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转输秋输般输陆输陕输起输棋错一着,满盘皆输给输
公输赢输挽输运输贩输诈输捐输神运鬼输
均输班输免输伏输兵输亏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大陆桥运输
灌输岁输代输流输负输逼输工输大败亏输
供输委输田输贯输诈败佯输儒输服输填鸭式灌输
倾输远输归输罄输输输门到门运输四输夏输
征输辇输交输科输课输三阳五输税输 
贡输民输租输佯输论输传输认输 

词语解释:转输  拼音:zhuǎn shū
(1).运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 敖仓 ,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迺有藏粟甚多。”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士马疲於甲胄,舟车倦於转输。” 严复 《原强》:“故凡其耕凿陶冶,织絍牧畜,上而至于官府刑政,战守、转输、邮置、交通之事,与凡所以和众保民者,精密广大,较吾 中国 之所有,倍蓰有加焉。”
(2).周转输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苟无大宗官款为之转输,则市面倾倒,而官银钱局亦倒。”
词语解释:公输  拼音:gōng shū
复姓。 春秋 时有 公输班 。或称 鲁班 ,为 鲁国 巧匠。班,或作“般”、“盘”。
词语解释:均输  拼音:jūn shū
(1). 汉武帝 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準书》:“ 桑弘羊 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谓诸当所输於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於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
(2).北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于 神宗熙宁 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宋史·王安石传》:“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宋史·食货志下》:“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
(3). 明 末的苛税之一。《明史·李自成传》:“是时, 秦 地所徵曰新餉,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姦,民大困。”
(4).古代仓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吴 两仓, 春申君 所造。西仓名曰 均输 ,东仓周一里八步。”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九章算术·均输》:“均输以御远近劳费。” 刘徽 注:“按:此均输,犹均运也。令户率出车,以行道日数为均,发粟为输。据甲行道八日,因使八户共出一车;乙行道十日,因使十户共出一车;计其在道,则皆户一日出一车,故可为均平之率也。”
词语解释:灌输  拼音:guàn shū
(1).谓水流注输入。《史记·秦始皇本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 西湖 水贯城以入于 清湖河 者,大小凡五道,皆自 清湖河 而下以北出 餘杭门 ,不復与城中 运河 相灌输。”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冈峦回合,流泉灌输。”
(2).犹灌溉。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泉》诗:“山前灌输各自足,轆轤罢转井口閒。”
(3).流通。《史记·平準书》:“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 宋 叶适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沉公墓志铭》:“心为范防,物为经制,脉理灌输,而不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 清 方苞 《〈周官集注〉序》:“然后知其首尾皆备而脉络自相灌输,故叹其徧布而周密也。”
(4).犹输送,传授。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你们对学生们灌输爱国思想,这也是拿起了武器。”
词语解释:供输  拼音:gòng shū
(1).指缴纳赋税。 唐 杜荀鹤 《题田翁家》诗:“州县供输罢,追随鼓笛喧。”
(2).指赋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引无名氏《哀扇工歌》:“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黄远庸 《大势》二:“此后之六个月预算需款共二万万,而部中收入,往昔尚有北数省之供输,乱后则并此无之。”
