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共308,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追随追忆追送追惟追摹追蹑追感追复
追寻追往追踪追兵追路追诏追崇追尊
追游追还追呼追慕追电追咎追孝追参
追逐追想追悔追惜追骑追诵追正追补
追风追念追求追亡追日追蠡追步追云
追思追奔追旧追恨追饯追王追养追俗
追攀追怀追赏追记追荣追荐追曲追魂
追陪追飞追胥追远追从追配追逮追迹
追欢追锋追胜追数追叹追趁追索追册
追凉追琢追程追和追北追芳追省追班

词语解释:追随  拼音:zhuī suí
跟随。《后汉书·党锢传·夏馥》:“ 静 追随至客舍,共宿。”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怎禁他这孩儿倒疾,紧拽住咱家衣袂,则待要步步追随。” 何其芳 《欢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诗:“我的心追随卫星,以莫大的欢欣和速度,环绕地球飞奔。”
词语解释:追寻  拼音:zhuī xún
(1).追随;跟随。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一:“朱华振芬芳, 高蔡 相追寻。” 黄节 注引 何焯 曰:“ 高蔡 句谓兄弟数出游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仪卫亦惧祸不敢追寻,唯整部伍别在一处,瞻望而已。”
(2).跟踪寻找。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九:“ 蓬莱 入海底,何处可追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孟沂 ﹞到得半路,忽然不见。馆僕赶去追寻,竟无下落。” 康濯 《水滴石穿》第七章:“ 吉吉 随后又找上几个人追寻凶手。”
(3).指追求。 碧野 《忆吕荧》:“青年男女谁不钟情? 吕荧 也有过这种幸福的追寻。”
(4).追忆,回想。《晋书·谢安传》:“追寻前事,可为寒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南史·萧子显传》:“追寻平生,颇好辞藻,虽在名无成,求心已足。”
词语解释:追游  拼音:zhuī yóu
亦作“ 追游 ”。
(1).寻胜而游;追随游览。 唐 温庭皓 《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白尚书 为少傅,分务 洛师 ,情兴高逸,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 宋 贺铸 《沁园春·念离群》词:“载酒追游,联鑣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 元 张可久 《满庭芳·山中杂兴》曲:“江山好处追游遍,古意翛然。” 明 何景明 《游郭氏山亭》诗:“旧日追游地,新年此度过。”
(2).追随游宦。 唐 顾况 《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
词语解释:追逐  拼音:zhuī zhú
(1).追赶;追击。《汉书·赵充国传》:“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 吐蕃 一时无措,大败亏输,被 韦皋 追逐出境。”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窗外燕子飞成燕阵,在庭院里,投掷着它们紫色的身体,互相追逐。”
(2).跟随;追随。《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其追逐观者常有千数。”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追逐 李 杜 参翱翔,汗流 籍 湜 走且僵。”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朱文公 又谓 雄 赋止能填上腔子,岂以其文之不工,记之不博哉?正以追逐模拟,其气索尔。”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追逐贤王十二载,薄妆瘦尽纤腰肢。”
(3).追求;逐取。《楚辞·离骚》:“忽驰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五代 齐己 《送玉泉道者回山寺》诗:“应悲尘土里,追逐利名僧。” 宋 苏轼 《牡丹记叙》:“而近岁尤復变态百出,务为新奇以追逐世好者,不可胜记。”
(4).交往过从,征逐。 宋 朱熹 《社日诸人集西冈》诗:“今朝幸休闲,追逐聊嘻嘻。”《宋史·薛惟吉传》:“与京师少年追逐,角抵蹴踘,纵酒不谨。” 明 文徵明 《题希哲手稿》:“又后数年,某与 唐君 伯虎 亦追逐其间。”
(5).追求异性。 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 托洛斯基 英姿飒爽,常为女性所追逐。” 冉丹 《沙姆》四:“她终于长大了,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被小伙子们追逐着的少女。”
词语解释:追风  拼音:zhuī fēng
(1).骏马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琛 在 秦州 ,多无政绩,遣使向 西域 求名马,远至 波斯国 ,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驥’。”
(2).泛指名马。 唐 张祜 《爱妾换马》诗:“綺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憾·朝云》:“公答诗曰:‘……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3).形容马行之速。《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 李善 注:“超野、追风,言疾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骋逸足以追风。”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天马奔腾雾靄空,翩乎逐电与追风。”
(4).追随前人的风尚。《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永兴 郭原平 世禀孝德,洞业储灵,深仁絶操,追风旷古,栖贞处约,华耇方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是以 枚 贾 追风以入丽, 马 扬 沿波而得奇。”
(5).谓追逐风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鲍十一娘 ﹞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张友鹤 注:“追风,指追求女人的行为。”
(6).迎风,随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单尖宝鐙挑,把追风腻旗儿裊。”
词语解释:追思  拼音:zhuī sī
追念;回想。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及其终也, 叶 人追思而立祠。” 宋 苏轼 《至真州再和》诗之二:“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巔。”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瞿稼轩论张江陵》:“故至今谭相才者,犹不能不追思之。”
