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跟底 拼音:gēn dǐ
面前;旁边。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一发的走到跟底,大家吃一会没滋味。”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相公呵,怕!你要做好事, 兴奴 儘依得,你则休渐渐来跟底。”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走到他跟底,呀呀呀可怎生无一箇睬我的。”词语解释:跟肘 拼音:gēn zhǒu
脚跟和手肘。为人体四肢的一部分。比喻不全的笔划。 宋 苏轼 《石鼓歌》:“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犹能辨跟肘。”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字中之漫灭缺损者,如疮瘠之瘢痕,手间之胼胝,与夫形体不全,但餘足跟臂肘者耳。” 清 沉德潜 《分赋古鼎诗三十韵》:“跟肘细分析,詰曲空抑噫。”词语解释:跟脚 拼音:gēn jiǎo
(1).脚跟。喻指立足点或立场。 明 李贽 《答刘宪长书》:“纵不落髮,亦自不妨,在彼在此,可以任意,不必立定跟脚。”《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汪革 ﹞却也自恃没有反叛实迹,跟脚牢实,放心得下。”
(2).底细,来历。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二折:“我盘盘他的跟脚,把文溜他一溜。”《西游记》第八回附录:“但恐难以识认,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纸,将父母姓名、跟脚原由,备细开载。”《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教他访那女子跟脚,曾否许人。”
(3).指事物的底部,基础。 明 李贽 《观音问·答澹然师》:“学道人大抵要跟脚真耳,若始初以怕死为跟脚,则必以得脱生死、离苦海、免恐怕为究竟。” 明 吕坤 《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 阳明 説良知,乃在情上立跟脚,认端绪作根本。”《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此地已是 泰山 跟脚,从此便一步一步的向上行了。”
(4).谓鞋大小合适,便于走路。俗谓称脚。《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少爷,你老也支给我两吊,我买双鞋。瞧,这鞋不跟脚了。” 王血波 《宝山参军》:“我做的鞋子比你更强,又结实来又跟脚嗨!”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给 二愣 找双跟脚的鞋。”
(5).随即。《廿载繁华梦》第二八回:“这时因 周庸祐 跑了过去,各人都跟脚前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三:“爹爹妈妈一进房门,总要向那跟脚走进的老头子笑道:‘难为你了, 邓大爷 !又把你们累了几天了!’”词语解释:跟头 拼音:gēn tou
(1).犹跟斗、筋斗。《西游记》第七二回:“ 八戒 道:‘我被那厮将丝绳罩住,放了绊脚索,不知跌了多少跟头。’”《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他用力太猛,闹了个跟头。” 老舍 《马裤先生》:“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2).引申为遭挫折而失败。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左’倾社会主义也在领导权问题上翻了很多跟头。”
(3).旁边。《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这田在 赵完 屋脚跟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将被单拿来在太公脚跟头睡。”
(4).脚后跟。 许志行 《师弟》:“可怜他双脚的跟头,两手的面上,生满了腐烂的冻疮。”
(5).指头竖地倒挺翻身的杂技。参见“ 跟头戏 ”。
词语解释:跟头戏 拼音:gēn tou xì
指以头竖地倒挺翻身的杂技。词语解释:跟役 拼音:gēn yì
