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末字词组
穷追代追赴追严追牟追心慕手追奉追 
攀追句追踩追根追摄追急起直追奋起直追 
无追存追跳追一言已出,驷马难追溯追术追姑娘追 
勾追冥追驷马不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拿追形影相追痛剿穷追 
遹追蹑追驷马莫追来者可追心摹手追穷寇莫追监追 
逐追聿追驷马难追毋追查追穷寇勿追  

词语解释:穷追  拼音:qióng zhuī
(1).连续追击。《汉书·匈奴传上》:“前此者, 汉 兵深入穷追者二十餘年。”《清史稿·恭亲王常宁传》:“十一月,以击败 噶尔丹 不穷追,罢议政,罚王俸三年。” 左齐 《唤醒了的山城》:“在有利时机,我们又向尾追、阻截之敌,狠狠地打上一棍子,使敌人不敢冒进、穷追。”
(2).彻底追究。 汉 刘向 《说苑·建本》:“穷追本末,究事之情。”
词语解释:攀追  拼音:pān zhuī
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清 薛福成 《〈合肥苏氏族谱〉序》:“夫攀追先民於旷远之世,於实无徵,於义无取。”
词语解释:无追  拼音:wú zhuī
即毋追。古冠名。《广雅·释器》:“无追,冠也。” 王念孙 疏证:“无追字亦作毋追。”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
词语解释:勾追  拼音:gōu zhuī
追捕;拘捕。 宋 吕本中 《官箴》卷一:“又各狱中遣人勾追之类,必使之毕此事,不可更别遣人,恐其受赂已足,不肯毕事也。”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三折:“他误了限次,失了军期,差几个曳刺勾追。”《水浒传》第二一回:“知县情知阻挡不住,只得押纸公文,差三两个做公的,去 宋家庄 勾追 宋太公 并兄弟 宋清 。”
词语解释:遹追  拼音:yù zhuī
遵循继承。《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郑玄 笺:“乃述追 王季 勤孝之行,进其业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继以 孝明 、 孝章 ,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 胡三省 注:“遹,述也,遵也。” 宋 岳珂 《桯史·苏葛策问》:“圣上懋建大中,克施有政,忠恕崇厚,同符昭陵,综覈励精,遹追寧考。” 明 张居正 《御制纪》:“彼 汉 歌《大风》, 唐 赋《庆善》,止以夸詡疆盛,愴怀往昔已尔,遹追来孝,未之闻焉。”
词语解释:逐追  拼音:zhú zhuī
追逐,追赶。 汉 王逸 《琴思楚歌》:“寒来暑往难逐追,形容减少颜色亏。”
词语解释:代追  拼音:dài zhuī
代为索讨钱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债负》:“更有执其故纸,籍势他人,假立借约,转会取讨,是则张冠李戴,请託代追,而贤司牧岂可为人作刀砧耶!”
词语解释:句追  拼音:jù zhuī
拘捕查究。《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諫官 欧阳修 言:‘近来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枝蔓句追,囚繫满狱,人人嗟怨,自 狄青 、 种世衡 等,并皆解体’。”
词语解释:存追  拼音:cún zhuī
追念,追慕。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役人多牵滞,顾路慙奋飞。”
词语解释:冥追  拼音:míng zhuī
迷信谓阴司对有过失之人追拿索命。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明日晨起,令人覘之,某夜暴死矣。人命至重,尔辈其慎之,稽缓仅七日,遂致冥追。”
词语解释:蹑追  拼音:niè zhuī
跟踪追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乃徒步躡追,穷其所向。”
词语解释:聿追  拼音:yù zhuī
《礼记·礼器》:“ 尧 授 舜 , 舜 授 禹 , 汤 放 桀 , 武王 伐 紂 ,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 郑玄 注:“聿,述也。”今本《诗·大雅·文王有声》作“遹追”。聿、遹本助词;然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后汉书·李固传》:“昔 尧 殂之后, 舜 仰慕三年,坐则见 尧 於墙,食则覩 尧 於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 李贤 注:“聿,述也。”《隋书·炀帝纪上》:“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崇建寝庙,礼之大者。”
词语解释:赴追  拼音:fù zhuī
追赶。《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绣 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词语解释:踩追  拼音:cǎi zhuī
亦作“跴追”。 跟踪追寻。 柴萼 《梵天庐丛录·骗术》:“乡人某,设花会总筒,岁致千金,官捕之,某遁,捕者跴追。”
词语解释:跳追  拼音:tiào zhuī
谓疾速追逐。《新唐书·长孙顺德传》:“与 刘文静 击 屈突通 於 潼关 , 通 将奔 洛阳 , 顺德 跳追 桃林 ,执 通 以献,遂定 陕县 。”
词语解释:驷马不追  拼音:sì mǎ bù zhuī
见“ 駟马难追 ”。
词语解释:驷马难追  拼音:sì mǎ nán zhuī
比喻已说的话,难于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駟马难追,戚实自貽,咎将谁执。”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俗云:一言出口,駟马难追。《论语》所谓‘駟不及舌’也。” 明 《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駟马难追。”亦作“ 駟马不追 ”、“ 駟马莫追 ”。《魏书·刑罚志》:“何得以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駟马不追。”《禅真逸史》第二八回:“ 常泰 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马莫追,岂有变更!’”
