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目送 拼音:mù sòng
以目光相送。语本《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南史·袁宪传》:“ 宪 时年十四,被召为《正言》生,祭酒 到溉 目送之,爱其神采。”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诗:“欲行频目送,未语先眉歛。” 巴金 《寒夜》一:“他目送着他们,他用羡慕的眼光看他们。”词语解释:断送 拼音:duàn sòng
(1).谓度过时光。 唐 韩愈 《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閒。” 元 段成己 《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词:“断送餘生消底物?兰可佩,菊堪餐。”
(2).葬送;毁灭。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朴 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今日説三个好汉,被一个身不满三尺之人,聊用微物,都断送了性命。”《再生缘》第二一回:“果然宿食将消化,胸膈宽舒渐渐平。若据众人惟用补,将为断送我残生。” 巴金 《第二次的解放》:“他们对我用的方法是精神折磨和人身侮辱,最后是断送我的政治生命。”
(3).引逗。 宋 吴潜 《满江红》词:“向黄昏断送客魂销,城头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 元 阿鲁威 《蟾宫曲》:“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 江 南烟雨,杳杳孤鸿。”
(4).发付。 唐 白居易 《同梦得和思黯见赠》:“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樽前倒即休。”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二:“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 明 高明 《二郎神·秋怀》套曲:“一年好景还依旧,正橘緑橙黄时候,强把金樽开怀断送秋。” 清 徐瑶 《太恨生传》:“凄凉禪榻,断送青春。”
(5).送,推送。 宋 王庭珪 《感皇恩》词:“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 宋 贺铸 《忆仙姿》词:“向晚鲤鱼风,断送綵帆何处?” 宋 陆游 《春晚雨中作》诗:“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6).发葬治丧。《水浒传》第二一回:“我女儿死在牀上,怎地断送?”《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那老和尚已死了,他在地府里睁眼等你断送哩!”
(7).指送终之物。《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徐言 、 徐召 看见棺木坚固,衣裳整齐,扯 徐宽 弟兄到一边,説道:‘他是我家家人,将就些罢了!如何要这般好断送?’”
(8).赠送。《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倾剋中间,烧钱断送。若是浮灾横疾,渐次减除;儻或大限到来,如何免脱。”
(9).陪送。谓女子随嫁的妆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两廊僧俗,但有退贼之策的,倒赔房奩断送, 鶯鶯 与他为妻。”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二折:“你这贱媳妇无断送,你这新女壻省钱财,覷的咱浑如芥蘚。”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三折:“夫人説的是也,俺收拾小姐的房奩断送便了。”
(10). 宋 元 间戏曲名词。犹饶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且舞且唱,乐部断送《採莲》讫曲终,復羣舞。”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最后归谒家庙》:“勾杂剧色 吴国寳 等做《年年好》,断送《四时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有“断送引辞”。 钱南扬 《宋元南戏百一录·总说二》:“杂剧之后均有断送……求诸现代 江 浙 方言,当即‘饶头’之意。”词语解释:迎送 拼音:yíng sòng
迎来送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一路迎送荣耀,自不必説。” 郁达夫 《超山的梅花》:“两旁已经有一处一处的梅林在迎送了。”亦泛指交际应酬。 唐 郑谷 《题慈恩寺默公院》诗:“春来老病厌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观今之郡长,鲜克尽心,有尚迎送之劳,有贪燕射之逸。”词语解释:吹送 拼音:chuī sòng
用一阵阵的风或气推动词语解释:走送 拼音:zǒu sòng
浙 东旧俗。婚嫁日,女家送亲人将新娘送至男家门前即返回,谓之“走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其家委亲戚接待女氏亲家,及亲送客会汤次拂备酒四盏款待。若论 浙 东,以亲送客急三杯或五盏而回,名曰‘走送’。”词语解释:频送 拼音:pín sòng
屡屡传送。《上海滩》1990年第1期:“有意无意地在谈笑间频送秋波。”词语解释:追送 拼音:zhuī sòng
跟随相送。多形容送行之情真挚殷切。《后汉书·孔奋传》:“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百官戴孝,追送百里之外。”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遣妾追送》:“翌日 神宗 密知,中批步军遣人般家追送之。”词语解释:分送 拼音:fēn sòng
派人分别送出
分发词语解释:遣送 拼音:qiǎn sòng
(1).送嫁。谓以财物送女出嫁。《宋书·武帝纪下》:“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
(2).旧指术士以法术驱逐妖邪。《禅真逸史》第十三回:“前者在城之日,何日不烧符念咒遣送,并没一些灵验,无法可处。”
(3).发送。 瞿秋白 《乱弹·“匪徒”》:“最近 上海 不是有九百多 日本 兵因为‘思想不稳’而被遣送回国吗?”
