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贿上声 [zǎi,岁也][kē ké][ǎi]

[详注1][léi,败坏]贿[盛器、水流汇合][详注2][jǐ,几多][旧音妥][cuǐ][详注3]


注1:悔 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
注2:嵬 音頠。嵬𡾊,山貌。《左思·魏都赋》或嵬𡾊而复陆。
注3:喂 《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共10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千载初载并载欣载逾载象载诞载配载
百载稛载登载盟载旷载图载镌载遗臭万载
四载俶载熙载年载夏载卸载僦载麇载
同载前载具载轻载饱载荷载写载驾载
亿载帝载记载持载束载详载附载遐载
覆载历载往载累载形载译载贸载偏载
半载世载私载积载连载刊载额载条载
厚载祖载传载托载备载论载转载橐载
赓载方载功载遗载揽载该载千年万载閟载
纪载坤载驼载收载驮载赀载说载述载

词语解释:千载  拼音:qiān zǎi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词语解释:百载  拼音:bǎi zǎi
百年。谓时间长久。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七:“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词语解释:四载  拼音:sì zǎi
指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孔 传:“所载者四,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復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於 霍山 ,徊集五岳。” 唐 杜甫 《禹庙》诗:“早知乘四载,疏凿控 三巴 。”
词语解释:同载  拼音:tóng zǎi
共同乘坐车或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昔 卫灵公 与 雍渠 同载, 孔子 适 陈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晋文帝 与二 陈 共车过,唤 钟会 同载。”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罢酒,主悦甚, 薛 未及就马,遽召同载而还。” 宋 曾巩 《发松门寄介甫》诗:“故人曾期此同载,捨櫂直抵 云山 游。”
词语解释:亿载  拼音:yì zǎi
亿年。 汉 班固 《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三国 吴 韦昭 《博奕论》:“且以 西伯 之圣, 姬公 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故能隆兴 周 道,垂名亿载。” 晋 陆机 《文赋》:“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亿载万年,无敢余侮。”《宋史·乐志八》:“玉帛非馨期感格,降康亿载保登平。”
词语解释:覆载  拼音:fù zǎi
(1).覆盖与承载。谓覆育包容。《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宋 李纲 《明变序》:“天地之覆载,阴阳之生杀……莫不有数存乎其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六回:“七纬经天,六合异照临之下;八紘纪地,火炉同覆载之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 金 问故,始实告之。泣曰:‘妾日受子之覆载而不知也。’”
(2).指天地。《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於罪邮。” 宋 陆游 《贺曾秘监启》:“虽身居湖海之远,而名满覆载之间。”《宋史·乐志十三》:“揭名日月,侔德覆载。” 明 刘基 《遣兴》诗:“人生覆载间,与物共推迁。”
(3).比喻帝王的恩德。 宋 范仲淹 《青州谢上表》:“涓尘未补,覆载何酬?” 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涓埃未竭,覆载难酬。”
词语解释:半载  拼音:bàn zǎi
半年
词语解释:厚载  拼音:hòu zǎi
(1).地厚而载万物。语出《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后汉书·皇后纪赞》:“坤惟厚载,阴正乎内。”《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承天厚载均,并曜宵光灿。”
(2).指地。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然而遯世无闷,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
词语解释:赓载  拼音:gēng zǎi
(1).谓相续而成。《书·益稷》:“ 皋陶 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孔 传:“賡,续;载,成也。”
(2).多用指诗词唱和。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丙午郑少师生日》词:“火德中天,客星一夕,草草聊同宿。重来凝碧,依然賡载相属。”《宋史·乐志九》:“君臣賡载,夷夏肃清。本支百世,持盈守成。”
词语解释:纪载  拼音:jì zǎi
