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灵贶 拼音:líng kuàng
神灵赐福。《文选·范晔〈后汉书·光武纪赞〉》:“世祖诞命,灵貺自甄。” 李周翰 注:“言 光武 大受宝命,神灵赐福祚而自成也。” 唐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诗:“瑞彰知有感,灵貺表无灾。” 宋 苏轼 《杭州祝文·祈晴祝文》:“愿扫重云,以昭灵貺。”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岁时伏腊,莫不思有所祈报,以答灵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復有巫覡,职在通神,盛为歌舞,以祈灵貺。”词语解释:嘉贶 拼音:jiā kuàng
见“ 嘉况 ”。
词语解释:嘉况 拼音:jiā kuàng
亦作“ 嘉貺 ”。 厚赐。《汉书·石奋传》:“乃者封 泰山 ,皇天嘉况,神物并见。” 颜师古 注:“况,赐也。”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嘉貺益腆,敢不钦承。”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希照穷途,远流嘉貺。” 清 恽敬 《答邓鹿耕书》:“方惧不称所使,何敢滥叨嘉貺。”词语解释:神贶 拼音:shén kuàng
神灵的恩赐。 唐 黄滔 《课虚责有赋》:“所谓摆扬恬澹,剖判虚空,冀其神貺,逮彼幽通。”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陛下以事验之,果休徵协应,自宜遣祀,更乞鉴天人眷顾之隆,体地道効灵之实,益加修省,以答神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余用 韩 苏 二公 衡岳 故事默祷於神,已而晴日杲杲,归途乃诵 坡仙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之句以答神貺。”词语解释:天贶 拼音:tiān kuàng
上天的恩赐。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昭明其道,以答天貺。” 唐 司空图 《成均讽》:“故以感动天貺,纪纲人伦。”《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寡人欲用 晋 君,郊祀上帝,以答天貺,何如?”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诗:“利市得三倍,何异承天貺。”词语解释:拜贶 拼音:bài kuàng
拜受赐与。《国语·鲁语下》:“今伶簫咏歌及《鹿鸣》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臣敢不拜貺。” 韦昭 注:“貺,赐也。”《礼记·聘义》:“北面拜貺。” 孔颖达 疏:“貺,谓惠赐也。”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取七宝杯,令 乔 手擎满酌,并以杯赐之。外祖拜貺而出。”词语解释:报贶 拼音:bào kuàng
见“ 报况 ”。
词语解释:报况 拼音:bào kuàng
亦作“ 报貺 ”。 回赐;酬赠。《汉书·夏侯胜传》:“上天报况,符瑞并应。” 颜师古 注:“况,赐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誓志题桥》:“倘有此日,报貺非轻,小小谢仪,幸先挥顿。”词语解释:珍贶 拼音:zhēn kuàng
厚赠。用作敬词。 唐 杨巨源 《和人与人分惠赐冰》:“丽词珍貺难双有,迢递金鑾殿角东。”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双壶珍貺,一洗旅愁,幸甚幸甚。” 清 赵翼 《钱充斋观察远饷永昌面作饼大嚼诗以志惠》:“殷勤谢珍貺,敬誌古谊篤。”词语解释:来贶 拼音:lái kuàng
亦作“ 来况 ”。
(1).有所赐益。《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足下不远千里,来貺 齐国 。” 郭璞 注:“言有惠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来况”。
(2).对友人来信或赠诗的敬称。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前书未报,重得来况。” 唐 元稹 有《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诗。词语解释:雅贶 拼音:yǎ kuàng
敬辞。称对方的赠与。《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前日不遗,比辱雅貺。” 唐 李商隐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紵衣縞带,雅貺或比于 侨 吴 ;荆釵布裙,高义每符于 梁 孟 。”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天将暮,别去忙,谢不尽樽前雅貺。”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唐中丞书》:“二月接奉手示,兼辱雅貺,感谢感谢。”词语解释:玄贶 拼音:xuán kuàng
(1).上天的赏赐。《旧唐书·懿宗纪》:“仰俟玄貺,必致甘滋。”《宋史·乐志九》:“玄貺昭格,至和所熏。”
(2).指皇帝的赏赐。 唐 白居易 《谢赐设及匹帛状》:“皇鉴下临,圣慈曲至,惠加赐食,荣及承筐,宠厚縑緗,仰难胜於玄貺。”词语解释:厚贶 拼音:hòu kuàng
丰厚的赠礼。 唐 杜甫 《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貺情。”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卷四:“ 士寧 常德之,故致厚貺。” 明 朱鼎 《玉镜台·得书》:“只因你忘了遗羹,承亲母推食的厚貺。”词语解释:君贶 拼音:jūn kuàng
君王的赐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七子从君,以宠 武 也。请皆赋,以卒君貺。” 明 吾邱瑞 《运甓记·翦逆闻丧》:“只图个数行露布酬君貺,反阻却几点星稀省母傍。”词语解释:宠贶 拼音:chǒng kuàng
(1).帝王的恩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追忆前王宠貺,金莲撤殿前,奇才曾奬。”
(2).用为称人赠与的敬辞。 明 高攀龙 《答何府尊书》:“宠貺远颁,率笔復谢。”词语解释:符贶 拼音:fú kuàng
天赐的瑞兆。 唐 韩愈 《上少室李拾遗书》:“加又有非人力而至者,年穀熟衍,符貺委至。”词语解释:重贶 拼音:zhòng kuàng