词语解释:追攀  拼音:zhuī pān
(1).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昔在 洛阳 时,亲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閭阎犹涕泪,道路復追攀。”
(2).追随牵挽。表示哀悼。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追攀万国来,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卢殷》诗:“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
(3).追随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綺紈;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闕鬱盘桓。”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陈毅 《过旭角》诗:“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车行驶难追攀。”
(4).指赶上,超过。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楚 词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难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随,跟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诗:“一春强半勒花风,几日园林几树红。汲汲追攀常恨晚,纷纷吹洗忽成空。”
词语解释:追陪  拼音:zhuī péi
追随;伴随。 唐 韩愈 《奉酬卢给事荷花行见寄》:“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鸞凤终日相追陪。”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 清 曹寅 《答江村高学士时方求栎园藏画》诗:“廿载郎官旧,追陪扈圣游。”
词语解释:追欢  拼音:zhuī huān
亦作“ 追驩 ”。 犹寻欢。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客中止一宵,亦有少酒,愿追欢。” 宋 苏轼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诗:“往岁追欢地,寒窗梦不成。” 宋 杨万里 《中秋病中不饮》诗之一:“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驩揔是愁。”
词语解释:追凉  拼音:zhuī liáng
亦作“ 追凉 ”。 乘凉;纳凉。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晋安王薄晚逐凉北楼回望应教》:“向夕纷喧屏,追凉飞观中。”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恰纔的追凉后雨困云淹,畅好是酣眠处粉腻黄黏。”
词语解释:追忆  拼音:zhuī yì
回忆;回想。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南史·蔡景历传》:“及 吴明彻 败,帝追忆 景歷 前言,即日追还,以为征南 鄱阳王 諮议。”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茅盾 《有志者》:“过去的追忆,似乎毕竟也还甜蜜。”
词语解释:追往  拼音:zhuī wǎng
追念往事;追悼死者。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深心追往,远情逐化。”《元典章新集·刑禁·禁骚扰》:“僧道人等,非因亲戚,指以追往为名,私相交通,受其餽遗。” 清 归庄 《祭钱牧斋先生文》:“感时追往,忽復泪下淋浪。”
词语解释:追还  拼音:zhuī huán
(1).追赶使返回。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歷收其家,遣吏追还。”《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追还徙人,蠲除禁錮。” 宋 苏轼 《论时政状》:“实望陛下旬日之间,涣发德音,洗荡乖僻,追还使者,而罢条例司。”
(2).追索而归还。《宋书·孝义传·郭世道》:“尝与人共於 山阴 市货物,误得一千钱,当时不觉,分背方悟。请其伴求以此钱追还本主,伴大笑不答。 世道 以己钱充数送还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甚者又谓 文渊阁 印亦为司礼监所夺,请追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这五百两定银,他情愿不追还。”
词语解释:追想  拼音:zhuī xiǎng
犹回想。 晋 向秀 《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唐 白居易 《梦裴相公》诗:“追想当时事,何殊昨夜中。” 冰心 《集外·庄鸿的姊姊》:“从前的快乐光阴,现在追想起来,恨不得使它‘年光倒流’了。”
词语解释:追念  拼音:zhuī niàn
回忆;回想。《左传·成公十三年》:“復脩旧德,以追念前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追念辠过,恐惧,伏地待诛不敢起。”《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时朝廷正追念 代国公 军功,要録用其子姪。” 阿英 《回忆杜国庠同志的文学活动》:“追念亡友,缅怀先烈,将怎样的加倍努力,才能无负于党的期望。”
词语解释:追奔  拼音:zhuī bēn
(1).亦作“ 追犇 ”。追击逃敌。《后汉书·陈俊传》:“追奔二十餘里,斩其渠帅而还。” 隋炀帝 《白马篇》:“转鬭平华地,追犇扫 鬼方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师无不一当百,追奔四十里。”
(2).指追兵。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委以饵贼,而击其追奔。”
(3).犹追赶;追逐奔跑。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奇女杀贼》:“夫妇追奔数里,哀号乞女,骑弗许。” 叶剑英 《访问千里马的国家》:“青年人更是热情奔放,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总是跳跃着,追奔着,向我们欢呼、挥手,久久不去。”
词语解释:追怀  拼音:zhuī huái
回忆;追念。《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宋 苏辙 《巫山赋》:“追怀 楚襄 之放意肆志兮,泝 江 千里而远来。”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追怀童年,回溯往事,我怎能不热泪盈眶,哀思无限!”
