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共193,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身世身长身材身意身力身外身身殉身挺
身外身计身命身口身云身己身欠身教
身后身外事身躯身外物身服身首身裁身器
身心身前身相身历身起身田身火身图
身已身行身亡身法身年身傍身塔身善
身上身穷身形身畔身家身光身毒身识
身名身边身分身章身骨身受身役身品
身自身体身高身才身热身量身架身薄
身事身亲身重身尤身价身子身丁钱身下
身谋身手身地身伴身影身段身丁身干

词语解释:身世  拼音:shēn shì
(1).指人的经历、遭遇。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傅燮 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 桃源 内,益叹身世拙。”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徐文霞 不停地哭着,让眼泪来诉说她的身世,痛苦和屈辱。”
(2).地位,声名。 宋 范成大 《净光轩》诗:“身世只今高几许?北峯浑共倚阑干。” 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等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
(3).一生;终身。 唐 韩偓 《小隐》诗:“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犂。” 宋 王安石 《相送行》:“一车南,一车北,身世匆匆俱有役。” 明 刘基 《摸鱼儿·金陵秋夜》词:“虚名枉误身世,流年衮衮 长江 逝,回首碧云无际。”
(4).自身与世界。 宋 林景熙 《玄宅铭》:“泯好恶,身世两忘,而復返於玄。” 清 唐甄 《潜书·性功》:“大道既裂,身自为身,世自为世……身世一气,如生成之丝;身世一治,如织成之带。”
词语解释:身外  拼音:shēn wài
自身之外。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諛之説。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陆次云 《出门》诗:“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词语解释:身后  拼音:shēn hòu
死后。《后汉书·孔融传论》:“代终之规,啟机於身后也。” 唐 元稹 《三遣悲怀》诗之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巴金 《家》三三:“她昨天看见 梅姐 身后的情形和 钱伯母 的惨状,她也很感动。”
词语解释:身心  拼音:shēn xīn
(1).身体和精神。 唐 翁洮 《夏》诗:“身心已在喧闐处,惟羡 沧浪 把钓翁。” 元 张养浩 《水仙子》曲:“山隐隐烟霞润,水潺潺金玉音,因此上留住身心。”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我热爱劳动,锻炼身心。”
(2).心思;精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难覩 鶯鶯 面,更有甚身心,书幃里做功课!”《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只觉得神思不安,身心恍惚。”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 周大勇 ﹞身心沉浸在一种庄严的向往中。”
词语解释:身已
妇人怀孕
词语解释:身上  拼音:shēn shàng
(1).指本身,自己。《宋书·庾炳之传》:“ 炳之 身上之衅,既自藉藉,交结朋党,构扇是非,实足乱俗伤风。”
(2).指身体。 唐 杜甫 《哀王孙》诗:“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适间被 郭威 暗算打损身上。”《红楼梦》第二三回:“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去了。”
(3).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责任承当者。《红楼梦》第七一回:“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我们罢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 张天翼 《儿女们》:“把你亲家的门栅捐拨到你身上,你只要拢共缴清这五十块。”
(4).指身体的上方。《水浒传》第八七回:“﹝ 孙立 ﹞把身望后便倒,那枝箭从身上飞过去了。”
(5).指随身可以放置物品的地方。 王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四:“﹝ 韩常新 ﹞从身上掏出火柴盒,拿起一根火柴剔牙。”
(6).指随身携带的钱物等。 张天翼 《新生》:“今天我身上不便……本是应该由我来做个小小的东,然而家里没有预备。”
词语解释:身名  拼音:shēn míng
(1).身体和名誉。《列子·说符》:“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坟土未乾,而身名并灭。”
(2).声誉;名望。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身名竟谁辩,图史终磨灭。”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身名便慵墯,日高犹睡緑窗中。”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智识也长了,见闻也广了,学问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的进步了。”
词语解释:身自  拼音:shēn zì
犹亲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乃身自为使,使於 胶西 ,面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宋书·鲁爽传》:“ 爽 身自奋击,虏乃退走。”
词语解释:身事  拼音:shēn shì
(1).指人的经历和遭遇。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抚身事而识苦,念亲爱而知乐。”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2).指行踪。 唐 杜甫 《楼上》诗:“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3).自身的事情。 唐 赵嘏 《寄归》诗:“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閒人。”
