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个去声 [guō guò,歌韵同。又过失,独用][hè huò,唱和]饿[mò,磨磐][dà][suò,《楚词》中的句末助词。][详注1][怯也。][详注2][详注3][duò][duō][详注4][dān dàn][详注5][枚也]


注1:奈 《广韵》那也。柰、那通。《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那作柰。《韩愈·感春诗》已矣知何柰。柰作那。
注2:左 《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
注3:作 zuò,同做。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无襦,今五裤。《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
注4:媠 《集韵》吐卧切,音唾。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吴有馆娃之宫,漆媠之室。《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 又奴卧切,音懦。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卧切。与惰同。《前汉·外戚传》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见帝。又《龚胜传》媠嫚亡状。
注5:娑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共10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货财货宝货取货贾货码货郎子货赂公行货儿
货殖货与货农货畚货声货账货运货值
货贝货遗货卖货籍货场货轮货籴货匨
货物货居货布货器货头货车货节货架子
货泉货力货易货客货单货质货法货摊
货赂货贩货买货卜货囊货舱货料货材
货贿货积货主货真价实货室货舟货机货样
货利货赀货赇货款货损货船货栈货柜
货鬻货市货资货源货贡货贿公行货架货人
货色货币货赂大行货欲货郎儿货郎货棚货帛

词语解释:货财  拼音:huò cái
亦作“ 货材 ”。
(1).货物,财物。《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睡虎地 秦 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如为大误?人户、马牛及者(诸)货材直(值)过六百六十钱为大误,其它为小。”《史记·平準书》:“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餘货财。” 唐 韩愈 《原道》:“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清 王韬 《变法中》:“喜贡諛而恶直言,好货财而彼此交征利。”
(2).特指钱币。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 卢怀慎 暴卒而苏,曰:‘冥司三十炉,日夕为 张説 鼓铸货财,我无一焉。’”
词语解释:货殖  拼音:huò zhí
(1).谓经商营利。《论语·先进》:“ 赐 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扬州 有 王生 者,人呼为 王四舅 ,匿跡货殖,厚自奉养。”《花月痕》第四七回:“以贸迁为絶伎,以货殖为资生。”
(2).经商的人。 汉 班固 《西都赋》:“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丙申,赐京师大酺三日。集 开封府 及诸军乐人,迁四市货殖,五方士女大会。”
(3).财物;商品。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观道义而如醉,闻货殖而波扰者,秽人也。” 宋 王禹偁 《送李巽序》:“古者,设关所以禁末游,为市所以通货殖,后世因而有税焉。”
词语解释:货贝  拼音:huò bèi
(1).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亦借指财货珍宝。《礼记·少仪》:“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於君,则曰致马资於有司。” 宋 费衮 《梁谿漫志》卷三:“贾竖藏货贝。” 清 程恩泽 《粤东杂感》诗之一:“香飞海舶关津裕,力走天涯货贝通。”
(2).货物,商品。 清 梁佩兰 《澄海楼》诗:“名都货贝街喧闹,属国賮琛驛交错。” 清 归庄 《甘茂叔六十寿序》:“﹝ 南翔 ﹞多大贾侨居,库藏坚密,货贝辐輳,不惟甲於诸镇,抑城郭之中不如也。”
词语解释:货物  拼音:huò wù
(1).原指龟贝。古代用作货币。《周礼·秋官·大行人》:“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 贾公彦 疏:“货物,龟贝也者,货是自然之物。”后泛指可供买卖的物品。《汉书·食货志下》:“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骄奢》:“货物愈贵,而服饰者愈多。” 叶圣陶 《倪焕之》九:“学校不专教读书,也可以说店铺不只出卖货物了。”