随从;仆役。《三侠五义》第九四回:“额外还要找个跟役,为的是路上服侍服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应付大差》:“跟役因小事与衙役争角。”词语解释:跟前人 拼音:gēn qián rén
指侍妾。《红楼梦》第三六回:“如今做了跟前人,那 袭人 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词语解释:跟局 拼音:gēn jú
指旧时妓女的随从。《九尾龟》第三十回:“ 秋谷 输了十餘杯, 陈文仙 代了三杯,跟局娘姨代了三杯。”《文明小史》第四八回:“ 白趋贤 就借 一品香 的纸笔,写了五张请客票,亦交代了 张媛媛 的跟局,叫他带回去先去请客。”词语解释:跟即 拼音:gēn jí
立即;马上。 沙汀 《记贺龙》十四:“于是小鬼跟即走了进来,递给他一卷电报。” 克非 《春潮急》二七:“﹝ 李世泉 ﹞将信递给 李春山 :‘马上送回去,叫 文如仁 、 李克 跟即执行!’”词语解释:跟声 拼音:gēn shēng
随着声音,形容行动迅速。 赵志迅 《娃他妈》:“‘快--’跟声拥进来一伙妇女。”词语解释:跟劲 拼音:gēn jìn
方言。得力。 老舍 《牛天赐传》十一:“跑是没用的,他的腿不跟劲。” 老舍 《赵子曰》第三:“ 老赵 的腿许不跟劲。”词语解释:跟夫 拼音:gēn fū
指旧时出殡时跟随的拨旗扛夫。旧时 北京 富人出殡,要用32人、48人或64人抬棺材,也叫抬扛。另有4位杠夫拿着拨旗,在四角跟随。扛夫换班须注意拨旗,以便进退有序。 老舍 《茶馆》第三幕:“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词语解释:跟差 拼音:gēn chāi
旧时跟随在官员身边供差遣的人。词语解释:跟斗翻 拼音:gēn dǒu fān
指旧社会本利成倍滚上去的一种高利贷。 沙汀 《记贺龙》七:“就拿放利说吧,有大加一,跟斗翻,我自己家里就是被剥削的。”词语解释:跟房 拼音:gēn fáng
旧时随嫁的婢女。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你们娶聘,骑马坐轿,绫罗绸缎,跟房跟班,你们享过福。”词语解释:跟履 拼音:gēn lǚ
鞋子。借指脚下。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忤者死跟履,附之升顶颠。” 冯浩 笺注:“诸本皆作‘艰履’,《戊籤》作‘跟’…… 徐 曰:‘跟字是,犹言死於践踏也。’”词语解释:跟手 拼音:gēn shǒu
随即;接着。《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谁知先生前脚出去,军门跟手就断气。”《市声》第一回:“他老婆下了机器,量三升米,跑到井上去淘了,跟手就到灶下煮饭。” 杨纤如 《伞》第十章:“靠后院门的一个人,立即关上院门,跟手抽出明晃晃的苗刀,金刚般地站在那里。”词语解释:跟包 拼音:gēn bāo
(1).旧时指专为某个戏曲演员管理服装及做其他杂务。 秦瘦鸥 《秋海棠》四:“尤其是那个跟包的小 荣奎 ,因为他把 秋海棠 诓到 撷英 去和 王掌柜 的媳妇见面之后, 玉昆 曾经狠狠地揍过他一顿。”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赶明儿你不必拉车了,顶好跟包去!”
(2).指做这种工作的人。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七回:“那跟包开了缸,就缸里闻了一闻道:‘不差,跟老板抽的差不离。’” 秦瘦鸥 《秋海棠》二:“他想回头去问 荣奎 ,可是这个功成身退的跟包先生,早就走得不见影踪了。” 徐迟 《牡丹》一:“那时,在不是主角的,而是配角的舞台底下的化妆室里,再不是由六个跟包侍候他穿行头的名演员了。”词语解释:跟屁虫 拼音:gēn pì chóng
指老跟在别人后面的人。《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你才枉为 罗心刚 的跟屁虫呢!”《花城》1981年第5期:“ 程六 ,这个小‘跟屁虫’,听到了这个词儿,从此就总挂在嘴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 鲁王 皱起了眉头:‘怪呀,这回这两个跟屁虫一个也没跟上。’”词语解释:跟斗 拼音:gēn dǒu
(1).人体失去平衡而摔倒,或指人体向下弯曲然后翻转的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一脚踏到外面,仰面就是一个跟斗。” 丁玲 《过年》:“ 强哥 和 毛弟 在毡上大显好身手,说是从 孙悟空 那里学来的跟斗,一下可以打过十万八千里。”
