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首字词组
贲育贲贲贲室贲戋贲象贲星贲羊 
贲然贲隅贲帛贲帱贲豚贲典贲禺 
贲饰贲士贲赉贲墉贲诸贲敷贲石 
贲鼓贲浑贲治贲彘贲获贲镛贲门 
贲华贲龟贲宠贲庸贲若贲溃贲耀 

词语解释:贲育  拼音:bēn yù
战国 时勇士 孟贲 和 夏育 的并称。《韩非子·守道》:“战士出死,而愿为 賁 育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 乌获 ,捷言 庆忌 ,勇期 賁 育 。” 颜师古 注:“ 孟賁 ,古之勇士也,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 夏育 ,亦猛士也。”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况以 克融 、 廷凑 之狂脆小贱,比 朱滔 、 田悦 之炽大结连,是犹以孩婴而校 賁 育 也。”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况復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 賁 育 儔。”
词语解释:贲然  拼音:bēn rán
光彩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賁然来思。” 朱熹 集传:“賁然,光采之貌也。或以为来之疾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虯书》:“比日式筵山阿,虚舘川涘,实望賁然,少詶侧迟。”
词语解释:贲饰  拼音:bēn shì
装饰;文饰。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后姊弟母事 阳华 , 阳华 善賁饰。”《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 齐郡 明僧绍 标志高栖,躭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賁饰。” 明 唐顺之 《答顾东桥少宰书》:“非谓本无可以致誉,而朋友为之賁饰,以私於其好也。”
词语解释:贲鼓  拼音:bēn gǔ
大鼓。《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樅,賁鼓维鏞。” 毛 传:“賁,大鼓也。” 孔颖达 疏:“賁,大也,故谓大鼓为賁鼓。”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三:“賁鼓密而含响,朗笛疏而吐音。”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楼船十万止於此,金鉦賁鼓安在哉?”
词语解释:贲华  拼音:bēn huá
谓开出多彩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賁华,无待锦匠之奇。”
词语解释:贲贲  拼音:bēn bēn
(1).状柳宿之形。《左传·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 杜预 注:“賁賁,鸟星之体也。鶉,鶉火,星名。” 杨伯峻 注:“賁音奔,賁賁,状柳宿形。” 金 赵秉文 《仿玉川子沙麓云坞砚屏为吕唐卿藏》诗:“鶉火賁賁尾伏辰,状如赤鸟云非云。”
(2).跳行争斗貌。《礼记·表记》:“《诗》曰:‘鹊之姜姜,鶉之賁賁;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郑玄 注:“姜姜、賁賁,争鬭恶貌也。” 清 俞樾 《余莲村劝善杂剧序》:“夫牀笫之言不踰閾,而今人每喜於宾朋高会,衣冠盛集,演诸淫褻之戏,是犹 伯有 之赋‘鶉之賁賁’也。”
(3).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明 宋濂 《凤阳府新铸大钟颂》:“宅兮囷囷,触兮賁賁;摩乹盪坤,以警昕昏。”
词语解释:贲隅  拼音:bēn yú
见“ 賁禺 ”。
词语解释:贲禺  拼音:bēn yú
亦作“ 賁隅 ”。 即 番禺 。县名,在 广东省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泿水 东别逕 番禺 ,《山海经》谓之 賁禺 者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唐 李善 注:“《山海经》曰:‘ 桂林 八树在 賁隅 东。’ 郭璞 曰:‘八树成林,言其大也。 賁隅 音 番禺 。’”按,今本《山海经·海内南经》作“ 桂林 八树在 番禺 东”。
词语解释:贲士  拼音:bēn shì
勇士。《墨子·备梯》:“令賁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又听城鼓之音而入。”
词语解释:贲浑  拼音:bēn hún
