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祃去声 [xià,降也,动词][shě shè,庐舍][huà,姓华][bà][jiè][xià,春夏][详注1][jiǎ jià,姓贾,或通价][jià,休假][详注2][chà,短缺][详注3][shà][zhà][duō][xià][详注4]


注1:泻 《广韵》《正韵》司夜切《集韵》《韵会》四夜切,音卸。卤也。《王充·论衡·书解篇》地无毛,则为泻土。
注2:帕 《集韵》普驾切,音怕。《释名》帕腹,横帕其腹也。
注3:籍 音谢。《前汉·义纵传》治敢往少温籍。《注》言无所含容也。 又地名。《史记·秦本纪》灵公十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韩城县北三十五里。
注4:嗻 zhè,音蔗。《说文》遮也。又《广韵》多语之貌。
末字词组
屈贾胡贾枚贾豪贾决贾鹾贾客贾孔贾
良贾工贾廉贾贫贾货贾鸡林贾富商蓄贾硕腹贾
海贾二贾班贾谐贾赝贾平贾无二贾盐贾
终贾富贾成贾储贾减贾鸿商富贾挜贾坊贾
百贾郑贾贪贾贱贾贝贾市不豫贾强贾猾贾
耿贾瞿塘贾舶贾贵贾蓄贾寇贾流贾大腹贾
待贾饰贾书贾豫贾刘贾游贾服贾 
远贾半贾上贾贩贾通贾官贾炫贾 

词语解释:屈贾  拼音:qū jiǎ
战国 屈原 与 汉 贾谊 的并称。两人平生都忧谗畏讥,从容辞令,遭遇相似。 南朝 梁武帝 《设谤木肺石二函诏》:“怀 傅 吕 之术,抱 屈 贾 之叹。” 唐 杜甫 《壮游》诗:“气劘 屈 贾 垒,目短 曹 刘 墙。” 宋 欧阳修 《送赵山人归旧山》诗:“ 屈 贾 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明 张居正 《与吴川楼给谏书》:“假令 屈 贾 之儔,少留意於此,则 汨罗 无不返之魂, 长沙 无赋鵩之感矣。”
词语解释:良贾  拼音:liáng jiǎ
善于经营的商人。《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閲不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清 张惠言 《与左仲甫书》:“夫用人之道,若良贾之息物然。陆而资舟,水而资车,故时用物而不匱。”
词语解释:海贾  拼音:hǎi jiǎ
海商。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咨海贾兮,君胡以利易生而卒离其形?”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尝闻海贾云:‘ 南海 时有海人出,形如僧。’”
词语解释:终贾  拼音:zhōng jiǎ
汉 终军 和 贾谊 的并称。两人皆早成,后因以指年少有才的人。《后汉书·胡广传》:“ 终 贾 扬声,亦在弱冠。”《晋书·潘岳传》:“ 岳 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 终 贾 之儔也。” 宋 司马光 《自嘲》诗:“英名愧 终 贾 ,高节谢 巢由 。” 清 钱谦益 《〈琅嬛类纂〉序》:“少司成 朱沧起 先生,以 终 贾 之年,蜚声史馆。”
词语解释:百贾  拼音:bǎi jiǎ
各种行业的商人。《汉书·尹翁归传》:“ 翁归 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餽,百贾畏之。” 三国 魏 曹丕 《平準诏》:“百贾偷利,喜贱其物。” 宋 苏轼 《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诗:“归来筑祠宇,要使百贾奔。”
词语解释:耿贾  拼音:gěng jiǎ
东汉 初名臣 耿弇 和 贾复 的并称。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三:“ 耿 贾 亦宗臣,羽翼共徘徊。”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耿 贾 官勋大, 荀 陈 地望清。”
词语解释:待贾  拼音:dài jiǎ
谓等待善价出售。详“ 待贾而沽 ”。