(2).喻指挫折或失败。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你有丰富的经验,看 香港 市场的变化,决定自己的行动,别人保不住会在‘汇丰’手里栽跟斗,你一定会站得稳稳的。”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 梁建 所跌的跟斗,不是一般的跟斗,而是带有毁灭性的跟斗。” 浩然 《艳阳天》第九二章:“ 焦庆 媳妇不知怎么也插上一句:‘别怪主任摔跟斗,今年的麦子个儿分量就是重。’”词语解释:跟斗虫 拼音:gēn dǒu chóng
孑孓的俗称。 清 吴趼人 《俏皮话·水虫》:“水中有一种虫,必头尾皆动,然后能行;其游行时,似翻跟斗,故俗呼之为跟斗虫。”词语解释:跟挂 拼音:gēn guà
亦作“ 跟絓 ”。 倒挂身体的杂技表演。《文选·张衡〈西京赋〉》:“侲僮程材,上下翩翩,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絶而復联。” 薛综 注:“突然倒投,身如将坠,足跟反絓橦上,若已絶而復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辩问》:“跳丸弄剑,踰锋投鋏,履絙登幢,摘盘缘案,跟挂万仞之峻峭。”《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晋 傅玄 《正都赋》:“乃有材童妙妓,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忽跟挂而倒絶,若将坠而復续。” 唐 李白 《明堂赋》:“扶标川而罔足,拟跟絓而罢躋。”《文献通考·乐考二十》:“杂戏盖起於 秦 汉 ,有……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吐火。”词语解释:跟止 拼音:gēn zhǐ
见“ 跟趾 ”。
词语解释:跟趾 拼音:gēn zhǐ
脚后跟。《文选·张衡〈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旧注:“跟,踵也。《尸子》又曰:‘ 莒国 有石 焦原 者,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 莒国 莫敢近也。有以勇见 莒子 者,独却行齐踵焉,所以称於世。’”《后汉书·张衡传》作“跟止”。词语解释:跟捕 拼音:gēn bǔ
跟踪搜捕。《明史·兵志四》:“有所勾摄,自卫所开报,先覈乡贯居止,内府给批,下有司提本军,谓之跟捕;提家丁,谓之勾捕。”词语解释:跟丁 拼音:gēn dīng
旧时跟随在主人身边供使唤的人。亦喻指走卒。 鲁迅 《南腔北调集·〈萧伯纳在上海〉序》:“至于有些 中国 报,那是无须多说的,因为原是洋大人的跟丁。”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一章:“ 蹇小湖 仍在问他的跟丁:‘你又怎么晓得走这一条路呢?’”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一章:“外号人称‘抓鱼儿’的,带着两个跟丁走了过来。”词语解释:跟儿 拼音:gēn ér
脚或鞋的后跟。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裹脚》:“为你行步好郎当,为你绊住了我的跟儿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美人足》:“秋千罢,将跟儿慢拽,笑倚郎肩。”词语解释:跟上 拼音: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例如:跟上教授们。
与…看齐。例如:要跟上比他跑得快的运动员并不难。词语解释:跟人 拼音:gēn rén
(1).旧时称随从的人。《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怕自己的跟人不在行,交给 单太爷 的小跟班,即刻送去。”《孽海花》第五回:“ 雯青 把自己跟人,打发到外边去歇歇。”
(2).旧指妇女嫁人。如:大姐已经跟人了,二姐还没出嫁。词语解释:跟兔 拼音:gēn tù
旧时称男妓的跟班。《负曝闲谈》第二八回:“那门呀的一声开了,走出一个跟兔,问:‘爷是哪里来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有几个‘跟兔’,一个个垂手侍立。”词语解释:跟前 拼音:gēn qián