即 陆浑 。古地名。《公羊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賁浑 戎。” 陆德明 释文:“ 賁浑 ,旧音六,或音奔;下户门反。二传作 陆浑 。”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皇甫 补官古 賁浑 ,时当玄冬泽乾源。”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 陆浑 可作 賁浑 。”
词语解释:贲龟  拼音:bēn guī
三足龟。《尔雅·释鱼》:“鳖三足,能;龟三足,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贲龟》:“按《山海经》云: 狂水 西南注 伊水 ,中多三足龟,食之无大疾,可以已肿。”
词语解释:贲室  拼音:bēn shì
谓装饰屋室。 南朝 宋 谢庄 《登歌》:“六瑚賁室,八羽华庭。”
词语解释:贲帛  拼音:bēn bó
指帝王尊贤礼士所赐与的束帛。语本《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邱园,盖蒙闇之人,道德弥明,必有束帛之聘也。” 唐 元稹 《谢恩赐告身衣服并借马状》:“忽降天书,乍乘云驥,颁衣焕目,賁帛盈庭。”《旧唐书·文苑传序》:“爰及我朝,挺生贤俊, 文皇帝 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賁帛而礼儒生。”
词语解释:贲赉  拼音:bēn lài
盛美的赏赐。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使之託身文字之林,掛名奎璧之次,焕矣賁賚,燁其宠章。”
词语解释:贲治  拼音:bēn zhì
谓饰美太平。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今 阳 之文藻敷赡,才辩疾给,诚二子之流匹。而拘检行止,闲於礼义,可以用世賁治,二子弗若也。”
词语解释:贲宠  拼音:bēn chǒng
谓光耀恩宠。 唐 白居易 《杜式方可赠礼部尚书制》:“俾趋荣於八座,用賁宠於九原。” 宋 徐铉 《大宋故天雄军节度行军司马易府君神道碑》:“君恩賁宠,乐石刊铭。”
词语解释:贲戋  拼音:bēn jiān
语本《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孔颖达 疏:“戔戔,众多也。”后用“賁戔”形容彩帛等装饰盛多。 宋 洪适 《昏书》:“接鸡豚之社,昔者知名;诵魴鲤之诗,难乎择对。吉既符于泰筮,礼必讲于賁戔。”
词语解释:贲帱  拼音:bēn chóu
宏大的覆盖物。喻皇恩。 宋 王安石 《谢特进封荆国公表》:“虽自誓於糜捐,顾何酬於賁幬。”
词语解释:贲墉  拼音:bēn yōng
见“ 賁庸 ”。
词语解释:贲庸  拼音:bēn yōng
指帝王居处的大墙。《尚书大传》卷四:“天子賁庸,诸侯疏杼;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郑玄 注:“賁,大也。墙谓之庸。大墙,正直之墙。”《太平御览》卷一八七引此文作“賁墉”。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宫殿》:“帝居墙曰賁庸。”
词语解释:贲彘  拼音:bēn zhì
即獖豕。阉割过的公猪。賁,通“ 獖 ”。
词语解释:贲庸  拼音:bēn yōng
指帝王居处的大墙。《尚书大传》卷四:“天子賁庸,诸侯疏杼;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郑玄 注:“賁,大也。墙谓之庸。大墙,正直之墙。”《太平御览》卷一八七引此文作“賁墉”。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宫殿》:“帝居墙曰賁庸。”
词语解释:贲象  拼音:bēn xiàng
《易·贲》的卦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賁象穷白,贵乎反本。”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圣朝养士二百年,文治彬郁,远迈前古,在《易》賁象,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词语解释:贲豚  拼音:bēn tún
中医病名。《政和证类本草·本草经·草部上品之上》:“﹝独活﹞味苦甘平。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賁豚癎痓。”
词语解释:贲诸  拼音:bēn zhū
古代勇士 孟贲 和 专诸 的并称。《战国策·楚策三》:“ 賁 诸 怀锥刃,而天下为勇。” 鲍彪 注:“ 賁 诸 , 孟賁 、 专诸 。 诸 , 吴 人,刺王子 庆忌 者。”《韩非子·说林下》:“利之所在,皆为 賁 诸 。” 陈奇猷 集释:“ 賁 诸 即 孟賁 、 专诸 。《史记·范雎传集解》:‘ 孟賁 , 卫 人。’《孟子·公孙丑篇疏》《帝王世説》云:‘ 孟賁 能生拔牛角。’ 专诸 , 吴人 ,为公子 光 刺 王僚 。详《史记·刺客列传》。”
词语解释:贲获  拼音:bēn huò
