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行迈 拼音:xíng mài
行走不止;远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马瑞辰 通释:“迈亦为行,对行言,则为远行。行迈连言,犹《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也。” 汉 王充 《论衡·指瑞》:“实者驎至,无所为来,常有之物也,行迈 鲁 泽之中,而 鲁国 见其物遭获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悠悠念行迈,慊慊怀所懽。” 周咏康 《杂诗》:“行迈多伤感,凄愴理素琴,一弹再三嘆,哀响入云岑。”参见“ 行行 ”。
词语解释:行行 拼音:xíng xíng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词语解释:于迈 拼音:yú mài
犹于征。《诗·大雅·棫朴》:“ 周王 于迈,六师及之。” 郑玄 笺:“迈,行。” 唐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诗:“于迈恨不同,所思无由宣。”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故六月于迈,来观其师。”词语解释:豪迈 拼音:háo mài
(1).气魄大;豪放不羁。《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温 少有豪迈风气,为 温嶠 所知。” 唐 独孤及 《唐故特进太子少保郑国李公墓志铭》:“公聪朗奇伟,豪迈旷达,率性忠孝,临节有勇。”《明史·岳正传》:“ 正 素豪迈,负气敢言。”《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 中国 工程科学﹞正以豪迈的步伐向着世界水平前进。”
(2).指豪放不羁的人。 明 谷子敬 《醉花阴,豪侠》曲:“吾儕,尽都是 五陵 豪迈。”词语解释:遄迈 拼音:chuán mài
快速前进;疾驶。 晋 潘岳 《寡妇赋》:“曜灵曄而遄迈兮,四节运而推移。” 宋 苏辙 《祭忠献韩公文》:“自公云亡,日月遄迈,苍然墓木,过者垂涕。” 明 徐渭 《代奉景王启》:“龙舸轻移,向安流而遄迈。”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久困气顿舒,遄迈神益爽。”词语解释:时迈 拼音:shí mài
(1).按时巡行。《诗·周颂·时迈》:“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 朱熹 集传:“迈,行也……言我之以时巡行诸侯也。”《旧唐书·郭子仪传》:“愿时迈顺动,迴鑾 上都 ,再造邦家。”
(2).指光阴流转。《《世说新语·文学》“ 孙子荆 除妇服作诗” 刘孝标 注引《孙楚集》》:“时迈不停,日月电流。”词语解释:迈迈 拼音:mài mài
(1).轻慢貌。《诗·小雅·白华》:“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于省吾 《泽螺居诗义解诂》:“‘迈迈’係‘蔑蔑’的借字……‘懆懆’训‘愁不安’,‘蔑蔑’训‘轻慢’,均係重文迭义。”《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四一》:“视儂转迈迈,不復来时言。”
(2).往逝貌。 晋 陶潜 《时运》诗:“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词语解释:年迈 拼音:nián mài
年老。 晋 陆云 《赠顾彦先》诗之四:“时过年迈,晻冉桑榆。” 晋 郭璞 《游仙》诗:“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北朝 魏 宗钦 《赠高允》诗之十一:“嗟我年迈,迅踰激电。”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除夕欢饮》诗:“座上更有年迈客,喜他豪饮兴最浓。”词语解释:前迈 拼音:qián mài
犹言前行,前进。《宋书·臧质传》:“况乃宏命爰格,诚係宗社,今奉旨前迈,星言启行。”《隋书·音乐志上》:“袞衣前迈,列辟云从。” 宋 岳飞 《奏乞催湖州赐米状》:“伏望圣慈行下本州,依已降指挥装发,庶几即得前迈,以修疆埸之职。”词语解释:高迈 拼音:gāo mài
(1).高超;超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汝南 戴叔鸞 者,高迈之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八:“ 韩退之 识见高迈。” 明 李贽 《初谭集》卷二十:“ 德操 号 倚松道人 ,诗文皆高迈。”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回想到 唐 虞 以前的人,那是何等自由、纯洁、高迈哟!”
