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共8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迂疏迂步迂结迂夫迂囊迂刻迂讷迂重
迂阔迂僻迂士迂拘迂呆迂弱迂言迂浅
迂叟迂怪迂论迂戾迂久迂惑迂板迂谨
迂儒迂途迂钝迂屈迂折迂蹇迂语迂退
迂回迂道迂缓迂昧迂执迂谈阔论迂薄迂磨
迂愚迂诞迂滞迂弘迂合迂介迂绕迂蔽
迂拙迂腐迂邈迂妄迂小迂末迂见迂驾
迂路迂谈迂谬迂夫子迂徐迂笑迂倪迂陋
迂曲迂辛迂才迂散迂威迂深迂傲迂狭
迂生迂远迂晦迂政迂大迂涂迂邃迂邪

词语解释:迂疏  拼音:yū shū
亦作“ 迂疎 ”。亦作“迂踈”。 犹言迂远疏阔。 唐 权德舆 《自杨子归丹阳初遂闲居聊呈惠公》诗:“蹇浅逢机少,迂疏应物难。”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臣立性褊直,有不可移之资;临事迂疎,无必能成之策。” 明 刘基 《遣兴》诗之六:“迂踈乏世用,矫情非所安。” 清 顾炎武 《春雨》诗:“年老更迂疏,制行復刚褊。” 清 厉鹗 《郑筠谷太史挽诗》之二:“平生笑语乐通怀,亦抱迂疎与俗乖。”
词语解释:迂阔  拼音:yū kuò
不切合实际。《汉书·王吉传》:“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张鱼网於峻极之巔,施钓緡於修木之末,虽自以为得所,犹未免乎迂阔也。”《红楼梦》第五回:“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於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
词语解释:迂叟  拼音:yū sǒu
迂阔的老人;远离世事的老人。(1) 唐 白居易 别号。 唐 白居易 《迂叟》诗:“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号相同》:“ 乐天 又号 迂叟 ,而 司马温公 亦以自称。”(2) 宋 司马光 自号迂叟,后人因以称之。 宋 司马光 《独乐园记》:“ 迂叟 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羣贤。”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独乐园》:“ 司马温公 在 洛阳 自号 迂叟 ,谓其园曰 独乐园 。” 宋 苏轼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迂叟 向我言, 青 齐 岁方艰。”
词语解释:迂儒  拼音:yū rú
迂腐的儒生。 唐 司空图 《疑经后述》:“今 钟陵 秀士 陈用拙 ,出其宗人 岳 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緻,足以下视两 汉 迂儒矣。”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这迂儒怎生飞的进来?快请见。”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武王封箕子》:“ 箕子 去之 朝鲜 ,故 武王 即以 朝鲜 封之,而迂儒遂疑 武王 有防 箕子 之心。”
词语解释:迂回  拼音:yū huí
亦作“ 迂迴 ”。
(1).曲折回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緜联邪亘,侧直齐平”注:“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迴,顿曲而上,可高六丈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木兰伐官木者,遥见对山有数虎,悬崖削壁,非迂迴数里不能至。” 刘白羽 《长江三日》:“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
(2).不直捷;牵强。《南齐书·文学传论》:“一则启心闲绎,託辞华旷,虽存巧綺,终致迂回。”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其义迂回,皆不足取。”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为人后者不入》:“ 郑 注亦迂迴难通。”
(3).指绕向敌侧或敌后进攻敌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等我们进村后,你们分成两股向村边迂回。” 杨朔 《百花山》:“这支小部队一路往前钻,时而迂回,时而包围……把敌人从潜伏的角落里掏出来。”
词语解释:迂愚  拼音:yū yú