词语解释:追飞  拼音:zhuī fēi
(1).追赶飞鸟。 汉 崔駰 《七依》:“腾句喙以追飞,骋韩卢以逐奔。”
(2).形容马行疾速。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风驰电逝,躡景追飞。”
词语解释:追锋  拼音:zhuī fēng
见“ 追锋车 ”。
词语解释:追锋车  拼音:zhuī fēng chē
古代一种轻便的驿车,因车行疾速,故名。《晋书·舆服志》:“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幰,如軺车,驾二。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阵之间,是为传乘。”《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於是復命讲《礼记》”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以 望 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賁卒五人,每有集会, 望 輒奔驰而至。”《宋书·五行志二》:“会帝疾篤,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亦省称“ 追锋 ”。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急贤之旨,欲赐追锋。” 明 唐顺之 《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骁将》诗:“斫残右臂方挥刃,殪尽追锋未释冰。”
词语解释:追琢  拼音:duī zhuó
雕琢,雕刻。追,通“ 雕 ”。《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 传:“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殷勤望后辈,追琢离雕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自性灵中出佳,从追琢中来亦佳。”
词语解释:追送  拼音:zhuī sòng
跟随相送。多形容送行之情真挚殷切。《后汉书·孔奋传》:“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百官戴孝,追送百里之外。”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遣妾追送》:“翌日 神宗 密知,中批步军遣人般家追送之。”
词语解释:追踪  拼音:zhuī zōng
亦作“ 追踪 ”。
(1).按踪迹或线索追寻。 汉 班固 《西都赋》:“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要趹追踪。”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浴毕去,有人识之曰:‘此某庵尼也。’然已无可追踪。” 张贤亮 《灵与肉》一:“他的眼睛追踪着父亲的脚步,强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
(2).追随;效法。《三国志·蜀志·黄权传》:“ 魏文帝 谓 权 曰:‘君捨逆效顺,欲追踪 陈 韩 邪?’”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徵调曲四》:“将欲比德於三皇,未始追踪於五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九·宋人绝句》:“偶为 朱锡鬯 太史集 宋 人絶句,可追踪 唐 贤者得数十首。” 孙中山 《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如果我们立志改良国家,万众一心,协力奋斗做去,还是可以追踪 欧 美 。”
词语解释:追呼  拼音:zhuī hū
(1).追赶呼喊。《汉书·蒯通传》:“亡肉家遽追呼其妇。”《三国志·魏志·韩暨传》:“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 茂 ,以首祭父墓。”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追呼之声愈近。”
(2).谓吏胥到门号叫催租,逼服徭役。 唐 元结 《舂陵行》:“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新唐书·陆贽传》:“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次男避追呼,远出归无期。”
词语解释:追悔  拼音:zhuī huǐ
犹后悔。《逸周书·谥法》:“追悔前过曰思。”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到得如今,万般追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不必赶逐,我去罢了。只是后来追悔,要求见我,就无门了。”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然而为着小孩子,对于这次的许愿,我不曾有半星儿的追悔。”
词语解释:追求  拼音:zhuī qiú
(1).尽力寻找、探索。《楚辞·九章·惜往日》:“ 介子 忠而立枯, 文君 寤而追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夫人思慕本乡,追求 洋川 米。” 宋 欧阳修 《试笔·李邕书》:“因见 邕 书,追求 钟 王 以来字法,皆可以通。” 闻一多 《演讲录·战后文艺的道路》:“如果我们只是追求我们更多的个人自由,让我们藏的更深,那就离人民愈远。”
(2).特指向异性求爱。《花城》1981年第3期:“正是那种厌恶不已的感情,使她抵制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求!”