(2).老迈。 唐 孟棨 《本事诗·事志》:“ 白尚书 年既高迈,而 小蛮 方丰艷。”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便小覰的我心长髮短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当皇考春秋高迈,威播海外,所有立功将士,其各加等议叙。”词语解释:超迈 拼音:chāo mài
(1).超越;胜过。《梁书·武帝纪下》:“文质彬彬,超迈今古。”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伤今悼古,牢笼百态,可以超迈当世者,则於《覆瓿集》见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天聪天明,知识超迈凡众。”
(2).卓越高超;不同凡俗。 唐 颜真卿 《崔孝公宅陋室铭记》:“以所试超迈,擢拜左补闕。” 明 杨慎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此解极为超迈,自 唐 宋 诸儒未有是説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浮士德与城〉后记》:“所以从或一意义说,他的艺术是平凡的,不及同时代人的高翔之超迈。”
(3).豁达豪放。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然 乐天 醖藉, 东坡 超迈,正自不同。” 金 王若虚 《文辨三》:“夫以一日千里之势,随物赋形之能,而理尽輒止,未尝以驰骋自喜,此其横放超迈而不失为精纯也邪?” 清 恽敬 《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君长身火色,性超迈,歌呼饮酒,怡怡然。每兴至,凡朋儕所为皆掣乱之为笑乐。”词语解释:逾迈 拼音:yú mài
亦作“踰迈”。
(1).过去;消逝。《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孔 传:“言我心之忧,欲改过自新,如日月并行过,如不復云来。” 晋 陶潜 《自祭文》:“寒暑逾迈,亡既异存。”《晋书·惠帝纪》:“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故其所以自信而喜,为无忝所生,为死而不朽,乃不觉逾迈之,可悲也。”
(2).超越。《南齐书·谢朓传》:“去夏之事,颇有微诚,赏擢曲加,踰迈伦序,感悦未闻,陵竞弥著。”词语解释:俊迈 拼音:jùn mài
(1).才智超越凡俗的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若继二祖招贤故典,宾礼儁迈,以广缉熙,济济之化,侔于前代。”
(2).才智出众。《梁书·任昉传》:“近世有 乐安 任昉 ……遒文丽藻,方驾 曹王 ;英特儁迈,联衡 许 郭 。”词语解释:远迈 拼音:yuǎn mài
(1).高远豪迈。《晋书·嵇康传》:“ 康 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羣。”
(2).远远地超过。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事例》:“我皇上崇儒重道,远迈帝王,似兹旷典,所宜肇举。”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圣朝养士二百年,文治彬鬱,远迈前古。”
(3).远行。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是以翘心浄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 宋 苏舜钦 有《闻京尹范希文謫鄱阳因成此诗以寄且慰其远迈也》诗。词语解释:英迈 拼音:yīng mài
才智超群。 南朝 梁简文帝 《侍讲》诗:“英迈八解心,高超七花意。”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 飞卿 为人刚直,英迈不群。”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下官替 韩盟兄 抚养孤子成人,且喜得天姿英迈,品格离奇,定不是箇池中之物。”词语解释:南迈 拼音:nán mài
南行;南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金精南迈,天辉北映。灵祉踰昌,世叶弥盛。”《北史·齐高祖纪》:“昔 赵鞅 兴 晋阳 之甲,诛君侧恶人。今者南迈,诛 椿 ( 斛斯椿 )而已。”词语解释:景迈 拼音:jǐng mài
谓时光流逝。 晋 傅玄 《九曲歌》:“岁莫景迈羣光絶,安得长绳繫白日?”词语解释:电迈 拼音:diàn mài