(1).犹迂拙。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宋 王安石 《谢手诏索文字表》:“臣初非秀颖,众谓迂愚,徒以弱龄,粗知强学。” 清 戴名世 《上刘木斋先生书》:“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而乡邦之间,骨肉之际,横逆百端,迂愚固陋,莫必其命。”
(2).指迂拙之人。 明 归有光 《长兴县编审告示》:“是诚非迂愚之所晓也。”
词语解释:迂拙  拼音:yū zhuō
迂阔笨拙。 唐 白居易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吾道本迂拙,世途多险艰。” 宋 苏轼 《答刘贡父》之二:“某忝冒过甚,出於素奬,然迂拙多忤而处争地,不敢作久安计,兄当有以教督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定数》:“ 苏州 叶某 者,性迂拙,一无所能。”
词语解释:迂路  拼音:yū lù
绕道。《书·汤誓序》“ 伊尹 相 汤 伐 桀 ,升自陑” 唐 孔颖达 疏:“言陑,当是山阜之地,歷险迂路,为出不意故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迂路两日,往 姚安府 ,以此路差可行,不必待衙子也。”《东周列国志》第八八回:“令兄有书託某送到 鬼谷 ,闻贵人已得仕 魏 邦,迂路来此。”
词语解释:迂曲  拼音:yū qū
亦作“ 迂屈 ”。
(1).迂回曲折。 宋 袁褧 《枫窗小牍》:“此七渡,当择官兵守之,其餘数十处,或道路迂曲,水陆不便,非大军往来径捷之处。” 清 恽敬 《游六榕寺记》:“墙壁纵横,阶径迂曲,无可游憇。”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远远地, 福生 从一条迂曲的小路上,一直向河岸走来。”
(2).不直捷,牵强附会。《朱子语类》卷二十:“‘鲜矣仁’章,诸先生説,都似迂曲,不知何説为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庾子山集·哀江南赋〉注》:“余谓此语於赋中词意不相属,本可无庸引及, 倪氏 牵引入注,殊嫌迂曲。” 章炳麟 《文学说例》:“《卷耳》言‘采采卷耳’,而传云:‘采采,事采之也。’训上‘采’字为‘事’,以今观之,似迂曲不情。”
(3).滞塞,不开通。《管子·君臣下》“故民迂则流之,民流通则迂之” 唐 尹知章 注:“人太迂曲不行,则流通之;人太流荡,则迂屈之。”
词语解释:迂生  拼音:yū shēng
犹迂儒。 清 邓显鹤 《例授修职郎岁贡生侯选训导邹君墓志铭》:“﹝ 邹君 ﹞尝曰:‘里巷迂生,抱学究一经,不知 郑 贾 为何人?’”
词语解释:迂步  拼音:yū bù
敬词。犹枉驾,屈驾。
词语解释:迂僻  拼音:yū pì
(1).偏僻。《宋史·食货志下八》:“山间迂僻之县镇,经理未定之州郡,悉罢而免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蔬食一》:“近地且然,况寥廓而迂僻者乎?”
(2).迂诞怪僻,不合情理。 宋 司马光 《与吴丞相充书》:“ 光 愚戇迂僻,自知於世无所堪可,以是退伏散地,苟窃微禄,以庇身保家而已。”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后来渐渐迂僻,如註 杜 诗,多説得迂晦,教人费力解説,可怒。”《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天下事,被此老迂僻之论败坏者多矣,不独此一豆棚也。”
词语解释:迂怪  拼音:yū guài
(1).指神怪。 三国 魏 曹操 《精列》诗:“见期于迂怪,志意在 蓬莱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至於托云龙,説迂怪, 丰隆 求 宓妃 ,鴆鸟媒 娀女 ,诡异之辞也。”
(2).迂阔怪诞。《隋书·礼仪志七》:“舆輦衣冠,甚多迂怪。”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其言皆迂怪而难信。” 清 归庄 《顾宁人去冬寄诗次韵答之》:“但忧吾友性,迂怪终不悛。”
词语解释:迂途  拼音:yū tú
亦作“ 迂涂 ”。亦作“ 迂涂 ”。
(1).曲折的途径。 汉 扬雄 《太玄·羡》:“其次迂涂。” 范望 注:“迂涂,曲縈之貌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径莫便於捷,而又莫妙於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 严复 《救亡决论》:“且客谓西学为迂涂,则所谓速化之术者,又安在耶?”