(1).纪,通“ 记 ”。用文字记录。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李延寿 《南北史》成,惟《隋书》别行,餘七史几废。大抵纪载无法,详略失中,故宜行而不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在当时不过草草纪载之笔,而字字可入名人法帖中。”
(2).纪,通“ 记 ”。记载事情的文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李心传 蜀 人,去天万里,轻信纪载,疎舛因宜。” 清 汪懋麟 《铜鼓歌为树百给事作》:“工金工木妙 诸葛 ,考之纪载多流传。”
词语解释:初载  拼音:chū zǎi
初年;早期阶段。《诗·大雅·大明》:“ 文王 初载,天作之合。” 章炳麟 《国家论》:“国家初设,本以御外为期。是故古文国字作或,从戈守一。先民初载愿望,不过是耳。”
词语解释:稛载  拼音:kǔn zǎi
亦作“稇载”。 以绳束财物,载置车上。亦指满载、重载。《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 韦昭 注:“垂,言空而来;言重而归也。”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匱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稛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 宋 梅尧臣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再拜膝前荷勤诲,垂橐稛载归忘饥。”
词语解释:俶载  拼音:chù zǎi
始事,开始从事某种工作。《诗·大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穀。” 朱熹 集传:“取其利耜而始事于南亩,既耕而播之。”后以“俶载”指农事伊始。 南朝 宋 谢朓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緑畴。”
词语解释:前载  拼音:qián zǎi
前代的记载。 晋 刘琨 《劝进表》:“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隋书·音乐志上》:“ 梁武帝 本自诸生,博通前载。”
词语解释:帝载  拼音:dì zǎi
帝王的事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官揆,亮采惠畴。” 孔 传:“载,事也。”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匡復帝载,万国以绥。” 唐 张九龄 《大唐裴公碑铭序》:“虽远大是图,而近识莫误;学探帝载,何事小名!”
词语解释:历载  拼音:lì zǎi
(1).经历多年。《汉书·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歷载臻兹,然而俗化闕焉。” 颜师古 注:“多歷年载,迄至于今。”《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是以 燕 齐 之祀与 周 并转,子继弟及,歷载不堕。” 汉 刘肇 《策免韦彪》:“ 彪 以将相之裔,勤身飭行,出自州里,在位歷载。”
(2).经历的年代。 汉 张衡 《东京赋》:“巨猾间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
词语解释:世载  拼音:shì zǎi
(1).谓某种事迹世代见于记载。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吴芮 之王,祚由 梅鋗 ;功微势弱,世载忠贤。” 南朝 陈 徐陵 《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世载雄豪,卓富拟於公侯。”《周书·李远传》:“诸人并世载忠贞,沐浴教义。”
(2).指世代有德。《文选·任昉〈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 賁 世载承家,允膺长德。” 李善 注:“《国语》曰:‘ 祭公谋父 曰:奕世载德。’ 韦昭 曰:载,成也。”《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 马元熙 ﹞於是以《孝经》入授皇太子,儒者荣其世载。”
(3).世人称传。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风神世载,猛兽不惊,家禽能对。”
(4).世代。 前秦 王嘉 《拾遗记·殷汤》:“世载辽絶,而或出或隐。在 轩辕 之世,为司乐之官。及 殷 时,总修 三皇五帝 之乐。”
词语解释:祖载  拼音:zǔ zǎi
将葬之际,以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祖者,始也,始载於庭也,乘轴车,辞祖禰,故名为祖载也。”《后汉书·蔡邕传》:“ 桓思皇后 祖载之时, 东郡 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 李贤 注:“《周礼》曰:‘丧祝掌大丧,及祖饰棺乃载,遂御之。’ 郑玄 注云:‘祖谓将葬祖祭於庭,载谓升柩於车也。’”《文选·陆机〈挽歌诗〉》:“死生各异伦,祖载当有时。” 李周翰 注:“祖载,谓移柩车为行之始。”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今园陵礼备,祖载及期。臣限守方镇,不获陪侍行宫。”《旧唐书·苏瓌传》:“ 瓌 临终遗令薄葬,及祖载之日,官给仪仗外,唯有布车一乘。”
词语解释:方载  拼音:fāng zǎi
