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邅迍 拼音:zhān zhūn
亦作“ 邅屯 ”。
(1).行走困难。《西游记》第四九回:“ 三藏 道:‘徒弟呀,那层冰厚冻,尚且邅迍,况此黿背,恐不稳便。’”
(2).困顿,不顺利。 唐 裴铏 《传奇·孙恪》:“某一生邅迍,久处冻馁。” 明 冯梦龙 《新灌园·太史收佣》:“帝王孙,遇邅迍,遭危困也。” 清 曹寅 《不寐》诗:“虫畜苟知分,世运寧邅屯。” 清 张衍懿 《雹灾行》:“由来帝心最仁爱,奚使万物遭邅迍。”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十:“望我仕宦成,扶掖出邅屯。”词语解释:灾迍 拼音:zāi zhūn
见“ 灾屯 ”。
词语解释:灾屯 拼音:zāi tún
亦作“ 灾迍 ”。 灾难;祸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晋 氏多难,灾屯流移。”《旧唐书·僖宗纪》:“国步犹艰,羣生寡遂;灾迍荐起,寇孽仍臻。” 宋 苏轼 《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之二:“流离若此,穷薄可知……故求闲散,以避灾迍。”《西游记》第十一回:“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词语解释:遭迍 拼音:zāo zhūn
亦作“ 遭屯 ”。 遭受困顿。《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诛斩 解 ( 朱解 )身甘受死,一门骨肉尽遭迍。”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三:“无端被譖枉遭迍,半载有餘作俗人。”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我又不曾咸腓胡行,为甚的灭趾遭屯。”《封神演义》第四七回:“堪怜那一位穿红的道人遭迍,吾心不忍。”词语解释:贱迍 拼音:jiàn zhūn
见“ 贱屯 ”。
词语解释:贱屯 拼音:jiàn tún
亦作“ 贱迍 ”。 谓地位微贱,命运艰难。 唐 白居易 《哭刘敦质》诗:“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 元 刘因 《答乐天问》诗之一:“愚者或贵寿,贤者或贱屯。”词语解释:艰迍 拼音:jiān zhūn
同“ 艰屯 ”。 唐 陆贽 《册淑妃王氏为皇后文》:“尝属艰迍,累从行幸,思贤才以辅佐,知臣下之勤劳。”词语解释:途迍 拼音:tú zhūn
道途困顿。喻处境困窘。 唐 史承节 《郑康成祠碑》:“时季途迍,志不苟变,全身远害,猗歟美歟。”词语解释:逡迍 拼音:qūn zhūn
却行,恭顺貌。 明 方孝孺 《孙伯融传》:“逡迍就见,置酒与饮。”词语解释:迍迍 拼音:zhūn zhūn
行动迟缓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王季思 校注:“迍迍,状行动之迟缓。今 温州 方言尚以行路迟缓为慢迍迍。《张生煮海》剧第三折《脱布衫》曲:‘你慢迍迍好去商量。’可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心上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没奈何,迍迍行去。”词语解释:险迍 拼音:xiǎn zhūn
(1).艰难。《北史·列女传·封卓妻刘氏》:“时遇险迍,横罹尘网。”一本作“ 险屯 ”。
(2).谓遭逢艰难者。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御制》:“驱蝗灭火扶险迍,歷数百祀灵益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