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共287,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玉质朽质文质幻质吴质交质物质地质
妙质陋质贞质病质殊质黑质浊质同质
素质异质容质霜质生质性质淳质影质
委质美质托质薄质毛质古质挺质典质
气质秀质器质本质散质琐质贤质朴质
弱质淑质皓质禀质定质龙质变质炼质
艳质鬼质顽质姿质载质良质郢质纯质
形质无质蕙质清质白质粹质明质材质
天质凤质体质纤质真质赋质风质鹤质
丽质灵质昭质劲质槁质资质锦质贵质

词语解释:玉质  拼音:yù zhì
(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甘后 ﹞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第一折:“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
(2).指美女。《花月痕》第四四回:“奇葩倏坠,依然连理之枝;玉质长埋,仍是婆娑之树。”
(3).形容质美如玉。 南朝 梁 沉约 《与沉渊荐沉驎士表》:“﹝ 沉 ﹞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有蔚者桐,僵於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明 刘基 《卖柑者言》:“ 杭 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燁然,玉质而金色。”
词语解释:妙质  拼音:miào zhì
美的资质、才德。 汉 祢衡 《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煇。” 晋 陆云 《与陆典书》:“唯大人挺自然之妙质,禀渊姿之弘毅。”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虽有美才妙质,卒归於无所用之地。”
词语解释:素质  拼音:sù zhì
(1).白色质地。《逸周书·克殷》:“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尔雅·释鸟》:“ 伊 洛 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翬; 江 淮 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鷂。” 唐 杜甫 《白丝行》:“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明 高启 《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不画乘鸞女,应怜素质新。”
(2).白晳的容色。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盈盈素质,灼灼娇姿。”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融酥作骨,摶粉为肌,素质艷光,虽玉蕊琼英,未足方喻。”
(3).事物本来的性质。《管子·势》:“正静不争,动作不贰,素质不留,与地同极。” 晋 张华 《励志诗》之四:“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清 汪懋麟 《忆秦娥》词:“天然素质铅华贱,从教傅粉 何郎 羡。” 朱光潜 《艺文杂谈·欧洲书牍示例》:“ 罗马 在鼎盛时代,文艺的发达登峰造极,书牍的素质也因之提高。”
(4).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亦指素养。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我想:正是这些风雨、阳光、大树、小草……长年累月地陶冶了他的品德和素质。”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按照我的身体素质,我已经活得够长了。”
词语解释:委质  拼音:wěi zhì
亦作“ 委挚 ”。亦作“ 委贄 ”。
(1).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 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 汉 班固 《白虎通·瑞贽》《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
(2).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 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杜预 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孔颖达 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3).引申为臣服、归附。 晋 陆云 《盛德颂》:“ 越裳 委贄, 肃慎 来王。”《魏书·张袞传》:“昔 酈生 一説, 田横 委质; 鲁连 飞书, 聊 将授首。”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钱俶 在本国岁修职贡无闕,今又委质来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 明 张煌言 《子房报韩论》:“观史载 汉王 归国, 子房 送之 南郑 。辞归,劝以烧絶栈道。此时虽为画策,尚未委贄於 汉 也。”
(4).送上礼物,拜人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乃今而后知先生为当世之仙人也,愿委贄为弟子。”
(5).弃身;置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 。” 唐 白居易 《感鹤》诗:“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词语解释:气质  拼音:qì zhì
(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宋 张载 《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金 元好问 《送刘子东游》诗:“ 刘郎 世旧出雄边,生长 幽 并 气质全。”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既得为人,其聪明睿哲同,其性情气质同。”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
(2).风度;模样。《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儘标緻,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纠纠的。”《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向知府 道:‘好个气质,像正经人家的儿女。’”
(3).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汉 至 魏 ,四百餘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相如 巧为形似之言, 班固 长於情理之説, 子建 、 仲宣 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宋 司马光 《和吴冲卿三哀诗》:“ 圣俞 诗七千,歷歷尽精絶,初无追琢勤,气质稟清洁。”
(4).指气体。 清 谭嗣同 《仁学》一:“譬於烛久爇则尽跋,非烛灭也,化为气质、流质、定质也。”
词语解释:弱质  拼音:ruò zhì
