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锡入声 [详注1][详注2][详注3][汨罗江][xū][详注4][dí][详注5]


注1: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末字词组
启迪训迪辅迪蠢迪底迪演迪简迪 
允迪诲迪蹈迪马赫迪不迪教迪  

词语解释:启迪
开导;启发。《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孔 传:“开道后人,言训戒。”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启迪人主而师表学者。” 冯自由 《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 秦力山 ﹞乙巳南渡 缅甸 ,主持《仰光新报》,所撰革命箴言,启迪华侨甚有力。” 秦牧 《艺海拾贝·掌握语言艺术搞好文学创作》:“ 毛主席 再三强调了形象思维的重要性,我以为不仅是对于写诗,对于一切文学工作者也都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词语解释:允迪  拼音:yǔn dí
认真履践或遵循。《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謨明弼谐。” 孔 传:“言人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 汉 蔡邕 《坟前石碑》:“弥纶典术,允迪圣矩。” 晋 陶潜 《命子》诗:“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词语解释:训迪  拼音:xùn dí
教诲启迪。《书·周官》:“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 清 刘大櫆 《〈海门初集〉序》:“余友 鲍 君 步江 ,生於古 南徐 之乡,无师友以为之训迪,而少即善为诗。”
词语解释:诲迪  拼音:huì dí
教诲开导。 明 李东阳 《大明周府封丘王教授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李君墓表》:“俗野不学,君严为诲迪。”《清史稿·文苑传二·姚鼐》:“自告归后,主讲 江 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餘年,以诲迪后进为务。”
词语解释:辅迪  拼音:fǔ dí
辅助启导。 元 揭傒斯 《与萧维斗书》:“若夫进贤补过,则揆諫之司,吾所职者,辅迪是宜。”
词语解释:蹈迪  拼音:dǎo dí
遵行;实践。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会合联句》:“沉酣《春秋》,蹈迪 周 孔 。”
词语解释:蠢迪  拼音:chǔn dí
动扰;骚动。《隶释·汉沛相杨统碑》:“南蛮蠢迪,王师出征。”
词语解释:马赫迪  拼音:mǎ hè dí
阿拉伯文mahdi的音译,意为“被引上正道的人”。伊斯兰教所期待的“救世主”。7世纪末,有人宣称先知穆罕默德曾预言,在末世他的家族中将降生一个叫穆罕默德·马赫迪的人,来伸张正义,铲除暴虐,解救苦难,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
词语解释:底迪  拼音:dǐ dí
施行。 宋 曾巩 《使相制》:“予有式群辟之典彝,尔其底迪。”
词语解释:不迪  拼音:bù dí
(1).不道。《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 孔 传:“不善不道,谓凶人。”
(2).不遵循。 汉 扬雄 《法言·先知》:“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筭乎!”
词语解释:演迪  拼音:yǎn dí
谓继承推广。《宋书·礼志一》:“而典训弗敷,《雅》《颂》寂蔑,久凋之俗,大弊未改。非演迪斯文,缉熙宏猷,将何以光赞时邕,克隆盛化哉。”
词语解释:教迪  拼音:jiào dí
教育开导。 明 张居正 《答翰学黄葵阳书》:“小儿 敬修 懋修 ,夙承教迪,兹并捷於南宫,敢忘所自。”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博士神清体弱,双瞳烛人。幼精文思,不由教迪。”
词语解释:简迪  拼音:jiǎn dí
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