战国 时勇士 孟贲 和 乌获 的并称。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非 賁 获 之壮,不可以举兼人之重。”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轻舟逐浪转如飞,纵有 賁 获 勇何补。”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号於众曰,有能胜匹雏者致百金,则所怀之金,顷刻而尽,而 賁 获 之才,未必能致也。”
词语解释:贲若  拼音:bēn ruò
语出《书·汤诰》:“天命弗僭,賁若草木,兆民允殖。”后遂以“賁若”形容草木丰茂。 唐 张九龄 《送幽州王长史赴军序》:“仲月暄矣,阳时賁若;植物之发芳香,行人之感意气。”
词语解释:贲星  拼音:bēn xīng
流星。賁,通“ 奔 ”。《淮南子·天文训》:“蚕珥丝而商弦絶,賁星坠而 勃海 决。” 高诱 注:“賁星,客星也,又作孛星。”
词语解释:贲典  拼音:bēn diǎn
三坟、五典的并称。后为古代典籍的通称。賁,通“ 坟 ”。《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综览賁典,靡古不通。” 洪适 释:“賁即坟字。”参见“ 坟典 ”。
词语解释:坟典  拼音:fén diǎn
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书〉序》:“讨论坟典。”《隶释·汉太尉刘宽碑》:“幼与同好鐫坟典於第庐。”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祕。”《新唐书·薛元超传》:“惟殿下罢驰射之劳,留情坟典,岂不美歟!” 宋 苏轼 《求婚启》:“稟粹德门,教成家庙。 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自顷輈张,退息坟典,匈怀相契,独有 黄生 。”
词语解释:贲敷  拼音:bēn fū
犹敷文,敷布。 明 李东阳 《书读卷承恩诗后》:“而典章制度,賁敷於庙廊。”按,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用宏兹賁”:“《大誥》敷賁,亦谓敷布此美绩也。”
词语解释:贲镛  拼音:bēn yōng
语本《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樅,賁鼓维鏞。” 孔颖达 疏:“賁,大也。故谓大鼓为賁鼓……大钟谓之鏞。”后亦用以形容如钟鼓般宏壮的声音。 宋 洪适 《次韵李举之风雨中书事》之二:“雨势风声何太雄,羣山答响乱賁鏞。”《晋人麈·诗话·花字韵诗》引 清 黄之隽 《对菊述怀》诗:“賁鏞巡泮壁,衡鑑拔江花。”
词语解释:贲溃  拼音:bēn kuì
奔走溃散。賁,通“ 奔 ”。《荀子·强国》:“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賁溃以离上矣。”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賁与奔,古字通。賁溃,谓奔走賁散而去也。”
词语解释:贲羊  拼音:bēn yáng
传说中的土中怪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中之怪,龙,罔象;土中之怪,曰賁羊。”按,《国语·鲁语下》作“土之怪曰羵羊”;《史记·孔子世家》作“土之怪坟羊”;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作“土之怪为獖羊”。
词语解释:贲禺  拼音:bēn yú
亦作“ 賁隅 ”。 即 番禺 。县名,在 广东省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泿水 东别逕 番禺 ,《山海经》谓之 賁禺 者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唐 李善 注:“《山海经》曰:‘ 桂林 八树在 賁隅 东。’ 郭璞 曰:‘八树成林,言其大也。 賁隅 音 番禺 。’”按,今本《山海经·海内南经》作“ 桂林 八树在 番禺 东”。
词语解释:贲石  拼音:bēn shí
古代勇士 孟贲 和 石蕃 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於是 飞 黄 奋鋭, 賁 石 逞技。” 李善 注:“《説苑》曰:‘勇士 孟賁 ,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吴越春秋》曰:‘ 夫差 使 王孙圣 占梦, 圣 曰:占之不吉。王怒,使力士 石蕃 以铁椎椎杀 圣 。’ 张华 《博物志》曰:‘ 石蕃 , 卫 臣也,背负千二百斗沙。’”
词语解释:贲门  拼音:bēn mén
中医称胃上端的开口。即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胃府经义》:“ 张介宾 曰:胃之上口名曰賁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布于诸脉。”
词语解释:贲耀  拼音:bēn yào
光耀,荣耀。 清 方履籛 《孙母倪孺人墓志铭》:“郡有价宗,贞媛賁耀,后先百禩,匡植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