(2).绕道。 明 王守仁 《答聂文蔚书》:“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怔惓惓,此情何可当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某 ﹞恐妇闻知,遂避 德州 道,迂途履任。”
词语解释:迂道  拼音:yū dào
(1).犹绕道。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瑶》:“﹝ 王瑶 ﹞所居水竹园林,占一川之胜境,而往来之人,多迂道以经焉。”《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张贡生 想道:‘我在此间还要迂道往 新都 取讨前件,长行行李留在饭店里不便。’”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2).斜路。引申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手段。《周书·文帝纪下》:“人臣之受位也,可以尊身而润屋者,则迂道而求之;损身而利物者,则巧言而辞之。”
词语解释:迂诞  拼音:yū dàn
迂阔荒诞;不合事理。《史记·孝武本纪》:“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 晋 王嘉 《拾遗记·魏》:“昔 公孙龙 称为辩捷,而迂诞诬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其餘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春明丛说·林晓光传》:“﹝ 林旭 ﹞引《诗》《书》、六艺之文,为《金刚》《楞严》诸经咒作註解,以密諦真如之説,詆格致诚正为迂诞。”
词语解释:迂腐  拼音:yū fǔ
指言谈、行为拘泥于旧准则,不适应时代潮流。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六:“尝见文人中有等迂腐及浮薄者,往往指斥持法勤事之士,以为俗流。”《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可恨这老斋长,执此迂腐之论,把世界上佛老鬼神之説,扫得精光。”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七:“他是正经人,但有时也不免略带迂腐。”
词语解释:迂谈  拼音:yū tán
迂阔的谈论。 清 归庄 《述怀》诗之一:“迂谈慰白首,他日一名儒。”《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此皆迂谈也,此皆妄説也,此皆痴人説梦也。”
词语解释:迂辛  拼音:yū xīn
唐 代 辛立度 ,性迂,时人以此称之。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笑劝迂 辛 酒,閒吟短 李 诗。”自注:“ 辛 大 立度 性迂嗜酒, 李 十二 绅 形短能诗,故当时有迂 辛 、短 李 之号。”
词语解释:迂远  拼音:yū yuǎn
(1).犹迂阔。不切合实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軻 ﹞适 梁 , 梁惠王 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宋 刘攽 《贡举议》:“迂远而不切事情,漫汗而不济世务。”《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今君以一布衣思量求仙,何其迂远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夫云将以诗移人性情,使即於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闻者或哂其迂远乎。”
(2).迂回遥远。《明史·河渠志四》:“帝以海道迂远,却其议。”
词语解释:迂结  拼音:yū jié
郁结不舒。 前蜀 贯休 《经古战场》诗:“茫茫凶荒,迥如天设。驻马四顾,气候迂结。”
词语解释:迂士  拼音:yū shì
犹迂儒。 鲁迅 《集外集·选本》:“﹝《文选》﹞不收 陶潜 《闲情赋》,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
词语解释:迂论  拼音:yū lùn
阔于事理、不切实际的言论
词语解释:迂钝  拼音:yū dùn
迂拙迟钝。 宋 苏舜钦 《夜闻秋声感而成咏同邻几作》:“迂钝不可为,屈曲性亦难。”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词语解释:迂缓  拼音:yū huǎn
迟滞;缓慢。《艺文类聚》卷五二引 汉 王粲 《儒吏论》:“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於讲堂之上,游於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得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陈思 《魏德》,假论客主,问答迂缓,且已千言。” 吴组缃 《山洪》二五:“于是他使劲揉着眼睛,轻轻吐了一口迂缓的气。”
词语解释:迂滞  拼音:yū zhì
(1).迂阔,不通达。《后汉书·儒林传论》:“且观成名高第,终能远至者,盖亦寡焉,而迂滞若是矣。”
(2).谓河道曲折处淤塞而不通畅。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治水》:“儒者 傅肱 ,欲决 松江 之 千墩 、 金城 诸滙,涤去迂滞。”
词语解释:迂邈  拼音:yū miǎo
遥远。 宋 曾巩 《追租》诗:“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
词语解释:迂谬  拼音:yū miù
迂腐荒谬。《新唐书·韦处厚传》:“宰相不能詰,下羣臣议, 处厚 发十难誚其迂谬, 平叔 愧缩,逐为 端州 司马。” 宋 叶适 《苏绰》:“使诚如 鞅 所论,则其迂谬无术亦已甚矣。”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况累黍之法,实迂谬不可行,何能取準?”
词语解释:迂才  拼音:yū cái
谓才能迂拙。 明 唐顺之 《海上归来病手足疮兼血疾伏枕》诗:“ 瘦 骨迂才堪窃咲,岂能万里事横行。”
词语解释:迂晦  拼音:yū huì
曲折晦涩。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后来渐渐迂僻,如註 杜 诗,多説得迂晦,教人费力解説,可怒。”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八节:“ 陈独秀 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词语解释:迂夫  拼音:yū fū
(1). 宋 司马光 自称。
(2).迂拙的丈夫。《绿野仙踪》第八三回回目:“捉姦情贼母教淫女,论亲事悍妇打迂夫。”
词语解释:迂拘  拼音:yū jū
迂腐执著,不知变通。 清 何长诏 《论文》诗:“奈何羣儿愚,迂拘守成格。”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此固由素性之迂拘,亦所以报明公知己之感也。”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两字并列系双声迭韵之字而后人分析解之之例》:“窈窕二字,乃叠韵字之表象者也,以善心善容分训之,未免迂拘。”
词语解释:迂戾  拼音:yū lì
迂执乖戾。 清 姚椿 《〈南宋文范〉序》:“夫 南宋 之亡,由於不用道学,当时诸人,议论具在,安有迂戾乖僻如后人所讥云云者?”