(4).亲身事奉。《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陆扆》:“ 扆 为宰相 韦昭度 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屡告 昭度 。”
词语解释:身谋  拼音:shēn móu
为自身谋虑。《新唐书·许季同传》:“且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设有才,虽亲旧当白用。避嫌不用,乃臣下身谋,非天子用人意。” 宋 范成大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示同游石湖》之四:“身谋已落园丁后,满帽京尘日正中。”《封神演义》第六回:“非敢远君而先身谋也。”
词语解释:身长  拼音:shēn cháng
(1).指人体的高度。《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準,日角。”《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说岳全传》第七五回:“身长一丈二,膂力几千斤。”
(2).衣服从肩部到下摆的长度。
身体长高。谓成年。 明 何景明 《石矶赋》:“身长而道不立,齿迈而业不周。”
词语解释:身计  拼音:shēn jì
(1).生计。 唐 方干 《客行》诗:“乡心日落后,身计酒醒时。”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箇身计。”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
(2).为自身打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求道者,身计也;惜费者,国谋也。身计国谋,不可两遂。”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人生五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驥伏櫪,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
词语解释:身外事  拼音:shēn wài shì
指无足牵挂的世事。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四五:“但愿长若斯,拨置身外事。”
词语解释:身前  拼音:shēn qián
犹生前。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诗:“承恩谢命浅,念报在身前。”《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当时恐断肠。”
词语解释:身行  拼音:shēn xíng
(1).操行;品行。《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 汉 贾谊 《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2).亲自执行。《史记·李斯列传》:“昔者 司城子罕 相 宋 ,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朞年遂劫其君。”
(3).只身行走。 宋 苏轼 《龟山》诗:“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菴初白头。”《封神演义》第五二回:“ 闻太师 曰:‘吾非不能遁回 朝歌 见天子,再整大兵,以图恢復。只人马累赘,岂可捨此身行?’” 清 翁方纲 《欧阳文忠明妃曲和王介甫作》:“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词语解释:身穷  拼音:shēn qióng
(1).身处困境。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身穷志达,居鄙行鲜。”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位贬道行,身穷志逸。”
(2).旧指人不按礼义立身处事。 明 方孝孺 《题黄东谷诗后》:“人之穷有三而贫贱不与焉。心不通道德之要,谓之心穷;身不循礼义之涂,谓之身穷;口不道圣贤法度之言,谓之口穷。”
词语解释:身边  拼音:shēn biān
(1).身体的周边。 唐 元稹 《蜘蛛》诗序:“ 巴 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
(2).身体的近旁。《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便把椅儿掇近了婆子身边,向他诉出心腹,如此如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子存 要带他在身边教他,又没有这个閒功夫。”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3).指随身存放钱物的地方。《水浒传》第二八回:“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负曝闲谈》第十七回:“把所有钞票洋钱,尽行塞入身边。”
词语解释:身体  拼音:shēn tǐ
亦作“ 身躰 ”。
(1).指人或动物的全身。《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汉书·王商传》:“为人多质而威重,长八尺餘,身体鸿大。”《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 歌利王 ﹝时﹞,割截身躰,节节支解。”《水浒传》第四回:“俺好些时不曾拽拳使脚,觉得身体都困倦了。” 方之 《在泉边》:“告诉你一件好笑的事,检查身体的时候,真紧张!”
(2).体格;体魄。《管子·任法》:“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墨子·公孟》:“有游於 子墨子 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寧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展开看时,不过説银子已经收到,在外要小心保重身体的话。” 方之 《在阁楼上》三:“好久不见了,老书记,你--,你身体还好吧?”