犹厚赐。《国语·晋语二》:“终君之重爱,受君之重貺。”《列子·力命》:“神医也,重貺遣之。”《孔丛子·记义》:“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貺乎。”词语解释:辱贶 拼音:rǔ kuàng
犹惠赐。《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貺寡人,则以 滕 君为请。”《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词语解释:惠贶 拼音:huì kuàng
称他人馈赠的敬词。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信到奉所惠貺,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繆乎!”词语解释:明贶 拼音:míng kuàng
指神明之赐。《宋史·乐志八》:“熙事既毕,忽乘青云。敢拜明貺,永清世氛。”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宿庙》:“夜气清,天坛爽,空虚转彗光,沉幽早冀沾明貺。”词语解释:佳贶 拼音:jiā kuàng
佳惠。对他人的恩惠或赠予财物的称谓。 明 何景明 《夜集勤甫宅时秉衡至》诗:“从此冀佳貺,无忘瑶草青。” 明 沉鲸 《双珠记·二友推恩》:“重劳佳貺,受之不当。”词语解释:冥贶 拼音:míng kuàng
神助,天赐。《梁书·武帝纪下》:“政道多缺,淳化未凝,何以仰叶辰和,远臻冥貺。” 唐 骆宾王 《灵泉颂》:“非精诚贯於有道,纯志浹於无私,孰能洽冥貺以通幽,遵灵泉而致养者也。”词语解释:乾贶
上天之赏赐。 南朝 梁 沉约 《南郊恩诏》:“朕肃膺乾貺,君临率土。”词语解释:赐贶 拼音:cì kuàng
赏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世庙朝诗对》:“上自号 天河钓叟 ,命羣臣赋诗……又一日出一对云:‘ 洛水 灵龟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还归二十五,数数定 元始天尊 ,一诚有感。’或对曰:‘ 丹山 彩凤呈祥,雌声六,雄声六,六六总成三百六,声声祝 嘉靖皇帝 ,万寿无疆。’亦蒙赐貺。”《歧路灯》第二回:“诸长兄空来一望,已是铭感,何必赐貺!”词语解释:赠贶 拼音:zèng kuàng
赠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庾公 闻赋成,求看,兼赠貺之。”《宋书·朱脩之传》:“ 脩之 治身清约,凡所赠貺,一无所受。”词语解释:賟贶 拼音:tiǎn kuàng
厚赐。 明 臧懋循 《覆李中丞书》:“家兄为邑无状,辱臺下眄睞,以有今日。又辱瑶缄賟貺,儼然及僕。”词语解释:馈贶 拼音:kuì kuàng
馈赠。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后 黄 知为 刘 所作,厚有馈貺。”词语解释:音贶 拼音:yīn kuàng
指对方寄来的书信或诗文。 唐 刘禹锡 《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离索则久,音貺屡传。篋盈草隶,架满文篇。”词语解释:隆贶 拼音:lóng kuàng
丰厚的礼物。 明 卢象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三:“老叔前损隆貺,久勒五中,愧未报酬万一。”词语解释:干贶 拼音:gàn kuàng
上天之赏赐。词语解释:鸿贶 拼音:hóng kuàng
巨大的恩惠。 南朝 梁 沉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且义止今生,报褰来果,非所以酬鸿貺於冥津,畅丹诚於遐劫。”词语解释:伭贶 拼音:xián kuàng
上苍的赐予。 明 李东阳 《圣驾诣郊坛省牲喜晴次倪礼部韵》:“谁道碧坛伭貺远,天心先格圣心诚。”词语解释:幽贶 拼音:yōu kuàng
谓神灵暗中的赐予。《后汉书·方术传赞》:“幽貺罕徵,明数难校。”词语解释:淑贶 拼音:shū kuàng
犹嘉贶。对别人的馈赠的敬语。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栖凤难为条,淑貺非所临。”词语解释:宦贶 拼音:huàn kuàng
指做官时所受的馈赠。《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十五日,衙内摆酒,与 晁大舍 送行,收拾了许多宦貺,带回家去置买产业。”词语解释:寄贶 拼音:jì kuàng
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寄貺佳酒,岂惟 海南 所无,殆二 广 未尝见也。”词语解释:施贶 拼音:shī kuàng
对他人赠与的敬称。《晏子春秋·问下十》:“ 晏子 聘于 吴 , 吴王 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敝邑之地,施貺寡人,寡人受貺矣,愿有私问焉。’”词语解释:恩贶 拼音:ēn kuàng
恩惠。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博施》:“啣环结草必须偿,终为犬马酬恩貺。”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叩马》:“用心主张,休作泛常。若得事完成,方显报恩貺。”词语解释:答贶 拼音:dá kuàng
回报赐与。亦指回答赐书。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又所答貺,辞丑义陋。”词语解释:私贶 拼音:sī kuàng
私人馈赠。《新唐书·路隋传》:“﹝ 路隋 ﹞与 韦处厚 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 隋 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貺邪?’”词语解释:学贶 拼音:xué kuàng
教师的酬金。《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况以舌耕得他些学貺,这倒是士人应得之物。”词语解释:礼贶 拼音:lǐ kuàng
礼敬和赐与。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答曰:‘向者承问,谓言凡客;拙为礼貺,深觉面惭。’”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五:“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百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障车礼貺,过于聘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