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踶跂 拼音:dì qí
用尽心力,勉力行之的样子。《庄子·马蹄》:“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蹩躠、踶跂,皆用心为仁义之貌。” 元 卢挚 《与姚江村先生书》:“篤好古道者,莫不踶跂振跃,操觚挈牘,咀英蘤,潄芳润,以求理义之指归。”词语解释:踶啮 拼音:dì niè
亦作“ 踶囓 ”。踢咬。《晋书·庾峻传》:“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於市。” 唐 韩愈 《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怒相踶啮者。”《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 佶 将入府,乘马輒踶囓,伤 佶 髀。” 宋 曾慥 《类说·画后品》:“ 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每夕必踶囓长鸣,如索水草。”词语解释:踶触 拼音:dì chù
踢撞。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死生有命》:“一日黎明,墙忽轰然崩塌,盖为马所踶触也。”词语解释:踶趹 拼音:dì guì
用蹄踢。后引申指用脚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潍水狐》:“驴之为物庞然也,一怒则踶趹嘷嘶。” 章炳麟 《与篁溪书述狱中事》:“自是狱卒陵藉,余亦以拳拟之,或夺其椎。固自知力不逮,亦 太史公 所谓知死必勇者,以是遭狱卒踶趹二次。”词语解释:踶啮马 拼音:dì niè mǎ
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 威 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词语解释:踶踣 拼音:dì bó
1.跪倒。词语解释:踶蹶 拼音:dì jué
用蹄踢。《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马不是见了他先踶蹶咆哮的闪躲,便是吓得周身乱颤。”词语解释:踶马 拼音:dì mǎ
一种烈性马。常用后蹄踢人。 宋 刘跂 《宣防宫赋》:“岌乎喘牛,蹶若踶马。”词语解释:踶地
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