词语解释:倾输  拼音:qīng shū
指把感情尽量表达出来。《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但缘情在倾输,理难黜责,涛等敷奏,朕亦优容。”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皇后笺》:“听九宾之臚传,莫陪抃舞;望五云之宫闕,徒极倾输。”
词语解释:征输  拼音:zhēng shū
征收赋税输入官府。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太守政如水,长官贪如狼;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明史·贾三近传》:“守令虽贤,安养之心渐移於苛察,抚字之念日夺於征输,民安得不困。”
徵輸:征收赋税。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诗之二:“海内徵输归 六詔 ,天边勋伐定 三苗 。”
词语解释:贡输  拼音:gòng shū
谓进贡输送方物。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新唐书·刘汉宏传》:“ 僖宗 在 蜀 ,贡输踵驛而西,帝悦,宠其军为 义胜军 ,即授节度使。” 宋 陆游 《天申节进奉银状》:“备贡输于九牧,敢竭微诚。”
词语解释:秋输  拼音:qiū shū
交纳输送秋税。《宋书·柳元景传》:“﹝ 柳元景 ﹞以封在 岭 南,秋输艰远,改封 巴东郡公 。”《宋史·食货志上二》:“自 唐 建中 初变租庸调法作年支两税,夏输毋过六月,秋输毋过十一月,遣使分道按率。”
词语解释:赢输  拼音:yíng shū
谓担负输送任务。 唐 元稹 《唐故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赐绯鱼袋刘君墓志铭》:“君始受命,指赢输之白四足者谓予曰:‘君为我识之,此马苟无死,不復易矣。’”
词语解释:班输  拼音:bān shū
春秋 鲁国 的巧匠 公输班 。一说 班 指 鲁班 , 输 指 公输般 ,“班输”为两人的合称。《汉书·叙传上》:“ 逢蒙 絶技於弧矢, 班输 榷巧於斧斤。” 颜师古 注:“ 班输 即 鲁 公输班 也。一説, 班 , 鲁班 也,与 公输氏 为二人也,皆有巧艺也。《古乐府》云:‘谁能为此器, 公输 与 鲁班 。’”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文梓干云而不可名臺榭者,未加 班输 之结构也。”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躡尘追 庆忌 ,操剑学 班输 。”
词语解释:岁输  拼音:suì shū
每年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的贡赋。主要是粮米,多由水路运输。《新唐书·刘晏传》:“即尽以漕事委 晏 ,故 晏 得尽其才,岁输始至,天子大悦。” 唐 元稹 《竹部》诗:“持此欲何为?官家岁输促。”
词语解释:委输  拼音:wěi shū
(1).转运。亦指转运的物资。 睡虎地 秦 墓竹简《效律》:“上节(即)发委输,百姓或之县就(僦)及移输者,以律论之。”《淮南子·氾论训》:“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汉书·食货志下》:“置平準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后汉书·张纯传》:“使将 潁川 突骑安集 荆 、 徐 、 杨 部,督委输,监诸将营。” 李贤 注:“委输,转运也。”《旧唐书·裴矩传》:“虽拓地数千里,而役戍委输之费,岁巨万计,中国骚动焉。”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委输将断,而和议益亟矣。”
(2).汇聚,注聚。 晋 木华 《海赋》:“於廓灵海,长为委输。”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沦波通地穴,委输下归塘。”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经界区夏,左右万国,百川委输,万灵受职。”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曏之支流,委输于我。”
词语解释:远输  拼音:yuǎn shū
谓长途运送。《孙子·作战》:“国之贫於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宋史·司马光传》:“筑二堡以制 夏 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糴贱,亦可渐紓 河东 贵糴远输之忧。”
词语解释:辇输  拼音:niǎn shū
运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长安 中富贵之家,豪杰之士,輦输金帛求聘他为偶的,不知其数。”
词语解释:民输  拼音:mín shū
人民缴纳赋税。 明 唐顺之 《佥事孙公墓志铭》:“公始至邑,岁饥捐公廪代民输。自是孜孜民隐,平徭清赋,养老长孤。”