(1).衰弱的体质。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弱质难恒,頽龄易丧,抚鬢生悲,视颜自伤。”《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王生 道:‘若得贤妻如此用心,使我重见天日,我病体也就减几分了。但恐弱质懨懨,不能久待。’” 清 黄景仁 《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十馀里》诗:“先时弱质易惊秋,此日偏令远目愁。”
(2).指女子或女子的身体。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三拍》:“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 宋 梅尧臣 《汝坟贫女》诗:“弱质无以託,横尸无以葬。”《天雨花》第十回:“弱质柔姿怎受刑?” 清 周亮工 《廩延壁上和云间娟姬诗》:“江干弱质浊河边,载得兰苕艷即仙。”
(3).薄弱的才能。 唐 钱珝 《为集贤崔相公让大学士第二表》:“臣腐材弱质,叨列公台,何施尊主之能,未立为臣之节。” 宋 叶适 《除太府卿淮东总领谢表》:“猥用荣章,被之弱质。” 元 贡奎 《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之一:“弱质辞官责,归心数驛程。”
词语解释:艳质  拼音:yàn zhì
亦作“豓质”。
(1).艳美的资质。 南朝 陈后主 《玉树后庭花》诗:“丽宇芳林对高阁,新粧艳质本倾城。” 宋 陈思 《〈海棠谱〉序》:“梅花占於春前,牡丹殿於春后……独海棠丰恣艳质,固不在二花下。” 清 吴伟业 《题画菊花》诗:“生来艳质何消瘦,移近高人恰老成。”
(2).指美女。 唐 白居易 《冬至夜怀湘灵》诗:“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我打扮做箇货郎儿,担着些零碎去寻那箇艳质。” 明 《杀狗记·孙华家宴》:“才子豓质,簇拥名园,嬉戏笑蹙鞦韆。”
词语解释:形质  拼音:xíng zhì
(1).肉体,躯壳。 唐 刘禹锡 《祭柳员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质尔。魂气何託,听余哀词。” 宋 梅尧臣 《秀叔头虱》诗:“翦除诚未难,所恶累形质。”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是为仁义礼智之根株,是为形质血气之主宰。”《红楼梦》第一一九回:“老太太见与不见,总是知道的,喜欢的。既能知道了,喜欢了,便是不见也和见了的一样。只不过隔了形质,并非隔了神气啊。”
(2).外形,外表。 唐 无名氏 《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 自虚 昏昏然,莫审其形质。”《宣和遗事》后集:“时帝年二十二岁,太上年三十六岁,形容枯黑,不復有贵人形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邓县尹》:“ 邓 不禁毛髮森竖,寧神审諦,则形质服色彷彿日间所相尸也。”
(3).才具,气质。《晋书·刘曜载记》:“自以形质异众,恐不容于世,隐迹 管涔山 ,以琴书为事。”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僧谓 潘 曰:‘观尔形质器度与众贾不同。’”
(4).犹形制。《清史稿·圣祖纪三》:“御史 陈汝咸 招抚海寇 陈尚义 入见,询海上情势及洋船形质。”参见“ 形制 ”。
(5).指形式。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顾此适宜之政治,究为何种政治乎?则惟民主义为其精神、代议制度为其形质之政治。”
词语解释:形制  拼音:xíng zhì
(1).《隋书·东夷传·流求国》:“其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赤毛,形製不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今县治之南有数丛冢,形製特大,图经以为 许 氏墓。”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超然琅玡二台》:“ 琅邪臺 上 秦 碑高数丈,形製甚朴,无趺首。”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刘顼》:“用意绵密,画体简细,而笔跡困弱,形製单省。”
(2).指构图。
(1).谓以有利的地理形势来制驭天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愿足下急復进兵,收取 滎阳 ,据 敖仓 之粟,塞 成皋 之险,杜 大行 之道,距 蜚狐 之口,守 白马 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2).形状;款式。 汉 王充 《论衡·诘术》:“府廷之内,吏舍比属,吏舍之形制何殊於宅,吏之居处何异於民?”《晋书·舆服志》:“皁轮车,驾駟牛,形制犹如犊车。”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伏侈》:“ 宋 谢灵运 性豪奢,车服鲜丽,衣服多改旧形制。” 叶圣陶 《登雁塔》:“树荫之下立着好些个埋葬僧人的小石塔,形制古朴有致。”
(3).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体裁。 朱自清 《中国歌谣》:“而关于先民歌谣的形制,亦可由此窥出。”
词语解释:天质  拼音:tiān zhì
天然资质;天性。《后汉书·崔駰传》:“因天质之自然,诵上哲之高训。” 宋 苏轼 《求婚启》:“天质下中,生有蓬麻之陋。”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其后适京师,兄子随侍而疾作,先生延医药,祈祷夜不能寐,盖其天质之厚类如此。”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稍后 李陵 与 苏武 赠答,亦为五言,盖 文 景 以后,渐多此体,而天质自然,终当以 乘 为独絶矣。”
词语解释:丽质  拼音:lì zhì
(1).美好的资质。亦指品貌。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妻》:“以卿丽质,何之不可。”
(2).指美人。 南朝 梁简文帝 《妾薄命》诗:“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 宋 柳永 《抛球乐》词:“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 清 周亮工 《书影》:“后误纳一丽质,为其夫殴死。”
词语解释:朽质  拼音:xiǔ zhì
衰朽拙劣的资质。多作谦词。《古尊宿语录》卷一:“吾之朽质,当於来月归兹地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陞迁·贺道台午节》:“某朽质难雕,葵心久向。”
词语解释:陋质  拼音:lòu zhì
(1).弱质。多指女子或女子的身体。 三国 魏 曹植 《出妇赋》:“以才薄之陋质,奉君子之清尘。”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狐》:“顾以陋质,不足答厚恩。”
(2).平庸的才能。《晋书·贾充传论》:“ 贾充 以諂諛陋质,刀笔常材,幸属昌辰,滥叨非据。”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伟才何磊落,陋质几翩翾。”
词语解释:异质  拼音:yì zhì
(1).特异的资质、禀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军师 华歆 为御史大夫”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 清 刘大櫆 《蝠巢翁传》:“翁生而有异质。”
(2).指某种材料的特异质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清 戴名世 《绿荫斋古桂记》:“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於匹夫之手者多矣!”