词语解释:待贾而沽  拼音:dài jiǎ ér gū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
词语解释:远贾  拼音:yuǎn jiǎ
从远方来或到远方去的商贾。 唐 韩愈 《南山》诗:“ 巨灵 与 夸蛾 ,远贾期必售。” 宋 赵师秀 《多景楼晚望》诗:“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説州形。”
词语解释:胡贾  拼音:hú jiǎ
经商的胡人。后亦泛称外国商人。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寧计资。” 清 梅曾亮 《送韩珠船序》:“惟 英吉利 ……越国万里,踔一船环叩海疆,诈言求市,惊恐民吏。边疆吏将以阑入边关罪罪之,当也。天子独察其胡贾,行无远识。”
词语解释:工贾  拼音:gōng jiǎ
(1).制造物品兼出售成品的手工业者。《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2).手工业和商业。《北史·阳固传》:“贵农桑,贱工贾。”
词语解释:二贾  拼音:èr jiǎ
(1).指行商、坐贾。《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拥遏二贾,害及四民。”
(2).见“ 二价 ”。
词语解释:二价  拼音:èr jià
亦作“ 二贾 ”。
(1).不同的价格。《汉书·王莽传上》:“市无二贾,官无狱讼。” 颜师古 注:“贾,音价。”《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 长安 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
(2).讨价与还价。 汉 王充 《论衡·是应》:“买物安肯不求贱?卖物安肯不求贵?有求贵贱之心,必有二价之语。”《南史·文学传·崔慰祖》:“ 慰祖 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寧有减不?’答曰:‘诚异 韩伯休 ,何容二价?’”
词语解释:富贾  拼音:fù jiǎ
富有的坐商。亦泛指富商。《汉书·食货志下》:“羲和置命士督五均六斡,郡有数人,皆用富贾。” 宋 柳师尹 《王幼玉记》:“﹝ 幼玉 ﹞所与往还皆衣冠士大夫。捨此,虽巨商富贾,不能动其意。” 明 何景明 《赠胡君宗器序》:“给纳之者,有权门,有贵家,有戚里,有世族,有豪商,有富贾。”
词语解释:郑贾  拼音:zhèng jiǎ
(1). 东汉 经学家 郑兴 和 贾逵 的并称。《后汉书·郑兴传》:“ 兴 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长於歷数,自 杜林 、 桓谭 、 卫宏 之属,莫不斟酌焉。世言《左氏》者多祖於 兴 ,而 贾逵 自传其父( 贾徽 )业,故有 郑 贾 之学。”
(2). 东汉 经学家 郑玄 和 贾逵 的并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钱辛楣之博》:“所著《经史答问》数卷,其畅发 郑 贾 之学,直接嫡乳,非他稍知皮毛之可比者。” 清 邓湘皋 《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 邹君 ﹞尝曰:里巷迂生,抱学究一经,不知 郑 贾 为何人。”
郑国 商人。《战国策·秦策三》:“ 周 人怀朴过 郑 贾,曰:‘欲买朴乎?’” 宋 辛弃疾 《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词:“ 郑 贾正应求死鼠, 叶公 岂是好真龙。”
词语解释:瞿塘贾  拼音:qú táng jiǎ
旧谓进 川 的商人。亦借指追求盈利、甘冒风险的商人。 唐 李益 《江南曲》:“嫁得 瞿塘 贾,朝朝误妾期。” 郁达夫 《梦醒枕上作翌日寄荃君》诗之三:“问谁甘作 瞿塘 贾,为少藏娇一亩庐。”
词语解释:饰贾  拼音:shì jiǎ
亦作“ 饰价 ”。 谓以欺诈手段抬高价格。《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与闻国事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市者不饰价。”参阅 清 洪颐煊 《读书丛录·饰贾》