(3).谓亲身履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墨子 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
词语解释:身亲  拼音:shēn qīn
亲自;亲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心烦於虑而身亲其劳,躬胝无胈,肤不生毛。” 明 汤显祖 《帝雩篇宿陵下作》诗:“ 灵臺 开筴变离爻,天子身亲衣白茅。”
词语解释:身手  拼音:shēn shǒu
(1).本领;技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顷世乱离,衣冠之士,虽无身手,或聚徒众,违弃素业,徼倖战功。”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朔方 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鋭今何愚。” 张天翼 《包氏父子》:“那时候跟飞虎队拼命,他 包国维 就得显点身手。”
(2).身体;体魄。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 金 朝兵制最弊,每有征伐或边衅……其民家有数丁男好身手,或时尽拣取无遗,号泣怨嗟,闔家以为苦。” 清 吴伟业 《仿唐人本事诗》诗之三:“远愧 木兰 身手健,替耶征战在他乡。” 鲁迅 《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原是拉车前进的好身手,腿肚大,臂膊也粗。”
(3).身上手头,指家当。 清 姚燮 《双鸩篇》:“爷娘怨郎身手穷,囚妾不使郎衾同。”
(4).身段手势。 李木庵 《秧歌舞吟》:“多少儿女笑妙才,身手色相一齐来。” 周振甫 注:“身手,身段手势。”
词语解释:身材  拼音:shēn cái
(1).指才能。 汉 刘向 《说苑·善说》:“臣之所能令悲者,有先贵而后贱,先富而后贫者也。不若身材高妙,适遭暴乱无道之主,妄加不道之理焉。”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某无身材,但守公直。”
(2).指身体的高矮和胖瘦。 唐 寒山 《诗》之十九:“手笔太纵横,身材极瓌瑋。”《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看那人时,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纪。”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呼韩邪 高高身材,面如秋月。”
词语解释:身命  拼音:shēn mìng
(1).指生命。《汉书·郑崇传》:“臣愿以身命当国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驮那羯磔迦国》:“闻者怖骇,莫敢履户,谓是毒蛇之窟,恐丧身命。”《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足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2).指命运。 唐 韩愈 《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3).身分。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三折:“我则似那草店上相逢时那个身命,便和您叙交情,做咱那伴等。” 清 杨汝穀 《北行偶述》诗:“向北物价增,去乡身命贱。”
(4).下身,指男性生殖器。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与孩儿做一箇单绢裤遮了身命,做一箇布上衣盖了皮肤。”
词语解释:身躯  拼音:shēn qū
(1).犹身体。 汉 王褒 《洞箫赋》:“託身躯於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扑翻身躯便拜。” 叶圣陶 《夜》:“﹝大男﹞突然哭起来了。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
(2).引申指生命。 续范亭 《绝命诗》:“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词语解释:身相  拼音:shēn xiàng
犹言身体形象。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大同 二年,龕顶放光,光色身相,晃若炎山,林间树下,赩如火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问天天从来不具人身相,只得来道扮男妆。”
词语解释:身亡  拼音:shēn wáng
丧失生命。例如:他自杀身亡。
词语解释:身形  拼音:shēn xíng
身体;形体。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二:“见尼裸身挥刀,破腹出臟,断截身首,支分臠切……及至尼出浴室,身形如常。”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七章:“她那灵巧的动作,跟她那肥胖的身形,很不相应。”
词语解释:身分  拼音:shēn fèn
亦作“ 身份 ”。
(1).指出身和社会地位。《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分,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分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2).指身价。 刘澍德 《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3).模样;姿态;架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行一似摤老,坐一似猢猻。甚娘身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 高老先生 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説説笑笑,并无顾忌。”
(4).指手段;本领。《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説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张铁臂 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
(5).行为,勾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所以閒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分。”
(6).质地,质量。《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比 杭州 织来的花样身分更强十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饌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分有限。”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二:“ 顾天成 当下把一件染过两水、身分还很厚实的 嘉定 大绸长衫脱下来,搭在左手臂上。”
词语解释:身高  拼音:shēn gāo
动物躯体的高度,尤指人的身高。例如:一个身高两米的男子。
词语解释:身重  拼音:shēn zhòng
有身孕
中医称感觉肢体沉重,行动不便的症状
词语解释:身地  拼音:shēn dì
出身地位。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
词语解释:身意  拼音:shēn yì
(1).自身的意愿、志向。《列子·杨朱》:“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但营身意遂,岂校耳目前。” 吕向 注:“校,见也。言但行我身意,得成己志,岂见目前荣望。”
(2).指身与心。 唐 元结 《思太古》诗:“所欢同鸟兽,身意復何拘。”
词语解释:身口  拼音:shēn kǒu
(1).身体和口腹。《后汉书·刘平等传序》:“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
(2).引申指人口。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四:“烂了场合,我一家身口,指靠哪个?”
