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载笔 拼音:zǎi bǐ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颖达 疏:“史,谓国史,书録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从知蒐猎关戎政,载笔还须付 马 枚 。”
(2).借指史官。《新唐书·褚遂良传》:“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宋 苏轼 《赐翰林学士中大夫兼侍读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卿学世其家,宜居载笔之地;官宿其业,已奏杀青之书。”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载笔者,固未有若 迁 固 者矣。”
南 北朝 时,韵文称文,散文称笔。后以载笔指史传、制疏、表奏一类文字。《梁书·任昉传》:“ 昉 雅善属文,尤长载笔。” 明 徐贲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诗:“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然艸野载笔,黑白混淆,优者足补史册之遗,下者转昧是非之实。”词语解释:载书 拼音:zǎi shū
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左传·襄公九年》:“ 晋 士庄子 为载书。” 杜预 注:“载书,盟书。”《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凡百之约,皆如载书。”《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庆绪 惧人之贰己,设坛加载书、柈血与羣臣盟。”词语解释:载归 拼音:zǎi guī
谓载与俱归。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冲淡》:“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閲音修篁,美曰载归。” 郭绍虞 集解:“当此境地,心赏其美,神与之契,不禁发为载与俱归之愿,然而不可得也。其为冲淡又何如也!《臆説》:‘閲音如 曾点 风浴,载归如 曾点 咏归。’”词语解释:载籍 拼音:zǎi jí
书籍;典籍。《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 元 揭傒斯 《何先生墓志铭》:“先生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天下载籍,靡不贯穿。”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歷稽载籍,一部二十四史中,斩木揭竿,狐鸣篝火,茻然起于草泽之间者,不絶于书。”词语解释:载雪 拼音:zǎi xuě
犹冒雪。 宋 姜夔 《夜行船》词序:“己酉岁,寓 吴兴 ,同 田几道 寻梅北山 沉氏 圃,载雪而归。”词语解释:载醪 拼音:zǎi láo
携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 子云 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逯钦立 注:“载醪,载酒,抬酒送到。 丁 注:‘《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词语解释:载脂 拼音:zǎi zhī
抹油于车轴上。谓准备起程。《诗·邶风·泉水》:“载脂载舝,还车言迈。” 朱熹 集传:“脂,以脂膏涂其舝使滑泽也。”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长裾日曳,后乘载脂。”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词语解释:载德 拼音:zǎi dé
(1).犹积德。《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韦昭 注:“载,成也。”《后汉书·杨震传论》:“遂累叶载德,继踵宰相。” 李贤 注:“《易》曰:‘德积载。’载,重也。”《晋书·夏侯湛传》:“惟伯后聪明叡智,奕世载德,用慈友于我后。”
(2).施行德化。《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李善 注:“载,犹行也。”
(3).具备高尚的道德。 清 曾国藩 《唐镜海先生七十生日同人寄怀诗序》:“观古之君子,其载德而荷道者,必有人焉。”
谓记载其德政。《新唐书·忠义传上·高叡》:“举明经,稍迁 通义 令,有治劳,人刻石载德。”词语解释:载涂 拼音:zǎi tú
满路。 明 陈子龙 《薤露》诗:“其窘如泥行,颠覆尝载涂。” 清 朱彝尊 《冬日游大房山出郊雨雪马上作》诗:“雨霰虽载涂,相顾多欢悰。”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试思今日盗贼载涂,度百金于篋,而夜卧遂不能帖席者,谁实使之乎?”词语解释:载心 拼音:zǎi xīn
(1).放在心里。《楚辞·九章·惜往日》:“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朱熹 集注:“虽国所祕之密事,皆载於其心。”
(2).寄托心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文果载心,余心有寄。”词语解释:载言 拼音:zǎi yán
谓记录国家盟会之辞。后亦泛指记录史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陈澔 集说:“言,谓盟会之辞。” 唐 刘知几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按,“载言之职”谓史官。词语解释:载弄 拼音:zǎi nòng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后因以“载弄”谓诞生。 唐 员半千 《尹尊师碑》:“及载弄之始,目光炯然,眸子转眄,若有所见。”词语解释:载世 拼音:zǎi shì