(3).不同资质。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贤圣殊品,优劣异质。”
(4).指形体不同。《文选·木华〈海赋〉》:“瑕石诡暉,鳞甲异质。” 李善 注:“异质,殊形也。《广雅》曰:‘质,驱也。’” 明 李东阳 《与姜用贞》诗之一:“丛兰絶低小,隐约幽巖姿……小大固异质,託交乃其宜。”
词语解释:美质  拼音:měi zhì
美好的素质。《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韩诗外传》卷八:“虽有良玉,不刻鏤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可传於后世者,若 汉 之 文帝 、 宣帝 , 唐 之 太宗 ,皆可谓有美质矣。” 明 方孝孺 《尊闻斋记》:“今之人岂皆不若古人之有美质哉?”
词语解释:秀质  拼音:xiù zhì
美质。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无希驥之秀质,乏如珪之令望。”
词语解释:淑质  拼音:shū zhì
(1).美好的资质。指体貌美。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牀;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2).美好的资质。指美善的品质。《后汉书·崔駰传》:“应规矩之淑质兮,过 班 倕 而裁之。”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生有淑质。” 宋 陆游 《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 明 陈子龙 《升天行》之二:“明姿与淑质,千载无欢愁。”
词语解释:鬼质  拼音:guǐ zhì
(1).谓形貌粗野丑陋。 宋 范成大 《蛇倒退》诗:“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周汝昌 注:“鬼质,説形貌‘野’、‘丑’,不如内地平原上的人那样‘像人’。”
(2).指形质丑恶者。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之二三:“因封还除目,见瞋鬼质,窜涂贄卷,取怨奇章。”
词语解释:无质  拼音:wú zhì
(1).没有诚信。《左传·襄公九年》:“要盟无质,神弗临也。” 孔颖达 疏:“质,诚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楚子 闻 蛮氏 之乱也与 蛮子 之无质也,使 然丹 诱 戎蛮子嘉 杀之,遂取 蛮氏 。” 杜预 注:“质,信也。”
(2).没有实体。 南朝 梁 沉约 《难范缜〈神灭论〉》:“形既无知,神本无质。”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词语解释:凤质  拼音:fèng zhì
(1).指人的美好品质。 唐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诗:“涉海得驪珠,栖梧惭凤质。”
(2).指美妙的乐音。 唐 聂夷中 《公子行》之一:“ 飞琼 奏云和,碧簫吹凤质。”
词语解释:灵质  拼音:líng zhì
美好的姿质。 唐 卢照邻 《驯鸢赋》:“孕天然之灵质,禀大块之奇工。”
词语解释:文质  拼音:wén zhì
(1).文华与质朴。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孔颖达 疏:“史文则辞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旧唐书·文苑传序》:“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使马圉》:“ 马圉 之説诚善,假使出 子贡 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 姚华 《论文后编》:“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 赵 得其质, 楚 得其文。”
(2).文字与质地。《汉书·食货志下》:“﹝ 王莽 ﹞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文质周郭仿 汉 五銖钱云。”
词语解释:贞质  拼音:zhēn zhì
(1).坚贞的资质。《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殷允 《杖铭》:“荃蕙虽秀,才非贞质;异端虽美,道无玄术。”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诗:“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可怜 宋 社沦海水,片石迺有神灵凭;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
(2).谓使资质坚强。 晋 顾恺之 《冰赋》:“激厉风而贞质,仰和景而融暉。”
(3).正直质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夫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词语解释:容质  拼音:róng zhì
容貌姿质。《晋书·列女传·王广女》:“ 王广 女者,不知何许人也。容质甚美,慷慨有丈夫之节。”《南史·袁昂传》:“ 昂 容质修伟,冠絶人伦。” 唐 无名氏 《灵应传》:“俄有一妇人,年可十七八,衣裙素淡,容质窈窕。”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狸》:“乃一少年女子,容质甚美。”
词语解释:托质  拼音:tuō zhì
寄身;托体。 唐 袁不约 《胡越同舟赋》:“殊方何远,合志何深,因託质於刳木,遂忘言於断金。” 前蜀 韦庄 《又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趋时慙艺薄,託质仰恩深。” 宋 马令 《南唐书·女宪传·昭惠周后》:“婢子多幸,託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景德传灯录·无业国师》:“随念受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里託质。”
词语解释:器质  拼音:qì zhì