(1).身边;面前。 元 王元鼎 《河西后庭花》曲:“你来我跟前委实图甚。”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启寇》:“可到得公主跟前?”《红楼梦》第二三回:“你又在我跟前弄鬼。” 柯蓝 《火车上的少校》:“突然他把本子往我跟前一推。”
(2).旁边;近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到跟前,方知是,覷牌额分明是勅赐。”《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有一个童生,推着出恭,走到察院土墙跟前,把土墙挖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 巴金 《团圆》:“同志,你辛苦了……我唱个歌给你听,我就在你耳朵跟前唱,只有你一个人听得见。”词语解释:跟从 拼音:gēn cóng
(1).追随。 茅盾 《耶稣之死》:“ 耶稣 对这兄弟两人说教,这两兄弟就舍了网,跟从了 耶稣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四章:“你 二柱 弟领头,我全心跟从。”
(2).随从的人。《歧路灯》第九四回:“果然观察三更时起来,庙祝伺候盥漱。衙役,跟从,轿夫,马匹,俱已齐备。”词语解释:跟住 拼音:gēn zhù
紧接着。 李準 《参观》:“在春天浇‘拔节水’时,我们不马上浇它,等它两天,让小麦下边几个节不拔得那快,蹲一蹲,长硬实粗壮,然后再跟住浇水。”词语解释:跟伴 拼音:gēn bàn
随从。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八大刹佛作,媲美 苏州 。而 重寧寺 佛作,则照内工做法……文扮武扮,半文半武,番佛、跟伴、娃娃、鬼判、难人、赤色粧各样肉色。”词语解释:跟屁精 拼音:gēn pì jīng
指专门跟在别人后面转的人。 茅盾 《无题》:“他又不是我的跟屁精,他根本不知道我的生活,怎么就可以武断--就可以无端怀疑我告诉他的话?”词语解释:跟官 拼音:gēn guān
(1).旧时指跟随和侍候官员。《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妇人道:‘拙夫姓 韩 ,与小儿在衙门跟官,蚤去晚回,官身不得相会。’”《九尾龟》第二一回:“期满出来, 浙江 住不得了,便挟着几年的积蓄,直到 苏州 ,要想寻条门路,依旧跟官。”
(2).旧时指官员的随从。《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跟官、门皁、轿夫、吹手多要酒饭钱。”词语解释:跟头戏 拼音:gēn tou xì
指以头竖地倒挺翻身的杂技。词语解释:跟屁股 拼音:gēn pì gǔ
紧跟在后面。《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等到臬臺回到自己的衙门,首府、县跟屁股赶了来叩喜。”词语解释:跟寻 拼音:gēn xún
跟踪寻找。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顾觅人力》:“如有逃闪,将带东西,有元地脚保识人前去跟寻。”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我且换了衣服,跟寻我那 李千金 小姐去。”《西游记》第四十回:“那怪已骋风头,将 唐僧 摄去了,无踪无影,不知摄向何方,无处跟寻。”《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我一路跟寻到此。”词语解释:跟踵 拼音:gēn zhǒng
脚后跟。词语解释:跟踪 拼音:gēn zōng
(1).紧紧跟在后面(追赶或监视)。 黎少岑 《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不知组织破获的消息,但已发现他身后有人跟踪。”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走着,走着,他自然地带着不经意的神情回顾一下,没有发现跟踪的人,他就加快了脚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奋力地跟踪奔下山去。”
(2).紧接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谁派你来的?’ 刘胜 问……‘你来干啥的?’ 小王 跟踪问一句。”词语解释:跟衣 拼音:gēn yī
犹足衣。《史记·平準书》“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 唐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斐 《汉晋律序》:“状如跟衣,著左足下,重六斤,以代臏,至 魏武 改以代刖也。”词语解释:跟班 拼音:gēn bān