形容快速奔赴。《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若敌汎舟顺流,舳艫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然主上眷眷,未便电迈者,以为爱民治国,道家所尚。” 张铣 注:“迈,行也。电迈,言急也。”《周书·庾信传论》:“既而革车电迈, 渚宫 云撤。”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水陆电迈,席卷千里。”词语解释:流迈 拼音:liú mài
(1).谓传播远方。《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诚,有如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乃遣 周 ,为牋 魏王 曰:‘……殿下践阼,威仁流迈。’”
(2).犹流逝。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建也。” 唐 陆龟蒙 《子夜变歌》之二:“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 明 李东阳 《冬至告祠堂文》:“节序流迈,载惟冬至。”词语解释:风迈 拼音:fēng mài
(1).奋发豪迈。 晋 陶潜 《命子》诗:“抚劒风迈,显兹武功。”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耸孤韵以风迈,騫逸气以烟翔。”
(2).如风之飞驰。形容迅疾。《宋书·萧思话传》:“伏承司徒英图电发,殿下神武霜断, 臧质 忠义并到,不谋同时,仗顺沿流,席卷 江 甸,前驱风迈,已应在近。”《南齐书·氐传》:“今遣参军行 晋寿 太守 王道宝 、参军事行 北巴 西新巴 二郡太守 任湜之 、行 宕渠 太守 王安会 领鋭卒三千,遄涂风迈,浮川电掩。” 词语解释:星迈 拼音:xīng mài
犹星行。 三国 魏明帝 《善哉行》:“休休六军,咸同斯武。兼涂星迈,亮兹行阻。”词语解释:雄迈 拼音:xióng mài
(1).雄壮豪迈。《新唐书·郭元振传》:“ 元振 虽少雄迈,及贵,居处乃俭约。”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浊醪艷华觴,浩歌发雄迈。” 明 李贽 《读律肤说》:“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他给人的整个印象是深沉、镇定和雄迈。”
(2).宏伟远大。《明史·张德胜传》:“﹝ 德胜 ﹞才略雄迈。”词语解释:引迈 拼音:yǐn mài
启程,上路。 汉 秦嘉 《赠妇》诗之三:“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鷄鸣。”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词语解释:爽迈 拼音:shuǎng mài
爽朗超逸。《晋书·苻坚载记下》:“﹝ 苻朗 ﹞性宏达,神气爽迈。” 宋 曾巩 《知开封府制》:“某爽迈开达,练习治体,閲试惟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一道士坐蒲团上,素髮垂领,而神光爽迈。”词语解释:衰迈 拼音:shuāi mài
衰弱老迈。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年龄衰迈,气血凋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母已衰迈,每每抱子思母,如摧肺肝,由是遘病,遂惫不起。” 鄂华 《自由神的命运》:“在她衰迈的脸上,呆滞而无任何表情。”词语解释:征迈 拼音:zhēng mài
行进,经历。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词语解释:逸迈 拼音:yì mài
超逸豪放。 明 方孝孺 《题宋仲珩草书自作诗》:“ 子山 善悬腕,行草书逸迈可喜。” 明 杨慎 《丹铅续录·李白墓志》:“﹝ 李白 ﹞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词,恐古之善诗者亦不逮。”词语解释:鬷迈 拼音:zōng mài
会合而行。《诗·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逝,越以鬷迈。” 郑玄 笺:“鬷,总也……欲男女合行。” 孔颖达 疏:“谓男女总集而合行也。”词语解释:旷迈 拼音:kuàng mài
旷放豪迈。《新唐书·马周传》:“﹝ 周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词语解释:迅迈 拼音:xùn mài