(1).器局;资质;才识。《宋书·柳元景传》:“ 元景 少便弓马……寡言有器质。” 唐 韩愈 《举钱徽自代状》:“﹝ 钱徽 ﹞器质端方,性怀恬淡,外和内敏,洁静精微。”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见於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2).谓仪器设备。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夫以其人境遇、神明之优饱,又当图书、器质之精备……其新理、新器、新术日出而无可涯量,精奇而不可思议。”
词语解释:皓质  拼音:hào zhì
(1).洁白的质地。 汉 班固 《典引》:“扰緇文皓质於郊,升黄辉采鳞於沼。”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诗之三:“丹轮皓质两微茫,桂粟梨云鬭浅黄。”
(2).白晳的肌肤。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3).洁白的本质。 前蜀 韦庄 《旧居》诗:“皓质留残雪,香魂逐断霞。不知何处笛,一夜叫梅花。”
词语解释:顽质  拼音:wán zhì
愚钝的资质。《后汉书·桥玄传》:“ 操 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 宋 文同 《石姥赋》:“奚磊砢之顽质兮,輒矫权而自主。” 清 龚自珍 《金缕曲·沉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伊余顽质君休问!笑年来光芒万丈,被他磨尽。”
词语解释:蕙质  拼音:huì zhì
(1).女子美好的仪态和秉性。 唐 陈山甫 《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髣髴烟光,飘颻蕙质。” 明 沉鲸 《双珠记·遗珠入宫》:“来求蕙质幽閒女,去做椒房左右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妾身姓 王 ,名 朝云 ,字 子霞 , 钱塘 人也,蕙质多奇,兰媌堪画。”
(2).指淑女。 唐 杨衡 《征人》诗:“望云愁玉塞,眠月想蕙质。”
词语解释:体质  拼音:tǐ zhì
(1).体与质;形体与质地。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 邢璹 注:“初四二五三上,同声相应不必均高卑也,同气相求不必齐形质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紬与缎之体质不光,花纹突起者,即是精中之麄,深中之浅。”
(2).身体素质。《晋书·南阳王保传》:“ 保 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妇女缠足……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人类体质的变化是由劳动决定的,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3).指形体。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上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盘而进,中有擘之不裂者。上疑其异,乃焚香祝之。俄倾自开,中有二人,形眉端秀,体质悉备。”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联句》:“久厌官局检,聊休体质舒。”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风节持以雅素,体质直而端庄。”
(4).指本质;气质。《朱子语类》卷一:“《正蒙》有一説好,只説金与木之体质属土,水与火却不属土。”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此生虽非甚聪慧,然甚得狷者体质,有独行之意。”
词语解释:昭质  拼音:zhāo zhì
(1).明洁的品质。《楚辞·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清 方文 《润州访王望如广文》诗之一:“昭质如冰雪,微官尘岂緇。”
(2).指箭靶所画之地。《楚辞·大招》:“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蒋骥 注:“昭质,谓射侯所画之地,如白质、赤质之类。”
词语解释:幻质  拼音:huàn zhì
佛教语。犹幻身。 宋 陆游 《记梦》诗:“即今相逢两幻质,转眼变灭如飞烟。” 明 邵璨 《香囊记·题诗》:“真海外之僊流,岂尘中之幻质。”
词语解释:病质  拼音:bìng zhì
(1).犹病体。 宋 强至 《代谢再任表》:“力丐閒州,少安病质。而恩生望外,事与愿违。”
(2).疾病或弊病的实质。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姊崎正治 曰:‘……有表象主义,即有病质。’”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赋颂之文,声对之体,或反以代表为工,质言为拙,是则以病质为美疢也。”
词语解释:霜质  拼音:shuāng zhì
(1).指植物耐寒的品格。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2).指人高洁的品质。 唐 元希声 《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之八:“肃子风威,严子霜质。”
词语解释:薄质  拼音:báo zhì
(1).指资质鄙陋、才能低下的人。多为谦辞。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末涂幸休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宋 曾巩 《授中书舍人谢启》:“如 巩 者,识虑少通,襟灵多蔽……俾专史法,非薄质之能堪;遂掌训词,岂諛能之可称。”
(2).指柔弱单薄的身体。 晋 陆机 《为陆思远妇作》诗:“岁暮饶悲风,洞房凉且清。拊枕循薄质,非君谁见荣。”
词语解释:本质  拼音:běn zhì
(1).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 晋 刘智 《论天》:“言闇虚者,以为当日之衝,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闇虚。凡光之所照,光体小於蔽,则大於本质。” 明 王廷相 《慎言·乾运》:“星之陨也,光气之溢也,本质未始穷也,陨而即灭也。”