词语解释:迂屈  拼音:yū qū
见“ 迂曲 ”。
词语解释:迂曲  拼音:yū qū
亦作“ 迂屈 ”。
(1).迂回曲折。 宋 袁褧 《枫窗小牍》:“此七渡,当择官兵守之,其餘数十处,或道路迂曲,水陆不便,非大军往来径捷之处。” 清 恽敬 《游六榕寺记》:“墙壁纵横,阶径迂曲,无可游憇。”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远远地, 福生 从一条迂曲的小路上,一直向河岸走来。”
(2).不直捷,牵强附会。《朱子语类》卷二十:“‘鲜矣仁’章,诸先生説,都似迂曲,不知何説为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庾子山集·哀江南赋〉注》:“余谓此语於赋中词意不相属,本可无庸引及, 倪氏 牵引入注,殊嫌迂曲。” 章炳麟 《文学说例》:“《卷耳》言‘采采卷耳’,而传云:‘采采,事采之也。’训上‘采’字为‘事’,以今观之,似迂曲不情。”
(3).滞塞,不开通。《管子·君臣下》“故民迂则流之,民流通则迂之” 唐 尹知章 注:“人太迂曲不行,则流通之;人太流荡,则迂屈之。”
词语解释:迂昧  拼音:yū mèi
迂陋愚昧。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臣荷国重寄,曾无寸劳,夙夜营营,冀有所补,而才识迂昧,终无发明。”《明史·黄道周传》:“序仁义道德,则以为迂昧而不经;奉刀笔簿书,则以为通达而知务。”
词语解释:迂弘  拼音:yū hóng
深远宏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羣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词语解释:迂妄  拼音:yū wàng
荒诞,不合情理。《新唐书·外戚传·武士彠》:“帝笑曰:‘尔故 王威 党也,以能罢繫 刘弘基 等,其意可録,且尝礼我,故酬汝以官。今胡迂妄媚我邪?’”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六》:“太守一郡之主,郡中有贤者尚不能知,餘何足问?此犹是圣朝事,若在今日,则举朝訕笑,以为迂妄不及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药村》:“﹝ 刘药村 ﹞又性恶女尼,每於市衢间遇之,必归蒙以红綾被,卧竟日以为厌胜,其迂妄也如此。”
词语解释:迂夫子  拼音:yū fū zǐ
迂腐的读书人。《广陵潮》第九八回:“原来你是个迂夫子,也不配做这样事。见了整票的银子不赚,我那里会和你这样獃?”
词语解释:迂散  拼音:yū sàn
谓迂拙懒散。
词语解释:迂政  拼音:yū zhèng
谓施政不切合实际。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拙製伤锦,迂政损国。”
词语解释:迂囊  拼音:yū náng
犹窝囊。 清 蒲松龄 《翻魇殃》第三回:“一个不成人的汉子,配着个迂囊老婆。”
词语解释:迂呆  拼音:yū dāi
迂拙愚笨。 韦君宜 《似水流年·当代人的悲剧》:“这是个老实忠厚人,有时简直老实到迂呆的程度。”
词语解释:迂久  拼音:yū jiǔ
犹良久。《后汉书·刘宽传》:“﹝ 刘宽 ﹞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 李贤 注:“迂久,犹良久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迂久,女復来,潜贺曰:‘子有生望矣!’”一本作“ 良久 ”。
词语解释:迂折  拼音:yū shé
(1).迂回曲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横閈侍郎》:“殿庭深邃,绕出前庭,路颇迂折。”
(2).犹周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纪生 ﹞因语之曰:‘……勿在此相调,徒多迂折。’女子笑而去。”
词语解释:迂执  拼音:yū zhí
迂腐固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邻村老儒 张月坪 ,有女艷丽,殆称国色,见而心醉,然 月坪 端方迂执,无与人为妾理。”《再生缘》第六六回:“虽然守义算多情,转觉得迂执愚痴太可憎。” 鲁迅 《坟·寡妇主义》:“一门学术可以速成,迂执的先生们也许要觉得离奇罢!”