词语解释:驷马莫追  拼音:sì mǎ mò zhuī
见“ 駟马难追 ”。
词语解释:驷马难追  拼音:sì mǎ nán zhuī
比喻已说的话,难于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駟马难追,戚实自貽,咎将谁执。”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俗云:一言出口,駟马难追。《论语》所谓‘駟不及舌’也。” 明 《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駟马难追。”亦作“ 駟马不追 ”、“ 駟马莫追 ”。《魏书·刑罚志》:“何得以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駟马不追。”《禅真逸史》第二八回:“ 常泰 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马莫追,岂有变更!’”
词语解释:驷马难追  拼音:sì mǎ nán zhuī
比喻已说的话,难于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駟马难追,戚实自貽,咎将谁执。”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俗云:一言出口,駟马难追。《论语》所谓‘駟不及舌’也。” 明 《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駟马难追。”亦作“ 駟马不追 ”、“ 駟马莫追 ”。《魏书·刑罚志》:“何得以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駟马不追。”《禅真逸史》第二八回:“ 常泰 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马莫追,岂有变更!’”
词语解释:严追  拼音:yán zhuī
严加追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债负》:“具词鸣控,务必勒限严追,以甦商累,庶商贾感悦,络绎而来矣。”
词语解释:根追  拼音:gēn zhuī
追究;追查。根,通“ 跟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十七字诗》:“‘汝善作嘲诗耶?’其人不应。守以诗非己出,根追作者,又不应。”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咏》:“县令大怒棒乱挝,根追欲泛 河 源槎。”
词语解释: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拼音:yī yán yǐ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见“ 一言既出,駟马难追 ”。
词语解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拼音:yī yán jì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谓话已出口,无法收回。语本《论语·颜渊》:“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声而非,駟马勿追;一言而急,駟马不及。” 宋 欧阳修 《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駟马难追,《论语》所谓‘駟不及舌’也。”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马难追,岂有番悔之理。”《说唐》第四五回:“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马难追。我有本事,等那 秦叔宝 来,一并拿你三人。” 巴金 《秋》四:“你记住:‘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要反悔啊!”亦作“ 一言已出,駟马难追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大丈夫做事,一言已出,駟马难追。”
词语解释:来者可追  拼音:lái zhě kě zhuī
谓以后的事尚能补救。语本《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汉书·李寻传》:“本在积任母后之家,非一日之渐,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諫,知来者之可追。” 宋 秦观 《代蕲州守谢上表》:“辨之不早,嗟已迫於桑榆;来者可追,幸未填於沟壑。”
词语解释:毋追  拼音:wú zhuī
亦作“ 毋追收 ”。 夏 代冠名。《礼记·郊特牲》:“毋追, 夏后氏 之道也。” 郑玄 注:“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后汉书·舆服志下》:“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鋭,所谓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者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毋追收, 夏 冠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 周 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清 朱彝尊 以为 汉 武梁祠 碑 禹 像,其冠即《郊特牲》之毋追。见《曝书亭集》卷四七《汉武梁祠碑跋》
词语解释:牟追  拼音:mù zhuī
古冠名。形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也写作毋追。《周礼·天官·追师》“追师掌王后之首服”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追,冠名。《士冠礼》记曰:‘委貌 周 道也,章甫 殷 道也,牟追 夏后氏 之道也。’”参阅《通志·器服一》“牟追冠”。
词语解释:摄追  拼音:shè zhuī
追索。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繇使相遣,官庭摄追,小计权吏,行施乞贷,长吏侵渔。”
词语解释:溯追  拼音:sù zhuī