词语解释:半贾  拼音:bàn jiǎ
亦作“ 半价 ”。 原价的一半。《汉书·食货志上》:“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於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颜师古 注:“本直千钱者,止得五百也。贾读曰价。”《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每出卖物,裁求半价。” 唐 白居易 《得甲牛觝乙马死,乙请偿马价》判:“当陪半价,勿听过求。”
词语解释:枚贾  拼音:méi jiǎ
汉 代辞赋家 枚乘 、 贾谊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观彼制韵,志同 枚 贾 。”
词语解释:廉贾  拼音:lián jiǎ
指不贪眼前小利而谋长远厚利的商贾。《史记·货殖列传》:“廉贾归富。”《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
词语解释:班贾  拼音:bān jiǎ
汉 班固 和 贾谊 的并称。《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 元康 , 潘 陆 特秀,律异 班 贾 ,体变 曹 王 。” 宋 陈造 《寄二孙》诗:“可用吾季孟,直辈古 班 贾 。”
词语解释:成贾  拼音:chéng jiǎ
亦作“ 成价 ”。
(1).定价。《周礼·地官·司市》:“以量度成贾而徵儥。” 贾公彦 疏:“成贾,谓定其价直。”《朱子语类》卷一○七:“士卒愁怨曰:‘主将刻剥士卒以为苞苴,陞转阶级皆有成价。’”
(2).议定价格成交。《左传·昭公十六年》:“ 韩子 买诸贾人,既成贾矣。”
词语解释:贪贾  拼音:tān jiǎ
指贪图小利的商人。《汉书·货殖传》:“子贷金钱千贯,节駔侩,贪贾三之,廉贾五之,亦比千乘之家。”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
词语解释:舶贾  拼音:bó jiǎ
国外来的商人。《新唐书·淮阳王汉传》:“ 敬宗 侈宫室,舶贾献沉香亭材。”
词语解释:书贾  拼音:shū jiǎ
书商。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书佣 胡贸 , 龙游 人,父兄故书贾。” 清 焦循 《忆书》之五:“其妻尽卖其所蓄之书,而嫁余於书贾 叶翁 处。” 瞿秋白 《乱弹·论翻译》:“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不是这班人干的,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
词语解释:上贾  拼音:shàng jiǎ
亦作“ 上价 ”。 高价。《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 涇 渭 溉灌,极膏腴上贾。” 颜师古 注:“贾读曰价。”《宋史·食货志上三》:“州郡告歉,则折收上价,谓之额斛。”
词语解释:豪贾  拼音:háo jiǎ
大商人。《新唐书·食货志四》:“ 江 淮 豪贾射利,或时倍之,官收不能过半,民始怨矣。” 宋 王安石 《抚州通判厅见山阁记》:“大农富工豪贾之家。”
词语解释:贫贾  拼音:pín jiǎ
小商人。 明 何景明 《赠许汝登序》:“语曰:富贾坐室,贫贾游市。”
词语解释:谐贾  拼音:xié jiǎ
见“ 谐价 ”。
词语解释:谐价  拼音:xié jià
亦作“ 谐贾 ”。 论价,商定价格。《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当之官者,皆先至 西园 谐价,然后得去。” 李贤 注:“谐谓平论定其价也。” 晋 裴启 《语林》:“令人视之,果见向囊皆珍玩,正与胡父谐贾。” 沉曾植 《寐叟题跋》一集下:“飞鳧人持此卷来,审为真蹟,谐价得之。”
词语解释:储贾  拼音:chǔ jiǎ
见“ 储价 ”。