(3).追问;追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彼此无夫无妇,这时分相见,夫人何必苦追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晓得事在 衢州 隔省,难以追求,只要完事,不去根究了。”《红楼梦》第六一回:“咱们若信了,将来若大事也如此,如何治人?还要细细的追求才是。”
(4).指催交租税。 清 申涵光 《安阳晓行》诗:“追求民力尽,一望草冥冥。”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农甿苦追求,甲卒疲转饟。”
词语解释:追旧  拼音:zhuī jiù
谓追念旧事或故人。 宋 秦观 《悼王子开》诗之一:“桐棺远归祔,追旧几澘然。”
词语解释:追赏  拼音:zhuī shǎng
(1).补加封赏。《魏书·源子恭传》:“以 子恭 前在 豫州 战功,追赏 襄城县开国男 ,食邑二百户。”
(2).追随游赏。《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 宋 苏辙 《登真兴寺楼赋》:“非有意於求慕兮,徒今世之追赏。”
词语解释:追胥  拼音:zhuī xū
(1).谓逐寇捕盗。《周礼·地官·小司徒》:“以比追胥。” 贾公彦 疏:“追,逐寇也;胥,伺捕盗贼也。” 宋 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之二:“耗神明于簿领,疫精思于追胥。”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追胥,守望之役也。”
(2).谓追租的公差。《宋史·食货志上二》:“农者未穫,追胥旁午。”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所冀追胥弗扰,垦闢以时。” 金 赵元 《邻妇哭》诗:“追胥夜至星火急, 并州 运米 云中 行。”
词语解释:追胜  拼音:zhuī shèng
寻胜,游赏名胜。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休假追胜为乐》:“ 唐明皇 开元 二十五年詔,旬节休假,并不须入曹司,任追胜为乐。”
词语解释:追程  拼音:zhuī chéng
犹赶路。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追程盲进,颿船箭激。” 宋 杨万里 《明发清泥冲雪刺船》诗之一:“追程未到君休问,且启琼窗看玉峰。”
词语解释:追惟  拼音:zhuī wéi
亦作“ 追维 ”。 追忆;回想。《隶释·汉殽阬君神祠碑》:“追惟 伯禹 遏治之利,乃復浚治 殽 阬。”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追惟英华之言,欲取所遗香爇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追维旧事,为之惻愴。”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追维困官书,那得数相过。” 谭延闿 《〈孙中山与蒋介石书〉跋》:“追维畴昔,侍坐款语,如在目前,不禁涕泗之横集矣。”
词语解释:追兵  拼音:zhuī bīng
(1).指追击的兵。《史记·天官书》:“追兵在外不战。” 南朝 宋 鲍照 《结客少年场行》:“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李根全 《关于金达莱的传说》:“国王的追兵越来越近了,箭头像暴雨似地向他们飞来。”
(2).谓征召、调集军队。 唐 刘希夷 《将军行》:“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五年》:“有司上言皇太子当冠,用二月吉,请追兵备仪仗。” 宋 王安石 《曾公墓志铭》:“詔 陕西 ,即经略使追兵,皆以时赴。”
词语解释:追慕  拼音:zhuī mù
追念仰慕。《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性孝爱,追慕无已。” 唐 李翱 《陵庙日时朔祭议》:“敬修时享,以申追慕。” 明 高启 《梦松轩记》:“因题所居轩曰梦松,以识追慕之意。” 何其芳 《写给寿县的诗》:“我歌颂 寿县 ,并非追慕它是古代 楚国 的国都。”
词语解释:追惜  拼音:zhuī xī
追思往事而叹惜。《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太祖 愈益重之,然以 群 能持正,亦悦焉”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追惜 奉孝 ,不能去心。”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正当 天宝 末,抚事坐追惜。”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抱着哀痛的心肠,和光明的希望,追惜过去,憧憬未来。”
词语解释:追亡  拼音:zhuī wáng
(1).追赶逃亡者。《南齐书·幸臣传论》:“捕叛追亡,长戍远謫。”《清史稿·王杲传》:“ 万历 二年七月, 建州 奈儿秃 等四人款寨请降, 来力红 追亡至塞上。”
(2). 秦 末, 楚 汉 相争, 韩信 弃 楚 归 汉 ,未被重用而逃, 汉 相 萧何 赏识 韩 才,亲自把 韩 追回来,并劝说 刘邦 重用 韩信 ,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因以“追亡”为典。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元 黄庚 《题〈漂母饭信图〉》诗:“筑坛直待追亡后,不及溪边一妇人。” 康有为 《怀翁常熟去国》诗:“深惜追亡 萧相国 ,天心存 汉 果何如?”
