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首字词组
辰星辰阶辰角辰尾辰放氏辰勾辰衡 
辰极辰巳辰韩辰马辰驾辰堠辰精 
辰象辰告辰晷辰巳时辰光辰地辰河戏 
辰居辰参辰事辰旆辰仪辰刻辰汉 
辰牡辰夜辰选辰斗辰旒辰太辰纬 
辰时辰宿辰牌辰暮辰序辰砂辰鉴 

词语解释:辰星  拼音:chén xīng
(1).即水星。《史记·天官书》:“刑失者,罚出辰星。” 张守节 正义引《天官占》:“辰星,北水之精,黑帝之子,宰相之祥也。”《广雅·释天》:“辰星谓之爨星,或谓之免星,或谓之鉤星。”参见“ 水星 ”。
(2).指心宿。《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 王逸 注:“辰星、房星,东方之宿,苍龙之体也。”
词语解释:水星  拼音:shuǐ xīng
(1).行星名。古代又叫辰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诗·大雅·大明》“篤生 武王 ” 唐 孔颖达 疏:“水星与日,辰在其位。”
(2).即水宿。《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 唐 孔颖达 疏:“五行北方水,故北方之宿为水星。”参见“ 水宿 ”。
(3).细小的水点。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一章:“有的用笨拙姿势浮水,双脚打得水面卜冬卜冬响,,水星四面飞溅。”
词语解释:辰极  拼音:chén jí
北斗。《文选·嵇康〈琴赋〉》:“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驤。” 吕向 注:“辰极,北斗也。” 宋 石介 《感事》诗:“帝宅居土中,紫垣当辰极。” 明 何景明 《万岁节》诗:“北望看辰极,孤城首重回。”
词语解释:辰象  拼音:chén xiàng
(1).天象。指日、月、星。《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含辰象之秀德,体河岳之上灵。” 吕向 注:“辰象,日、月、星也。”
(2).星象。指列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
词语解释:辰居  拼音:chén jū
宸居。帝王居处。 南朝 宋 谢庄 《歌太祖文皇帝》:“维天为大,维圣祖是则,辰居万宇,缀旒下国。”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谢甲仗入殿表》:“官骑辰居,羽林天部。”一本作“ 宸居 ”。
词语解释:辰牡  拼音:chén mǔ
古代按时节进献的雄兽。《诗·秦风·驷驖》:“奉时辰牡,辰牡孔硕。”毛传:“辰,时也。牡,兽之牡者也。辰牡者,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鹿豕羣兽。”一说,“辰”当读为“慎”;辰牡,即慎牡,五岁兽,兽之最大者。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又一说,辰,通“ 麎 ”,大鹿。麎牡,大公鹿。参阅 高亨 《诗经今注》
词语解释:辰时  拼音:chén shí
中国古代计时法指上午七点钟到九点钟。又叫辰刻。例如: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袁枚《祭妹文》
词语解释:辰阶  拼音:chén jiē
宸阶,殿陛。亦借指帝廷。 南朝 梁 沉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任伍辰阶,祚均河楚。”
词语解释:辰巳  拼音:chén sì
东南方。古代阴阳五行家将十二地支和四方相配,子在正北,卯在正东,午在正南,酉在正西。辰巳在卯午之间,于位为东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辰巳之位在东南。”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崑崙 镇於阴隅,赤县据於辰巳。”
词语解释:辰告  拼音:chén gào
谓以时告戒。《诗·大雅·抑》:“訏謨定命,远犹辰告。” 郑玄 笺:“为天下远图庶事,而以岁时告施之。” 朱熹 集传:“辰,时。告,戒也。辰告,谓以时播告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远猷辰告, 谢安 以为佳话。”
词语解释:辰参  拼音:chén cān
(1).指心宿和参宿。两星宿此出彼没,永不相逢。喻人之分离不得相见。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清 陈恭尹 《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心期頡頏同一林,天教殊絶同辰参。”
(2).喻隔阂。 清 顾陈垿 《分拟鲍参军〈白头吟〉》:“如何乖宿昔,貌昵情辰参。”参见“ 参商 ”。
词语解释:参商  拼音:shēn shāng