词语解释:身外物  拼音:shēn wài wù
见“ 身外之物 ”。
词语解释:身外之物  拼音:shēn wài zhī wù
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财产等。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八:“一冒荒名,幸脱徵输,视其田为身外之物,频年莽莽,而弗之恤。”《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説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大约钱是身外之物,带不到阴间的。”亦省作“ 身外物 ”。 续范亭 《国难日有感》诗:“黄金身外物,美女雾中花。”
词语解释:身历
亲身经历
词语解释:身法  拼音:shēn fǎ
指练习武术的人的身体的动作、技术。例如:他的身法不错。
词语解释:身畔  拼音:shēn pàn
亦作“ 身伴 ”。 犹身边。《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第一病是爱赌钱,第二病是爱喫酒,第三病是爱贪花。沾惹这三病,身畔怎生着得钱?”《水浒传》第八九回:“ 兀颜 统军见身畔没了羽翼,拨回马望北而走。” 明 无名氏 《白兔记·送子》:“ 三小娘 不要愁,我趲得些钱在身畔,买块糕儿喂他。”《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公公,身伴无钱,将何请医服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滴珠 身伴要讨个丫鬟伏侍。”
词语解释:身章  拼音:shēn zhāng
《左传·闵公二年》:“衣,身之章也。”本指表明贵贱身分的服饰。后泛指衣服的文饰。 宋 陆游 《磨衲道衣》诗:“久脱朝衣学道装,溪云野鹤作身章。”
词语解释:身才  拼音:shēn cái
(1).指才能。《北史·赵彦深传》:“﹝ 彦深 ﹞讽朝廷以子 叔坚 为中书侍郎,颇招物议。时 冯子琮 子 慈明 、 祖珽 子 君信 并相继居中书,故时语云:‘ 冯 祖 及 赵 ,秽我凤池。’然 叔坚 身才最劣。”
(2).身材。身体的高矮胖瘦。才,通“ 材 ”。《全元散曲·红绣鞋》:“柳眉杏脸桃腮,不长不短俏身才。” 明 汤显祖 《邯郸记·西谍》:“小番儿身才轻巧,小番儿口舌阑番。”
词语解释:身尤  拼音:shēn yóu
自身的过错。 南朝 梁 刘孝威 《蜀道难》诗:“敛轡惧身尤,叱驭奉王猷。”
词语解释:身伴  拼音:shēn bàn
见“ 身畔 ”。
词语解释:身畔  拼音:shēn pàn
亦作“ 身伴 ”。 犹身边。《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第一病是爱赌钱,第二病是爱喫酒,第三病是爱贪花。沾惹这三病,身畔怎生着得钱?”《水浒传》第八九回:“ 兀颜 统军见身畔没了羽翼,拨回马望北而走。” 明 无名氏 《白兔记·送子》:“ 三小娘 不要愁,我趲得些钱在身畔,买块糕儿喂他。”《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公公,身伴无钱,将何请医服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滴珠 身伴要讨个丫鬟伏侍。”
词语解释:身力  拼音:shēn lì
自己的能力、力量。《管子·君臣上》:“贤人之臣其主也,尽知短长与身力之所不至。”《南史·孝义传上·刘瑜》:“号泣昼夜不絶声,勤身力以营葬事。”亦指体力。 唐 白居易 《早冬游王屋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诗:“忽念公程尽,復惭身力衰。”
词语解释:身云  拼音:shēn yún
佛教语。谓围绕在佛身上的祥云。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赵殿成 笺注:“《华严经》:‘或见诸菩萨,入变化三昧,各於其身,一一毛孔出一切变化身云。’”
词语解释:身服  拼音:shēn fú
谓亲身施行。《管子·权修》:“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 尹知章 注:“服,行也。凡所欲教人,在上必身自行之,所以率先於下也。”
词语解释:身起  拼音:shēn qǐ
犹身体。《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为终朝每日多苦辛,扑番身起权时歇。” 凌景埏 等校注:“身起,身体。”参见“ 身己 ”。
词语解释:身己  拼音:shēn jǐ
犹身体。借指妇女的贞操。《朱子语类》卷九八:“只是有私意,便内外扞格,只见得自家身己,凡物皆不与己相关,便是有外之心。”《全元散曲·水仙子·冬》:“我今日悔懊迟,先输了花朵般身己。”《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苗忠 底贼……又杀了当直 周吉 ,姦骗了我身己,剗地把我来卖了!”