(3).追念死者。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晋书·卞壸传》:“於父无追亡之善,於母无孝敬之道。”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看 宓妃 容色分明与 甄后 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伤感人也。”
词语解释:追恨  拼音:zhuī hèn
追溯往事而悔恨。《晋书·温峤传》:“身没黄泉,追恨国耻。”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师既惋慨此事,追恨不早研究。”
词语解释:追记  拼音:zhuī jì
(1).补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昔 仲尼 微言,门人追记,敬仰其经目,称为《论语》。”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因追记所欲言者,命小子録藏焉。” 杨匡满 郭宝臣 《命运》十一:“笔者不想在这里追记许多曾经在家家户户流传加工的关于‘四人邦’被捕时的民间传说。”
(2).追忆;回忆。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追记昔日,相与把手絶嘆,盖年六十六矣。”
词语解释:追远  拼音:zhuī yuǎn
(1).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 邢昺 疏:“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又詔述太后恩慈,特齐衰三月,以申追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上一个‘祭’字是祭祖宗,是追远的意思。”
(2).追念前贤。 汉 班昭 《东征赋》:“入 匡 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宋书·王僧达传》:“生平素念,愿闲衡庐,先朝追远之恩,早见荣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闻之,使人追远之心,油然而生。”
词语解释:追数  拼音:zhuī shǔ
追计,追算。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 成王 讳 皋 ,有功 建中 、 贞元 间,以多才能,能行赏诛,为名至今,追数当时内外文武大臣, 成王 必在其閒。” 宋 陆游 《贺曾秘监启》:“旧闻入 洛 之盛事,疑於古人;追数过 江 之诸贤,屹然独在。” 清 邵廷采 《遗命》:“追数六十四年中,蹉跎举场凡十四科。”
词语解释:追和  拼音:zhuī hé
后人和前人的诗。 宋 苏轼 《和陶〈归去来兮辞〉》诗序:“ 子瞻 謫居 昌化 ,追和 渊明 《归去来辞》。” 宋 陆游 《跋吕成尗和东坡尖叉韵雪诗》:“古诗有倡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
词语解释:追摹  拼音:zhuī mó
(1).摹绘死者画像。 清 周亮工 《题高云客诗后》:“比闻 程公 之亡也, 兆 为文哭之,復倩 郭巩 追摹其小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这喜容或者取生前的小照临下来的,或者生前没有小照,便是纔死下来的时候对着死者追摹下来的。”
(2).追忆摹仿。《花月痕》第八回:“一路上凝神渺虑,细细追摹。” 朱自清 《〈毁灭〉序》:“所幸心境还不曾大变,当日情怀,还能竭力追摹,不至很有出入。”
词语解释:追路  拼音:zhuī lù
(1).追随。 宋 王安石 《与彭器资书》:“衰疾无缘追路,且为道自爱。” 宋 王安石 《答范峋提刑书》:“适以服药疲顿,不获追路。”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五:“明日,追路 以道 入 咸阳 。”一本作“ 追随 ”。
(2).追击的道路。《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退兵时,命劲兵一队防护尾军,以断敌追路。”
词语解释:追电  拼音:zhuī diàn
(1).追赶电光。形容迅疾。《宋书·谢庄传》:“藴籋云之鋭景,戢追电之逸足。”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四:“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2).骏马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马》:“有七名马……四曰追电。”
词语解释:追骑  拼音:zhuī qí
追击的骑兵。《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新唐书·浑瑊传》:“ 怀光 追骑至,后军击却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至 五丈原 ,追骑益众。”
词语解释:追日  拼音:zhuī rì
古代神话, 夸父 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竭河追日, 夸父 力尽於楹间;越海陵山, 竖亥 途穷於廡下。”参阅《列子·汤问》
词语解释:追饯  拼音:zhuī jiàn