(1).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参见“ 参辰 ”。
(2).喻彼此对立,不和睦。语本《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 ,季曰 实沉 。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於 商丘 ,主辰, 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 实沉 於 大夏 ,主参, 唐 人是因,以服事 夏 商 。”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兄弟无故,并为参商。”《天雨花》第十八回:“父子参商非吉兆,家和万事自然兴。” 鲁迅 《书信集·致林语堂》:“因环境之异,而思想感觉,遂彼此不同……故必参商到底,无可如何。”
(3).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晋 陆机 《为顾彦赠妇》诗之二:“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南朝 梁 吴均 《闺怨》诗:“相去三千里,参商书信难。” 清 黄遵宪 《别赖云芝同年》诗:“人生相见殊参商,吁嗟努力毋怠皇。”
(4).喻有差别;有距离。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又 张 李 诸姓,据有 凉 蜀 ,其於 魏 也,校年则前后不接,论地则参商有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昔人所见,岂必皆长,第文字烟埃,纪籍渊藪,引用出处,时或参商。”
词语解释:辰夜  拼音:chén yè
犹晨夜。辰,通“ 晨 ”。《诗·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朱熹 集传:“此晨夜之限甚明,人所易知,今乃不能知,而不失之早,则失之莫也。”一说,司夜。 马瑞辰 通释:“《广雅·释言》:‘时,伺也。’伺、候同义。伺即司也……不能辰夜,即不能伺夜也。”
词语解释:辰宿  拼音:chén xiù
星宿,星座。《晋书·天文志上》:“苟辰宿不丽於天,天为无用,便可言无,何必復云有之而不动乎?” 北魏 张渊 《观象赋》:“游气眇其高搴,辰宿焕焉华布。”
词语解释:辰角  拼音:chén jiǎo
(1).星宿名。即角宿。《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 韦昭 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艺文类聚》卷八六引 晋 张协 《安石榴赋》:“天汉西流,辰角南倾。” 清 姚鼐 《白河》诗:“我来辰角见,征衣不挟笠。”
(2).借指东方。 唐 韩愈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钱仲联 集释:“角,东方宿名。辰角曙,谓东方欲晓时。”参见“ 角宿 ”。
词语解释:角宿  拼音:jiǎo sù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有星两颗,属室女座。《楚辞·天问》:“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王逸 注:“角亢,东方星。” 洪兴祖 补注:“此言角宿未旦者指东方苍龙之位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角宿生人,好嘲戏。”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世言五角六张,此古语也……谓五日遇角宿,六日遇张宿,此两日作事多不成。”
词语解释:辰韩  拼音:chén hán
(1).古代东北部族名。《后汉书·东夷传·韩》:“ 辰韩 ,耆老自言 秦 之亡人,避苦役,适 韩国 , 马韩 割东界地与之。”《北史·新罗传》:“ 新罗 者,其先本 辰韩 种也。地在 高丽 东南,居 汉 时 乐浪 地。”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新罗 本 辰韩 种。 辰韩 耆老,自言 秦 时亡命至此。”
(2).指 朝鲜 。 清 徐乾学 《怀友人远戍》诗:“边城日日听鸣笳,极目 辰韩 道路赊。” 清 汤右曾 《山海关》诗:“连山趋 碣石 ,积水见 辰韩 。”
词语解释:辰晷  拼音:chén guǐ
日月星之光。比喻天子。《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神道见素,遗华反质。辰晷重光,协风应律。” 李周翰 注:“辰晷,喻天子也。”
词语解释:辰事  拼音:chén shì
指良时美事。《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唯羡肃肃翰,繽纷戾高冥!” 吕向 注:“辰,时;谐,和也。言明时难遇而今得并合也。”