词语解释:身年  拼音:shēn nián
年纪,年龄。《素问·上古天真论》:“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唐 白居易 《劝酒》诗:“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
词语解释:身家  拼音:shēn jiā
(1).本人和家庭。 明 汤显祖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诗:“身家隔 胡 汉 ,孤生长此毕。” 清 黄景仁 《移家南旋是日报罢》诗:“咫尺身家分去住,霎时心跡判行藏。”
(2).指家产。《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姪儿有些身家,也不想他的。”《儒林外史》第五十回:“他的官司不输,你的身家不破。” 刘澍德 《沉舟记》:“他们这些人,身家虽然贫薄,心地都是非常忠厚的。”
(3).指身份地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举目看那人面貌魁梧,服饰齐整,见众人称他老爹,料必是个有身家的,哭拜在地。”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二:“你是有身家的生意人,不比我这个跑滩匠,你应该讨个老婆,把姑夫的香烟承继起来。”
(4).指家世,家庭出身。 清 秋瑾 《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只要男家有钱有势,不问身家清白,男人的性情好坏,学问高低,就不知不觉应了。” 欧阳山 《三家巷》一:“正岐利剪刀铺子的东家见 周大 身家清白,就一力保荐,做成了这桩买卖。”
词语解释:身骨  拼音:shēn gǔ
身体,体格。《红楼梦》第九十回:“虽身骨软弱,精神短少,却也勉强答应一两句了。” 刘澎德 《沉舟记》:“她那纤细的身骨,像已支持不了身上的负担。”亦称“ 身子骨 ”。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听说 单牌楼 要开个妇女粮店,我去扛‘大个儿’,二百斤一个,我身子骨棒呀!”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己受刑以后,身子骨很不中用,一劳累就吐血。”
词语解释:身热  拼音:shēn rè
古 西域 地名。《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之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梯航入贡,路经 头痛 、 身热 。”
词语解释:身价  拼音:shēn jià
(1).指卖身钱。《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 秀秀 养娘。”《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身价不敢领,只要求些衣服穿。待后老爷中意时,赏一房好媳妇足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只是我娶你不起呀,不知道你要多少身价呢?”亦指旧时人身买卖的价格。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向有拐贩华人出洋之事,名其馆曰招工,称其人为猪仔。猪仔一名载之西洋,身价五六十元。”
(2).指人的身分、社会地位。《官场维新记》第十二回:“这是我们不该託人去与他説情,他如今倒越发高抬身价了。” 王汶石 《春节前后》:“谁知道那昧良心贼,如今当了个驴官、马官,在人前吃开了,身价高了,架子大了。”
词语解释:身影  拼音:shēn yǐng
(1).身体的影子。《杂譬喻经》卷下:“妇往开瓮,自见身影在此瓮中。” 唐 薛能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诗之二:“灯涩秋光静不眠,叶声身影客窗前。”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
(2).指人或物的形象。 田间 《汽笛》诗:“他巨大的身影,仍然站在前线。”《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他那伟大的身影,亲切的笑音和谆谆的教导,年来一直铭刻在我心中。”
(3).身体和影子。 清 谈迁 《北游录·拟苏武报武帝书》:“一旦盪析,臣身影相依,食不得饱,寐不得安。”
词语解释:身外身  拼音:shēn wài shēn
佛教语。指由正身变化产生出来的身体。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似僧有髮,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 见他兇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词语解释:身己  拼音:shēn jǐ
