 商 代祖先 契 。《楚辞·天问》:“ 简狄 在臺 嚳 何宜?玄鸟致貽女何喜?”《史记·殷本纪》:“ 殷契 ,母曰 简狄 , 有娀氏 之女,为 帝嚳 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 取吞之,因孕生 契 。” 司马贞 索隐:“旧本作‘易’,易、狄音同。又作‘逷’。”《汉书·古今人表》:“ 简逷 , 帝嚳 妃,生 卨 。” 颜师古 注:“逷,音吐歷反。即 简狄 也。”词语解释:纠逖 拼音:jiū tì
亦作“ 纠剔 ”。亦作“糺逖”。
(1).督察惩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杜预 注:“逖,远也;有恶於王者,纠而远之。” 杨伯峻 注引 惠栋 补注:“《鲁颂》‘狄彼东南’, 郑 笺云:‘狄当为剔。剔,治也。’此《传》当训为治也。”《隶释·汉范式碑》:“纠剔瑕慝,六教允施。”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替否迭进,将何糺逖。”《旧唐书·郭子仪传》:“上不能翼戴三光,下不能纠逖羣慝,功微赏厚,任重恩深,覆餗之忧,实盈寤寐。”
(2).督责纠正。 唐 柳宗元 《序饮》:“有资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有以促数糺逖而为密者。”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伏乞朝廷速赐选择总练通方老於智谋之士,前来 建康 ,纠剔某妄作疎漏之失,攷寻前史规画縝密之旧。” 清 钱谦益 《龚府君墓志》:“余闻君故游於酒人,觥筹交错,糺逖促数,往往能困其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