(4).犹送葬。指丧葬礼仪。《东观汉记·东海恭王彊传》:“王恭逊好礼,以德自终,敕官属遣送,务行约省,茅车瓦器,以成王志。”词语解释:遥送 拼音:yáo sòng
谓注视着离去的人一直到远处。 茅盾 《子夜》十六:“ 周仲伟 站在月台上哈哈笑着遥送他们八个,直到望不见了,他方才回进屋子去。”词语解释:饯送 拼音:jiàn sòng
设酒送别。 晋 陶潜 《咏二疏》:“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 苟才 得了信,这一天下午,便备了极丰盛的筵席,饯送 宪太太 。”词语解释:解送 拼音:jiè sòng
(1).选送。《魏书·释老志》:“年常度僧,依限大州应百人者,州郡於前十日解送三百人,其中州二百人,小州一百人。”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去山泰》:“时京兆 张大夫 毅夫 ,以 冯参军 解送举人有私,奏谴 澧州 司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戊寅,詔:‘制科权罢注疏出题;守臣、监司亦许解送。’”
(2).谓押送财物或犯人。 清 袁枚 《诰授资政大夫兵部右侍郎抑堂史公墓志铭》:“ 皋兰 令奉将军严檄,限五日内解送穀袋三千。”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 段世 、 段明 都被生擒,被解送到 南京 。”词语解释:祖送 拼音:zǔ sòng
(1).犹饯行。祖饯送行。《文选·〈荆轲歌〉序》:“ 燕 太子丹 使 荆軻 刺 秦王 , 丹 祖送於 易水 上。” 张铣 注:“祖者,将祭道以相送。”《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有司復奏遣 苍 ,乃许之……於是车驾祖送,流涕而诀。”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 张延赏 ﹞先自下拜,立与之辞,即令郡官祖送。”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辛卯六月以病去,荐绅之士咸祖送北门外。”
(2).指送丧。 宋 苏轼 《薄薄酒》诗之一:“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 北邙 ,不如悬鶉百结独坐负朝阳。”词语解释:将送 拼音:jiāng sòng
送行;遣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北史·儒林传·李铉》:“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梁书·武帝纪中》:“自今逋讁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词语解释:输送 拼音:shū sòng
从一处运到另一处;运送。《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而六路之人,毙於输送,貲粮器械,不见敌而尽。” 杨朔 《戈壁滩上的春天》:“石油--这要经过我们人民多少劳力,从地底下探出来,炼成不同的油类,才能输送到祖国的各个角落去。”词语解释:传送 拼音:chuán sòng
传递解送;传递输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 棘蒲侯 柴武 太子谋反事觉,治,连 淮南王 , 淮南王 徵,上因迁之 蜀 ,轞车传送。”《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虞 又不听,然犹与 绍 等连和”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诸外国 羌 、 胡 有所贡献,道路不通,皆为传送,致之京师。”《隋书·循吏传·王伽》:“时制,流人并枷锁传送。”《红楼梦》第七四回:“若果真呢,也倒可恕;只是不该私自传送进来。” 袁鹰 《十月长安街》:“一阵声震九霄的风雷,传送了振奋亿万人心弦的喜讯。”词语解释:攀送 拼音:pān sòng
攀住车马,依依送别。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迎候不时,攀送不及,区区之急,亦非散慢。” 明 李东阳 《慰方石先生书》:“归期想邇,又闕攀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李森先 ﹞有 海忠介 之风,中谗被逮, 吴 民号泣攀送者数万人。”词语解释:供送 拼音:gòng sòng
供给传送。《新唐书·食货志二》:“小人因宫市为姦,真伪难辨,宜下府县供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 元 张师贤 《和西湖竹枝词》:“ 孤山 脚下路三叉, 孤山 墓上好梅花;不似 马塍 桃李树,随春供送别人家。”词语解释:会送 拼音:huì sòng
会同送葬。《后汉书·礼仪志下》:“使者治丧,穿作,柏椁,百官会送,如故事。”词语解释:掇送 拼音:duō sòng