词语解释:般输  拼音:bān shū
即古代巧匠 公输般 。《文选·班固〈答宾戏〉》:“ 逢蒙 絶技於弧矢, 般输 搉巧於斧斤。” 李周翰 注:“ 般输 ,工巧者也。” 宋 王禹偁 《感兴》诗:“ 般输 目不见,何由用斤斧。”
词语解释:挽输  拼音:wǎn shū
犹运输。《汉书·韩安国传》:“又遣子弟乘边守塞,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前蜀 杜光庭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胤明真斋词》:“山川有登涉之遥,粮馈有輓输之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加以 闽 粤 二藩运餉,岁需二千餘万,近省輓输不给,一切仰诸 江 南。”
词语解释:免输  拼音:miǎn shū
犹免赋。 唐 韩愈 《鄠人对》:“旌表门閭,爵禄其子孙,斯为为劝已,矧非是而希免输者乎?”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 过 覬例免秋赋,亦伪以旱伤闻官,果得免输,自以得计。”
词语解释:代输  拼音:dài shū
(1).谓代人输边服役。《魏书·元澄传》:“七曰边兵逃走,或实陷没,皆须精检;三长及近亲,若实隐之,徵其代输,不隐勿论。”
(2).代为缴纳租赋。 宋 刘宰 《鸦去鹊来篇》诗:“房緡仅可宽游手,那得实惠霑农民;千钱代输犹可出,今日方输又明日。” 宋 叶适 《宿石门》诗:“小儿餖盆盂,何时至 周公 ?会当同此住,代输助之舂。”
词语解释:田输  拼音:tián shū
犹田赋。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三耆颁命服,五稔復田输。”
词语解释:归输  拼音:guī shū
馈送转输。谓漕运。归,通“ 馈 ”。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 马其昶 校注:“归, 阁 杭 本作‘师’。今按:当从诸本作‘归’,而读作‘馈’,谓漕运也。”
词语解释:交输  拼音:jiāo shū
古代的一种衣饰。把整幅布帛对角裁开,分别垂挂衣服后摆两边,若燕尾状。《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於后,是《礼·深衣》“续袵鉤边”, 贾逵 谓之“衣圭”。’ 苏林 曰:‘交输,如今新妇袍上挂全幅繒角割,名曰交输裁也。’”
词语解释:租输  拼音:zū shū
上缴的田赋。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在 定海郡 令受租输, 伯和 纵民自概量。”
词语解释:陆输  拼音:lù shū
陆地运送。 宋 欧阳修 《初食车螯》诗:“水载每连轴,陆输动盈车。”
词语解释:运输  拼音:yùn shū
谓用交通工具把物资或人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地方。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今闻其乃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张太监正直》:“今上方知其有才,力欲擢用之,忽遘疾于路,时自 荆 湖 运输旋也。”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这时,野战军一来因为沙漠上粮食运输困难,大部队不能到 长城 外边作战。”
词语解释:伏输  拼音:fú shū
认输,承认失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俺也不是厮虎,孩儿每早早地伏输。”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俺则见 楚 、 汉 争锋竞寰土,那 楚霸王 肯甘心伏输?”
词语解释:流输  拼音:liú shū
(1).犹转运。 汉 邹阳 《上书吴王》:“死者相随,輦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絶。”
(2).流出。《飞燕外传》:“抵明,帝起御衣,阴精流输不禁,有顷絶倒。”
词语解释:贯输  拼音:guàn shū
(1).灌注,聚集。 清 祁韵士 《万里行程记·肃州》:“既至州城,人民浩盛,百货贯输,俗尚繁奢,邻郡莫比。”
(2).犹灌输。指把气流或水流等引导到一定的地方。 清 全祖望 《韩魏公北岳庙碑跋》:“ 魏公 《北岳庙碑》文,有典有则,百世而下读之,肃然起敬,知为社稷臣之手笔,而天地间元气所贯输也。” 清 张楟 《七浦塘》诗:“西受 巴城湖 ,北连 白茆塘 ,贯输 具区 委, 崑 新 及 昭 常 。”
词语解释:罄输  拼音:qìng shū
完全献出。《旧唐书·张玄素传》:“人君之御臣下也,礼义以导之,惠泽以驱之,使其负戴玄天,罄输臣节。”《旧唐书·韦皋传》:“人臣之分,知无不为,愿上答眷私,罄输肝鬲。”
词语解释:科输  拼音:kē shū
缴纳赋税。 宋 范成大 《送同年万元亨知阶州》诗:“十年 关 陇 困科输,圣德如天尽扫除。”
词语解释:佯输  拼音:yáng shū
假装失败。《西游记》第九十回:“师父先前赌斗,只见一身;及后佯输而回,却怎么就有百十位师身?”