犹身体。借指妇女的贞操。《朱子语类》卷九八:“只是有私意,便内外扞格,只见得自家身己,凡物皆不与己相关,便是有外之心。”《全元散曲·水仙子·冬》:“我今日悔懊迟,先输了花朵般身己。”《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苗忠 底贼……又杀了当直 周吉 ,姦骗了我身己,剗地把我来卖了!”
词语解释:身首  拼音:shēn shǒu
(1).躯干和头颅。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身首被梟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晋 潘岳 《西征赋》:“分身首於锋刃,洞胸腋以流矢。”
(2).指身体。《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元来昨夜那妇人身首,已斫做三段,鲜血横流,热腥扑鼻。”
(3).借指生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郭淮 ﹞乃命左右追夫人还,於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4).指魁梧高大的身材。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京城诸军》:“选武艺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
词语解释:身田  拼音:shēn tián
佛教语。指身体。佛家以为身体能生善恶之业,故以身喻田。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启》:“云弥识种,雨遍身田。”
词语解释:身傍  拼音:shēn bàng
身边。《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只有孽龙与真君独战,回头一看,蛟党无一人在身傍,也只得跳上云端,化一阵黑风而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俺仙家有禁方,小小灵符,带在身傍,教他刻下人无恙。”
词语解释:身光  拼音:shēn guāng
(1).佛教语。指佛身所发出的光明。亦泛指身上的光华。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寺刹下铭序》:“释梵夺其身光,日车贬其轮照。” 明 汤显祖 《明孀篇为司农郎武陵丁君有周母夫人作》:“何止眼为名,身光亦飞腾。”
(2).谓身受荣光。 三国 魏 高允 《酒训》:“ 商辛 耽酒, 殷 道以之亡; 公旦 陈誥, 周 德以之昌。 子反 昏酣而致毙, 穆生 不饮而身光。”
词语解释:身受  拼音:shēn shòu
谓亲身受到。《史记·龟策列传》:“口得所嗜,目得所美,身受其利。”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 北平 亦无啖饭处,而是非口舌之多,亦不亚于 上海 ,昔曾身受,今遂踌躇。” 陈毅 《给罗生特同志的信》:“新四军的艰苦斗争为你所亲见,所身受。”
词语解释:身量  拼音:shēn liàng
(1).人体的高度。《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这孩子,倒也好身量,不相十五岁,倒有十六七岁的。”《红楼梦》第三回:“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杨朔 《海天苍苍》:“ 时恒 的身量高, 才良 又矮又灵活,刚刚到 时恒 的胸脯。”
(2).指身材。《红楼梦》第三回:“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词语解释:身子  拼音:shēn zi
(1).身体。 元 吴昌龄 《张天师》楔子:“今日弄的我一个身子,七死八活。”《红楼梦》第一○七回:“不过这几年看着你们轰轰烈烈,我乐得都不管,説説笑笑,养身子罢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不要紧,我身子蛮结实。”
(2).指妇女的贞操。《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官人若去云游,我与你正好同去出家。自古道:‘妇人嫁了从夫。’身子决不敢坏了。”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眼见得奴家的身子,断送在旦夕之间了。”
(3).指妇女的终身大事。《红楼梦》第一一一回:“谁知此时 鸳鸯 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倒不如死了乾净!’”