(1).打发。 宋 张镃 《昭君怨·园池夜泛》词:“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 宋 李弥逊 《声声慢·木犀》词:“更被秋光掇送,微放些月照,着阵风吹,恼杀多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刘武城词》:“笑你腹便便,几见把穷愁掇送。”
(2).催逼;推送。 宋 姜夔 《点绛唇》词:“月落潮生,掇送 刘郎 老。” 元 邵亨贞 《点绛唇》词:“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词语解释:护送 拼音:hù sòng
谓陪同保护前往某地,使人员、物资等不受沿途的侵害。《汉书·王尊传》:“起家,復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今石刻辩》:“ 建炎 南渡, 宗泽 遣人护送此石至 维扬 。” 峻青 《海啸》第一章十三:“他还答应要亲自护送咱们进岛。”词语解释:起送 拼音:qǐ sòng
(1).起身相送。《南史·陆慧晓传》:“ 慧晓 歷辅五政,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西游记》第六九回:“ 三藏 大惊道:‘徒弟啊,此意是留我做当头哩。若医得好,欢喜起送;若医不好,我命休矣。’”
(2).举荐;推荐前往。《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乔太守 又取 刘璞 、 孙润 都做了秀才,起送科举。”《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魏撰之 与 杜子中 、 闻俊卿 多考在优等,起送乡试。”词语解释:缚送 拼音:fù sòng
捆住押送。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虎统军刘公墓志铭》:“ 少诚 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二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东城 人正共缚送 萧令 耳。”词语解释:转送 拼音:zhuǎn sòng
(1).传送。《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四方归心焉。” 颜师古 注:“转,传送也。”《汉书·地理志下》:“所至国皆稟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
(2).转交。如:这是刚收到的急件,请你立即转送给他。
(3).转赠。如:这本书是 老张 送给他的,他又转送给我了。词语解释:挽送 拼音:wǎn sòng
引丧车送葬。《后汉书·邓骘传》:“将葬,有司復奏发五营轻车骑士,礼仪如 霍光 故事,太后皆不听,但白盖双骑,门生輓送。”词语解释:奉送 拼音:fèng sòng
(1).犹护送。《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乃觉城崩,半许沦水,出铜鐘十二枚,刺史 索邈 奉送 洛阳 ,归之 宋 公府。”
(2).指送葬。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有始死先奔者,有得中来尽其哀者,有得会丧奉送君者。”
(3).恭送;送行。《西游记》第九六回:“﹝员外﹞遂此出了经堂,吩咐书办,写了百十个简帖儿,邀请邻里亲戚,明早奉送 唐 朝老师西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浦 攀留不住,説道:‘晚上即刻就来船上奉送。’”
(4).赠送;敬献。《后汉书·朱穆传》:“宜时易宰守非其人者,减省第宅园池之费,拒絶郡国诸所奉送。”《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不但不领他的情,还不愁他不双手奉送!” 老舍 《茶馆》第一幕:“我就先给您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词语解释:拘送 拼音:jū sòng
捕送。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词语解释:载送 拼音:zǎi sòng
以车运送。《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皆承讽旨傅致其事,乃载送暴室。”词语解释:白送 拼音:bái sòng
不附条件的送掉;赠送。例如:一台漂亮的摇控电视机价钱如此之低,几乎等于是白送。词语解释:资送 拼音:zī sòng
谓送行时赠以钱财。亦谓出资相送。《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资给 先主 ,使讨 张鲁 ,然后分别”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璋 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繒絮锦帛,以资送 刘备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礼数资送,甚极丰厚。” 清 全祖望 《先仲父博士府君权厝志》:“吾父以其久客於京,乃资送仲母入京。”词语解释:纵送 拼音:zòng sòng