词语解释:辰选  拼音:chén xuǎn
犹御试。 南朝 梁 沉约 《从齐武帝瑯琊城讲武应诏诗》:“皇情咨閲典,出车迨辰选。”
词语解释:辰牌  拼音:chén pái
(1).古代一种计时器中标志时刻的牌子。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太平兴国 中, 蜀 人 张思训 ,製上浑仪,其製与旧仪不同,最为巧捷。起为楼阁数层,高丈餘,以木偶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鐘击皷;又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即自执辰牌,循环而出。”《宣和遗事》前集:“一盃未尽笙歌送,堦下辰牌又报时。”
(2).辰刻。上午七时至九时。《水浒传》第三九回:“次日早膳罢,辰牌前后,揣了些银子,锁了房门,离了营里,信步出街来。”
词语解释:辰尾  拼音:chén wěi
星宿名。即尾宿。尾宿九星,形成东方苍龙之尾,故也称龙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謫。” 杜预 注:“辰尾,龙尾也。”《淮南子·览冥训》:“此 傅説 之所以骑辰尾也。” 高诱 注:“﹝ 傅説 ﹞死,託精於辰尾星,一名天策。” 清 顾炎武 《拟唐人五言八韵·申包胥乞师》:“辰尾垂天謫,亡人惎寇兵。”
词语解释:辰马  拼音:chén mǎ
指房宿和心宿。房宿,一名天驷,故名。《国语·周语下》:“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 韦昭 注:“辰马,谓房、心星也。心星,所在大辰之次为天駟。駟,马也,故曰辰马。”
词语解释:辰巳时
上午七时至十一时
词语解释:辰旆  拼音:chén pèi
古代画有日、月、星的旌旗。《南齐书·乐志》:“神娱展,辰旆回。”
词语解释:辰斗  拼音:chén dòu
星辰,星斗。《梁书·侯景传》:“盖悬象在天,四时取则於辰斗;羣生育地,万物仰照於大明。”
词语解释:辰暮  拼音:chén mù
朝暮,早晚。辰,通“ 晨 ”。 南朝 梁 任昉 《同谢朏花雪》诗:“土膏候年动,积雪表辰暮。”一本作“ 晨暮 ”。
词语解释:辰放氏  拼音:chén fàng shì
传说中的人物。最初教民穿兽皮以抵御风霜。
词语解释:辰驾  拼音:chén jià
帝王的车驾。《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李善 注:“《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故谓天子为辰也。”按,六臣本作“宸”。
词语解释:辰光  拼音:chén guāng
(1).日光。
(2).方言。时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今早奴进城格辰光,倒説有两三起拦舆喊寃格呀!” 王统照 《沉船》:“这时树林中的雄鸡长啼了几声,报告是正午的辰光。”
词语解释:辰仪  拼音:chén yí
宸仪。帝王的仪仗。《南齐书·乐志》:“諦容輟序,佾文静县。辰仪耸蹕,宵卫浮鑾。”
词语解释:辰旒  拼音:chén liú
古代旌旗名。即太常旗。上画日、月、星,垂十二旒。《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 薛综 注:“辰,谓日、月、星也,画之於旌旗,垂十二旒,名曰‘太常’。”
词语解释:辰序  拼音:chén xù
星辰运行的次序。《管子·宙合》:“半星辰序,各有其司,故曰天不一时。” 尹知章 注:“半星辰序,言其星辰昼隐夜出常见半,至於次序,有司以为法也。”
词语解释:辰勾  拼音:chén gōu
即水星。喻难遇之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似这等辰勾空把佳期盼。” 王季思 校注:“ 王伯良 曰:‘辰勾,水星。其出虽有常度,见之甚难。 张衡 云:“辰星,一名勾星。”《博雅》云:“辰星谓之钩星。”故亦谓之辰勾。’…… 元 黄清老 《拟古乐府》诗:‘今夜中秋月,含情独上楼。辰星两三点,偏照玉帘钩。’亦暗用辰钩,喻佳期阻隔之意。”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比及我博的个富贵荣华,恰便似盼辰勾,逢大赦。”参见“水星”。
词语解释:水星  拼音:shuǐ xīng
(1).行星名。古代又叫辰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诗·大雅·大明》“篤生 武王 ” 唐 孔颖达 疏:“水星与日,辰在其位。”
(2).即水宿。《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 唐 孔颖达 疏:“五行北方水,故北方之宿为水星。”参见“ 水宿 ”。
(3).细小的水点。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一章:“有的用笨拙姿势浮水,双脚打得水面卜冬卜冬响,,水星四面飞溅。”