(1).旧时跟随在官员身边供使唤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於是有两三个跟班扶持着,勉强出来会客。”《九尾龟》第二一回:“无可奈何,便改了行业,出去当差,央人荐到 浙江 一个候补知府公馆内,当了几年跟班。” 方之 《阁楼上》一:“‘文攻武卫’那阵,他是 郑 ‘司令’的讲稿起草人兼跟班,后来被提拔为政工组长。”亦指主人的随从。《镜花缘》第七八回:“我非你的跟班,为何你在我前。” 张友鹤 注:“跟班,跟随出行的僕人。” 沉从文 《三三》:“每一个人家,房子里一定还有许多跟班同丫头,跟班的坐在大门前接客人的名片,丫头便为老爷剥莲心。”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你们娶聘,骑马坐轿,绫罗绸缎,跟房跟班,你们享过福。”
(2).随同班级或班组一起活动。如:跟班劳动;跟班听课。词语解释:跟究 拼音:gēn jiū
查究;追究。《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丈夫回来,跟究出情由,怎肯干休?”《歧路灯》第四六回:“那时我真怕弄出人命官司来,又怕跟究出 范姑子 那一番情节。”《大马扁》第三回:“怒的是被人嘲笑,欲要跟究,又不知是何人説的。”词语解释:跟絓 拼音:gēn guà
见“ 跟挂 ”。
词语解释:跟挂 拼音:gēn guà
亦作“ 跟絓 ”。 倒挂身体的杂技表演。《文选·张衡〈西京赋〉》:“侲僮程材,上下翩翩,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絶而復联。” 薛综 注:“突然倒投,身如将坠,足跟反絓橦上,若已絶而復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辩问》:“跳丸弄剑,踰锋投鋏,履絙登幢,摘盘缘案,跟挂万仞之峻峭。”《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晋 傅玄 《正都赋》:“乃有材童妙妓,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忽跟挂而倒絶,若将坠而復续。” 唐 李白 《明堂赋》:“扶标川而罔足,拟跟絓而罢躋。”《文献通考·乐考二十》:“杂戏盖起於 秦 汉 ,有……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吐火。”词语解释:跟步 拼音:gēn bù
跟随。《三侠五义》第八一回:“ 智爷 推着车子, 英姐 跟步而行。”词语解释:跟进 拼音:gēn jìn
(1).跟踪前进。如:前沿已经突破,后续部队源源跟进。
(2).援例或仿效他人行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五:“ 夏世富 原来等 夏亚宾 的,他打几折,他好跟进。现在不行了,他不好说回去算了再讲,只好咬紧牙关,说:‘我和你一样吧,也是六折。’”
(3).递进。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部第二章:“主帅的晋级,一般总是意味着部属的跟进。”词语解释:跟车 拼音:gēn chē
跟在车上押运货物。 刘绍棠 《摆渡口》一:“一辆载重大汽车,装满货品,从公路跑来;到了河边,跟车的小伙子朝 青林 喊:‘劳驾给喊声管船的,把船摆过去。’”词语解释:跟问 拼音:gēn wèn
犹追问。《歧路灯》第四十回:“ 惠养民 心中有事,见这个光景,更慌更疑,越是要靠实跟问。”词语解释:跟缉 拼音:gēn jī
跟踪追捕。《隋唐演义》第二一回:“ 来总管 道:‘正是。还着该州捕盗跟缉纔是。’”词语解释:跟随 拼音:gēn suí
(1).随从在后面。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三折:“因主公设此一会,要修两国之好,因此俺主公则领小官 相如 跟随前来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闻小姐 仍旧带了 闻龙 夫妻跟随,同 杜子中 到 成都 来。”《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太老爷又恭喜高升,小的本该跟随太老爷去,怎奈小的老了,又得了病在身上。” 艾青 《国旗》诗:“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它,它引我们前进。”