词语解释:陕输  拼音:shǎn shū
(1).不定貌。陕,通“ 闪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李贤 注:“陕输,不定貌。”
(2).引申为轻佻。 清 钱谦益 《诰封中大夫广东按察司按察使孙君墓志铭》:“君眉宇轩翥,笼盖人上,奋髯树颊,里中少年莫敢陕输视君者。”
词语解释:贩输  拼音:fàn shū
贩运。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二:“ 沪 人生计在木棉,贩输远及数省,今则且至泰西各国矣。”
词语解释:兵输  拼音:bīng shū
古谓战争结束后把兵器交还有司。《周礼·夏官·司兵》:“﹝司兵﹞及授兵,从司马之灋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 郑玄 注:“兵输,谓师还,有司还兵也。” 孙诒让 正义:“师还,兵不復用,则当归之有司,司兵主受所输而藏之也。”
词语解释:负输  拼音:fù shū
装载运输。 唐 元稹 《报三阳神文》:“幽妖灵虯不克乱,负输穫熟者赖神之仁。”
词语解释:诈败佯输  拼音:zhà bài yáng shū
假装被打败,引人上当。《三国演义》第二五回:“今可即差 刘备 手下投降之兵,入 下邳 ,见 关公 ,只説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却引 关公 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西游记》第四九回:“二人诈败佯输,各拖兵器,回头就走。”
词语解释:输输  拼音:shū shū
蠕动的样子。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儿者,嬬也。谓婴儿嬬嬬然输输然,幼弱之象也。”
词语解释:课输  拼音:kè shū
征收赋税。《晋书·刘超传》:“课输所入,有踰常年。”《魏书·释老志》:“请听 荀子 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
词语解释:论输  拼音:lùn shū
定罪而罚作劳役。《史记·黥布列传》:“ 布 已论输 丽山 。” 张守节 正义:“言 布 论决受黥竟, 丽山 作陵也。时 会稽郡 输身徒。”《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三》:“睚眦有违,论输左校。” 李善 注:“论输,谓论其罪而输作也。”
词语解释:起输  拼音:qǐ shū
征收税赋。 宋 叶适 《札子三》:“臣切以 泉南 素有乐郡之名,与他州异。盖上供皆承平常赋,过取殊少;起输以产钱定入,横费不多。”
词语解释:诈输  拼音:zhà shū
假装失败。《水浒传》第一一五回:“ 段愷 曾説此人惯使流星鎚,回马诈输,漏人深入重地。”
词语解释:亏输  拼音:kuī shū
指战败。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他若问 英布 如何救 外黄 ?喒则説 项羽 亏输走 夏阳 。恨不就穷追直赶到 乌江 。”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我则道十八路诸侯,怎生英雄,原来也只如此。被某日不移影,杀十八路诸侯大败亏输。”《水浒传》第八三回:“副将 楚明玉 见折了 阿里奇 ,急要向前去救时,被 宋江 大队军马,前后掩杀将来,就弃了 密云县 ,大败亏输,逩 檀州 来。”
词语解释:逼输  拼音:bī shū
强迫征取税收。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同治二年》:“乡官为保卫地方起见,不必掯捐逼输。”
词语解释:儒输  拼音:rú shū
迂缓迟钝。《方言》第十二:“儒输,愚也。” 郭璞 注:“儒输,犹懦撰也。”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六:“迂缓不晓事曰儒输。” 章炳麟 《岭外三州语》:“三州谓迟钝曰儒输。”
词语解释:门到门运输  拼音:mén dào mén yùn shū
指货物从发货点运达收货点的全部运输过程均由运输部门直接负责的运输方式。即承运人在责任期限内将受托运送的货物从发货人仓库运达收货人指定的地点,而无需双方再办理任何其他中间环节的手续。
词语解释:三阳五输  拼音:sān yáng wǔ shū
同“ 三阳五会 ”。 《韩诗外传》卷十:“ 扁鹊 入砥鍼厉石,取三阳五输。”
词语解释:传输  拼音:chuán shū
传达输送。 郭沫若 《艺术的评价》:“用种种功具以传输于别人,使别人得受同样的经验。”
词语解释: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拼音:qí cuò yī zhāo , mǎn pán jiē shū
弈棋错走一步,使得全盘棋输掉。比喻人们处理事情稍有不慎,会把整个事情弄糟。《花城》1981年第4期:“棋错一着,满盘皆输。大师父当初随姓 辛 的上山,是不是太勿忙了点。”
词语解释:捐输  拼音:juān shū
(1).犹捐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国朝捐输助餉,始於 康熙 初三藩之变。”《清史稿·选举志七》:“ 光绪 二十一年,新海防例展限,议增武职捐,於拣发外别立一班,俾捐输踊跃。”
(2).指因国家有困难而捐献财物。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四:“仅就南洋侨胞而言,据南侨总会的报告,他们自抗战以来,对于祖国的捐输,总数已达三万万元以上。”
词语解释: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拼音:yī zhāo bù shèn quán pán jiē shū
原指下棋时走错一步,导致整盘棋都输掉。比喻对关键性的问题处理失当,造成整个事情的失败。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三节:“说‘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 李丰祝 《解放石家庄》第二章:“要关照全局。因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哩!”