(2).购物。《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圣 中,尝詔郡县货物用足钱。”
词语解释:货泉  拼音:huò quán
(1). 王莽 时货币名。《汉书·食货志下》:“ 天凤 元年,復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
(2).货币的通称。《晋书·食货志》:“日中为市,总天下之隶,先诸布帛,继以货泉,贸迁有无,各得其所。”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难准,又立货泉之法,以节轻重之宜。”《辽史·食货志下》:“ 辽 之方盛,货泉流衍,国用以殷。” 清 许光治 《凭阑人》曲:“榆筴赊春骄货泉,柳带禁寒贪乞棉。”
(3).指财政。 唐 元稹 《授王播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盐铁使制》:“得非调阴阳抚夷夏者,不欲侵货泉之任;而主会计校盈虚者,不得参邦国之重乎?子将兼之,允在能者。”《旧唐书·王彦威传》:“ 彦威 儒学虽优,亦勤吏事,然货泉之柄,素非所长。”
词语解释:货赂  拼音:huò lù
(1).财物。《荀子·富国》:“将脩小大强弱之义以持慎之,礼节将甚文,珪璧将甚硕,货赂将甚厚,所以説之者,必将雅文辩慧之君子也。”《史记·项羽本纪》:“ 汉 击之,大破 楚 军,尽得 楚国 货赂。”
(2).犹贿赂。《管子·七臣七主》:“故君法则主位安,臣法则货赂止,而民无姦。”《汉书·杨恽传》:“货赂流行,传相放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省庭天下仪表,如用胥吏,定行货赂混淆,用进士,清源也。”
词语解释:货贿  拼音:huò huì
(1).财货,财物。《周礼·天官·大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郑玄 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秦 有天下……亟役万人,暴其威行,竭其货贿。” 黄侃 《哀平民》:“侵人之家,取其货贿。”
(2).贿赂。《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 虞庆则 等奉使 关 东巡省,还,皆奏称‘乡正专理词讼,党与爱憎,公行货贿,不便於民。’上令废之。” 明 归有光 《上方参政书》:“天下无道,乱狱滋丰,货贿多有。”参见“ 货贿公行 ”。
词语解释:货贿公行  拼音:huò huì gōng xíng
同“ 贿赂公行 ”。 《魏书·刑罚志》:“ 天平 后,迁移草创,百司多不奉法,货贿公行。”《陈书·傅縡传》:“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
词语解释:货利  拼音:huò lì
货物财利。《书·仲虺之诰》:“惟王不邇声色,不殖货利。” 孔 传:“殖,生也。不生资货财利,言不贪也。” 唐 陆贽 《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或亏废名节,或贪冒货利,陷於法网。” 清 戴名世 《穷鬼传》:“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
词语解释:货鬻  拼音:huò yù
(1).出售货物。《南史·文学传·刘勰》:“ 勰 撰《文心雕龙》五十篇…… 勰 欲取定於 沉约 ,无由自达,乃负书候 约 於车前,状若货鬻者。”
(2).指出售。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康老子》:“遇一老嫗,持旧锦褥货鬻,乃以半千获之。”《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偶获婢僕等三数十人,自 浙 右已歷南 荆 ,货鬻殆尽。” 金 王若虚 《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
词语解释:货色  拼音:huò sè
(1).财货和女色。《书·伊训》:“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 孔 传:“殉,求也。昧求财货美色。”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色也;大者倾城,下者倾乡,富也。货色之不祥如此哉。”
(2).货物的品种和质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一分钱,一分货,甚么价钱是甚么货色。”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三章:“现在皮皮商店要拍卖这许多货,货色都是最上等的。” 茅盾 《林家铺子》二:“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3).对人的蔑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当初只指望半子靠老,如今看这货色,不死不活。” 吴组缃 《山洪》二八:“他是个什么货色,难道还瞒得过 戚先生 他们的眼睛?”