(2).指跟随的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我若不覰大人面皮,直赢的他与我跟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营官》:“至于队长进见,慰以甘言,兵丁、跟随,犒之酒饌。” 艾芜 《南行记·瞎子客店》:“他一出门,总叫我做他的跟随,还叫我背一杆枪。”词语解释:跟马 拼音:gēn mǎ
旧时称跟随在官员车轿后面骑马的随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宴》:“你是老爷跟马贱人,敢辱我乘龙贵壻?”《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出来拜客,一定是緑呢四人轿,一顶红伞,一匹顶马,一匹跟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 赵宪 太太 陆夫人 ,在 天妃宫 行辕坐了緑呢大轿登程。前头顶马,后头跟马;轿前高高的一顶日照。”词语解释:跟胫 拼音:gēn jìng
脚跟与小腿。 元 马祖常 《送袁伯长归浙东》诗之二:“翁姑纍带索,跟脛无完肤。”词语解释:跟腱 拼音:gēn jiàn
哺乳动物小腿腓肠部大肌肉的腱联合形成的强有力腱,止于足跟骨词语解释:跟脚里 拼音:gēn jiǎo lǐ
指身边,面前。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则索倚定门儿手托腮,想别人奴胎,也得个自在,轮到我跟脚里,都世袭了烟月牌。”词语解释:跟胥 拼音:gēn xū
随从小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总论》:“跟胥播弄属役之过失。”词语解释:跟足 拼音:gēn zú
犹言称脚。指鞋子适合脚的尺寸,便于行走。《锺馗斩鬼传》第一回:“戴一顶折角头巾,依稀好似 郭林宗 ;穿一双跟足朱履,仿佛浑如 张果老 。”词语解释:跟趟儿 拼音:gēn tàng ér
〈方〉①赶上一般人的水平:他学习跟上趟儿了ㄧ他的认识有点儿跟不上趟儿。②来得及:吃完饭再去看电影还~。词语解释:跟趾 拼音:gēn zhǐ
脚后跟。《文选·张衡〈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旧注:“跟,踵也。《尸子》又曰:‘ 莒国 有石 焦原 者,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 莒国 莫敢近也。有以勇见 莒子 者,独却行齐踵焉,所以称於世。’”《后汉书·张衡传》作“跟止”。词语解释:跟着 拼音:gēn zhe
(1).尾随在后面。《宣和遗事》前集:“那 明皇 无计奈何……把那贵妃使 高力士 将去佛堂后田地里縊杀了。诸军且跟著 明皇 入 蜀 。”《水浒传》第六十回:“ 晁盖 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了 法华寺 ,跟着和尚,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 沙汀 《淘金记》十五:“现在,他又跟着寡妇跑到 筲箕背 查看来了。”
(2).紧接着。 丁玲 《松子》:“他偷过不熟的玉蜀黍,他也跑到桃园里去偷桃子,他被打过,也被狗追逐过,但他的胆子和技巧也就跟着有了进步。” 吴组缃 《山洪》十五:“跟着是连日的阴雨。”
(3).随即。 茅盾 《无题》:“刚才朗诵时的全部经过突又在她意识上显现了,她那镜中影的嘴唇上的嘲讽的微笑便跟着强化。” 沙汀 《淘金记》十五:“‘忙什么呵!’ 孙表婶 说:‘茶总要喝一杯呀!’‘不,我跟着要回去!’”词语解释:跟蹠 拼音:gēn zhí
脚后跟。 明 邝露 《赤雅·生丁白丁黑丁》:“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蹠,沁以蛇油。”词语解释:跟超掖夹 拼音:gēn chāo yè jiā
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后以“跟超掖夹”形容富于勇力。 唐 柳宗元 《晋问》:“弓人之弓,函人之甲,胶角百选,犀兕七属,乃使跟超掖夹之伦,服而持之,南瞰诸华,北讋羣夷,技击节制,闻於天下。”集注引 童宗说 曰:“跟,音根,足踵。夹,音挟。”词语解释:跟赶 拼音:gēn gǎn
追赶。 元 王仲文 《王祥卧冰》:“我今跟赶家兄去,急急登程休停住,迟又恐成差误。”词语解释:跟大爷碰碰
同大爷较量较量词语解释:跟哪儿来
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