词语解释:储价  拼音:chǔ jià
亦作“ 储贾 ”。 豫价,谓抬高物价。《孔子家语·相鲁》:“有 慎溃氏 奢侈踰法, 鲁 之鬻六畜者,饰之以储价。及 孔子 之为政也…… 慎溃氏 越境而徙,三月,则鬻牛马者不储价,卖羊豚者不加饰。”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二》“豫贾”:“豫又作储。《孔子家语·相鲁篇》:‘ 孔子 为政三月,则鬻牛马者不储贾。’储与奢古声相近。《説文》曰:‘奢,张也。’”
词语解释:贱贾  拼音:jiàn jiǎ
见“ 贱价 ”。
词语解释:贱价  拼音:jiàn jià
亦作“ 贱贾 ”。 犹低价。《史记·货殖列传》:“田畜人争取贱贾, 任氏 独取贵善。” 司马贞 索隐:“谓买物必取贵而善者,不争贱价也。”《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原平 所赴,必自贫始,既取贱价,又以夫日助之。” 穆湘玥 《藕初五十自述》:“花纱业中之倒闭或脱逃者踵相接,而纱厂家之原料贱价购进者,对方竟不交货。” 汪曾祺 《晚饭花集·鉴赏家》:“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
词语解释:贵贾  拼音:guì jiǎ
高价。贾,同“ 价 ”。《管子·轻重戊》:“因令人之 衡山 求买械器,不敢辩其贵贾。” 马非百 新诠:“言价虽贵,亦不敢贬损之。犹言‘不敢还价’矣。”
词语解释:豫贾  拼音:yù jiǎ
(1).虚定高价以欺骗顾客。《荀子·儒效》:“ 鲁 之粥牛马者不豫贾。” 杨倞 注:“豫贾,定为高价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二》:“ 引之 曰:‘ 杨 説非也。豫犹誑也。’”《周官·司市》注曰:“使定物价防誑豫是也。”
(2).谓对货物不预先定价。《史记·循吏列传》:“二年,市不豫贾。” 司马贞 索隐:“下音价。谓临时评其贵贱,不豫定也。”
词语解释:贩贾  拼音:fàn jiǎ
买卖。《史记·大宛列传》:“ 大夏 民多,可百餘万。其都曰 蓝市城 ,有市贩贾诸物。”
词语解释:决贾  拼音:jué jiǎ
亦作“ 决价 ”。 定价。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髯奴 便了 ,决贾万五千。” 汉 班固 《连珠赋》:“臣闻听决价而貲玉者无 楚和 之名,因近习而取士者无伯王之功。”
词语解释:货贾  拼音:huò jiǎ
指做买卖。《韩非子·五蠹》:“姦财货贾得用於市,则商人不少矣。”
词语解释:赝贾  拼音:yàn jiǎ
亦作“贗贾”。 卖假货的商人。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贗贾乱廛,窳农败田。”贗,一本作“ 贋 ”。
词语解释:减贾  拼音:jiǎn jiǎ
见“ 减价 ”。
词语解释:减价  拼音:jiǎn jià
亦作“ 减贾 ”。
(1).降低价格。《汉书·食货志上》:“穀贵时减贾而糶,名曰常平仓。” 唐 陆贽 《赈恤诸道将吏百姓等诏》:“糴米三五十万硕,差官搬运於诸道,减价出糶。”
(2).降低声价。《晋书·夏侯湛张载等传论》:“洎乎二 陆 入 洛 ,三 张 减价。”《新唐书·刘子玄传》:“吾始以文章得誉,晚谈史传,由是减价。”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又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等句,上二字皆可翦。亦皆 杜 句最高者,曷尝坐此减价?”
词语解释:贝贾  拼音:bèi jiǎ
货贾,商人。 元 范梈 《晚兴》诗:“贝贾多通市,藷偷每近村。”
词语解释:蓄贾  拼音:xù jiǎ
囤积居奇的富商。《管子·国蓄》:“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 宋 曾巩 《拟岘台记》:“ 抚 ( 抚州 )非通道,故贵人蓄贾之游不至。”
词语解释:刘贾  拼音:liú jiǎ
汉 代 刘向 、 贾谊 的并称。 王国维 《文学小言》十一:“ 韦 柳 之视 渊明 ,其如 刘 贾 之视 屈子 乎?”