(1).犹疾行。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二:“轻车迅迈,息彼长林。”《周书·萧大圜传》:“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2).迅速老迈。 明 陈子龙 《生日寄酬唐吴江杯斝之赠》诗:“浮名鲜凭借,迅迈念生平。”词语解释:肃迈 拼音:sù mài
犹严正。 晋 陆机 《吴大司马陆公诔》:“我公承轨,高风肃迈,明德继体,徽音奕世。”词语解释:遐迈 拼音:xiá mài
(1).远行。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一:“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晋 傅咸 《赠褚武良诗》:“悠悠遐迈,东夏于征。”
(2).被及远方。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方今圣皇御运,世夷道泰,仁及苍生,惠风遐迈,威肃 鬼方 ,泽沾九裔。” 唐 李白 《明堂赋》:“时缔构之未集,痛威灵之遐迈。”词语解释:峻迈 拼音:jùn mài
高超出众。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歌诗集》:“方知 安侯 不是星辰类,即是神仙辈,不然又争得标格峻迈,文辞颠怪。”词语解释:勇迈 拼音:yǒng mài
勇往直前。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成之以勇迈不回之气,佐之以坚苦廉毅之操,内外完朴,挺为伟人。”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勇迈絶伦,倜儻不羣。”词语解释:凌迈 拼音:líng mài
犹超越。谓超出寻常。 唐 卢纶 《新移北厅因贻同院诸公兼呈畅博士》诗:“恩辉坐凌迈,景物姿芳新。”
淩邁:超越。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鏗訇隐邻,涌沸凌迈。” 晋 慧远 《襄阳丈六金像颂》:“堂堂天师,明明远度,凌迈羣萃,超然先悟。”词语解释:奇迈 拼音:qí mài
超群出俗。 明 李贽 《复陶石篑》:“ 梅客生 虽眼前造诣胜是三公,但负其奇迈,少许可,亦终为经世士耳。” 清 恽敬 《答秦抚军》:“古名人画,无不古穆深厚,精能奇迈。”词语解释:登迈 拼音:dēng mài
超越。《宋史·乐志七》:“昊天成命,后则受之。登迈邃古,光被声诗。”词语解释:缅迈 拼音:miǎn mài
远行。 唐 李白 《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抗手缅迈,伤如之何!” 王琦 注:“缅迈,远行也。”词语解释:发迈 拼音:fā mài
启行。《艺文类聚》卷三二引 汉 徐淑 《答夫秦嘉书》:“想严妆已办,发迈在近,谁谓 宋 远,企予望之!”《后汉书·董卓传》:“帝亦思旧京,因遣使敦请 傕 求东归,十反乃许。车驾即日发迈。”词语解释:孤迈 拼音:gū mài
独自往来。 五代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李节 ﹞自称东山道士,杖策孤迈,居止无定所。”词语解释:警迈 拼音:jǐng mài
犹警拔。 宋 陆游 《求志居士彭君墓志铭》:“自号 求志居士 ,或曰 玉峰老人 ,日置酒觴客,笑谈不倦,间则赋诗,多警迈之思。”词语解释:冲迈 拼音:chōng mài
(1).高飞。《晋书·皇甫谧传》:“委圣明之主,偶知己之会,时清道真,可以冲迈,此真吾生濯髮云汉、鸿渐之秋也。”
(2).高远。《新唐书·邓世隆传》:“帝以武功定天下,晚始嚮学,多属文赋诗,天格赡丽,意悟冲迈。”词语解释:颖迈 拼音:yǐng mài
亦作“頴迈”。 才能超群,卓然不凡。 唐 皎然 《唐杭州华严寺大律师塔铭序》:“ 魏 晋 中,頴迈之士,多尚出尘。”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公颖迈特立,在下僚,气顺言正,喜因事开説以便民。”《宋史·綦崇礼传》:“ 崇礼 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词语解释:轶迈 拼音:yì mài
超过。 黄人 《〈清文汇〉序》:“矧今朝文治,軼迈前古,撰著之盛,尤奄有众长。”词语解释:跨迈 拼音:kuà mài
犹跨越。 宋 王畴 《送同年蒲叔范察判杭州监酒》诗:“雄雄百万师,跨迈联 燕 秦 。”词语解释:踔迈 拼音:chuō mài
远大豪迈。 清 姚鼐 《汪玉飞墓志铭》:“逴迈志,胡弗几?”词语解释:遒迈 拼音:qiú mài
(1).刚劲豪迈。《晋书·文苑传论》:“ 季雅 摛属遒迈,夙备成德,称为泉岱之珍,固其然矣。”《世说新语·言语》“ 高坐道人 不作 汉 语”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和尚天姿高朗,风韵遒迈,丞相 王公 一见奇之,以为吾之徒也。”《南史·谢弘微传》:“ 北度 人 卢广 有儒术,为国子博士,於学发讲,僕射 徐勉 以下毕至。 举 造坐屡折 广 ,辞理遒迈。”