(4).身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那 王 家女儿怀着身子,要分娩,不想养下来,死了。” 管桦 《三日拘留》:“他看出我是怀着身子的人。”
(5).身姿,架势。《西游补》第二回:“ 行者 大怒,登时现出大闹天宫身子,把棒幌一幌像缸口粗,又纵身跳起空中,乱舞乱跳。”
(6).梵语“舍利弗多罗”的意译。“舍利”为“身”,“弗多罗”为“子”。为 释迦牟尼 弟子中的第一智者。
词语解释:身段  拼音:shēn duàn
(1).身体。 宋 柳永 《木兰花》词:“星眸顾拍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难道是廉耻心随身段长。” 草明 《魅惑》:“她底矮壮的身段倚靠在 汶澜桥 铁栏上。”
(2).指体态。 宋 柳永 《荔枝香》词:“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玉姐 偷看公子,眉清目秀,面白唇红,身段风流。”
(3).戏曲演员表演的各种舞蹈化形体动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 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説白而已。”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开口便成腔,不须摹倣身段规模,做出都成样。”《相声传统作品选·黄鹤楼》:“我们没事儿净在一块儿研究,我给他呀说说身段嘛的,研究研究唱腔儿呀!”
词语解释:身殉  拼音:shēn xùn
指为某种信念而舍弃生命。 郭沫若 《万引》:“她也坠楼身殉了。” 巴金 《静夜的悲剧》:“四天后,她在断头台上身殉她的愚蠢行为。”
词语解释:身欠  拼音:shēn qiàn
谓伸腰打呵欠。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我娇怯怯朦朧身欠,慢腾腾待自起开帘。”
词语解释:身裁  拼音:shēn cái
身材,身体的高矮胖瘦。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魏帝 休夸 薛夜来 ,雾綃云縠称身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他生得唇红齿白,瘦削身裁。”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七四:“这个博物馆的馆长是个三十几岁的女子,生得很体面,身裁颀长。”
词语解释:身火  拼音:shēn huǒ
佛教语。指人欲。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为建涅槃忏启》:“慧雨微垂,即灭身火;梵风纔起,私得清凉。”
词语解释:身塔  拼音:shēn tǎ
僧塔。为僧人埋骨之所。有真身塔(肉身塔)、灰身塔(火化后以灰身立塔安葬)和舍利塔(仅取高僧火化后的舍利立塔供养)之别。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身塔不出 虎溪 ,泪碑有同 羊峴 。” 唐 元稹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后展公长逝徒以四韵为识》:“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踰旬便隔生!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
词语解释:身毒  拼音:shēn dú
印度 的古译名之一。《史记·大宛列传》:“﹝ 大夏 ﹞东南有 身毒国 。” 司马贞 索隐引 孟康 曰:“即 天竺 也,所谓 浮图胡 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清 严允肇 《洗象行》:“雄姿几耐 身毒 战,猛力可代 苍梧 耕。”参阅E.G.Pulleyblank,StageintheTranscriptionofIndianWordsinChinesefromHantoTang(1983), 钱文忠 《印度的古代汉语译名及其来源》(1990)。
词语解释:身役  拼音:shēn yì
职使,差使。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四折:“[ 梁鸿 云:]‘您是甚么身役?’[ 张 云:]‘俺两个是儒户。’”
词语解释:身架  拼音:shēn jià
身体,身躯。 康濯 《春种秋收·故事》:“那小伙子呀!身架儿就像画上的狮子,肚里头墨水也满多!” 甘征文 《任弼时·东进抗日前线》:“他脸庞瘦削,身架精悍。”
词语解释:身丁钱  拼音:shēn dīng qián
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此制自 汉 始,历代相沿,称名各异,赋额不一。 宋 沿之,称身丁钱或丁钱。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身丁钱者,东南 淮 、 浙 、 湖 、 广 等路皆有之。自 马氏 据 湖 南,始取 永道 郴州 桂阳军 茶陵县 民丁钱绢米麦。” 宋 陆游 《丰年行》:“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 宋 朝﹞二十至六十的男子,都要交纳身丁钱(或米、绢)。”