词语解释:工输  拼音:gōng shū
古代巧匠名。即 公输班 。 汉 牟融 《理惑论》:“ 工输 能与人斧斤绳墨,而不能使人巧。”《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非有 工输 云梯之械, 智伯 灌激之害, 楚子 筑室之围, 燕 人 济 西之队,军未浹辰而社稷夷矣。” 吕延济 注:“ 工输班 ,古之巧智人也。作凌云之梯,以攻 宋 城,将必取也。”
词语解释:服输  拼音:fú shū
认输,承认失败。 沉从文 《牛》:“他也像做父亲的所有心情,做错了事表面不服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可是他又不甘心服输,说:‘我问 秦妈妈 去!’”
词语解释:四输  拼音:sì shū
见“ 四轮 ”。
词语解释:四轮  拼音:sì lún
(1).谓通达四方。《战国策·赵策二》:“ 赵 仅存者,然而四轮之国也。” 鲍彪 注:“轮犹通,言其民於适四方,无所不通。”轮,一本作“ 输 ”。
(2).佛教语。指风轮、水轮、金轮、空轮。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倚之而住。”
词语解释:税输  拼音:shuì shū
纳税。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会 南陵 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级。”
词语解释:认输  拼音:rèn shū
承认失败。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机会主义者只有认输一法。” 茅盾 《残冬》四:“ 四大娘 回骂,心里也觉得 荷花 的话大概不错,而且盼望它不错,可是当着那么多人面前, 四大娘 嘴里怎么肯认输。” 巴金 《寒夜》七:“‘我醉了,’他认输地说。”
词语解释:给输  拼音:gěi shū
供应运输。《汉书·文帝纪》:“今列侯多居 长安 ,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
词语解释:神运鬼输  拼音:shén yùn guǐ shū
(1).形容运输迅疾。 宋 陆游 《洞霄宫碑》:“一旦告成,金碧之丽光照林谷,鐘磬之作声摩云霄,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 明 王廷相 《雅述下》:“及今朝廷固执旧法,不为善变之谋,其所食禄粮又非神运鬼输之可得,是坐视宗室之困而致变也,可乎?”亦作“ 神输鬼运 ”。 清 查慎行 《虹桥板歌》:“神输鬼运义奚取,径路断絶谁躋攀。”
(2).以喻偷漏。 明 归有光 《处荒呈子》:“窃见海上用兵,于今三年,军兴百需……诸所取给,不於田赋,则于大户,与夫词讼赃罚等项,并不取于丁田也,则此三四万两之银,盖有神输鬼运而莫知所在者矣。”
词语解释:大陆桥运输  拼音:dà lù qiáo yùn shū
以陆路为桥梁,连接大陆两端的海洋,形成自海洋一岸横跨大陆到达另一岸再出海的运输方式。如西伯利亚大陆桥,是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作为陆路桥梁,连接太平洋远东地区至波罗的海、里海沿岸以及西北欧大西洋口岸的运输路线。这条大陆桥运输全程,比海运全程缩短近一半之多。
词语解释:大败亏输  拼音:dà bài kuī shū
遭到很大的失败和损失。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一折:“今 汉王 大败亏输, 项王 意得志满。”《水浒传》第九六回:“水兵大败亏输,三万军马,杀死大半。”《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下来下去,打起劫来,老爷依然大败亏输,盘上的白子儿不差甚么没了。”
词语解释:填鸭式灌输  拼音:tián yā shì guàn shū
将一件事情叙述得十分详尽热情,以致使对方没有必要独立思考、进行首创或依靠自己的余地
词语解释:夏输  拼音:xià shū
缴纳夏税。《新唐书·食货志二》:“自 代宗 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至 德宗 相 杨炎 ,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