(1).指大地。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圜盖方载,六九之道也。”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上法圆象,下参方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旧唐书·礼仪志二》:“﹝明堂﹞上法圆清,下仪方载,契阴阳之至数,叶交泰之贞符。”
(2).四方之事。《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访国美於旧史,考方载於往牒。” 李善 注:“方载,四方之事。”
词语解释:坤载  拼音:kūn zǎi
(1).谓大地能负载万物。《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孔颖达 疏:“以其广厚,故能载物。”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夫结而为山,融而为谷,设险阻於地理,资守距於国都,足以表坤载之无疆,示神州之大壮者也。”
(2).谓帝后功德博厚,如地之载育万物。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伏惟太皇太后功在帝图,德齐坤载。” 宋 秦观 《代贺太后生辰表》:“恭以皇太后德符坤载,位正母仪。”参见“ 坤 ”。
词语解释:并载  拼音:bìng zǎi
同车。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并载游 鄴 京,方舟汎 河 广。”
词语解释:登载  拼音:dēng zǎi
(1).记载。 宋 陆游 《远游二十韵》:“旧史所登载,一一尝考验。”《清通志·氏族二》:“凡后族尚主,开国战功及位躋一品,爵列五等者,咸为登载。”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灵哥》:“然闻见犹繁,不胜登载。”
(2).(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刊出。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第二天我就代拟了一个别的广告,硬令登载,又不许改动。” 邹韬奋 《萍踪忆语》十八:“这些杂志只登载小说。” 朱自清 《回来杂记》:“各报又都特别注重学校消息,往往专辟一栏登载。”
词语解释:熙载  拼音:xī zǎi
弘扬功业。语本《书·舜典》:“ 舜 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 孔 传:“载,事也。访羣臣有能起发其功,广 尧 之事者。”《汉书·叙传下》:“畴咨熙载,髦俊并作。” 颜师古 注:“熙,兴也;载,事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乃置挈壶,是惟熙载。”
词语解释:具载  拼音:jù zǎi
详载;备载。《北史·魏收传》:“ 崔暹 为言於 文襄 曰:‘国史事重,公家父子霸王功业,皆须具载,非 收 不可。’ 文襄 乃启 收 兼散骑常侍,修国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其録事参军,六曹英寮,及十一县属,有宏才硕德,含香绣衣者,皆列名碑阴,此不具载。”
词语解释:记载  拼音:jì zǎi
(1).记事于书册。《书·洛诰》“视功载” 孔 传:“汝受天命厚矣,当辅大天命,视羣臣有功者记载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周世宗好杀》:“史称 周世宗 用法太严,羣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予既书於《续笔》矣。薛居正《旧史》记载其事甚备,而 欧阳公 多芟去。” 管桦 《怕水的人》:“趁着夜深人静,我在灯下把它记载下来,便是这个短篇。”
(2).记事的书册。 清 朱枫 《〈雍州金石记〉序》:“而 欧阳永叔 、 赵明诚 之书至今盛传於世。予观近人记载及余所收,多有二书所未载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古有记载,而无著作,非若后世为儒生之专业,运其灵思也。” 吴晗 《论中立》:“这些记载是激发民族思想的最好材料。”
词语解释:往载  拼音:wǎng zǎi
往年。《后汉书·宦者传序》:“或称 伊 霍 之勋,无谢於往载;或谓 良 平 之画,復兴於当今。”
词语解释:私载  拼音:sī zǎi
(1).谓负载有所偏私。《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 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庄子·大宗师》:“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2).谓私人携带载运。《明律·兵律·乘官畜车船附私物》:“其乘船车者,私载物不得过三十斤,违者十斤笞一十。每二十斤加一等。罪止杖七十。”
词语解释:传载  拼音:chuán zǎi
记载流传。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谓成德。”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会约和坚定,无他警急,所谓疆圉大事,不过专对宴贿之间,故君之可传载者止於如此。”
词语解释:功载  拼音:gōng zǎi
记功的册籍。《书·洛诰》:“惟命曰:‘汝命命篤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蔡沉 集传:“功载者,记功之载籍也。”
词语解释:驼载  拼音:tuó zǎi