亦作“溯追”。 追溯。 胡适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白话文非少数人提倡来的,乃是千余年演化的结果。我们溯追上去,自现在以至于古代,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很好的白话文,都可供我们的选择。”
词语解释:拿追  拼音:ná zhuī
逮捕追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果其怙势无完,拿追家属。”
词语解释:心摹手追  拼音:xīn mó shǒu zhuī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癸未四月, 京口 程君 梦湘 同游 焦山 ,一路论诗;渠最心折於吾乡 樊榭先生 ,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词语解释:查追  拼音:zhā zhuī
审查追究。昆曲《十五贯》第五场:“ 况钟 :‘此案可疑,还须要仔细查追。’” 胡适 《红楼梦考证》二:“关于 曹 家衰落的情形,我们虽没有什么材料,但我们知道 曹寅 的亲家 李煦 在 康熙 六十一年因亏空被革职查追了。”
词语解释:心慕手追  拼音:xīn mù shǒu zhuī
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晋书·王羲之传论》:“翫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宣和书谱·唐太宗》:“雅好 王羲之 字,心慕手追,出内帑金帛购人间遗墨。”
词语解释:急起直追  拼音:jí qǐ zhí zhuī
立即行动起来,努力向前追赶。 郭守微 《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吾国至斯,言復古已晚,而犹不急起直追,力自振拔,将任其沦坟典於草莽,坐冠带於涂炭。”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同志,除了参加政治学习,应急起直追地学习业务。”
词语解释:术追  拼音:shù zhuī
追纵。《汉书·贾山传》:“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 颜师古 注:“术亦作述。” 王先谦 补注:“古术、述、聿、遹皆通用。”
词语解释:形影相追  拼音:xíng yǐng xiāng zhuī
像影子离不开形体一样,一刻也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例如: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飞船。——·张说《同张侍御望归舟》
词语解释:穷寇莫追  拼音:qióng kòu mò zhuī
见“ 穷寇勿迫 ”。
词语解释:穷寇勿迫  拼音:qióng kòu wù pò
谓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其拼死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孙子·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闕,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亦作“ 穷寇勿追 ”、“ 穷寇莫追 ”。《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穷寇勿追。” 宋 苏轼 《大臣论下》:“古之为兵者,围师勿遏,穷寇勿追,诚恐其知死而致死力。”《明史·外国传六·和兰》:“诸将以穷寇莫追,许之。遂扬帆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此在君为困兽犹鬭,在鬼为穷寇勿追耳。”
词语解释:穷寇勿追  拼音:qióng kòu wù zhuī
见“ 穷寇勿迫 ”。
词语解释:穷寇勿迫  拼音:qióng kòu wù pò
谓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其拼死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孙子·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闕,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亦作“ 穷寇勿追 ”、“ 穷寇莫追 ”。《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穷寇勿追。” 宋 苏轼 《大臣论下》:“古之为兵者,围师勿遏,穷寇勿追,诚恐其知死而致死力。”《明史·外国传六·和兰》:“诸将以穷寇莫追,许之。遂扬帆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此在君为困兽犹鬭,在鬼为穷寇勿追耳。”
词语解释:奉追  拼音:fèng zhuī
奉命追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李全质》:“忽有一衣紫衣首戴圆笠直造其前,曰:‘奉追。’”《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忽有二鬼使,状貌狞恶,径至其前,曰:‘地府奉追。’ 譔 大惊。”
词语解释:奋起直追  拼音:fèn qǐ zhí zhuī
振作精神,努力追赶
词语解释:姑娘追  拼音:gū niáng zhuī
盛行于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民间传统游戏。节庆、婚礼时举行。以男逃女追的方式进行,由姑娘选定对手,双方骑马向指定目标行进,途中男方可对姑娘任意逗趣、谈情说爱。到达指定地点后,男方策马回奔,姑娘紧随其后,若追上则可用鞭子抽打对方。
词语解释:痛剿穷追  拼音:tòng jiǎo qióng zhuī
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一鼓而歼之,乃西窜 慈野 ,痛勦穷追,斩获无数。”
词语解释:监追  拼音:jiān zhuī
监督追回。《明史·刑法志二》:“ 嘉靖 四十三年定坐赃不及百两,产絶者免监追。”《清史稿·世宗纪》:“戊寅,免功臣子孙 施世驊 等赃银五十餘万,以内库银拨补,其应得遣戍、监追、籍没及妻子入官等罪,咸赦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