词语解释:货宝  拼音:huò bǎo
财货珍宝。
词语解释:货与
卖给;效力
词语解释:货遗  拼音:huò yí
贿赂;馈赠。《后汉书·宦者传·侯览》:“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词语解释:货居  拼音:huò jū
贮物待售。借指货物;商品。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不知稼穡之艰难,閭阎之贫富,商貲之赢絀,货居之滞流,而贸焉以议税率,未知其可。”参见“ 化3居 ”。
词语解释:货力  拼音:huò lì
财货及人力。《礼记·礼运上》:“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孔颖达 疏:“货力为己者,藏货为身,出力赡己。” 唐 柳宗元 《贞符》诗:“不作兵革,不竭货力。”
词语解释:货贩  拼音:huò fàn
谓做买卖。 唐 元稹 《估客乐》诗:“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禅真后史》第二九回:“ 利厥宣 道:‘且慢着。你既货贩宝贝,可曾见一匹墨顶珠的骏马么?’”
词语解释:货积  拼音:huò jī
财产,积蓄的钱财。《后汉书·循吏传·刘宠》:“ 宠 前后歷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
词语解释:货赀  拼音:huò zī
谓买卖图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好废举,与时转货貲。” 裴駰 集解:“废举谓停贮也。与时谓逐时也。夫物贱则买而停贮,值贵即逐时转易,货卖取资利也。”
词语解释:货市  拼音:huò shì
犹买卖。《后汉书·东夷传·韩》:“﹝ 州胡国 人﹞乘船往来货市 韩 中。”
词语解释:货币  拼音:huò bì
(1).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王莽 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 宋 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后之世赋取无度,货币无法,义穷而诈胜。”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货币者,圣人之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而时为之制。”《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货币在紧张地流通,商品在频繁地交换。”
(2).谓钱财。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过 岐 , 朱泚 幸致货币,慎勿纳。” 唐 皮日休 《九夏歌·纳夏》:“自筐及篚,我有货币。”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明皇 至 蜀 ,每思 张曲江 则泪下,遣使 韶州 祭之,兼齎货币,以恤其家。”
词语解释:货取  拼音:huò qǔ
(1).谓以财货收买。语出《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2).买进。 元 姚燧 《太平宫新庄记》:“为目其诸庄与地在所,及其施入之主之名,自多裒之,以及其寡,今最货取三千六百五十。”
词语解释:货农  拼音:huò nóng
以农耕生殖财利。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遁跡避纷喧,货农栖寂寞。” 黄节 补注:“本集《芜城赋》:‘孳货盐田。’此言货农,谓生利於农也。”
词语解释:货卖  拼音:huò mài
(1).出售。《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乃步从地道往 钱唐 货卖。”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承平时,假手者用薄纸书所为文,揉成团,名曰‘纸毬’,公然货卖。” 清 法式善 《陶庐杂录》卷五:“任其流通货卖,不復拘禁。”
(2).指卖货的人。 元 施惠 《幽闺记·招商谐偶》:“且喜兵火已平,民安盗息,不免叫货卖出来,分付他仍旧开张舖面。”
词语解释:货布  拼音:huò bù
(1). 王莽 时货币名。《汉书·食货志下》:“﹝ 天凤 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货泉二十五。”
(2).泛指货币。 宋 梅尧臣 《画真来嵩》诗:“与我货布不肯受,此之毉卜曾非庸。” 元 袁桷 《吴江重建长桥记》:“兹桥匪脩,涉者益病;召彼耆老,货布莫竞。”
词语解释:货易  拼音:huò yì