驮负运载。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本第七出:“怎得一匹长行马,不拣几钱,罄其衣鉢,买来驼载。”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需车辆、马、骡约以万计,而银钱、火药、鎗炮、军装驼载者,又以万计。”
词语解释:欣载  拼音:xīn zǎi
同“訢载”。
心悦诚服地拥戴。
词语解释:盟载  拼音:méng zǎi
盟书。《周礼·秋官·司盟》:“司盟,掌盟载之法。” 郑玄 注:“载,盟辞也。盟者,书其辞於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於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闕君德,而执事有不利焉,小国是惧。” 北周 庾信 《正旦上司宪府》诗:“司朝引玉节,盟载捧珠盘。”
词语解释:年载  拼音:nián zǎi
年岁。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不侍数日,若弥年载。”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离居殊年载,一别阻河关。”《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李广田 《一粒砂》:“又过了些年载,连那粒砂子也不知去向了。”
词语解释:轻载  拼音:qīng zǎi
载货少或不载货的。例如:船轻载而归。
词语解释:持载  拼音:chí zǎi
承载。谓地能承载万物。《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隋书·礼仪志一》:“《记》云:‘至敬不坛,扫地而祭。’於其质也,以报覆燾持载之功。”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然其大则如天地之持载覆幬焉。”
词语解释:累载  拼音:lèi zǎi
累年。《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 纯 等在彼累载,不得反命。”《南史·到溉传》:“遭母忧,居丧尽礼……服闋,犹蔬食布衣者累载。”
词语解释:积载  拼音:jī zǎi
多年。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虽未见数十岁不食者,然人絶穀不过十许日皆死,而此等已积载而自若,亦何疑於不可大久乎”《陈书·废帝纪》:“帝仁弱无人君之器, 世祖 每虑不堪继业,既居冢嫡,废立事重,是以依违积载。”
词语解释:托载  拼音:tuō zǎi
搭乘,搭载。 宋 刁约 《春集东园》诗:“託载东城隅,选胜名园地;不问主人来,聊适寻春意。” 宋 曾巩 《祭袁太监文》:“先人不幸,託载公舟。我生方屯,戴德莫酬。”
词语解释:遗载  拼音:yí zǎi
指前代留下的记载事情的书或文章。《魏书·崔子元传》:“ 正始 之末,任属记言,撰缉餘暇,乃刊著 赵 、 燕 、 秦 、 夏 、 凉 、 蜀 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论。”
词语解释:收载  拼音:shōu zǎi
收集记载。例如:书里收载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词语解释:逾载  拼音:yú zǎi
犹逾年。 清 张伯行 《答黎宁光书》:“僕莅 吴 逾载,无所竖立,实深蚉负之虞。”
词语解释:旷载  拼音:kuàng zǎi
犹长年,多年。《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暨乎王略亏頽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六籍泯玷。”《魏书·拓拔英传》:“此则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此而不乘,将欲何待。”
词语解释:夏载  拼音:xià zǎi
夏禹 的乘具。指舟、车、輴、樏。《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 周 御穷辙跡, 夏 载歷山川。” 李善 注:“《尚书》 禹 曰:‘予乘四载,随山栞木。’ 孔安国 曰:‘所载者四,谓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词语解释:饱载  拼音:bǎo zǎi
(1).车船等装载量达到限额。《三国志平话》卷中:“有一日,至天晚, 荆州 六座门於东北水门,见数隻船上饱载,高叫:‘开门!俺是客人。’”
(2).谓满载。 徐特立 《欧洲义务教育现状》:“在座的诸位,或以为我到了 欧洲 转来,一定是拾了许多的东西,饱载而归,其实是很少的。”
词语解释:束载  拼音:shù zǎi
捆物装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词语解释:形载  拼音:xíng zǎi
谓承载万物。《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
词语解释:连载  拼音:lián zǎi
连续或成批装载。 清 彭孙贻 《凉州曲》之四:“夜半金繒双闕下,槖驼连载过关西。” 清 彭孙贻 《研山席上逢武子》诗之三:“却笑将军空作俭,黄金连载返西州。”
作品在同一报刊上连续刊载。 张友鹤 《〈官场现形记〉后记》:“《官场现形记》最初就曾在《上海世界繁华报》上连载。”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二:“ 鹿地 还写了一本《和平村记》,后来在 桂林 的《救亡日报》上连载了。”
词语解释:备载  拼音:bèi zǎi