追送饯行。 唐 张九龄 《饯宋司马序》:“追饯北梁,对江山而不乐。”《宋史·洪遵传》:“追饯至十里,劳苦如平时。” 明 文徵明 《送刘君元瑞守西安叙》:“父老子弟,奔走追饯,争致餽遗。”
词语解释:追荣  拼音:zhuī róng
为死者追加恩荣。《北齐书·杨愔传》:“追荣之盛,古今未之有也。” 唐 元稹 《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诰》:“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明太祖 《祖永嘉郡公诰》:“今朕褒赏功臣,焕扬礼典,追荣颁宠,爵及先世。”
词语解释:追从  拼音:zhuī cóng
追随跟从。 宋 司马光 《谢兴宗惠草虫扇》诗:“枯枝拥寒蜩,黄蘃粘飞蜂。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从。”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灵境指顾间,行当往追从。” 清 吴伟业 《东莱行》:“爱弟弃官相追从,避兵尽室来 江 东。”
词语解释:追叹  拼音:zhuī tàn
谓追溯往事而感叹。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 河南 尹 种府君 ,临郡追叹功德。”《三国志·吴志·薛莹传》:“ 建衡 三年, 皓 追叹 莹 父 综 遗文,且命 莹 继作。”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同治元年》:“然而事已至此,不遑追叹。”
词语解释:追北  拼音:zhuī běi
追击败兵。《吕氏春秋·首时》:“九战九胜,追北千里。”《史记·晋世家》:“ 齐 师败走, 晋 追北至 齐 。”《金史·斡璋传》:“败之,追北四十餘里。”
词语解释:追蹑  拼音:zhuī niè
(1).跟踪追寻;追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欣 等追躡於 彊川口 ,大战。”《水浒后传》第二三回:“待其力尽渡 河 ,遣兵追躡,邀其輜重,夺还子女,使彼畏惧。” 郑振铎 《桂公塘》十二:“他怕北船从后面追蹑而来。”
(2).追随;仿效。 宋 苏轼 《张先生》诗序:“然余以有思维心追躡其意,盖未得也。” 宋 曾巩 《〈强几圣文集〉序》:“其属而和之者, 几圣 独思致逸发,若不可追躡, 魏公 未尝不叹得之晚也。” 清 刘大櫆 《〈海日楼诗集〉序》:“使其出而为用於家国天下,文武兼资,智勇竝擅,当有追躡古人者,区区歌诗云尔哉!”
词语解释:追诏  拼音:zhuī zhào
谓召回的诏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而 陆贄 、 阳城 皆未闻追詔,而卒於迁所,士君子惜之。”
词语解释:追咎  拼音:zhuī jiù
追究责怪。 晋 王羲之 《遗殷浩书》:“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 唐 柳宗元 《上岭南郑相公所著文启》:“追咎既往,自以终身沉废,无跡自明。”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且意陛下他日亲见用兵之害,必将哀痛悔恨,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尝一言。” 明 陆垹 《篑斋杂著·湿润》:“ 文襄 周公 之画,识者不能无追咎焉。”
词语解释:追诵  拼音:zhuī sòng
(1).犹追述。《史记·秦始皇本纪》:“原念休烈,追诵本始。”
(2).指诵读以往的文章。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
词语解释:追蠡  拼音:zhuī lǐ
(1).钟纽欲断貌。《孟子·尽心下》:“ 高子 曰:‘ 禹 之声,尚 文王 之声。’ 孟子 曰:‘何以知之?’曰:‘以追蠡。’” 赵歧 注:“追,鐘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絶之貌也。” 朱熹 集注引 丰氏 曰:“追,鐘纽也,《周礼》所谓旋虫是也;蠡者,啮木虫也。言 禹 时鐘在者,鐘纽如虫啮而欲絶,盖用之者多。”一说,为器物剥蚀貌。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追者,琢也……今画家滴粉令凸起,犹谓之追粉。所谓追蠡,盖古铜器款纹追起处漫灭也。 赵氏 释蠡为絶,亦非,盖剥蚀也。今人亦以器物用久而剥蚀者为蠡。”
(2).指经久而剥蚀的钟器。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纵输明堂琥璜价,也比宫县追蠡迹。”参阅 清 黄生 《义府·追蠡》
词语解释:追王  拼音:zhuī wáng
谓给死者追加王号。《礼记·中庸》:“追王 大王 、 王季 ,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孔丛子·居卫》:“虽同追王,亦不可乎?”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忠忤》:“圣上贵为天子,立七庙追王其祖。”
词语解释:追荐  拼音:zhuī jiàn
(1).诵经礼忏,超度死者。 唐 宗密 《盂兰盆经疏》上:“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 晁天王 。”
(2).泛称追悼、祭奠。 郭沫若 《南冠草》第四幕:“自 辽阳 战役以来,一切为国捐躯的忠臣烈士、寡妇孤儿,你们都来享受我的菲薄的追荐!”