词语解释:迂合  拼音:yū hé
遇合。《宋书·颜延之传》:“亦犹生有好丑,死有夭寿,人皆知其悬天;至於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
词语解释:迂小  拼音:yū xiǎo
迂腐渺小。 清 恽敬 《读〈孟子〉二》:“且时至 战国 ,人益夸诞巧强不可控抑,其视 孔子 博文约礼之教,必以为卑陋迂小而不为。”
词语解释:迂徐  拼音:yū xú
迂缓;缓慢。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先生倔强復迂徐,先生好客唯蔬鱼。”《荡寇志》第一二三回:“原来 贺太平 作事,凡样迂徐,惟有涉到举贤、除姦两桩事上,便刻不停留。” 沙汀 《涓埃集·闯关》:“﹝他﹞十分苏气的缓缓吸燃一斗旱烟。叭了两下,就又那么迂徐的吐出一口烟雾。”
词语解释:迂威  拼音:yū wēi
迂回曲折。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紆迴二字,可作迂威。 六朝 诗:‘山径转迂威。’”
词语解释:迂大  拼音:yū dà
犹迂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之术,迂大而閎辩。”《新唐书·西域传上·于阗》:“王居绘室。俗机巧,言迂大,喜事祅神、浮屠法,然貌恭谨,相见皆跪。”
词语解释:迂刻  拼音:yū kè
迂腐尖刻。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问:‘ 南轩 於《渭阳》之诗,何责 康公 之深也?’答:‘ 宋 儒每多迂刻之论。’”
词语解释:迂弱  拼音:yū ruò
迂腐纤弱。 宋 许顗 《许彦周诗话》:“写生之句,取其形似,故词多迂弱。”
词语解释:迂惑  拼音:yū huò
迂腐而迷惑。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夫世道之弊已甚……闻有好学者,则嗤笑、排谤,谓之迂惑。”
词语解释:迂蹇  拼音:yū jiǎn
迂拙困厄。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连璧并摧》:“予孤介迂蹇,当为英少所弃。”
词语解释:迂谈阔论  拼音:yū tán kuò lùn
犹言高谈阔论。《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 騶衍 等迂谈阔论,虚而无实。”
词语解释:迂介  拼音:yū jiè
迂执耿介。 清 沙张白 《再来诗谶记》:“ 弘治 中, 闽 之 侯官 ,有老儒某,博学善文,屡举不第,性迂介,贫困日甚。”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自 宋 人言道学, 明 儒述之, 宋 明 诸儒多迂介,而 清 儒多权譎。”
词语解释:迂末  拼音:yū mò
迂腐微末。 明 归有光 《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 有光 迂末之议,独谓大开 松江 ,復 禹 之跡,以为少异於前説。”
词语解释:迂笑  拼音:yū xiào
谓讥笑其迂腐。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钱唐》:“故迁都之议,为世迂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 成 自经讼繫,世情尽灰,招 周 偕隐。 周 溺少妇,輒迂笑之。”
词语解释:迂深  拼音:yū shēn
谓深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论有迂深閎大,非用也,故畏震瞻车状皆鬼魅也。”
词语解释:迂涂  拼音:yū tú
见“ 迂途 ”。
词语解释:迂途  拼音:yū tú
亦作“ 迂涂 ”。亦作“ 迂涂 ”。
(1).曲折的途径。 汉 扬雄 《太玄·羡》:“其次迂涂。” 范望 注:“迂涂,曲縈之貌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径莫便於捷,而又莫妙於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 严复 《救亡决论》:“且客谓西学为迂涂,则所谓速化之术者,又安在耶?”