尽装载;满装载。《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 晏子 入朝,公色不説,故 晏子 归,备载……东耕海滨。” 唐 韩愈 《送穷文》:“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粮,日吉辰良,利行四方。”
详细记载。《晋书·裴秀传》:“惟有 汉 氏《舆地》《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準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 张天翼 《欢迎会》:“如此之事,不胜枚举,不--不--不胜备载。”
词语解释:揽载  拼音:lǎn zǎi
撮要记载。 汉 王充 《论衡·答佞》:“ 太史公 记功故高来禩,记録成则著效明验,揽载高卓,以 仪 秦 功美,故列其状。”
亦作“ 揽儎 ”。承揽装载运送。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祖宗以来,通许纲运揽载物货。”《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那 刘顺泉 双名 有才 ,积祖驾一隻大船,揽载客货,往各省交卸。”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船下》:“揽儎船虽未到,货宜先揽。”
词语解释:驮载  拼音:tuó zǎi
指用牲口负载物体。《水浒传》第四九回:“后院里牵得七八匹好马,把四匹捎带驮载。”《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雇了四头长行骡子,他主僕三个人骑了三头,一头驮载行李银两。”
词语解释:象载  拼音:xiàng zǎi
(1).即象车。《汉书·礼乐志》:“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 颜师古 注:“象载,象舆也。山出象舆,瑞应车也。”参见“ 象车 ”。
(2).悬起图象以揭露秘事。《汉书·礼乐志》:“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颜师古 注:“象谓县象也。载,事也。县象祕事,昭显於庭。”
(3).佛经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灵机入证,穷象载於初髫。” 蒋清翊 注:“象载,指内典。”
词语解释:象车  拼音:xiàng chē
(1).用象拉的车。《韩非子·十过》:“昔者 黄帝 合鬼神於 西泰山 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晋书·舆服志》:“象车…… 武帝 太康 中平 吴 后, 南越 献驯象,詔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
(2).古人谓太平盛世,山林中产生一种圆曲之木,可以制车,以为瑞应之物。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和气相感则生朱草,山出象车,泽出神马,陵出黑丹,阜出土怪。”《宋书·符瑞志下》:“象车者,山之精也,五者德泽流洽四境则出。”
词语解释:图载  拼音:tú zǎi
谓以图像表达。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颜光禄 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
词语解释:卸载  拼音:xiè zǎi
从船上移动(如货物)到岸上
拿掉(如造型工作台上的或锯床上的)砖、木板或平板
词语解释:荷载  拼音:hè zǎi
承担;担当。 宋 陈亮 《辛稼轩画像赞》:“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词语解释:详载  拼音:xiáng zǎi
详细记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后又见 初虞世 所集《养生必用方》,戒人不可妄服金虎碧霞丹,乃详载其説云。”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考文》:“ 松江 去 苏 不远,且郡志亦详载, 枝山 何不考索而讹舛至此。”
词语解释:译载  拼音:yì zǎi
翻译并刊载。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他那一篇《无家可归的艺术家》译载在一种期刊上时,曾经使我发生过暂时的思索。”
词语解释:刊载  拼音:kān zǎi
(1).谓刻于碑而载于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諡,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2).登载;发表。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慕君名者,輒抄君诗刊载报章,以相矜示。”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有其他读者能根据实际的经验指出其他的好办法,希望让我们知道,除为转告 王女士 外,还可以刊载出来。”
词语解释:论载  拼音:lùn zǎi
论说和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今 汉 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谨详足下所论载,校之史法,若济者固当得附书。”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二章:“其学説散见於史学道学诸书中……各种问题,多所论载。”
词语解释:该载  拼音:gāi zǎi