历代,累世。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公以载世,挺此令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刘道原 壮舆 ,载世藏书甚富。”词语解释:载生 拼音:zǎi shēng
生长。语本《诗·大雅·生民》;“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 明 王廷相 《答何柏斋造化论》:“愚则以为后坤发育,羣品载生,山川藴灵,雷雨交作,谓地不神,恐不可得。”词语解释:载时 拼音:zǎi shí
谓按四时季节行事。《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司马贞 索隐:“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词语解释:载鬼 拼音:zǎi guǐ
见“ 载鬼一车 ”。
词语解释:载鬼一车 拼音:zǎi guǐ yī chē
语出《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 高亨 注:“爻辞所言乃一古代故事。有一睽孤(离家在外之孤子)夜行,见豕伏於道中,更有一车,众鬼乘之。睽孤先开其弓欲射之,后放下其弓而不射。盖详察之,非鬼也,乃人也;非寇贼也,乃婚姻也。”后因以指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清 钱谦益 《赵文毅公神道碑》:“ 江陵 以后,盘互杈枒。便文自营,载鬼一车。”亦省作“ 载鬼 ”。 明 张居正 《礼部仪制司主事敬修血书》:“皆由含沙以架祸,载鬼以起大狱。”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每烦疑载鬼,动是泣歧途。”词语解释:载祀 拼音:zǎi sì
年。《左传·宣公三年》:“ 桀 有昏德,鼎迁于 商 ,载祀六百。” 杜预 注:“载、祀皆年。” 杨伯峻 注:“古人或称载,或称祀,或称年,或称岁,其实一也。‘载祀六百’为叙事语,载祀连言,复词也,谓 殷商 有国六百年耳。”《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载、祀皆年也……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词语解释:载记 拼音:zǎi jì
(1).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后汉书·班固传上》:“ 固 又撰功臣、 平林 、 新市 、 公孙述 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唯《东观》以 平林 、 下江 诸人列为载记。顾后来作者,莫之遵效。”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一:“《晋书》於僭伪诸国数代相传者,不曰世家,而曰载记。”
(2).犹记载。指书籍。 清 张溥 《〈农政全书〉序》:“公察地理,辨物宜,考之载记,访之土人。”词语解释:载子 拼音:zǎi zǐ
装载的货物。 郭沫若 《海涛集·神泉》:“船上的载子是洋桃和罗卜干,大约 神泉 就是这些货物的产地吧?”词语解释:载列 拼音:zǎi liè
记载。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本事》:“有诵述先圣贤者,所作未足自称,载列姓名,直斥以身者也。”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七子赋《诗》,《春秋》载列,以为美谈。”词语解释:载辞 拼音:zǎi cí
亦作“ 载词 ”。 记载在盟书契约上的文辞。《仪礼·觐礼》“及祀方明” 汉 郑玄 注:“及盟时,又加於坛上,乃以载辞告焉。”《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高阙史·杜牧》:“ 牧 詰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 牧 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词语解释:载贽 拼音:zǎi zhì
见“ 载质 ”。
词语解释:载质 拼音:zài zhì
亦作“ 载贄 ”。 带着晋见的礼物。谓急于出仕。《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唐 皮日休 《忧赋》:“故王之忧国者而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贄出疆。” 宋 曾巩 《应举启》:“盖以出而载质,无他业之可为。”词语解释:载魄 拼音:zǎi pò
开始发光。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月未望则载魄於西,既望则终魄於东,其遡於日乎?” 李轨 注:“载,始也。魄,光也。载魄於西者,光始出於西面,以渐东满。”词语解释:载送 拼音:zǎi sòng
以车运送。《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皆承讽旨傅致其事,乃载送暴室。”词语解释:载欢 拼音:zǎi huān
充满欢欣。《南史·褚炫传》:“但得神驾游豫,羣情便可载驩。”词语解释:载师 拼音:zǎi shī
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灋,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康元年》:“ 周 遣小载师 杜果 来聘。”词语解释:载民 拼音:zǎi mín
养育百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於君谓之郡。”词语解释:载常 拼音:zǎi cháng