本谓射箭与逐禽。形容奔驰之貌。《诗·郑风·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毛 传:“发矢曰纵,纵禽曰送。” 孔颖达 疏:“纵谓放纵,故知发矢;送谓逐后,故知从禽。” 马瑞辰 通释:“磬、控、双声字。纵、送,迭韵字……磬、控、纵、送,皆言御者驰逐之貌。”词语解释:赠送 拼音:zèng sòng
(1).赠别送行。《诗·秦风·渭阳序》:“ 穆公 纳 文公 , 康公 时为大子,赠送 文公 于 渭 之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序,典籍之所以作也,后世赠送讌集等作是也。”
(2).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后汉书·周景传》:“赠送什物,无不充备。”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因为平时工会工作做得好,这一次大会上就赠送他‘模范工会工作者’的光荣称号。”词语解释:流送 拼音:liú sòng
把原木放在江河中顺水运送。例如:流送木材。词语解释:郊送 拼音:jiāo sòng
送宾客至郊外。本为古天子、诸侯礼遇宾客的仪式之一。后亦用于其他人。《周礼·秋官·司仪》:“致饔餼、还圭、饗食、致赠、郊送,皆如将币之仪。”《吕氏春秋·报更》:“ 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 ,还反,过於 薛 。 孟尝君 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词语解释:津送 拼音:jīn sòng
(1).照料护送。 宋 苏轼 《论高丽进奉状》:“令搭附因便海舶归国,更不差人舡津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石司马》:“未几 石 以忧死, 曹 为经纪其身后甚周悉,且津送其孥累。”
(2).办理丧事。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辽 使 耶律迪 病且殆,自通好后,未有故事,今用 章频 、 王咸宜 奉使卒於 契丹 ,北人津送体例比类,预立画一,送馆伴所,密掌之,如 迪 死即施行。”《元典章·刑部五·烧埋》:“家人被杀,官司不行追给烧埋银两,无力津送。”《水浒传》第二十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 阎婆 无钱津送。”词语解释:递送 拼音:dì sòng
(1).传送。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论简帖用白纸》:“更用一锦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游击队的通讯联络,就像健全的神经系统那样灵活自如,最难递送的武器弹药,也通过了各种岗哨的检查,到了游击队员的手里。”
(2).犹递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如经过外夷部落,有诚心归化者,酌留官兵数十或二三百名,作一大台站以资递送。”词语解释:辇送 拼音:niǎn sòng
运送。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已而凿池,果得龟十数万。下令不得伤一龟,尽輦送水中。”词语解释:遗送 拼音:wèi sòng
犹赠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麵蒸餻遗送,上插剪綵小旗,掺飣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二月》:“民间尚以青囊盛百穀、瓜果子种,互相遗送。”词语解释:馈送 拼音:kuì sòng
馈赠。《旧唐书·玄宗纪下》:“甲辰,禁大寒食以鷄卵相馈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黄小姐 拨家僮二人伏侍,一应日用供给,络绎馈送。”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关于在 耒阳 阻水,县令馈送酒肉事, 杜甫 有诗纪之。”
餽送:赠送。餽,通“ 馈 ”。《水浒传》第八十回:“第三日 高太尉 定要下山……众节度使以下,另有餽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附代吉祥说》:“尝见人家餽送食物。”词语解释:欢送 拼音:huān sòng
高兴地送别。多用于集体方式。 欧阳山 《高干大》第五章:“欢送大会就在乡政府前面那块坪台上开。”词语解释:倾送 拼音:qīng sòng
犹断送。《水浒传》第六七回:“我等众人欲请员外上山同聚大义,不想却遭此难,几被倾送,寸心如割。”词语解释:临送 拼音:lín sòng
谓亲临送别。《南史·虞荔传》:“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出师旗折》:“ 哥舒翰 守 潼关 ,天子御 勤政楼 临送。”词语解释:监送 拼音:jiān sòng