词语解释:身丁  拼音:shēn dīng
(1).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 广西 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者,亦行科纳,谓之‘掛丁钱’。”
(2).“ 身丁钱 ”的省称。《宋史·孝宗纪三》:“辛未,知 绍兴府 张津 进羡餘四十万緡,詔以代民输和买、身丁之半。”《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兴 洋 旧有义士,皆驍勇可用,祇是免身丁、差役之类,不费有司钱粮。”参见“ 身丁钱 ”。
词语解释:身丁钱  拼音:shēn dīng qián
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此制自 汉 始,历代相沿,称名各异,赋额不一。 宋 沿之,称身丁钱或丁钱。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身丁钱者,东南 淮 、 浙 、 湖 、 广 等路皆有之。自 马氏 据 湖 南,始取 永道 郴州 桂阳军 茶陵县 民丁钱绢米麦。” 宋 陆游 《丰年行》:“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 宋 朝﹞二十至六十的男子,都要交纳身丁钱(或米、绢)。”
词语解释:身挺  拼音:shēn tǐng
方言。犹躯干。 刘绍棠 《青枝绿叶》:“这骡子身挺四胯都好。”
词语解释:身教  拼音:shēn jiào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之母师》:“夫人诸姬皆师之,君子谓母师能以身教。”后以“身教”谓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别人。 宋 李吕 《师正堂》诗:“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陈世宜 《孟硕入狱不获探视诗以慰之》:“文字立教寻常耳,君独身教追如来。”如:身教重于言教。
词语解释:身器  拼音:shēn qì
指身体。佛家以身为受诸法之器,故称。《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真实事业品》:“我为任持身器安稳行道,受是段食。” 明 汤显祖 《书瓢笠卷示沙弥修问三怀》诗:“忽忽十年外,尘集老身器。”
词语解释:身图  拼音:shēn tú
为自身利益谋划。 明 张居正 《遵谕自陈不职疏》:“虽不敢怙权势以便身图,而水旱盗贼之时闻,吏治民风之未善,徒切忧惶。”
词语解释:身善  拼音:shēn shàn
犹言事必躬亲。《管子·君臣上》:“是故知善,人君也。身善,人役也。” 石一参 今诠:“身善,谓身行善事,善必躬行。” 郭沫若 等集校:“身善,言事必躬亲。”
词语解释:身识  拼音:shēn shí
佛教语。“六识”之一,由身体接触外界事物所获得的认识。佛教以身为触根,故称。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身识本烂熳,光曜不可攀。”参见“ 六识 ”、“ 六根 ”。
词语解释:身品  拼音:shēn pǐn
犹言身材躯干。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阁后有 隆儒殿 ,在丛竹中,制度特小。 王原叔 久在讲筵而身品短,同列戏之曰:‘宜为 隆儒殿 学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年纪二十餘,身品五尺大。”《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操 见 关公 所穿緑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
词语解释:身薄  拼音:shēn báo
(1).谓徒手搏斗。《文选·枚乘〈七发〉》:“毅武孔猛,袒裼身薄。” 李周翰 注:“身薄,空手执取。”
(2).谓身体呈扁薄形。《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 司马贞 索隐引 晋 郭璞 曰:“如牛脾,身薄,细鳞,紫黑色。”
词语解释:身下  拼音:shēn xià
犹身边。《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望家乡又在数千里之外,身下没些个盘缠。”
词语解释:身干  拼音:shēn gàn
同“身干”。指植物的主干。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二:“劈接法:先附地平锯去身榦。”
共193,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