词语解释:追配  拼音:zhuī pèi
谓与前人相匹敌,媲美。《书·君牙》:“对扬 文 武 之光,追配于前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墨工制名多蹈袭》:“墨工製名,多相蹈袭,其偶然耶,亦好事者,冀其精艺追配前人,故以重名之也。”《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陛下正宜追配先君,扫清故孽,何自畏也。”
词语解释:追趁  拼音:zhuī chèn
追赶。 宋 文同 《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诗:“众手攫之去,争夺递追趂。”
词语解释:追芳  拼音:zhuī fāng
谓与前人媲美。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
词语解释:追感  拼音:zhuī gǎn
回忆往事而感触。《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 永平 中, 显宗 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於 南宫 云臺 。”《北史·恩幸传·赵脩》:“ 脩 死后,领军 于劲 犹追感旧意,经恤其家。”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日月遄迈,追感何穷。”
词语解释:追崇  拼音:zhuī chóng
对死者追加封号。《梁书·侯景传》:“ 景 又矫 萧栋 詔,追崇其祖为大将军,考为丞相。”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至如 元 氏起于边朔,其君乃一部之酋长耳, 道武 追崇所及,凡二十八君。”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锡望 守城而死已有追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本朝祧庙之制》:“本朝 太祖 肇基东土,抚有寰区,追崇 原皇帝 四圣神主,即安奉於大庙后殿。”
词语解释:追孝  拼音:zhuī xiào
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 孔颖达 疏:“追行孝道於前世文德之人。”《礼记·坊记》:“脩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奉先帝而追孝。”《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追孝不为不严,奉先不为不至。”
词语解释:追正  拼音:zhuī zhèng
后来加以改正。《后汉书·皇后纪下论》:“ 初平 中, 蔡邕 始追正 和熹 之謚。”
词语解释:追步  拼音:zhuī bù
(1).犹跟上。《南史·孝义传下·谢贞》:“八岁尝为《春日閒居》诗,从舅 王筠 奇之,谓所亲曰:‘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 惠连 矣。’”
(2).犹仿效。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顾媚 ﹞通文史,善画兰,追步 马守真 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一》:“﹝ 刘伯温 ﹞亦足以追步 梁父 ,凭陵 燕公 矣。” 郭沫若 《我的学生时代》:“在那澄清的空气中令人有追步 苏东坡 之感。”
词语解释:追养  拼音:zhuī yǎng
谓祭祀死者,继尽孝养之道。《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孔颖达 疏:“养者是生时养亲,孝者生时事亲,亲今既没,设礼祭之,追生时之养,继生时之孝。” 汉 张衡 《东京赋》:“躬追养於庙祧,奉蒸尝与禴祠。”《魏书·礼志二》:“臣闻国之大礼,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过禘祫,所以严祖敬宗,追养继孝。”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
词语解释:追曲  拼音:zhuī qǔ
犹言追随邪佞。《楚辞·离骚》:“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汉 刘向 《九叹·离世》:“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词语解释:追逮  拼音:zhuī dǎi
(1).犹追捕。 宋 赵叔向 《肯綮录·紫姑伸狱》:“库官并吏辈数人,皆追逮流窜焉。”
(2).追逼。 宋 陆九渊 《与宋漕书》:“郡县积负,日加岁增。版漕监司督之州郡,郡督之县,县督之民……吏欲日饱,而积负自若。文移之烦,追逮之烦,贿谢之厚,敛取之苛,皆此其故也。”《宋史·循吏传·吴遵路》:“进兵部郎中,权知 开封府 。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
词语解释:追索  拼音:zhuī suǒ