贸易;交易。 晋 法显 《佛国记》:“国中不养猪鸡,不卖生口,市无屠行及酤酒者,货易则用贝齿。”《太平广记》卷四五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黄》:“乘暇於 长安 东市,瞥见一犊车,侍婢数人,於车中货易。”《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元年》:“会有人告 敬儿 遣人至蛮中货易,上疑其有异志。” 胡三省 注:“货易,即贸易也,以我所有,易我所无。”
词语解释:货买  拼音:huò mǎi
购买,采购。《元史·百官志三》:“供膳司,秩从五品,掌供给应需,货买百色生料,并 桑哥 籍入貲产。”
词语解释:货主  拼音:huò zhǔ
货物所有者。亦泛指主人。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手中无钱之市,使货主问曰:‘钱何在?’对曰:‘无钱。’货主必不与也。”《南史·恩倖传·茹法珍》:“﹝ 徐世檦 ﹞谓 法珍 、 虫儿 曰:‘何世天子无要人,但阿儂货主恶耳。’ 法珍 等与之争权,遂以白帝,帝稍恶其凶强。” 清 赵翼 《题柳如是小像》诗:“何代青楼无伟人,可惜儂家货主恶。” 刘益善 徐世立 《万元户大世界》第七章:“他们接受货主的成批加工活,日夜干,使得货主满意。”
词语解释:货赇  拼音:huò qiú
(1).用财物买通他人。《魏书·显祖纪》:“其有祖、父假爵号货賕以正名者,不听继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自新》:“ 齐王 洪轨 ,为 晋寿 太守,多賕赃贿,为州所按……后为 青 冀 二州刺史,悔为 晋寿 时货賕所败,更厉清节。”
(2).用以买通他人的财物。 宋 胡宿 《禁内降诏》:“交通请託,巧诈营为,阴致货賕,密输珍玩。”
词语解释:货资  拼音:huò zī
货物资财。《韩非子·解老》:“故服文采,带利劎,厌饮食而货资有餘者,是之谓盗竽矣。”一本作“ 资货 ”。
词语解释:货赂大行  拼音:huò lù dà háng
同“ 贿赂公行 ”。 宋 刘攽 刘恕 等《〈魏书〉目录序》:“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
词语解释:货贾  拼音:huò jiǎ
指做买卖。《韩非子·五蠹》:“姦财货贾得用於市,则商人不少矣。”
词语解释:货畚  拼音:huò běn
售畚箕。《晋书·王猛传》:“﹝ 王猛 ﹞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於 洛阳 ,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 猛 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有一人引 猛 进拜之,父老曰:‘ 王公 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 猛 既出,顾视,乃 嵩 高山 也。”后用为受人赏识的典实。 清 王士禛 《送戴务旃游华山》诗:“ 洛阳 货畚无人识,五月骑驴入 华山 。”
词语解释:货籍  拼音:huò jí
货物帐册。 严复 《原强续篇》:“十年以来, 中国 出入口之货籍具在,可覆案也。”
词语解释:货器  拼音:huò qì
财物。 唐 柳宗元 《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词语解释:货客  拼音:huò kè
客商。 梁启超 《商会议》:“我海外数百万人,人人皆股东,人人皆货客。”
词语解释:货卜  拼音:huò bǔ
卖卜;卖卦。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二折:“贫道化一货卜先生,探此人忠义若何。”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楔子:“我和这货卜的先生可在这路上逢。”
词语解释:货真价实  拼音:huò zhēn jià shí
(1).谓货物质地优良,价钱公道。为商人招揽生意的习惯用语。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骗子》:“尔家货真价实,我太夫人已到,常吃好参,须至佳者。”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这里有的是字号,规矩,雅洁,与货真价实。这是真正 北平 的铺店。”
(2).泛指事物的真实地道,无虚假。 叶圣陶 《游临潼》:“这眼前的景物可真是一幅货真价实的锦绣。” 茅盾 《子夜》十六:“他们两个局外人倒觉得 周仲伟 那哈哈的笑声就有几分像是哭,然而在 周仲伟 却是货真价实的笑。”
词语解释:货款  拼音:huò kuǎn
买卖货物的款子。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二章:“他亲自批示让 南昌 银行赔对方货款。” 苏辽 《民国匪祸录·集团军司令遭匪伏击》:“两名船民均受伤,不敢再动,货款200馀元大洋,悉为土匪劫去。”
词语解释:货源  拼音:huò yuán
