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灰平声 [详注1][lái][hāi hái][āi][kē][cāi][zāi][ái][音腮。多鬚貌。][gāi][详注2]

[守宮槐][pēi pī péi][léi][méi][音磓。《广韵》治玉。《集韵》锻也。][kuí][详注3][huī][léi][bēi][音隈。石不平。][傀儡]鼿[kuī][suī][亦手摩物也]


注1:能 《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鳖,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 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
注2:欸 ēi,《唐韵》乌开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开切,音哀。《说文》訾也。一曰然也。《扬子·方言》欸,𧫦然也。南楚凡言然者,或曰欸,或曰𧫦。 又叹声。《陈芳·芸窗私志》今人暴见事之不然者,必出声曰欸,乌开切,乃叹声也。《楚辞·九章》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曰》欸,叹也。
注3: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堆。《诗·豳风》敦彼独宿。《传》敦敦然独宿也。
首字词组
赅简赅综赅洽赅括赅博   
赅通赅赡赅存赅备赅姓   

词语解释:赅简  拼音:gāi jiǎn
齐备而扼要。 清 曾国藩 《葛寅轩先生家传》:“ 宋 司马光 请开十科以求贤,其目至为賅简。”
词语解释:赅通  拼音:gāi tōng
(1).兼通。 王闿运 《〈屈贾文合编〉序》:“盖两君子俱以文儒賅通政事,有名世王佐之业。”
(2).贯通。
词语解释:赅综  拼音:gāi zōng
齐备而有条贯。 清 厉鹗 《〈醯略〉序》:“ 赵君意林 撰《醯略》成如干卷,賅综奥衍,靡所不具,实为前此所未有。”
词语解释:赅赡  拼音:gāi shàn
渊博丰赡。 明 杨慎 《丹铅续录·论文》:“故博者能繁,命之曰賅赡, 左氏 、 相如 是也。”
词语解释:赅洽  拼音:gāi qià
广博,渊博。 清 戴名世 《孔庙从祀议》:“如 毛 郑 之释经,於名物固为賅洽,而义理间有差舛。”《清史稿·文苑传二·祁韵士》:“ 李 藏书十餘楹,多善本, 韵士 寝馈其中五年,益賅洽。” 黄侃 《礼学略说》:“ 陈友仁 《周礼集説》,亦賅洽。”
词语解释:赅存  拼音:gāi cún
都俱有。 明 徐光启 《刻〈同文算指〉序》:“数之原其与生人俱来乎?始於一,终於十,十指象之,屈而计诸,不可胜用也。五方万国,风习千变,至於算数,无弗同者;十指之賅存,无弗同耳。”
词语解释:赅括  拼音:gāi kuò
犹概括。 清 龚自珍 《语录》:“即如此诗起六语,意则佳絶,但作二句疏还,此乃伤格乎!古人五字賅括矣,即多亦十字,足见道学不当与诗歧视也。” 梁启超 《东籍月旦》第一编:“此书简明賅括,最适於初学之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顾 中国 文章之美,乃为形声二者,是又非此例所能賅括也。”
词语解释:赅备  拼音:gāi bèi
齐备,完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上》:“今即《文选》诸体,以徵 战国 文体之賅备。” 严复 《救亡决论》:“首尾賅备,因应釐然。”《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2辑:“网罗赅备,细大不遗。”
词语解释:赅博  拼音:gāi bó
(1).犹博通。 晋 葛洪 《神仙传·王烈》:“常与人谈论五经百家之言,无不賅博。”一本作“ 该博 ”。
(2).渊博。 宋 刘斧 《青琐高议·骊山记》:“应制科,辞理优赡賅博。”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 杨用修 席芬名阀,涉笔瑰丽。自负见闻賅博,不恤杜譔肆欺。”
词语解释:赅姓  拼音:gāi xìng
谓纳女于天子。《国语·吴语》:“ 勾践 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晐姓於王宫。” 韦昭 注:“一介,一人。晐,备也。姓,庶姓。《曲礼》曰:‘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