(2).快速地过去。 唐 王勃 《春思赋》:“僕本浪人,平生自伦,怀书去 洛 ,抱劒辞 秦 ,惜良会之遒迈,厌他乡之苦辛。” 宋 徐铉 《祭韩侍郎文》:“今也岁月遒迈,悲欢一空。”词语解释:逞迈 拼音:chěng mài
纵步前行。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匪逞迈之短修,取全真而保素。”词语解释:逝迈 拼音:shì mài
谓时光消逝。《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嗟日月之逝迈,忽亹亹以遄征。”《平山冷燕》第四回:“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词语解释:遥迈 拼音:yáo mài
犹远行。 晋 潘岳 《登虎牢山赋》:“辞京輦兮遥迈,将远游兮东夏。”词语解释:进迈 拼音:jìn mài
犹迈进。《宋书·吴喜传》:“今练勒所部,星言进迈,相见在近,不復多陈。”词语解释:运迈 拼音:yùn mài
犹言运行迈进。 晋 陆云 《与陆典书》:“日月运迈,一何流速。”词语解释:陵迈 拼音:líng mài
(1).谓越级擢升。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
(2).超越。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程相 大咍曰:‘ 李程 赋且在,瑞日何为到夜秀发?’由是 浩 赋不能陵迈。”词语解释:隽迈 拼音:jùn mài
英俊豪迈。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上为皇孙时,风神秀异,英姿雋迈。”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 莲臞 独赏 月仙 ,谓其爽朗雋迈,可与 白门 湘兰 比肩抗手。”词语解释:意气超迈
器宇轩昂,抱负远大词语解释:骋迈 拼音:chěng mài
疾行。 晋 傅玄 《拟四愁诗》之三:“三光骋迈景不留,鲜似民生忽如浮。”《晋书·庾龢传》:“若凶运有极,天亡此虏,则可泛舟北济,方轨齐进,水陆骋迈,亦不踰旬朔矣。”词语解释:驱迈 拼音:qū mài
亦作“駈迈”。 犹奔放。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明远 得 景阳 之诡諔,含 茂先 之靡嫚,骨节强於 谢混 ,駈迈疾於 颜延 ,总四家而并美,跨两代而孤出。” 清 曾国藩 《覆吴南屏书》:“其不厌人意者,惜少雄直之气,驱迈之势。”词语解释:遁迈 拼音:dùn mài
犹言远走高飞。《六度集经》卷五:“﹝国王曰:﹞‘吾之遁迈,国境咸康,将谁有患乎!’”词语解释:强迈 拼音:qiáng mài
犹豪迈。 唐 元稹 《卢头陀诗》序:“性强迈,不録幽琐,为吏所搆,謫官 建州 。”词语解释:朽迈 拼音:xiǔ mài
年老衰落。《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周书·窦炽传》:“臣虽朽迈,请执干櫓,首啟戎行。”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防 谓亲友曰:‘吾与 萧昕 之子齿,而与 昕 同日致仕,非朽迈之致,以餘忿见废耳。’”词语解释:长迈 拼音:cháng mài
远行;大步前进。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 晋 左思 《吴都赋》:“濆薄沸腾,寂寥长迈。”《魏书·邢峦传》:“既克 南安 ,据彼要险;前军长迈,已至 梓潼 。”词语解释:闲迈 拼音:xián mài
亦作“闲迈”。 优雅高远。閒,通“ 嫺 ”。《魏书·裴粲传》:“ 粲 神情闲迈,举止抑扬。”词语解释:齿迈 拼音:chǐ mài
年老。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吾官卑,吾齿迈,苟升斗私吾妻孥尔,安所为哉。”词语解释:骏迈 拼音:jùn mài
雄健豪迈。 明 吴承恩 《赠卫帅某荣膺选任障词》序:“骏迈则紫燕排空,骋千都於歷块;意气则文虹掛涧,烂五色於干霄。” 清 侯方域 《答孙生书》:“僕尝闻马有振鬣长鸣而万马皆瘖者,其骏迈之气空之也。”词语解释:杰迈 拼音:jié mài
谓超逸出众。《魏书·张兖传》:“主上天姿杰迈,逸志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词语解释:抗迈 拼音:kàng mài
高超豪迈。《晋书·王湛传》:“ 济 才气抗迈,於 湛 略无子姪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慄然,心形俱肃。”词语解释:慠迈 拼音:ào mài
高傲不羁。《晋书·王恬传》:“ 谢万 尝造 恬 ,既坐,少顷, 恬 便入内……久之乃沐头散髮而去,据胡牀於庭中晒髮,神气慠迈,竟无宾主之礼。”词语解释:淩迈
