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辘辘 拼音:lù lù
(1).象声词。形容车行声。 唐 元稹 《田家词》:“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轆轆。” 宋 陆游 《饭饱昼卧戏作短歌》:“水车轆轆邻餽鱼,社鼓鼕鼕众分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既而车声轆轆,传呼姑娘及 蘂姐 归来矣。” 胡蕴 《记游》诗:“轆轆繁声震地前, 丹阳 西去众山连。”
(2).象声词。形容饥饿时肠中虚鸣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日随乞儿托鉢,腹轆轆然常不得一饱。” 何垠 注:“轆轆,肠中虚鸣,如车轮之转也。” 叶圣陶 《穷愁》:“俄而飢肠轆轆如熬煎,念阿母当亦飢矣。”
(3).转动貌。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六章:“是时心头轆轆,不能为定行止?” 叶紫 《电网外》一:“ 王伯伯 斜着眼睛瞅着,口里咬着根旱烟管儿,心里在辘辘地打转。” 克非 《春潮急》三五:“ 李克 见他小眼睛辘辘转动,清楚他心头又在挽着小圈圈,笑着不开腔,意欲听他说出什么下文。”
(4).井上汲水的工具。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我们组里只有一把小辘辘,一个人浇,一个人就得闲着。”词语解释:轣辘 拼音:lì lù
(1).象声词。形容车轮或辘轳的转动声。 宋 梅尧臣 《送辛都官知鄂州》诗:“车动自轣轆,旟轻自舒舒。” 宋 陆游 《春寒复作》诗:“青丝玉井声轣轆,又是窗白鸦鸣时。” 清 陆奎勋 《湖上念金心斋》诗:“鈿车轣轆碾芳尘,湖上重游隔几旬。”
(2).转动貌。 清 王恕 《牧牛词》:“天上日车休轣轆,少待吾牛饱其腹。” 柔石 《二月》十八:“一边他心里轣辘地想:‘假若我要娶妻,我就娶去这位妇人罢。’”
(3).借指车子。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之十七:“紫陌閒随金轣轆,马蹄踏徧春郊緑。”词语解释:毂辘 拼音:gū lù
(1).车轮子。轂,用同“ 軲 ”。 五代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2).象声词。 五代 谭用之 《寄左先辈》诗:“翩翾蛮榼薰晴浦,轂轆鱼车响夜船。”《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词语解释:历辘 拼音:lì lù
象声词。 金 史肃 《宿睦村》诗:“簷马丁东风外响,田车歷轆月中行。”参见“ 歷鹿 ”。
词语解释:历鹿 拼音:lì lù
象声词。《广雅·释器》:“繀车谓之厤鹿。” 王念孙 疏证:“《方言》:繀车, 赵 魏 之间谓之轣轆车……‘轣轆’与‘厤鹿’同。”按,歷鹿,同“厤鹿”,车轮声,亦以象类似之声。 汉 王延寿 《王孙赋》:“踡菟蹲而狗踞,声歷鹿而喔咿。” 金 元好问 《送吴子英之官东桥且为解嘲》诗:“柴车歷鹿送君东,万古书生蹭蹬中。”词语解释:车轱辘 拼音:chē gū lù
车轮。 杨朔 《秘密列车》:“他们急忙钻到车轱辘底下,紧张地望着。” 浩然 《花朵集·车轮飞转》:“ 鞠妈妈 说:‘修胶皮车轱辘,困难要更多了。’” 词语解释:饥肠辘辘 拼音:jī cháng lù lù
飢饿时腹中辘辘作声,形容飢饿之甚。 叶圣陶 《穷愁》:“俄而飢肠轆轆如熬煎,念阿母当亦飢矣。”川剧弹戏《乔老爷奇遇》第五场:“ 乔老爷 此时飢肠辘辘,正需此物。” 张希平 《雁翎队》:“渡过了六十个露重雾浓的夜晚,熬过了六十个飢肠辘辘的白天。”词语解释:风胡辘 拼音:fēng hú lù
指风车。 孙犁 《风云初记》二一:“没怨说这会的姑娘们好,走起路来像风胡辘,叫我好赶!” 词语解释:轱轱辘辘 拼音:gū gū lù lù
象声词。车轮滚动声。 王凤山 《土炮大队》:“大队一出发,队旗在前,八、九条大牛拉着炮,轱轱辘辘跟着往前走。”词语解释:轱辘 拼音:gū lù
(1).指仪仗棒。
(2).指车轮子。 丁玲 《杜晚香》:“汽车就像大匣子似的,密密麻麻,全是十个轱辘的大卡车。”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时候,从县城那面,来了一挂四轱辘大车。” 杨朔 《秘密列车》:“他们急忙钻到车轱辘底下,紧张地望着。”
(3).引申为滚动。 老舍 《四世同堂》四:“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词语解释:麻辘辘 拼音:má lù lù
一种麻痛的感觉。 葛振林 《狼牙山跳崖记》:“最痛的是腰,麻辘辘的,一动就钻心地疼。”词语解释:骨辘辘 拼音:gǔ lù lù
象声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词语解释:秋孛辘 拼音:qiū bó lù
宋 时 吴 方言,谓立秋日鸣雷。 宋 范成大 《秋雷叹》诗“立秋之雷损万斛, 吴 儂记此占年穀”自注:“ 吴 谚云:秋孛轆,损万斛。谓立秋日雷也。”词语解释:一毂辘 拼音:yī gū lù
一骨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望见官人来了,一轂轆跳将起来。”《西游记》第九二回:“那三怪听见,一轂轆爬将起来,只叫‘拿住!拿住!’吓得个 唐僧 手软脚软。”详“ 一骨鲁 ”。
词语解释:一骨鲁 拼音:yī gǔ lǔ
一滚或一转。形容动作灵活迅速。《西游记》第十六回:“他心疑惑道:‘此时夜静,如何有人行得脚步之声?莫敢是贼盗,谋害我们的?’他就一骨鲁跳起。”词语解释:孛辘 拼音:bó lù
雷声。 宋 范成大 《秋雷叹》诗:“立秋之雷损万斛, 吴 儂记此占年穀。汰哉 丰隆 无藉在,政用此时鸣孛轆。”自注:“ 吴 谚云:‘秋孛轆,损万斛。’谓立秋日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