(2).指本来的状貌。 隋 薛道衡 《昭君辞》:“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娥眉非本质,蝉鬢改真形。”
(3).指人的本性;资质。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人因伏地学之,遂不飢……还食穀,啖滋味,百餘日中,復其本质。” 宋 沉括 《谢转运启》:“非学不足以成材,则其处心不出於为利,人皆尽其本质,才亦几於易知。”
(4).本来的事实。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鑑者见 嫫姆 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
(5).谓本来的质朴风貌。 明 唐顺之 《答皇甫百泉郎中》:“近得其诗读之,则已洗尽铅华,独存本质,幽玄雅淡,一变而得古作者之精。” 明 胡应麟 《诗薮·宋》:“古体至 陈 ,本质亡矣。 隋 之才不若 陈 之丽,而稍知尚质。”
(6).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些同志看问题的方法不对,他们不去看问题的本质方面。”
词语解释:禀质
天资
词语解释:姿质  拼音:zī zhì
(1).天资;禀赋。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所谓文学高第者,智略能明先生王之术,而姿质足以履行其道。”姿,一本作“ 资 ”。《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 汉 王逸 注:“姿质鄙钝,寡所知也。”《北史·僭伪附庸传·慕容宝》:“ 宝 姿质雍容,柔而不断。”
(2).谓形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初,婢埋时,年十五六,及开冢后,姿质如故。”《魏书·序纪·平文帝》:“姿质雄壮,甚有威略。” 唐 薛调 《无双传》:“又於窗隙间窥见 无双 ,姿质明艷,若神仙中人。”
词语解释:清质  拼音:qīng zhì
(1).指月亮。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升清质之悠悠,降澄暉之蔼蔼。”
(2).美好的性质。 唐 杜甫 《雕赋》:“择其清质,列在周垣。”
词语解释:纤质  拼音:xiān zhì
犹弱质。亦比喻才能低下。《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根浅难固,茎弱易彫,操彼纤质,承此衝飇。” 李周翰 注:“纤质,谓微能也。” 唐 韩愈 《池上絮》诗:“为将纤质凌清镜,溼却无穷不得归。”
词语解释:劲质  拼音:jìn zhì
(1).坚硬的质地;坚强的质性。 南朝 梁 沉约 《咏竹槟榔盘》:“梢风有劲质,柔用道非一。” 唐 皮日休 《古杉》诗:“劲质如 尧 瘦,贞容学 舜 霉。”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二:“一枝剪取长松干,劲质贞心实启予。”
(2).谓艺术风格质朴有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徂徕集〉》:“其文倔强劲质,有 唐 人风。”
词语解释:吴质  拼音:wú zhì
(1).即月中之神 吴刚 。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姚文燮 注引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 吴刚 字 质 ,謫月中砍桂。” 元 吴师道 《中秋次同院人韵》:“终宵倚树怜 吴质 ,何处登楼觅 庾公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倚树思 吴质 ,吟诗忆 许棠 。”详“ 吴刚 ”。
(2). 三国 魏 人,以文名重于时。 文帝 为太子时,与之过从甚密。见《三国志》本传。 唐 许敬宗 《为司徒赵国公谢皇太子寄诗笺》:“ 无忌 幸从 神武 ,愧乏 王粲 之才;忝降斯文,益深 吴质 之恋。”
词语解释:吴刚  拼音:wú gāng
传说中的仙人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明 无名氏 《金雀记·玩灯》:“ 嫦娥 真可想,伐木有 吴刚 。” 清 赵翼 《月中桂树·壬午顺天乡试题得香字》诗:“蕊珠宫闕朗,攀折许 吴刚 。” 毛泽东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问讯 吴刚 何所有? 吴刚 捧出桂花酒。”
词语解释:殊质  拼音:shū zhì
(1).不同的质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寳也。”
(2).极美的姿质。指美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丁讽病客至加多》:“ 讽 之病以好色,既废,无赖,益求妙年殊质,以厌其心。”
词语解释:生质  拼音:shēng zhì
犹禀赋。语本 汉 董仲舒 《对贤良策一》:“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 丘 者焉” 宋 朱熹 集注:“忠信如圣人,生质之美者也。” 清 唐甄 《潜书·法王》:“ 三代 以后多过人之才,皆其生质,不由学问。” 严复 《救亡决论》:“若夫爱士之仁,报国之勇,虽非自弃流品之外者之所能,然尚可望由於生质之美而得之。”
词语解释:毛质  拼音:máo zhì
指鸟类之毛羽。《文选·鲍照〈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 李善 注:“毛羽与烟雾同色,故云若无。” 唐 杜甫 《醉歌行》:“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
词语解释:散质  拼音:sàn zhì
谓资质凡庸,不堪为用。 唐 温庭筠 《谢襄阳李尚书启》:“某櫟社凡材,芜乡散质。”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 郑 璞,散质类 庄 樗。”
词语解释:定质  拼音:dìng zhì
(1).固定不变的性质。《南史·王昙首传》:“﹝ 王僧虔 ﹞尝为飞白书题尚书省壁曰:‘圆行方止,物之定质,修之不已则溢,高之不已则慄。’”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人无定质,因地而化。故生於 荆 者言皆成 楚 ,居於 晋 者齿便从黄。”
