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述作 拼音:shù zuò
(1).《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著作。《后汉书·班彪传》:“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书〉序》:“读者知其网罗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
(2).指著作,作品。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章炳麟 《秦献记》:“秘书私篋,无所不烧;文学述作,无所不禁。”词语解释:述职 拼音:shù zhí
(1).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论》:“诸侯述职,必以山川为主。”
(2).指外任官员向朝廷陈述职守。 唐 柳宗元 《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 清 林则徐 《致龚自珍书》:“月前述职在都,碌碌软尘,刻无暇晷。”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章一:“ 马扩 不日将回京述职,借此因缘,卿可与他痛叙旧情。”
(3).今泛指向主管部门陈述汇报工作情况。
(4).供职;就职。《淮南子·主术训》:“羣臣公正,莫敢为邪,百官述职,务致其公迹也。”《北史·崔楷传》:“ 楷 将之州,人咸劝单身述职。 楷 曰:‘单身赴任,朝廷谓吾有进退之计,将士又谁肯固志?’遂闔家赴州。” 宋 司马光 《为文丞相许州谢上表》:“陛下察其愚衷,必非缘饰,愍其孤迹,易致怨憎,俾述职於近藩,得免讥於尸禄。”词语解释:述事 拼音:shù shì
(1).陈述往事;叙事。《史记·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武帝 获麟, 迁 以为述事之始。”《南齐书·崔祖思传》:“述事之徒,褒諛为体。世无 董狐 ,书法必隐;时闕 南史 ,直笔未闻。”
(2).继续前人的事业。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然臣以谓陛下念祖宗艰难之功,必思所以持盈守成;慕 神考 劬劳之德,必思所以继志述事。”《清史稿·高宗纪一》:“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大泽。”词语解释:述圣 拼音:shù shèng
(1).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 唐 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述圣 鲁 宣父 ,通经 汉 仲舒 。”
(2). 子思 之封号。 元文宗 至顺 二年加封 子思 为 沂国述圣公 。 明 嘉靖 时罢其封爵,但称 述圣 。参阅《元史·文宗纪三》、《续通典·礼十》。词语解释:述祖 拼音:shù zǔ
(1).遵循祖训。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矧吾兄有柔儒之茂质,恢旷之弘量,敢无敬乎;有述祖之美谈,安道之贞节,敢无慕乎!”
(2).称述祖德。 清 丘逢甲 《说潮》诗之十七:“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词语解释:述赞 拼音:shù zàn
(1).文体名。史论的一种,全篇用韵。《文选》列有“史述赞”一类,选录《汉书》、《后汉书》赞四篇。 唐 司马贞 撰《史记索隐》,于《史记》纪、传、世家、书、表之篇末皆有述赞。
(2).泛指论述、赞颂的文章。词语解释:述脩 拼音:shù xiū
见“ 述修 ”。 修治;修明。词语解释:述旧 拼音:shù jiù
(1).遵行旧规。《后汉书·李固传》:“臣闻君不稽古,无以承天;臣不述旧,无以奉君。”
(2).叙述往事。词语解释:述历
一一陈述词语解释:述知
陈述;告诉词语解释:述撰 拼音:shù zhuàn
亦作“ 述譔 ”。 撰述;著作。 清 孙枝蔚 《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诗:“公子况玅年,所期富述撰。” 清 王韬 《送西儒理雅各回国序》:“览者已叹为西儒述譔之富。”词语解释:述而不作 拼音:shù ér bù zuò
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 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北史·袁翻传》:“皇代既乘乾统历,得一御宸,自宜稽古则天,宪章 文 武 ,追纵 周 孔 ,述而不作。” 清 朱彝尊 《刘永之传》:“其自称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岂以其圣而傲当世哉!”词语解释:述附 拼音:shù fù
犹承袭。《宋书·礼志四》:“宜述附前典,以宣情敬。”词语解释:述演 拼音:shù yǎn
阐述推演。 汉 应劭 《〈风俗通〉序》:“予实顽闇,无能述演,岂敢比隆於斯人哉?”词语解释:述叙
亦作“ 述叙 ”。 犹叙述。《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敍平生,雍和终日。”《后汉书·班固传下》:“ 固 又作《典引》篇,述敍 汉 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词语解释:述造 拼音:shù zào