超越。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鏗訇隐邻,涌沸凌迈。” 晋 慧远 《襄阳丈六金像颂》:“堂堂天师,明明远度,凌迈羣萃,超然先悟。”词语解释:放迈 拼音:fàng mài
豪放超脱。《世说新语·言语》“ 王长史 与 刘真长 别后相见” 刘孝标 注引《王长史别传》:“ 濛 神气清韶,年十餘岁,放迈不羣。”《北史·崔季舒传》:“ 敬邕 从弟 接 ,字 愿宾 ,容貌魁伟,放迈自高,不拘检。”词语解释:开迈 拼音:kāi mài
宏广超群。《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或识唯知正,才略开迈。”词语解释:清迈 拼音:qīng mài
清高超逸。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顷年 滕宗亮 謫守 巴陵郡 ,有 华州 回道士 上謁,风骨耸秀,神宇清迈。”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予前在 宣州 ,君以诗来,思致清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梦中作诗或得句,多清迈出尘。”词语解释:游迈 拼音:yóu mài
游行,飞行。 明 何景明 《鸣雁行》:“飞斯鸣斯,求蒲与稗,无俾霰雪,乃邇游迈。”词语解释:掞迈 拼音:yàn mài
横溢超群。《新唐书·姚璹传》:“﹝ 姚璹 ﹞力学,才辩掞迈。”词语解释:日征月迈 拼音:rì zhēng yuè mài
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宣谕》:“日征月迈,寒暑衣褐。” 梁启超 《卢梭学案》:“由是观之,则 卢梭 所谓公意,极活泼自由,自发起之,自改正之,自变革之,日征月迈,有进无已,夫乃谓之公意。”词语解释:日月逾迈 拼音:rì yuè yú mài
日月前行。谓时光流逝。《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孔颖达 疏:“言日月益为疾行,并皆过去。”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序》:“日月逾迈,荣落相推。”亦作“ 日月踰迈 ”。《晋书·惠帝纪》:“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其改 永熙 二年为 永平 元年。”词语解释:日月踰迈 拼音:rì yuè yú mài
见“ 日月逾迈 ”。
词语解释:日月逾迈 拼音:rì yuè yú mài
日月前行。谓时光流逝。《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孔颖达 疏:“言日月益为疾行,并皆过去。”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序》:“日月逾迈,荣落相推。”亦作“ 日月踰迈 ”。《晋书·惠帝纪》:“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其改 永熙 二年为 永平 元年。”词语解释:敏迈 拼音:mǐn mài
敏捷豪迈。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至如 永叔 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餘味尔。”词语解释:振迈 拼音:zhèn mài
犹俊迈。英俊出众。《世说新语·任诞》“ 袁躭 俊迈多能” 刘孝标 注引《袁氏家传》:“高风振迈。” 唐 柳宗元 《送崔群序》:“ 安平 厉庄端毅,高朗振迈。”词语解释:昏迈 拼音:hūn mài
昏昧而年迈。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除録事参军,则县令中昏迈常常之流,可去数百人矣。”词语解释:旋迈 拼音:xuán mài
远去。 汉 王逸 《九思·疾世》:“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词语解释:朗迈 拼音:lǎng mài
爽朗超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河东 裴腾 士举 ,朗迈真直。”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明月》、《帝京》,风神朗迈,遂过 卢骆 。”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蒋参政 子云 ,才豪朗迈,颇好激赏,一时名士多延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