(2).固定的形态。 宋 苏轼 《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於所当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参两》:“阴阳有定性而无定质也。”
(3).指固体物质。 清 谭嗣同 《〈仁学〉自叙》:“由胚胎以至老死,由气质流质以成定质,由肤寸之形以抵七尺之干,又由体魄终于溃烂朽化,转朽变为他物,其数亦由一而万万也。”
词语解释:载质  拼音:zài zhì
亦作“ 载贄 ”。 带着晋见的礼物。谓急于出仕。《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唐 皮日休 《忧赋》:“故王之忧国者而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贄出疆。” 宋 曾巩 《应举启》:“盖以出而载质,无他业之可为。”
词语解释:白质  拼音:bái zhì
(1).白色的质地。《仪礼·乡射礼》:“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白质黑章,其仪可嘉。”
(2).指蛋白质。 章炳麟 《菌说》:“他如卵中白质,未出之雏,足以自养。”
词语解释:真质  拼音:zhēn zhì
(1).本质,实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今案其真质,而谓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
(2).犹纯朴。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水火称毒》:“ 天竺国 人性狷急,志尚真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词语解释:槁质  拼音:gǎo zhì
干枯之体。 元 蒲道源 《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红芙蓉》:“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
词语解释:交质  拼音:jiāo zhì
(1).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左传·隐公三年》:“故 周 郑 交质,王子 狐 为质於 郑 , 郑公子 忽 为质於 周 。” 汉 刘向 《上战国策叙》:“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后汉书·彭宠传》:“又南结 张步 及 富平 、 获索 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
(2).互相以物品作抵押。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质。”
(3).互相询问。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 孔 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词语解释:黑质  拼音:hēi zhì
黑色物体;黑的底色。《淮南子·修务训》:“ 蔡 之幼女, 衞 之稚质,梱纂组,杂奇彩,抑黑质,扬赤文, 禹 汤 之智不能逮。”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 永州 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宋史·仪卫志六》:“矟,长矛也。木刃,黑质,画云气。”
词语解释:性质  拼音:xìng zhì
(1).禀性;气质。《荀子·性恶》:“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北齐书·尧雄传》:“ 雄 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 秀英 ﹞年长一十九岁,生的性质沉重。” 徐特立 《国民外交》:“自留学 法国 者加多,西人深知华人性质, 日本 运动,遂难生效。”
(2).质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端砚:下巖色紫如猪肝,密理坚緻,温润而泽。储水发墨,叩之有声。但性质坚矿,断裂,尤多瑕疵。”
(3).指事物的特性,本质。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芦菔》:“芦菔: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看广告的种类,大概是就可以推见这刊物的性质的。”
词语解释:古质  拼音:gǔ zhì
古雅质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下》:“佛殿内西座,番神甚古质。”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汉 僊诗……古质意象,毫不復存,皆后人伪作也。”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鲁颂》夸张,《商颂》古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復无 唐 人传奇之缠绵。”
词语解释:琐质  拼音:suǒ zhì
(1).卑微的资质,也指资质卑微的人。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愚一揖清尘,偏容琐质,初怜淡以如水,后乃投而若漆。” 宋 曾肇 《谢史成受朝奉郎表》:“致兹琐质,均被鸿私。”
(2).犹贱躯。 唐 刘禹锡 《谢冬衣表》:“陛下至仁天覆,玄化风薰,颁以兼衣,賁兹琐质,降自天府,光於辕门。”
词语解释:龙质  拼音:lóng zhì
指好的竹子。 唐 李百药 《洞箫赋》:“攀重萝,閲丰篠,截成枝之龙质,拟衔花之凤鸟,作为洞簫。”
词语解释:良质  拼音:liáng zhì
(1).质地优良的器物,指琴。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南史·柳恽传》:“ 子良 尝置酒后园,有 晋 太傅 谢安 鸣琴在侧,援以授 惲 , 惲 弹为雅弄。 子良 曰:‘卿巧越 嵇 心,妙臻 羊 体,良质美手,信在今夜。’”
(2).指优秀的作品。 晋 陆机 《文赋》:“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词语解释:粹质  拼音:cuì zhì