监督护送。《旧唐书·卢杞传》:“会 朱滔 、 朱泚 弟兄不睦,有 泚 判官 蔡廷玉 者离间 滔 , 滔 论奏,请杀之。 廷玉 既贬,殿中侍御史 郑詹 遣吏监送, 廷玉 投水而卒。”词语解释:驿送 拼音:yì sòng
以驿马递送。《宋史·叛臣传下·李全》:“ 通 ( 阎通 )杀一妇人,以为 杨氏 ,函其首并 福 首驰献于 绍云 。 绍云 驛送京师,倾朝甚喜。” 明 文徵明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飨白岩先生命途赋诗》:“諫议印封 阳羡 茗, 卫公 驛送 惠山泉 。”词语解释:拜送 拼音:bài sòng
(1).古代的一种礼仪。谓宾客拜受所敬之酒后,主人拜而送之入席。《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孙希旦 集解:“拜送者,宾既受爵,主人於阼阶上拜送也。”
(2).拜而相送。《梁书·傅岐传》:“ 岐 后去县,民无老小,皆出境拜送,啼号之声,闻於数十里。”词语解释:伴送 拼音:bàn sòng
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例如:伴送阿哥到桥头。词语解释:道送 拼音:dào sòng
引领护送。《汉书·张骞传》:“ 騫 曰:‘为 汉 使 月氏 而为 匈奴 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 汉 , 汉 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词语解释:进送 拼音:jìn sòng
犹进献。 唐 白居易 《道州民》诗:“ 道州 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餘。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 道州 任土贡。”词语解释:驮送 拼音:tuó sòng
驮运。词语解释:降送 拼音:jiàng sòng
下堂相送。《仪礼·士相见礼》:“退坐取屨,隐辟而后屨,君为之兴,则曰君无为兴,臣不敢辞,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辞遂出。”词语解释:赍送 拼音:jī sòng
亦作“賷送”。
(1).赠送。《商君书·垦令》:“农逸则良田不荒,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賷送。”《说唐》第十一回:“并指出今奉 唐节度 差遣賷送礼物,赶正月十五日,到 长安 杨越公 府中贺寿。”
(2).持送。《水浒传》第一一二回:“次日,中军 从 耿 二参谋賫送赏赐到 丹徒县 , 宋江 祗受,给赐众将。” 蔡东藩 《两晋通俗演义》第六四回:“即遣从事中郎 韩博 ,賷送盟文,直达 江 南,约为声援。”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题纸发出,率同提调监试两道暨任差官吏、文武员弁约百餘人,賫送此项题纸到至公堂。” 曹亚伯 《武昌起义·谕湖北各府州县政务及自治公所电》:“准该自治公所具禀详叙情由,速同伪印賷送来辕。”
齎送:1.持送;遣送。《汉书·匈奴传上》:“而 汉 俗屯戍从军当发者,其亲岂不自夺温厚肥美,齎送饮食行者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宰与之牒,齎送以归。”
(2).殉葬品。《庄子·列御寇》:“ 庄子 曰:‘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璣,万物为齎送,吾葬具岂不备邪?’”词语解释:发送 拼音:fā sòng
(1).送交。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各限自指挥到日,一月内取到文字,发送史局。” 阿英 《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发送的日子,总要在报纸上登一则广告,题作‘今日附送月份牌’。”
(2).打发,使离去。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一折:“若到 荆州 内,半米儿不宜迟,发送的 关云长 向北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陛下割恩断爱,以社稷为念,早早发送娘娘去罢。”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大 唐 家不想你三军动,我将你即发送,子父每得相逢。”
(3).即送终。指办理丧事。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原来你浑家亡了也,你如今也有些钱钞,发送你的浑家么。”《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妻子发送丈夫,也花了许多钱。” 老舍 《四世同堂》二十:“我已经发送了一个姑爷,还得再给亲家母打幡儿吗?”
