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首字词组
蹉跎蹉路蹉蹋蹉跎岁月蹉失蹉碎  
蹉过蹉蹉蹉躟蹉踏蹉败蹉跎时日  
蹉跌蹉雹蹉动蹉踬蹉对蹉西  

词语解释:蹉跎  拼音:cuō tuó
(1).失足。《楚辞·王褒〈九怀·株昭〉》:“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洪兴祖 补注:“蹉跎,失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岭悬坡,蹭蹬蹉跎。”
(2).失时。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胡荽》:“蹉跎失机,则不得矣。”
(3).衰退。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 唐 薛逢 《追昔行》:“嘆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
(4).失意;虚度光阴。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唐 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 清 周準 《塞下曲》:“持筹絶域感蹉跎,沙塞年年漫枕戈。”
(5).参差不齐貌。 汉 蔡邕 《协和婚赋》:“既臻门屏,结轨下车,阿傅御竖,雁行蹉跎,丽女盛饰,曄如春华。”
(6).阻挠。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牛小姐见面》:“他要辞官被我爹蹉跎。”
词语解释:蹉过  拼音:cuō guò
错失;错过。《朱子语类》卷一一五:“操,则便在这里;若著力去求,便蹉过了。” 明 李贽 《罗近谿先生告文》:“ 罗先生 今兹来,慎勿更蹉过!恐此老老矣,后会难可再也。” 清 赵翼 《罗浮纪游》诗:“假使遇此老,不为亲勘破,应貽平生恨,谓异人蹉过。”
词语解释:蹉跌  拼音:cuō diē
(1).失足跌倒。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师》:“推车上山,力不能任,颠蹶蹉跌,伤我中心。”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妓》:“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住,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清 谭嗣同 《六盘山转饟谣》:“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
(2).失误。《汉书·朱博传》:“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跌, 博 遂成就之。”《魏书·郭祚传》:“ 太和 以前,朝法尤峻,贵臣蹉跌,便致诛夷。”
(3).相左;不相遇。《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
(4).比喻受挫、失势。《九尾龟》第八三回:“只要等这件事情冷了些儿,那时仍旧可以出来的,虽然暂时蹉跌一下子,却得了个天字第一号上好的名声。”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郑君 锋芒太露而昧于 中国 社会情形,蹉跌自所难免。”
词语解释:蹉路  拼音:cuō lù
犹失路。《五灯会元·金山颖禅师法嗣·节使李端愿居士》:“公( 李端愿 )曰:‘祇知贪程,不觉蹉路。’ 观 (僧 达观 )拓开曰:‘百年一梦,今朝方省。’”
词语解释:蹉蹉  拼音:cuō cuō
虚度;失时。 清 史善长 《闻述庵先生予告归籍率成长句奉寄》:“蹔託 江 湘 亦偶然,蹉蹉揽镜惜华颠。”
词语解释:蹉雹  拼音:cuō báo
犹陵轹,欺压。
词语解释:蹉蹋  拼音:cuō tà
见“ 蹉踏 ”。
词语解释:蹉踏  拼音:cuō tà
亦作“ 蹉蹋 ”。 搓揉;踩踏。《文选·马融〈长笛赋〉》“蹉纤根” 唐 李善 注:“言以足蹉蹋纤根。”
词语解释:蹉躟  拼音:cuō ráng
行走不顺貌。 汉 扬雄 《太玄·差》:“足纍纍,其步蹉躟。”
词语解释:蹉动  拼音:cuō dòng
谓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动。《晋书·五行志下》:“ 吴 孙权 太元 元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 高陵 树二千株,石碑蹉动, 吴 城两门飞落。”
词语解释:蹉跎岁月  拼音:cuō tuó suì yuè
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形容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词语解释:蹉踏  拼音:cuō tà
亦作“ 蹉蹋 ”。 搓揉;踩踏。《文选·马融〈长笛赋〉》“蹉纤根” 唐 李善 注:“言以足蹉蹋纤根。”
词语解释:蹉踬  拼音:cuō zhì
挫折;困顿。 梁启超 《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其存者宛转窜於穹北苦瘠之地,蹉躓频续,则同胞急难之情生。”
词语解释:蹉失  拼音:cuō shī
过失;失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凡巧妙之术,中间必有不稳处。如步步蹋实,即小有蹉失,终不至折肱伤足。” 清 高其倬 《蓟州城》诗:“长计一蹉失,塞马仍纵横。”
词语解释:蹉败  拼音:cuō bài
失败。 梁启超 《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去年始一著手,未得行其志,遽遭幽闭,新政蹉败。”
词语解释:蹉对  拼音:cuō duì
诗歌对仗中对应词位置不同,参差为对。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如《九歌》:‘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当曰蒸蕙肴,对奠桂酒,今倒用之,谓之蹉对。”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法微三》:“ 沉存中 以《九歌》之‘蕙殽蒸’、‘奠桂酒’为蹉对之祖。 唐 人七言起结对者,多用此法。其中联如 刘长卿 ‘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暉’,亦蹉对之类。”
词语解释:蹉碎
踏碎
词语解释:蹉跎时日
虚度光阴
词语解释:蹉西
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