纯美的素质。《剪灯馀话·琼奴传》:“ 琼奴 无復昔时容态,而青年粹质,终异常人。” 清 陈确 《祭祝开美文》:“呜呼 开美 ,生禀粹质!孝亲悌弟,诚心恳惻。”
词语解释:赋质  拼音:fù zhì
天赋资质。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余也赋质凡庸,有志弗强。” 明 高攀龙 《〈朱子节要〉序》:“学者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故赋质各别,成德亦殊。” 明 冯梦龙 《〈石点头〉序》:“且夫天生万物,赋质虽判,受气无别。”
词语解释:资质  拼音:zī zhì
(1).禀性;质素。《汉书·梅福传》:“故 京兆 尹 天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朱子语类》卷七十:“大抵资质柔巽之人,遇事便不能做事。” 叶圣陶 《倪焕之》四:“小学校里有的是境遇资质各各不同而同样需要培养的儿童。”
(2).姿态容貌。《南史·宋始兴王濬传》:“ 濬 少好文籍,资质端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花奴 资质明媚,肌髮光细,非人间人。” 清 龚自珍 《京师乐籍说》:“乐籍既棋布於京师,其中必有资质端丽,桀黠辨慧者出焉。”
词语解释:物质  拼音:wù zhì
(1).物的形体。 金 刁白 《物质》诗:“物质方圆定,营营止自疲。”
(2).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艾青 《〈艾青诗选〉自序》:“‘观念’是抽象的,结成‘粒粒真珠’,就成了明亮的、可以把握得住的物质了。” 沉从文 《王谢子弟》:“若前者近于物质的,后者就可以说是纯粹精神的。”
(3).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 巴金 《寒夜》十八:“没有!不论是精神上,物质上,我没有得到一点满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假如为了贪图物质享受,我早就去做姨太太少奶奶,也就不这样颠沛流离了。可是,那叫什么生活!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词语解释:浊质  拼音:zhuó zhì
(1). 汉 代豪富 浊氏 、 质氏 的并称。《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质 、 张里 之家,击鐘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李善 注:“《汉书·食货志》曰:‘ 浊氏 以胃脯而连骑, 质氏 以洗削而鼎食。’ 晋灼 曰:‘胃脯,今大官以十日作沸汤爆羊胃。’ 如淳 曰:‘洗削,谓作刀剑削也。’”
(2).凡庸的姿质。参见“ 浊质凡姿 ”。
词语解释:浊质凡姿  拼音:zhuó zhì fán zī
凡庸的姿质。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倖也。”
词语解释:淳质  拼音:chún zhì
敦厚质朴。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世犹淳质,文从简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三代以前,其风淳质修谨不必言。” 明 唐顺之 《程少君行状》:“少君为人,淳质无所猜,对人輒见肝膈,人或愚之,终不为变。” 章炳麟 《文学说例》:“当文学陵迟,躁人喋喋,而欲救以淳质,非此莫由也。”
词语解释:挺质  拼音:tǐng zhì
生就的美质。《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禀丽精以挺质,生丹穴之南垂。”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水犀如意启》:“珊瑚挺质,匹此未珍。” 唐 李咸用 《石版歌》:“直方挺质贞且真,当庭卓立凝顽神。”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榦不足攀,阴不足息,夫何挺质之可惑耶?”
词语解释:贤质  拼音:xián zhì
才德兼备,作风朴实。《晏子春秋·问下五》:“贤质之士,不为私臣。” 张纯一 校注:“士之有才德而朴实者,举之於朝,不使屈为家臣。”
词语解释:变质  拼音:biàn zhì
(1).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云笈七籤》卷九四:“山有玉,草木因之不彫;人怀道,形体得之永固。资薰日久,变质同神;练神入微,与道冥一。”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于是不免要向文人的(以词章或乐曲为重的)作品里借取材料而稍有变质。”
(2).指事物的本质向坏的方面转变。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 梁队长 说:‘变质的洋灰降低标号使用,模型板就凑合着使用原来的。’” 徐特立 《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脑子里装的东西不对头,革命意志就可能衰退,就会贪安逸,图享受,就会忘本,变质,甚至变成剥削别人的人。”
(3).病理学名词。炎症时局部组织的一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各种变性和坏死。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九》:“少年在这时候,只能先行萎黄,且待将来老了,神经血管一切变质以后,再来活动。”
词语解释:郢质  拼音:yǐng zhì
郢 地有 匠石 者,能用斧头削除人鼻端的白粉而不伤其鼻。 宋元君 听说后,召 匠石 试之。 匠石 说:“臣则尝能斵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参阅《庄子·徐无鬼》。后因以“郢质”喻指契合无间的知音。《晋书·嵇康传》:“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 郢 质。”亦作“ 郢中质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五:“《大雅》思 文王 ,《颂》声久崩沦,安得 郢 中质,一挥成风斤!” 王琦 注引 萧士贇 曰:“ 太白 尝论诗曰:‘将復古道,非我而谁?’《雅》《颂》之作, 太白 自负者如此。然安得《雅》《颂》之人识之,使 郢中 之质能当 匠石 之运斤耶!”