指著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顷何以自娱,颇復有所述造否?”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近卅年作者辈出……然求其述造渊微,洞明音吕,以契夫‘意内言外’之精义,殆十无二三矣。” 梁启超 《〈沉氏音书〉序》:“吾所闻者,有 刘继庄 氏,有 龚自珍 氏,颇有所述造,然世无传焉。”词语解释:述录 拼音:shù lù
叙述,著录。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 河南 尹 种府君 临郡,追叹功德,述録高行。”词语解释:述遵 拼音:shù zūn
遵循。《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太宗 识终始之义, 景帝 能述遵孝道。”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词语解释:述语 拼音:shù yǔ
(1).谓叙述语。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于”作“以”用例》:“述语之词,有直述、转述二法:直述恆例用‘曰’字,转述则不当用‘曰’字。” 许杰 《大白纸》一:“ 大白纸 的名字,就是这样起因的,若是要我用简单的述语来包括它,就是:‘他恋上一个有夫之妇。’”
(2).即谓语。 朱自清 《很好》:“单独的形容词或形容语用作句子的述语,往往是比较级的。”词语解释:述评 拼音:shù píng
叙述和评论。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哼,让老革命背黑锅背这么久。’剃头佬一下把话头截过来,继续他没完没了的述评。”如:时事述评。词语解释:述荡 拼音:shù dàng
兽名。词语解释:述载 拼音:shù zǎi
记述;记载。《后汉书·应奉传》:“著《〈汉书〉后序》,多所述载。”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小学国文为科学管钥,笔札之资粮,簿记之述载。”词语解释:述说 拼音:shù shuō
叙说。 冰心 《寄小读者》十:“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故事。” 萧红 《生死场》一:“ 老王婆 工作剩馀的时间,尽是述说她无穷的命运。”词语解释:述怀 拼音:shù huái
陈述情怀,表达志向。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序》:“乃命史臣,累德述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閒适,感伤,则随时写景,述怀、赠答之作,故次之。” 朱自清 《〈燕知草〉序》:“其实不但‘一样’,他那洞达名理、委曲述怀的地方,有时竟是出蓝胜蓝呢。”词语解释:述律 拼音:shù lǜ
辽 姓。《辽史·后妃传》有 太祖 淳钦皇后 述律氏 。词语解释:述序 拼音:shù xù
犹叙述。《后汉书·班彪传》:“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词语解释:述修 拼音:shù xiū
亦作“ 述脩 ”。 修治;修明。《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诗》不云乎?‘毋念尔祖,述修厥德。’”今本《诗·大雅·文王》作“聿脩厥德”。 毛 传:“聿,述也。”《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受国重恩,不念尔祖,述修厥德,而交结邪党,下比羣佞。”《后汉书·宦者传·蔡邕传》:“诚当思省述脩旧事,使抱忠之臣展其狂直。”《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奈何弃崇山之功,为此过举!”词语解释:述咏 拼音:shù yǒng
谓以诗歌形式叙述事理。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指其物而咏者谓之咏物,述其理而咏者谓之述咏。”词语解释:述命 拼音:shù mìng
犹言传达命令。《仪礼·觐礼》:“侯氏升,西面立,大史述命。” 郑玄 注:“读王命书也。”《仪礼·少牢馈食礼》:“遂述命曰:‘假尔大筮有常,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於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饗。’” 郑玄 注:“述,循也。重以主人辞告筮也。” 贾公彦 疏:“史既受主人命……遂述上主人之辞,谓之述命。”词语解释:述制 拼音:shù zhì
记述;著作。 南朝 梁元帝 《〈忠臣传〉序》:“且孝子、烈女、逸民,咸有别传,至於忠臣,曾无述製。”《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 ,时辈荣之。”词语解释:述容 拼音:shù róng
指称述功德的乐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汉 之 惠 景 ,亦有述容。沿世并作,相继於时矣。” 范文澜 注:“ 彦和 之意,以 孝惠 短祚, 景帝 崇 黄 老 ,不喜文学;然《礼乐志》尚称‘ 孝惠 二年,使乐府令 夏侯宽 ,备其簫管,更名曰《安世乐》, 高庙 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孝景 采《武德舞》以为《昭德》,以尊 太宗 庙’,故云‘亦有述容’也。”词语解释:述宣 拼音:shù xuān
(1).继承和发扬。《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2).阐述;阐扬。《隋书·音乐志下》:“清庙歌辞,文多浮丽,不足以述宣功德。”词语解释:述奏 拼音:shù zòu
启奏;陈述。《魏书·刘芳传》:“尚书述奏,仍詔委 芳 别更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