(2).绕道。 明 王守仁 《答聂文蔚书》:“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怔惓惓,此情何可当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某 ﹞恐妇闻知,遂避 德州 道,迂途履任。”
词语解释:迂讷  拼音:yū nè
谓迂拙而不善言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成 ﹞为人迂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 孙子楚 ﹞性迂訥,人誑之,輒信为真。”
词语解释:迂言  拼音:yū yán
迂阔的言辞。《吕氏春秋·先己》:“ 哀公 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
词语解释:迂板  拼音:yū bǎn
迂腐古板。《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这个迂板老头巾家里,是叫这两个盗婆进得去的?”《歧路灯》第一回:“却也有笑其迂板,指为古怪的。”
词语解释:迂语  拼音:yū yǔ
迂腐的话。《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一事无成身死伤,但将迂语自称扬。”
词语解释:迂薄  拼音:yū báo
迂腐浅薄。 明 唐顺之 《登喜峰古城》诗:“筹边迂薄真无补,空望 伊吾 抵掌间。”
词语解释:迂绕  拼音:yū rào
迂回绕道。《洪秀全演义》第十四回:“论起这个路径,本攻不得 广西 要害,且从这里沿上游进 湖南 ,又是路上迂绕,实则 钱江 之意,欲分 清 军兵力而已。”
词语解释:迂见  拼音:yū jiàn
迂拙不切事理的见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宅上孤儿寡妇,輙与异类为敌,执迂见以启寇讐,非所以计万全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当时 吐蕃 是 唐 的劲敌, 于休烈 不让 吐蕃 人读 汉 地书,自然是谬见, 唐玄宗 和宰相们想用儒学影响 吐蕃 ,也不免是迂见。”
词语解释:迂倪  拼音:yū ní
元 代画家 倪瓒 ,性迂而好洁,人称“迂倪”。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诗才追短 李 ,画癖近迂 倪 。” 清 厉鹗 《题新修云林寺图为巨涛和尚作一百韵》:“小 李 堆浓緑,迂 倪 晕淡皴。”
词语解释:迂傲  拼音:yū ào
迂阔而高傲。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 诸襄七 检讨,性情迂傲,有弟子求题图,先生开卷,见 齐次风 侍郎、 周兰坡 学士先题矣,心有所忮,大书曰:‘ 齐 大非吾偶, 周 衰尚有髭。两人都已写,何必我题诗!’”
词语解释:迂邃  拼音:yū suì
曲折深邃。 明 王錡 《寓圃杂记·俞养素遇异僧》:“ 养素 恳求謁丹房,笑而引诣一所,迂邃洞明,儼若别一天地。”
词语解释:迂重  拼音:yū zhòng
反复重迭。 宋 叶适 《〈黄文叔诗说〉序》:“公於《诗》……篤信古文,旁録众善,博厚惨怛而无迂重之累,缉绪悠久而有新美之益。”
谓迂缓迟钝。《荡寇志》第一一九回:“原来 莫知人 见 树德 莽撞, 任森 迂重,深恐 徐槐 此去不能取胜,谁知居然大捷,心中十分惊异。”
词语解释:迂浅  拼音:yū qiǎn
迂腐浅薄。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 明 季士大夫,学问空疎,见解迂浅,而好名特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以上四则,自知迂浅,无补高深。”
词语解释:迂谨  拼音:yū jǐn
犹拘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生惊曰:‘且为奈何!小生素迂谨,今为卿故,如寡妇之失守,不能復自主矣。’”
词语解释:迂退  拼音:yū tuì
谓性情迂缓而谦退。 清 恽敬 《读〈论衡〉》:“盖子 任 禀质卑薄,卑薄故迂退,迂退故言烦而意近。”
词语解释:迂磨  拼音:yū mó
方言。拖延,磨蹭。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你早这样答应,就不要迂磨时间了。” 郭洪江 《连心锁》:“不错,老头没再迂磨,到堂屋里来了。”
词语解释:迂蔽  拼音:yū bì
犹言环绕掩蔽。《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经琵琶峡》诗:“百岭相迂蔽,千崖共隐天。”一本作“紆蔽”。
词语解释:迂驾  拼音:yū jià
犹枉驾。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必冀众真迂驾,万圣迴轩。”
词语解释:迂陋  拼音:yū lòu
迂腐鄙陋。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能使文与事会,即近验远,可以据依,无昔人迂陋牵合之病也。” 明 陆采 《怀香记·司空受掾》:“识惭迂陋自知明,敢请刀笔轻驰骋。”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九:“《儿女英雄传》的著者虽是一个八旗世家,做过道台,放过驻 藏 大臣,但他究竟是一个迂陋的学究,没有见解,没有学问。”
词语解释:迂狭  拼音:yū xiá
(1).曲折狭窄。《南齐书·蛮传》:“ 汶阳 本 临沮 西界,二百里中,水陆迂狭,鱼贯而行,有数处不通骑。”
(2).迂腐狭隘。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二章一:“ 王充 开始了对于古书的怀疑、问难之风。这把 前汉 若干年来的守一经、专一师的儒生们的迂狭可笑的观念打得粉碎。”
词语解释:迂邪  拼音:yū xié
邪僻。《明史·冯恩传》:“﹝ 冯恩 ﹞乃备指大臣邪正,谓:‘右侍郎 许誥 讲论便捷,学术迂邪。’”
共8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