词语解释:通贾  拼音:tōng jiǎ
犹通商。《管子·禁藏》:“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
词语解释:鹾贾  拼音:cuó jiǎ
盐商。 唐 薛莹 《龙女传·郑德璘传》:“ 德璘 抵 江夏 ,将返 长沙 ,驻舟于 黄鹤楼 下,傍有鹺贾 韦生 者,乘巨舟,亦抵于 湘潭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后廿餘年, 花晓亭 侍御 杰 之劾鹺贾 查有圻 侵冒国课,人復以此语归之。”
词语解释:鸡林贾  拼音:jī lín jiǎ
古代对 新罗 商人的称呼。语本《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於文章精切…… 鸡林 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后亦用为文章精美、为人购求之典。 元 宋旡 《忆旧寄金陵冯寿之》诗:“句满 鸡林 贾,名齐 雁塔 人。”
词语解释:平贾  拼音:píng jiǎ
见“ 平价 ”。
词语解释:平价  拼音:píng jià
(1).亦作“ 平贾 ”。平抑的价格。《管子·轻重丁》:“请以五穀菽粟布帛文采者,皆勿敢左右,国且有大事,请以平贾取之。”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所冀平价之上,利得三钱二钱。” 清 梅曾亮 《馆陶知县张君墓表》:“糶仓穀,平价振口粮,士民皆欢洽。” 巴金 《寒夜》十一:“今日理箱子,找出一段平价白布来。”
(2).降低上涨的物价,使之平稳。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直百钱》:“无官市,则直百钱亦不能行,但要紧在平价,则民不扰,而从之如水矣。”
(3).指一国本位货币规定的含金量。亦指两个金本位(或银本位)国家间本位货币法定含金量(或含银量)的比值。
词语解释:鸿商富贾  拼音:hóng shāng fù jiǎ
豪富的商人。《通典·乐志二》引 南朝 梁 裴子野 《宋略》:“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羣。”
词语解释:市不豫贾  拼音:shì bù yù jiǎ
谓市场上商人不要谎价。贾,同“ 价 ”。《淮南子·览冥训》:“ 黄帝 治天下,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二年,市不豫贾。”《说文·象部》“豫” 段玉裁 注:“凡大皆偁豫,故《淮南子》《史记·循吏传》《魏都赋》皆云‘市不豫价’,《周礼·司市》注云‘防誑豫’,皆谓卖物者大其价以愚人也。”
词语解释:寇贾  拼音:kòu jiǎ
东汉 寇恂 与 贾复 的并称。执金吾 贾复 部将杀人, 汝南 太守 寇恂 捕杀之。 贾 以为耻,扬言要杀 寇恂 。 寇 效 蔺相如 为大局退让。后经 光武帝 调解和好。见《后汉书·寇恂传》。后作为顾全大局解除私怨的典故。 三国 魏 路粹 《为曹公作书与孔融》:“昔 廉 藺 小国之臣,犹能相下; 寇 贾 仓卒武夫,屈节崇好。”《周书·文帝纪上》:“共追 廉 藺 之迹,同慕 寇 贾 之风。”《南史·沉庆之传》:“卿忘 廉 藺 、 寇 贾 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
词语解释:游贾  拼音:yóu jiǎ
游商。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五都隐賑,游贾难治。”参见“ 游商 ”。
词语解释:游商  拼音:yóu shāng
往来各地经商的人。《管子·七臣七主》:“时有春秋,故穀有贵贱,而上不调淫,故游商得以什伯其本也。”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这样别国的游商便来做生意了。”
谓行商往来贩卖做生意。 宋 刘斧 《青琐高议·龚球记》:“遂游商往来,益增羡, 球 乃要妻赁奴。”
词语解释:官贾  拼音:guān jiǎ
官商,官府中经商的人。《管子·乘马》:“贾,知贾(价)之贵贱,日至於市而不为官贾者,与功而不与分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王官中又有官贾,利用奴隶经营商业。”
词语解释:客贾  拼音:kè jiǎ
商人。因贩卖货物而往来各地,故称。《西游记》第八八回:“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
词语解释:富商蓄贾  拼音:fù shāng xù jiǎ
同“ 富商大贾 ”。 《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餘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郭沫若 《集外·〈侈靡篇〉的研究》:“但《侈靡篇》所不同于《揆度篇》和其他《管子·轻重》诸篇的是:《侈靡篇》的作者还没有采取商业国营政策,不限制富商蓄贾,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
词语解释:无二贾  拼音:wú èr jiǎ