(4).指治丧费。《红楼梦》第四四回:“一时只见 林之孝 家的进来,悄回 凤姐 道:‘ 鲍二媳妇 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 贾璉 一径出来,和 林之孝 来商议,着人去做好做歹,许了二百两发送纔罢。”
(5).犹发泄,尽量发出。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四折:“説着呵心头怒拥,无处发送,恨塞长空,气结秋风,泪洒西风。”词语解释:卫送 拼音:wèi sòng
犹护送。《周书·宇文测传》:“ 测 皆命解缚……仍设酒餚宴劳,放还其国,并给粮餼,卫送出境。” 清 刘大櫆 《许游击墓志铭》:“君之迁任 江西 ,门下卫送至数百里外。”词语解释:调送 拼音:diào sòng
遣送。《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法 汉 孝文 出 惠帝 美人,令得自嫁,顷所调送小女,远闻不令,宜为后图。”词语解释:锢送 拼音:gù sòng
戴上刑具押送。《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徵 至 磁州 ,遇州县錮送前太子千牛 李志安 、 齐王 护军 李思行 诣京师。” 胡三省 注:“械锁而送之,谓之錮送。”词语解释:退送 拼音:tuì sòng
旧指把作祟的鬼神驱退送走。《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 刘婆子 看了,説:‘哥儿着了些惊气入肚,又路上撞见五道将军。不打紧,买些纸儿退送退送,就好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那家子﹞恨不得急烧一副退送纸,连忙把箱笼交还不迭。”《红楼梦》第七七回:“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词语解释:防送 拼音:fáng sòng
押解护送犯人。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二折:“我这壁道防送早催逼,他那壁带鉄锁囚人监计,俺两处各心碎。”《水浒传》第一○二回:“当厅打一面十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钉了,贴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叫做 孙琳 、 贺吉 ,监押前去。”词语解释:赆送 拼音:jìn sòng
亦作“賮货”。 送别时赠与的财物。《梁书·杨公则传》:“四年,徵中护军。代至,乘二舸便发,賮送一无所取。”词语解释:贴送 拼音:tiē sòng
严密押送。 明 史玄 《旧京遗事》:“赴法之时……刀林剑树,布匝周密,又有东厂锦衣、刑部多官贴送,蒿里薤露,死易生难,颇领此时之意也。”词语解释:关送 拼音:guān sòng
谓行文送达。 宋 李纲 《与赵相公书》:“某昨具奏,乞元置安抚制置大使,司军马钱粮之半。蒙朝廷关送都督行府。”《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望令讲读官,自今各以日得圣语关送修注官,仍请因今所御殿,名曰《祥曦记注》。”词语解释:附送 拼音:fù sòng
在正件外附带递送。 袁血卒 《红五军团的诞生》:“军委又附送军事地图一幅。”词语解释:赙送 拼音:fù sòng
赠物助丧。亦指赠送治丧的财物。《汉书·游侠传·原涉》:“及 涉 父死,让还 南阳 賻送,行丧冢庐三年。”《后汉书·张禹传》:“父卒, 汲 吏人賻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 憺 闻丧自投于地,席稾哭泣,不饮不食者数日,倾财产賻送,部伍大小皆取足焉,天下称其悌。”词语解释:赔送 拼音:péi sòng
娘家给新娘嫁妆。 胡祖德 《沪谚外编·石榴花》:“石榴花开头对头,小姐出嫁闹稠稠。阿爷赔送一匹牛,阿娘赔送一匹绸。”词语解释:预送 拼音:yù sòng
预先运送或中转运送词语解释:辅送 拼音:fǔ sòng
护送。《南齐书·萧赤斧传》:“ 从帝 逊位,於 丹阳 故治立宫,上令 赤斧 辅送,至薨乃还。”词语解释:葬送 拼音:zàng sòng
(1).指掩埋死者、出殡等事。《后汉书·陈忠传》:“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宋书·谢方明传》:“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方先人之葬送未成,偏亲之奉养多乏……凡縻敝於秋毫,皆经营於方寸,顾惟私计,当议远游。”
(2).断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索将他拦纵,只恐怕夫人行把我来廝葬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妈妈心性,若是知道了,肯干休的?我这条性命眼见得要葬送了。”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怕设情中机彀,致他年薄倖,葬送温柔。”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然而着了魔的 张国焘 毕竟把自己也完全葬送了。”词语解释:逮送 拼音:dǎi sòng
