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首字词组
辜负辜恩背义辜功辜毒辜射辜戮辜限辜罪
辜人辜榷辜恩辜攉辜恩负义辜雠辜较辜磔

词语解释:辜负  拼音:gū fù
(1).亏负,对不住。《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卫将军 姜维 率 嶷 等因 简 之资以出 陇西 ”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 宋 王禹偁 《舍人院竹》诗:“西垣不宿还堪恨,辜负夜窗风雨声。”《老残游记》第一回:“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使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 老舍 《骆驼祥子》一:“假如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
(2).引申为违背。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满城生灵,必遭涂炭,辜负相公之初心矣。”辜,一本作“ 孤 ”。
词语解释:辜人  拼音:gū rén
(1).罪人。《尸子》卷上:“ 尧 养无告, 禹 爱辜人, 汤 武 及禽兽。”
(2).受车裂之刑者。《庄子·则阳》:“至 齐 ,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辜,谓辜磔也……古之辜磔人者,必张其尸於市。”参见“ 辜磔 ”。
词语解释:辜磔  拼音:gū zhé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南 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众。”
词语解释:辜恩背义
辜负恩德背弃大义,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词语解释:辜榷  拼音:gū què
亦作“ 辜搉 ”。
(1).搜括;聚敛。《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宝物,属官 咸 皆鉤校,发其姦臧,没入辜榷财物。”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今案辜榷双声字也。《广雅》曰:‘嫴榷,都凡也。’故总括财利谓之辜榷。”《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 騄驥厩 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搉,马一匹至二百万。”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辜,障也。搉,专也。谓障餘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2).大略,梗概。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略陈旨趣,亦谓之辜榷。”
(3).查对;计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曰:‘某所收别置一所,请覆之。’王辜榷良久,无丝毫盈絀,如衡而止;王大奇之。”
词语解释:辜功  拼音:gū gōng
罪状。《书·吕刑》:“狱货非宝,惟府辜功。” 蔡沉 集传:“辜功,犹云罪状。”
词语解释:辜恩  拼音:gū ēn
负恩。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放流表》:“逆天反道,背德辜恩。”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词》:“或近臣肆逆,或远镇辜恩。”《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从他去后意无休,谁想你辜恩把我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冥王延坐,问讼何事,则诉门生故吏之辜恩,所举凡数十人,意颇恨恨。”
词语解释:辜毒  拼音:gū dú
祸害。《后汉书·鲁恭传》:“ 白山 之难,不絶如綖,都护陷没,士卒死者如积,迄今被其辜毒。”
词语解释:辜攉  拼音:gū huō
辜榷。攉,通“ 榷 ”。《汉书·王莽传下》“如今豪吏猾民辜而攉之” 唐 颜师古 注:“辜攉谓独专其利,而令它人犯者得罪辜也。”参见“ 辜榷 ”。
词语解释:辜榷  拼音:gū què
亦作“ 辜搉 ”。
(1).搜括;聚敛。《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宝物,属官 咸 皆鉤校,发其姦臧,没入辜榷财物。”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今案辜榷双声字也。《广雅》曰:‘嫴榷,都凡也。’故总括财利谓之辜榷。”《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 騄驥厩 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搉,马一匹至二百万。”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辜,障也。搉,专也。谓障餘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2).大略,梗概。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略陈旨趣,亦谓之辜榷。”
(3).查对;计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曰:‘某所收别置一所,请覆之。’王辜榷良久,无丝毫盈絀,如衡而止;王大奇之。”
词语解释:辜射  拼音:gū shè
即辜磔。《韩非子·难言》:“ 司马子期 死而浮於 江 , 田明 辜射。” 俞樾 《诸子平议·韩非子》:“辜射即辜磔。磔从石声,与射声相近,故得通用。”参见“ 辜磔 ”。
词语解释:辜磔  拼音:gū zhé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南 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众。”
词语解释:辜恩负义  拼音:gū ēn fù yì
犹言忘恩负义。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觅真》:“畜生反面目,太心毒;辜恩负义难容恕,真堪恶。”
词语解释:辜戮  拼音:gū lù
刑戮;杀戮。 汉 陆贾 《新语·怀虑》:“或触罪法,不免於辜戮。”《后汉书·王符传》:“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愤。”
词语解释:辜雠  拼音:gū chóu
罪恶昭彰,人所同仇。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辜讎之人,谓之凶贼。”
词语解释:辜限  拼音:gū xiàn
古刑律规定,凡殴人致伤,官府立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其限期称“辜限”。 宋 司马光 《乞不贷故斗杀札子》:“凡人因忿相争,迭相殴击,其意岂皆在于杀,但一人于辜限内死,则彼一人须当偿命。” 宋 楼钥 《缴泉州吴净党罪案》:“以枕背打 许应遂 额中心一下……伤重,于辜限内身死。”《元典章·刑部四·斗杀》:“ 平阳路 娼女 白要奴 ,因与 小郑 相争,捽扯官宿,於本人右手中指上咬伤,辜限外身死。”参见“ 保辜 ”。
词语解释:保辜  拼音:bǎo gū
古代刑律规定,凡打人致伤,官府视情节立下期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如伤者在期限内因伤致死,以死罪论;不死,以伤人论。叫做保辜。《急就篇》卷四:“疻痏保辜謕呼号。” 颜师古 注:“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你道我家狗咬着你,众街坊试看咱。若是我家狗咬他,我便写与你保辜文书;若不曾咬着,你便陪我缸来。”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被殴伤风方》:“ 纪文达 师又曰:‘凡被殴后以伤风致死者,在保辜限内,於律不能不拟抵。’”参阅《唐律疏义·斗讼·保辜》
词语解释:辜较  拼音:gū jiào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其所成之直,四分之以为餼廪。”
(2).大略;大概。《孝经·天子》“盖天子之孝也” 邢昺 疏:“ 孔 传云:‘盖者,辜较之辞。’ 刘炫 云:‘辜较,犹梗概也。’”
(3).比较。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驰説者不暇钩校,而空尊尚西方,或沾沾欲復《唐律》,此皆目録辜较之学。”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上之所著,仅具辜较,神而明之,在心知其意者。”
(4).查对;计点。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然以之清丈田亩,辜较粟米,虽有其术,而不能行。”
词语解释:辜罪  拼音:gū zuì
罪恶。《书·微子》:“凡有辜罪,乃罔恒获。” 汉 徐干 《中论·虚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发闻,百姓伤心,鬼神怨痛。”
词语解释:辜磔  拼音:gū zhé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南 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