词语解释:辰堠  拼音:chén hòu
古代驿站间标志道里的土坛。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郑公 审 , 开元 中为殿中侍御史,充馆驛使,令每传舍立辰堠,自公始也。”
词语解释:辰地  拼音:chén dì
指东南偏东的地方。《魏书·灵徵志上》:“ 庄帝 永安 三年六月甲子申时,辰地有青气,广四尺,东头缘山,西北引,至天半止。”《隋书·礼仪志三》:“将屈战所,卜刚日,备玄牲,列军容,设柴於辰地,为墠而禡祭。”参见“ 辰巳 ”。
词语解释:辰巳  拼音:chén sì
东南方。古代阴阳五行家将十二地支和四方相配,子在正北,卯在正东,午在正南,酉在正西。辰巳在卯午之间,于位为东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辰巳之位在东南。”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崑崙 镇於阴隅,赤县据於辰巳。”
词语解释:辰刻  拼音:chén kè
犹时刻。《宋史·天文志一》:“新铜仪则移刻於纬,四游均平,辰刻不失。”
词语解释:辰太  拼音:chén tài
星际,太空。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北郊乐歌·昭夏乐》:“昭望岁芬,环游辰太。”
词语解释:辰砂  拼音:chén shā
矿物名。俗称硃砂、朱砂,又称丹砂。以 湖南 辰州 (今 沅陵 )所产最佳,故名。中医学上用为安神、定惊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想是中恶,快取辰砂灌下。”参见“ 硃砂 ”。
词语解释:朱砂  拼音:zhū shā
朱砂:1.矿物名。又称“丹砂”、“硃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朱砂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既得神符祕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 唐 白居易 《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元 张可久 《天净沙·由德清道院来杭》曲:“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
(2).像朱砂样的红色。 宋 梅尧臣 《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硃砂:亦作“ 硃沙 ”。 矿物名。旧称丹砂。炼汞的主要原料。色鲜红。可作颜料,亦供药用。以 湖南 辰州 产者为最佳,故又称辰砂。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苦奔波,枉生受。有谁人肯搭救。单只被几颗硃砂送了我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白晳少鬚眉,丰颐大口,声清扬远闻,著体红瘢如硃砂鲜,目秀而慈,长寸许。”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上命踪跡得之,遂令祈雨,果验。上欲赏之, 李 言世外人无所须,乃赐硃沙一盒。”
词语解释:辰衡  拼音:chén héng
君主与宰相。《宋书·沉怀文传》:“昔天官正纪,六典序职,载师掌均,七府成务,所以翼平辰衡,经赞邦极。”
词语解释:辰精  拼音:chén jīng
指水星。精,神灵。《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辰精感运,昴灵发祥。” 李善 注:“《尔雅》曰:‘大辰,房、心、尾也。’ 齐 水德,故曰辰精。”
词语解释:辰河戏  拼音:chén hé xì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湖南 沅江 中游一带,该地区属古 辰州 ,故名。 清 康熙 、 雍正 年间已有职业班社。传统剧目中保存了许多整本的高腔戏。
词语解释:辰汉  拼音:chén hàn
大辰与天河。大辰,指房宿、心宿、尾宿。《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寝兴鬱无已,起观辰汉中。” 李善 注:“辰,大辰也。《尔雅》曰:‘大辰,房心尾也。’…… 毛萇 《诗》传曰:‘汉,天河也。’”
词语解释:辰纬  拼音:chén wěi
星座。《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同昧其本而竞谈其末,犹未识辰纬而意断南北。”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驻彩辰纬,停华日月。”
词语解释:辰鉴  拼音:chén jiàn
犹宸鉴,御览。《宋书·袁淑传》:“上説辰鉴,下弭素言,足以安民紓国,救灾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