(1).追逼索取;催讨。《宋史·刑法志三》:“今罪无轻重,悉皆送狱;狱无大小,悉皆稽留。或以追索未齐而不问,或以供款未圆而不呈。”《红楼梦》第六九回:“皆因 张华 拖欠我们的债务,追索不给,方诬赖小的主儿。”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版税如无消息,可与老三商追索之法。”
(2).犹追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或得一联一句,率不成篇,境过即忘,亦不復追索。” 刘澍德 《归家》三:“她一手拿着笔,一手支着下颏,从生活思想里,追索写出这些话语的根源。”
词语解释:追省  拼音:zhuī shěng
追想;回忆。 宋 李纲 《与潘子贱龙图书》:“近奉詔旨,俾追省当时所施行者为时政记以闻。” 明 陈所闻 《甘州歌·冬闺寄远》曲:“想当初殷勤唱《渭城》,问临歧嘱付,郎曾追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追省,丹桂谁攀, 姮娥 独往,故人千里漫同情。”
词语解释:追复  拼音:zhuī fù
(1).犹恢复。 唐 元结 《补乐歌》序:“今国家追復纯古,列祠往帝。”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旋坐失守,皆贬责,后追復官职。” 明 文徵明 《沉氏复姓记》:“自吾失姓来,恒惧不得追復其始,以斩先世之泽,貽辱先人。”
(2).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宋史·徽宗纪一》:“己丑,詔追復 文彦博 、 王珪 、 司马光 、 吕公著 、 吕大防 、 刘挚 等三十三人官。”
词语解释:追尊  拼音:zhuī zūn
为死者追加尊号。《史记·外戚世家》:“於是乃追尊 薄 父为 灵文侯 。”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大赦天下,追尊 刘禪 为 孝怀皇帝 。”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太武 是陵庙中玉册定, 神尧 乃母后追尊。”
词语解释:追参  拼音:zhuī cān
追随参与。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薄援助者,不能追参於高妙,復歛翼於故枝。” 宋 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敷导训辞,惧空疎之难强;追参讽议,忧蹇浅之易穷。”
词语解释:追补  拼音:zhuī bǔ
(1).弥补以往的缺陷或缺额。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教》:“教者所以追补败政。”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议》:“如有倒死,盗卖,严併、追补,不烦设处,不劳简括。”
(2).在原有的数额以外再增加;追加。例如:追补预算。
词语解释:追云  拼音:zhuī yún
形容迅疾。《英烈传》第十回:“那 再成 挺出夙昔威风,驾着那追云的黑马,向前把先锋一刀,取了首级。”
词语解释:追俗  拼音:zhuī sú
依从风俗,随俗。《史记·礼书》:“因民而作,追俗为制。” 明 何景明 《〈武功县志〉序》:“採风者具其美恶,董事者正其得失,务在因道财化,追俗为制,以施於久远已尔。”
词语解释:追魂  拼音:zhuī hún
迷信指夺取人的魂魄。《全元散曲·斗鹌鹑·妓好睡》:“若要战退睡魔王,差三千箇追魂大力鬼。”《英烈传》第九回:“花貌却如 观自在 ,追魂胜过大阎罗。” 明 孟称舜 《娇红记·泣舟》:“破婚书,追魂牒,两般儿廝撞者。”
词语解释:追迹  拼音:zhuī jì
亦作“ 追跡 ”。
(1).追踪;考察。《史记·孔子世家》:“追迹 三代 之礼,序《书传》。”《东观汉记·光武纪》:“有司奏议曰:‘追跡先代,无郊其五运之祖者。’” 鲁迅 《坟·人之历史》:“惟种族发生学独不然,所追迹者,事距今数千万载。”
(2).跟随;效法。《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守志 箕山 ,追迹 洪崖 。”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然后追迹 范 张 ,濯缨 汾射 ,臣之志也。” 宋 秦观 《拟郡学试近世社稷之臣论》:“ 子房 虽无三子之过,然不能为 汉 制礼作乐,追迹 三代 之隆。”
词语解释:追册  拼音:zhuī cè
犹追封。《晋书·齐王冏传》:“ 光熙 初,追册 冏 。曰:‘……今復王本封,命嗣子还绍厥绪,礼秩典度,一如旧制。’”
词语解释:追班  拼音:zhuī bān
谓百官按位次排列谒见皇帝。 宋 王得臣 《麈史·朝列》:“凡朝会必集於此,以待追班,然后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驾兴,歇座。百官退出殿门幕次。须臾追班,起居再坐。”《宋史·赵普传》:“ 太祖 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 普 ,赖 王溥 奏解之。”
共308,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