逮捕押送。 清 戴名世 《画网巾先生传》:“事颇闻於外,而 光泽 守将 吴镇 使人掩捕之,逮送 邵武 守将 池凤阳 。”词语解释:保送 拼音:bǎo sòng
保举选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宋咸淳 辛未,正言 陈伯大 议:……年十五以上能文者,许其乡之贡士结状保送。” 清 龚自珍 《〈干禄新书〉自叙》:“保送军机处,有考试,其遴楷法如之。” 茅盾 《送考》:“她正在宣布那些‘野鸡学校’的黑幕:‘吓吓,登出广告来,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那里毕了业,要升学他们可以保送。’”词语解释:部送 拼音:bù sòng
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唐律·职制·奉使部送雇寄人》:“诸奉使有所部送,而雇人寄人者,杖一百。” 长孙无忌 等疏议:“谓差为纲典,部送官物及囚徒、畜产之属。”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盖自近岁以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军士当部送者,受牒即行。”《宋史·瀛国公纪》:“ 会稽县 尉 郑虎臣 部送 似道 之贬所,至 漳州 杀之。”词语解释:候送 拼音:hòu sòng
送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起程》:“濒行预带手本、职名单帖若干,亲友差人候送者,以便夹原帖璧还。”词语解释:过送 拼音:guò sòng
(1).敷衍;应付。 元 朱庭玉 《青杏子·思忆》套曲:“咱不曾人前卖弄,人不曾将咱过送。”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听人着冷话来调弄,由人着死句相讥讽,任人着假意廝过送,老先生不懂。”
(2).送走。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但我想到只有作我哥哥的累赘便过送一生,我却真是悲郁呢。”词语解释:运送 拼音:yùn sòng
把人或物资运到别处。《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而兵士罢於运送,人力竭於驱逐。”《北齐书·卢叔武传》:“穀食丰饶,运送不絶。”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南宋 偏安一隅,制於强 金 ,亦不过岁纳金币,未闻运送米穀。” 王西彦 《刀俎上》:“第二天,儿子 猪栏 一黑早就起身运送军粮去了。”词语解释:陪送 拼音:péi sòng
(1).娘家给新娘陪嫁。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这个是 丁都管 ,是大夫人陪送过来的。” 孙犁 《澹定集·乡里旧闻(二)》:“凡是地主家聘姑娘,都先派人丈量男家居室,陪送木器家具。”
(2).嫁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姐 一面使人暗暗调唆 张华 ,只叫他要原妻,这里还有许多陪送外,还给他银子安家过活。” 老舍 《神拳》第一幕:“亲家,咱们都赶上这年月,我不争彩礼,你也别挑剔陪送!”
(3).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词语解释:唆送
挑拨;教唆词语解释:逻送 拼音:luó sòng
捕捉解送。《新唐书·忠义传上·李公逸》:“至 襄城 ,为贼逻送 洛阳 。”词语解释:选送 拼音:xuǎn sòng
挑选推荐。《新华月报》1951年第1期:“各单位于选调学员时,须认识工农干部对于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长远利益,按照规定选送,不得敷衍充数。”词语解释:槛送 拼音:jiàn sòng
以囚车押送。《新唐书·高崇文传》:“ 闢 走,追禽之,槛送京师。”《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保 乃斫取之,缚著楼柱。明日视之,形如人长,三尺餘,槛送诣丞相。”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务将首从各犯,通夷汉奸,槛送京师,尽法处治。”词语解释:逆送 拼音:nì sòng
犹迎送。 宋 叶适 《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及公摄 閬 而遽去,去 常 而復游也,画像以祠,刊石以纪,倾郭而逆送,扶舟而后先不絶也。”《宋史·食货志上五》:“ 熙寧 以前,散从、弓手、手力诸役人常苦逆送。”词语解释:默送 拼音:mò sòng
默默地相送。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凌 妻置婴儿草地上,随众人步往林边默送。”词语解释:械送 拼音:xiè sòng
加刑具押送。《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一年》:“甲寅, 李勉 械送 李灵曜 至京师,斩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甲午,詔 河北 沿边安抚司械送 辽 駙马都尉 刘三嘏 至 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