建树画有日月的旗。载,通“ 栽 ”。《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 韦昭 注:“日月为常。”词语解释:载地 拼音:zǎi dì
充满大地。《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词语解释:载焘 拼音:zǎi tāo
见“ 载幬 ”。
词语解释:载帱 拼音:zǎi chóu
亦作“ 载燾 ”。 谓地载天覆,喻皇恩浩荡。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空荷载幬,终责仰復。”幬,一本作“ 燾 ”。 宋 曾巩 《谢熙宁十年历日表》:“伏维皇帝陛下德兼载燾,仁及昆虫。”词语解释:载牲 拼音:zǎi shēng
谓陈设牺牲,准备祭祀。《天地会诗歌选·金台载牲歌》:“ 金臺山 传出了载牲大令, 明远堂 众哥弟细听分明……在桃园祭苍天马牛为衅,在我辈遵古礼束帛载牲。”词语解释:载纪 拼音:zǎi jì
犹记载。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非载纪无以赞大猷,非昭宣何以光盛业。”《“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我大总统是否甘愿手造此歷史上悲痛之载纪?”词语解释:载花船 拼音:zǎi huā chuán
载妓女的船。《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 月仙 惆悵,而作诗歌之:‘自恨身为妓,遭淫不敢言。羞归明月渡,懒上载花船。’”词语解释:载种 拼音:zǎi zhǒng
犹堆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耕种之,茠鉏之,刈穫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廩,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词语解释:载削 拼音:zǎi xuē
记载和删削。引申为编纂。 唐 刘知几 《〈史通〉序》:“尝以载削餘暇,商榷史篇。”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此皆私狥笔端,苟衒文彩,嘉辞美句,寄诸简册,岂知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者哉?”词语解释:载负 拼音:zǎi fù
担负,承受。 艾青 《向太阳·北方》诗:“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词语解释:载录 拼音:zǎi lù
(1).记载;记录。《三国志·吴志·周瑜吕蒙等传论》:“ 孙权 之论,优劣允当,故载録焉。”
(2).引申为史文。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吾欲续书,按诸载録,不足徵也。” 阮逸 注:“史官载言所録。”词语解释:载酒问奇字 拼音:zǎi jiǔ wèn qí zì
《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 刘棻 尝从 雄 学作奇字…… 雄 以病免,復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 鉅鹿 侯芭 常从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后以“载酒问奇字”谓人勤奋好学。 宋 张元干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诗:“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词语解释:载履 拼音:zǎi lǚ
戴天履地。载,通“ 戴 ”。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恢复有机疏》:“方今殷忧之会,天步艰难。大仇未殄,不共载履。”词语解释:载客量 拼音:zǎi kè liàng
公共汽车满载乘客的数量。例如:(学校儿童乘载量);公共汽车的载量。词语解释:载一抱素 拼音:zǎi yī bào sù
谓坚持一种信仰,固守素志。 王旡生 《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珞珞 雪芹 ,载一抱素。八斗奇才,千秋名著。”词语解释:载任 拼音:zǎi rèn
负载。《晋书·天文志上》:“軫四星,主冢宰,辅臣也;主车骑,主载任。”词语解释:载福 拼音:zǎi fú
承受福惠。 汉 焦赣 《易林·坎之乾》:“宏张四国,载福绥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君居心如是,自非载福之道,亦无庸我报。”词语解释:载沉载浮 拼音:zǎi chén zǎi fú
谓在水中上下沉浮。《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鴥有飞鸟,在河之洲,一饮一啄,载沉载浮。”《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载沉载浮,顺流九里,望之无迹。”词语解释:载营魄 拼音:zǎi yíng pò
抱持魂魄。《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朱谦之 校释引 刘师培 曰:“载营魄者,即安持其神也。载、抱同义。”《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王逸 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词语解释:载述 拼音:zǎi shù
记叙,记述。《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今据闻见,於是载述。”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自 宋 兴以来,名臣良士……或本家有碑誌、行状、纪述之文,或他人为作传记之类,今来所修国史,须合收採载述。”词语解释:载覆 拼音:zǎi fù
