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辽辽 拼音:liáo liáo
(1).远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王逸 注:“辽辽,远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去道辽辽,不亦远哉。” 明 夏完淳 《与王大后张泛舟华亭谷》诗:“辽辽虎豹当路蹲,中心鬱结谁能陈。”
(2).深邃貌。《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明 何景明 《发京邑》诗之二:“ 梁生 何慷慨,辽辽悲未央。”
(3).形容意态高远超脱。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诗:“超超丈人,日夕在耘;辽辽 沮 溺 ,耦耕自欣。”
(4).犹寥寥。 宋 苏轼 《钱君倚哀词》:“岂存者之举无其人兮,辽辽如晨星之相望。”参见“ 寥寥 ”。
词语解释:寥寥 拼音:liáo liáo
(1).空虚貌。《吕氏春秋·情欲》:“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 高诱 注:“极三关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窍皆寥寥然虚。”《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混《游览》〉》:“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 李善 注:“《庄子》曰:‘寥已吾志。’ 郭象 曰:‘寥然空虚也。’” 宋 曾巩 《将之江淛遂书怀别》诗:“功名竟安在,富贵空寥寥。”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
(2).寂寞;孤单。 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疾寄杨七炯》诗:“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明 梁辰鱼 《瓦盆儿·立秋夜悼亡》套曲:“听落叶,小窗敲,怎禁他云房独掩夜寥寥。空赢得泪痕浓,黯淡了鮫綃。” 清 唐孙华 《题张汉昭小像》诗:“寥寥 蒋生 径,赖有 羊 与 求 。闻君妙方术,久疾应手瘳。”
(3).形容数量少。 唐 权德舆 《舟行见月》诗:“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古今当其任者,盖寥寥可数。” 清 赵翼 《舟行》诗:“知有烟村缘水湾,寥寥一犬吠柴关。” 巴金 《利娜》:“无垠的荒野,稀落的城市,寥寥的人口,稀少的村庄。”
(4).广阔;空旷。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之三:“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魏书·术艺传·张渊》:“恢恢太虚,寥寥帝庭,五座并设,爰集神灵。”注:“恢恢、寥寥,皆广大清虚之貌。” 金 王若虚 《哀雁词》:“鸟之远害,宜莫如鸿,浩浩长风,寥寥远空,邈乎冥濛,去万里而无穷。”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论印章书》:“寥寥寰宇,罕有合作,三十年来,其 朱修能 乎?”
(5).雄劲;清越。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雄浑》:“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唐 姚合 《过无可上人院》诗:“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 力士 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词语解释:超辽 拼音:chāo liáo
高远;旷远。 唐 符载 《剑南西川幕府司空曙写真赞》:“玉气凝润,鹤情超辽。” 清 恽敬 《答吴白厂书》:“虽然,古人极深极微极正之作何如?深而可至,微而可探,正而可感发之作何如?可至而仍超辽,可探而仍窅渺,可感发而不妨恣诡之作何如?”词语解释:阻辽 拼音:zǔ liáo
犹阻远,辽隔。 南朝 宋 傅亮 《登陵嚣馆赋》:“眇天末以遥瞪,怨故乡之阻辽。”词语解释:迥辽 拼音:jiǒng liáo
亦作“逈辽”。 遥远。 晋 陆云 《岁暮赋》:“望故畴之逈辽兮,泝南风而頽泣。”词语解释:边辽 拼音:biān liáo
指 辽东 。 辽东 属边地,故称。《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时有敕,征边 辽 军人逃亡限内不首及更有逃亡者,身并处斩,家口没官。”词语解释:幽辽 拼音:yōu liáo
僻远。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珍物产於四远幽辽之地,未可言无奇人也。”词语解释:宜辽 拼音:yí liáo
即 宜僚 。《淮南子·主术训》:“ 市南 宜辽 弄丸,而两家之难,无所关其辞。”参见“ 宜僚 ”。
词语解释:宜僚 拼音:yí liáo
春秋 时 楚 之勇士,姓 熊 ,居于市南,因号曰 市南子 。 楚 白公胜 谋作乱,将杀令尹 子西 。以 宜僚 勇士,可敌五百人,遂遣使屈之。 宜僚 正上下弄丸,既不为利谄,又不为威惕,卒不从命。 白公 不得 宜僚 ,反事不成,遂使 白公 、 子西 两家之难解。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因以 宜僚 为除难解纷的代表人物。《庄子·徐无鬼》:“ 市南宜 僚 弄丸,而两家之难解。”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请弄 宜僚 之丸,以合两家之美。”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怕只怕母兄上别了情,愁只愁夫妻上伤了美,从今后做了个弄丸的 宜僚 ,我只从中儿立直,着他两下里干戈再不起。”词语解释:穾辽 拼音:yào liáo
亦作“窔辽”。 幽深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