词语解释:明质  拼音:míng zhì
明信,诚信。《国语·鲁语上》:“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 韦昭 注:“质,信也。”
词语解释:风质
气质;气度。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风质洞远,仪止祥华。”《魏书·李崇崔亮传论》:“ 李崇 以风质英重,毅然秀立,任当将相,望高朝野,美矣。” 唐 刘太真 《房州刺史杜府君神道碑》:“风质简远,音词淑清。”
词语解释:锦质  拼音:jǐn zhì
锦绣般的质地。 晋 左思 《蜀都赋》:“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
词语解释:地质  拼音:dì zhì
(1).土地的形质;土壤的质地。《易·坤》“六二,直方大” 三国 魏 王弼 注:“居中得正,极於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 孔颖达 疏:“质谓形质。地之形质,直方又大,此六二居中得正是尽极地之体质也。”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地质肥沃,物产繁衍。”
(2).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艾青 《鱼化石》诗:“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徐迟 《地质之光》:“它在地质上也是相当破碎的,半岛、岛屿、岬角、港湾相间。”
词语解释:同质  拼音:tóng zhì
谓本质相同。《后汉书·延笃传》:“或谓先孝后仁,非 仲尼 序 回 参 之意。盖以为仁孝同质而生,纯体之者,则互以为称, 虞舜 颜回 是也。”
词语解释:影质  拼音:yǐng zhì
(1).谓预置财物以待。如望影设质,故称。《北史·儒林传上·徐遵明》:“ 遵明 讲学於外,二十餘年,海内莫不宗仰。颇好聚敛,与 刘献之 、 张吾贵 皆 河 北聚徒教授,悬纳丝粟,留衣物以待之,名曰影质,有损儒者之风。”
(2).谓心中映象所据以产生的外界事物。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诚明》:“风雷无形而有象,心无象而有觉……心之情状虽无形无象,而必依所尝见闻者以为影质,见闻所不习者,心不能现其象。”
词语解释:典质  拼音:diǎn zhì
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限期内赎回。《旧唐书·卢群传》:“﹝ 卢羣 ﹞先寓居 郑州 ,典质良田数顷。及为节度使至镇,各与本地契书,分付所管令长,令召还本主,时论称美。”按,此言接受典质。《金史·太宗纪》:“先帝以同姓之人有自鬻及典质其身者,命官为赎。”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夫妇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质,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絀。” 夏衍 《走过来的道路》:“我出身在一个没落了的小地主的家庭,三岁丧父,穷困到靠典质和借贷度日。”
词语解释:朴质  拼音:pǔ zhì
质朴纯真,不加文饰。《北史·郦道元传》:“ 道慎 弟 道约 ,字 善礼 ,朴质迟钝,颇爱琴书。”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人孰宜之,以夷易也;物孰诚之,以朴质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武 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 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我们为什么不能使我们的外表和心灵变得又纯洁又朴质。”
质朴,纯真,不矫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陈书·傅縡传》:“朴质其心,行不言之教。”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母辞拾遗钞》:“﹝村人﹞拾得 至元 钞十五锭……顷间果见寻钞者,村人本朴质,竟不詰其数,便以付还。” 郭沫若 《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原始人的生活,最单纯,最朴质。”
词语解释:炼质  拼音:liàn zhì
提炼质素;冶炼。 晋 潘尼 《武库赋》:“大刀寳剑,旷世絶殊;炼质于 昆吾 之灶,定形于 薛炪 之炉。” 唐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诗:“秋日励霜锋,炼质才三尺。” 元 袁桷 《张节妇瓶中杏枝着花》诗:“ 张氏 之壶如截肪,真火炼质千年刚。”
词语解释:纯质  拼音:chún zhì
(1).单纯质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契者,结也。上古纯质,结绳执契。”《新五代史·唐明宗纪赞》:“ 明宗 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古人纯质》:“古人纯质,其取名亦然。” 金 王若虚 《保义副尉赵公墓志》:“天资纯质,治生尤勤俭。”
(2).用为鲁钝暗昧的婉辞。《晋书·卫瓘传》:“ 惠帝 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 宋 叶梦得 《石林家训》:“纯质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
词语解释:材质  拼音:cái zhì
资质。《鬼谷子·忤合》:“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汉书·哀帝纪》:“臣幸得继父守藩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 唐 韩愈 《送牛堪序》:“若 牛堪 者,思虑足以及之,材质足以行之,而又不闻其往者,其将有以哉!” 明 方孝孺 《送周宗傅省亲序》:“其文辞纯美而材质英朗者,果吾 台 人也。” 冰心 《庄鸿的姊姊》:“她们学校里的教员……都说象她这样的材质,这样的志气,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词语解释:鹤质  拼音:hè zhì
指仙道者的体质。 唐 郑澣 《赠毛仙翁》诗:“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金 王丹桂 《金莲出玉华·寿明威县君完颜明慧》词:“松姿鹤质,遣累斋心超众异。”
词语解释:贵质  拼音:guì zhì
高贵的资质。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传贵质於竹素,晦深声於百亿。”
共287,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