谓天覆地载。 明 宋濂 《赠刘俊民先辈》诗:“须知学践形,庶不惭载覆。”词语解释:载营抱魄 拼音:zǎi yíng bào pò
抱持魂魄。语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晋 陆云 《逸民赋》:“载营抱魄,怀元执一。”参见“ 载营魄 ”。
词语解释:载营魄 拼音:zǎi yíng pò
抱持魂魄。《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朱谦之 校释引 刘师培 曰:“载营魄者,即安持其神也。载、抱同义。”《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王逸 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词语解释:载词 拼音:zǎi cí
见“ 载辞 ”。
词语解释:载辞 拼音:zǎi cí
亦作“ 载词 ”。 记载在盟书契约上的文辞。《仪礼·觐礼》“及祀方明” 汉 郑玄 注:“及盟时,又加於坛上,乃以载辞告焉。”《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高阙史·杜牧》:“ 牧 詰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 牧 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词语解释:载帱 拼音:zǎi chóu
亦作“ 载燾 ”。 谓地载天覆,喻皇恩浩荡。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空荷载幬,终责仰復。”幬,一本作“ 燾 ”。 宋 曾巩 《谢熙宁十年历日表》:“伏维皇帝陛下德兼载燾,仁及昆虫。”词语解释:载畜量 拼音:zǎi chù liàng
即草场(或草原)载畜量。衡量草场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指在放牧适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草场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放牧的牲畜头数。中国习惯上用每公顷草场上所能放牧的成年绵羊头数或每头成年绵羊占用的草场面积为单位来表示。词语解释:载生魄 拼音:zǎi shēng pò
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语出《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孔 传:“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汉书·王莽传上》:“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 颜师古 注:“载,始也。魄,月魄也。”词语解释:载力 拼音:zǎi lì
指工程力学。 严复 《救亡决论》:“不讲载力、重学,又乌识桥梁营造?”词语解释:载叙 拼音:zǎi xù
记载叙述。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贤愚成败,靡不载叙。”词语解释:载社 拼音:zǎi shè
祭祀社庙。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暉谢表》:“未有逆命骄天,而逋衅鼓之罚;亡师沮众,遂宽载社之诛。”词语解释:载璧 拼音:zǎi bì
祭祀所用的璧。《国语·晋语四》:“及 河 , 子犯 授公子载璧。” 韦昭 注:“载,祀也。”词语解释:载欢载笑 拼音:zǎi huān zǎi xiào
同“载懽载笑”
形容尽情地欢笑。词语解释:载果 拼音:zǎi guǒ
对朝见的诸侯行祼礼。祼,以爵酌郁鬯酒以敬客。果,通“ 祼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 郑玄 注:“载,为也。果读为祼。代王祼宾客以鬯。君无酌臣之礼,言为者摄酌献耳。” 贾公彦 疏:“祼,王不亲酌,则皆使大宰宗伯摄而为之。”词语解释:载鬼一车 拼音:zǎi guǐ yī chē
语出《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 高亨 注:“爻辞所言乃一古代故事。有一睽孤(离家在外之孤子)夜行,见豕伏於道中,更有一车,众鬼乘之。睽孤先开其弓欲射之,后放下其弓而不射。盖详察之,非鬼也,乃人也;非寇贼也,乃婚姻也。”后因以指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清 钱谦益 《赵文毅公神道碑》:“ 江陵 以后,盘互杈枒。便文自营,载鬼一车。”亦省作“ 载鬼 ”。 明 张居正 《礼部仪制司主事敬修血书》:“皆由含沙以架祸,载鬼以起大狱。”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每烦疑载鬼,动是泣歧途。”词语解释:载驰载驱 拼音:zǎi chí zài qū
谓车马疾行。《诗·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 卫侯 。” 高亨 注:“载,犹乃也,发语词。驰、驱,车马疾行。”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一:“载驰载驱,聊以忘忧。”亦作“ 载驱载驰 ”。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矫矫乘马,载驱载驰。”词语解释:载驳船 拼音:zǎi bó chuán
又称“子母船”。载运驳船的船。将装载货物的规格统一的驳船装上载驳船,抵达目的港后,卸下驳船由推船分送内河各地。第一艘载驳船由美国于1963年制成。具有不需码头和堆场,装卸效率高,停泊时间短,避免货物中转和由此带来的货损等优点,适合于江海联运。词语解释:载欢 拼音:zǎi huān
1.充满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