备载;容纳一切。《朱子语类》卷五:“性是理,心是包含该载,敷施发用底。”
详尽载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我去那休书上朗然该载。”
词语解释:赀载  拼音:zī zǎi
资产财物。貲,通“ 资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兼復交关津要,共相脣齿,愚野未闲,必加陵誑,罪无大小,横没貲载。”
词语解释:诞载  拼音:dàn zǎi
诞生;出生。《文选·嵇康〈琴赋〉》:“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驤。”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诞,大也;载,生也。’” 吕向 注:“披,出也;重壤,厚地也;诞,生。”《晋书·后妃传下·简文宣郑太后》:“ 会稽 太妃 文 母之德,徽音有融,诞载圣明,光延于 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洋川 者, 汉 戚夫人 之所生处也……故目其地为 洋川 ,用表夫人诞载之休祥也,城即 定远 矣。”
词语解释:镌载  拼音:juān zǎi
刊载,记载。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图籍鐫载,耆艾传述。 通 之盛时,户四万室。”
词语解释:僦载  拼音:jiù zǎi
雇车船载送。《淮南子·氾论训》:“今夫僦载者,救一车之任,极一牛之力,为轴之折也。”《汉书·王莽传中》:“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 颜师古 注:“僦,送也,一曰赁也。”
词语解释:写载  拼音:xiě zǎi
描画。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写载其状,託之丹青。”
词语解释:附载  拼音:fù zǎi
搭乘。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吴猛 还 豫章 ,附载客船一宿,行千里。同行客视船下有两龙,载之,船不着水。”
词语解释:贸载  拼音:mào zǎi
指贩运货物的车子。 清 查慎行 《赴召纪恩诗》序:“贸载不迁夫市肆,畊犂不輟乎农郊。”
词语解释:额载  拼音:é zǎi
薄册所载的额定数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查原册》:“其上届实在田土户丁若干,果否与上届全书额载相符。”
词语解释:转载  拼音:zhuǎn zǎi
报刊上刊登其他报刊上已经发表过的作品。 巴金 《秋》九:“她问众人有没有看见 觉慧 那篇关于 苏菲亚 的文章,她主张把它转载。”
把一个运输工具上装载的东西装到另一个运输工具上。
词语解释:千年万载  拼音:qiān nián wàn zǎi
形容久远的年代。例如:谁不知道庞居士误放了来生债,我则待显名儿千年万载。——《元曲选·来生债》
词语解释:说载  拼音:shuō zǎi
把棺木从柩车上卸下来。《周礼·春官·丧祝》:“及壙,説载除饰。”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説载,下棺也。” 贾公彦 疏:“及,至也。至壙脱载,谓下棺於地。”
词语解释:配载  拼音:pèi zǎi
指运输部门根据车、船和物资情况,合理调配装载位置和重量的一项组织工作。《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1期:“为了尽可能减少汽车空驶,所有空驶货运汽车,都应该主动地向就近国营运输部门联系配载。”
词语解释:遗臭万载  拼音:yí chòu wàn zǎi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桓温 ﹞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遗臭万载邪!”
词语解释:麇载  拼音:jūn zǎi
捆载。《辽史·仪卫志二》:“ 太祖 帝北方, 太宗 制中国,紫银之鼠,罗綺之篚,麇载而至。”
词语解释:驾载  拼音:jià zǎi
驾车负载。《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 永建 二年, 顺帝 策书备礼,玄纁徵之,復固辞疾篤。乃詔切责郡县,驾载上道。”
词语解释:遐载  拼音:xiá zǎi
历代以来的记载。指历史记载。 唐 上官仪 《劝封禅表》:“永言遐载,缅镜前徽。”
词语解释:偏载  拼音:piān zǎi
不全部负载。《史记·匈奴列传》:“朕闻天不颇覆,地不偏载。”
词语解释:条载  拼音:tiáo zǎi
逐条记载。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汴京 故宫,躡云蔽日,常在梦寐,稍能记忆,条载于此。”
词语解释:橐载  拼音:tuó zǎi
谓袋装车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伍子胥 橐载而出 昭关 ,夜行昼伏,至於 陵水 。” 清 龚自珍 《最录中论》:“若乃倾匡量芝,到橐载大药,其 徐 氏《中论》耶?”
词语解释:閟载  拼音:bì zǎi
珍藏的典籍。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仪注疏》:“该润图史,施详閟载。”
词语解释:述载  拼音:shù zǎi
记述;记载。《后汉书·应奉传》:“著《〈汉书〉后序》,多所述载。”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小学国文为科学管钥,笔札之资粮,簿记之述载。”
共10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