见“ 无二价 ”。
词语解释:无二价  拼音:wú èr jià
亦作“ 无二贾 ”。
(1).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 汉 王充 《论衡·是应》:“男女异路,市无二价。”《汉书·王莽传上》:“ 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贾不贰” 汉 赵岐 注:“无二贾者也。”
(2).犹言声誉依然。 唐 高适 《赠别褚山人》诗:“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洛阳 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词语解释:挜贾  拼音:yà jiǎ
强卖。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南唐·卢绛传》:“又持榷货,掗贾於山中。”
词语解释:强贾  拼音:qiáng jiǎ
强买,强市其物。《左传·昭公十六年》:“尔无我叛,我无强贾。” 杜预 注:“无强市其物。”
词语解释:流贾  拼音:liú jiǎ
行商。《水经注·河水一》引 三国 吴 康泰 《扶南传》:“昔 范旃 时,有 嘾杨国 人 家翔梨 ,尝从其本国到 天竺 ,展转流贾至 扶南 ,为 旃 説 天竺 土俗道法。”
词语解释:服贾  拼音:fú jiǎ
经商。《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 孔 传:“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清 刘大櫆 《湖南按察司副使米君墓志铭》:“君幼而随其父服贾 武进 。” 谢觉哉 《不惑集·炉边闲话四》:“六十年华似水流,耕田服贾遍诸州。”
词语解释:炫贾  拼音:xuàn jiǎ
犹衒沽。《新唐书·赵憬传》:“ 憬 志行峻洁,不自衒贾。”参见“ 衒玉自售 ”。
词语解释:炫玉自售  拼音:xuàn yù zì shòu
《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 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拒奸》:“ 王敦 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 包胥 之志,奈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亦作“ 衒玉求售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秦观 ﹞今日慕 小妹 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词语解释:孔贾  拼音:kǒng jiǎ
唐 代经学家 孔颖达 、 贾公彦 的并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自序》:“於礼则以 康成 为宗,探 孔 贾 之精微,综羣儒之同异,本天殽地,经国坊民,治法备矣。”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复盛时代》:“《三礼》主 郑 注 孔 贾 疏,先考其名物制度之大而可行於今者,细碎者姑置之。” 周予同 注:“ 孔 贾 疏即 孔颖达 之《礼记正义》、 贾公彦 之《周礼正义》《仪礼正义》。”
词语解释:硕腹贾  拼音:shuò fù jiǎ
大腹便便的富商。 叶圣陶 《穷愁》:“盖博徒数十,有贵介子,有硕腹贾,拘禁之后,其家或輦金或修书以赎之,长官疾赌甚,皆却而弗纳。”
词语解释:盐贾  拼音:yán jiǎ
见“ 盐价 ”。
盐商。 唐 刘禹锡 《贾客词》引:“五方之贾以财相雄,而盐贾尤炽。”
词语解释:盐价  拼音:yán jià
亦作“ 盐贾 ”。 盐的价格。《汉书·宣帝纪》:“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 颜师古 注:“贾读曰价。”《新唐书·食货志四》:“ 青 、 楚 、 海 、 沧 、 棣 、 杭 、 苏 等州,以盐价市轻货,亦输司农。”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请定盐价,每斤三十文。” 建南 《盐场》:“还有第四条,盐价须按市价增涨!”
词语解释:坊贾  拼音:fāng jiǎ
旧称书商。 缪荃孙 《〈京本通俗小说〉跋》:“藏书家不甚重之,坊贾又改头换面,轻易名目。”
词语解释:猾贾  拼音:huá jiǎ
狡诈的商人。《文献通考·征榷二》:“四方豪商猾贾杂处,解县主以郎官,其佐贰皆御史,盐民田园籍於县,而令不得以县民治之。”
词语解释:大腹贾  拼音:dà fù jiǎ
旧时称富商。含讥讽意。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得标多者,声名噪甚,即有大腹贾不惜千金为製衣饰,与之梳拢。” 茅盾 《子夜》十六:“那个打字员探头在窗口看马路上的时髦姑娘和大腹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