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躞蹀腾蹀蹑蹀踥蹀跷蹀捷蹀  
蹀蹀蹴蹀踏蹀跕蹀蹂蹀   

词语解释:躞蹀  拼音:xiè dié
(1).小步行走貌。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塑神镇鬼》:“候至三四更,西北角倏走出一女郎,躞蹀步到二人前,有下拜之象。”
(2).徘徊。 唐 张祜 《爱妾换马》诗:“嬋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 柯灵 《香雪海·怀傅雷》:“我在僻静的 净寺 一带躞蹀了大半天,想来想去,想不透怎么会发生这样一个大转折。”
词语解释:蹀蹀  拼音:dié dié
(1).飘动貌。 南朝 宋 鲍照 《遇铜山掘黄精》诗:“蹀蹀寒叶离,灇灇秋水积。” 钱仲联 集注:“蹀蹀,动貌。”
(2).缓行貌。 宋 范成大 《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诗:“徘徊忽腾上,蹀蹀恐颠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衣怪》:“二人以袖蔽面,蹀蹀徐行。”
词语解释:腾蹀  拼音:téng dié
犹奔腾。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天闲久索骑,骏足方腾蹀。”
词语解释:蹴蹀  拼音:cù dié
小步快行貌。 汉 蔡邕 《青衣赋》:“綺绣丹裳,躡蹈丝屝。盘跚蹴蹀,坐起昂低。”
词语解释:蹑蹀  拼音:niè dié
往来小步貌。《文选·张衡〈南都赋〉》:“脩袖繚绕而满庭,罗袜躡蹀而容与。” 李善 注:“躡蹀,小步貌。” 吕向 注:“躡蹀,小取步而行。”
词语解释:踏蹀  拼音:tà dié
亦作“蹋蹀”。 顿足,踏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女儿子二》:“我欲上 蜀 蜀水 难,蹋蹀珂头腰环环。”《隋书·五行志上》:“ 周宣帝 与宫人夜中连臂蹋蹀而歌曰:‘自知身命促,把烛夜行游。’帝即位三年而崩。”
词语解释:踥蹀  拼音:qiè dié
奔走;小步趋进貌。《楚辞·九章·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洪兴祖 补注:“踥蹀,行貌。” 唐 秦韬玉 《紫骝马》诗:“生狞弄影风随步,踥蹀衝尘汗满沟。”
词语解释:跕蹀  拼音:dié dié
身上佩带的饰物。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火石帒》:“ 睿宗 朝,制武官五品已上,带七事跕蹀。注云: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真噦、厥针筒、火石帒。”参阅《旧唐书·舆服志》
词语解释:跷蹀  拼音:qiāo dié
亦作“蹻蹀”。 犹奔走。 宋 沉辽 《德相惠新茶复次元韵奉谢》:“轻重必酬酢,往来烦蹻蹀。” 清 徐大容 《床山归自括苍以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为韵得叶字》:“惟餘山水怀,寤寐尚蹻蹀。”
词语解释:蹂蹀  拼音:róu dié
犹踩踏。 明 徐复祚 《红梨记·托寄》:“ 汴京城 天骄气赊, 赵世庙 犬羊蹂蹀。”参见“ 踩踏 ”。
词语解释:踩踏  拼音:cǎi tà
亦作“跴踏”。
(1).踩;践踏。 赵树理 《三里湾·老五园》:“贩菜的人和牲口每天踩踏着路旁的庄稼。” 蹇先艾 《水葬》:“你撞着我的肩膀,我踩踏了你的脚跟。”《红楼梦》第五八回:“当下 荣 寧 两处主人既如此不暇,并两处执事人等,或有跟随着入朝的,或有朝外照理下处事务,又有先跴踏下处的,也都各各忙乱。”
(2).作践,欺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九章:“ 有威婆子 横了矮婆子一眼,不服气地说:‘人走了衰运,连你骗人骗鬼的人也来踩踏啦,哼!’”
(3).实地察看。
词语解释:捷蹀  拼音:jié dié
往来小步貌。 唐 沉亚之 《柘枝舞赋》:“驱捷蹀以促碎,尽戎仪於弱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