(1).货物的来源。 刘益善 徐世立 《万元户大世界》第十一章:“信息不灵了,货源短缺了。” 平凡 《支农路上带头人》:“过一年工夫, 石马山 大变样,单是玉桂、松脂、药材等就收入近万元,为社会主义商业提供了大批货源。”
(2).货币的来源。 清 魏源 《军储篇一》:“何谓开源之利?食源莫如屯垦,货源莫如採金与更弊。”
词语解释:货欲  拼音:huò yù
贪求财货的欲念。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由是毁誉乱於善恶之实,情慝奔於货慾之涂。”
词语解释:货码  拼音:huò mǎ
商品价码。 茅盾 《林家铺子》三:“ 林先生 便咬一下嘴唇,决定明天无论如何要把货码提高,要把次等货标上头等货的价格。” 茅盾 《子夜》十六:“厂里出一件货,照货码我可以抽千分之十为厂房机器生财的折旧。”
词语解释:货声  拼音:huò shēng
商贩或做修补生意的人招揽主顾的叫唤声。 翁偶虹 《北京话旧·货声》:“从狭义上讲,货声是商贩用艺术的语言招引顾客的一种手段, 北京 俗语叫作吆喝……至于货声的播扬,也分两种,一种是穿街过巷的流动商贩,一种是列摊街头或赶庙会的固定商贩,他们各有独具特色的货声。”
词语解释:货场  拼音:huò chǎng
车站、商店、仓库等储存或临时堆放货物的场地。 傅百龄 《女列车长王兰的婚事始末》:“货场的吊车给我挺大启发,我准备搞一个自动装卸行李车。”
词语解释:货头  拼音:huò tóu
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的蔑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都是你带了这个不吉利、克死老公的货来带累我!我明明看见那个货头不对,当时还了你的,怎么凭空赖起来!”参见“ 货色 ”。
词语解释:货色  拼音:huò sè
(1).财货和女色。《书·伊训》:“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 孔 传:“殉,求也。昧求财货美色。”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色也;大者倾城,下者倾乡,富也。货色之不祥如此哉。”
(2).货物的品种和质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一分钱,一分货,甚么价钱是甚么货色。”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三章:“现在皮皮商店要拍卖这许多货,货色都是最上等的。” 茅盾 《林家铺子》二:“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3).对人的蔑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当初只指望半子靠老,如今看这货色,不死不活。” 吴组缃 《山洪》二八:“他是个什么货色,难道还瞒得过 戚先生 他们的眼睛?”
词语解释:货单  拼音:huò dān
登记货物的清单。《镜花缘》第三二回:“这个货单拿到大户人家,不过三两日就可批完,临期兑银发票。” 清 林则徐 《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因查閲该国船牌货单,译出汉文,与现船所载货物未尽符合。”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二:“每到一站,朋友就把个铅笔头往耳朵上一夹,拿着一迭货单下去办事了。”
词语解释:货囊  拼音:huò náng
犹货担。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我荷担于此,所谓货囊者。”
词语解释:货室  拼音:huò shì
富户。《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贵势之流,货室之族,车服伎乐,争相奢丽,亭池第宅,竞趣高华。”
词语解释:货损  拼音:huò sǔn
货运途中数量减少或遭受损坏。例如:没有签合同,货损无法索赔。
词语解释:货贡  拼音:huò gòng
指金、玉、龟、贝等珍贵贡品。《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六曰货贡。” 郑玄 注:“货贡,金、玉、龟、贝也。” 南朝 梁 刘潜 《谢鄱阳王赐钵启》:“珍穷货贡,製极范金。”
词语解释:货郎儿  拼音:huò láng ér
曲调名。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我这里无乐人,只有姊妹两个,会説唱货郎儿。”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九宫谱》曲调有《货郎儿正宫》,与《仙吕》出入。又《转调货郎儿》,与《南宫》出入。”
词语解释:货郎子  拼音:huò láng zǐ
货郎。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七回:“到街上走了没几步,就见一个头戴瓜壳,身背包袱的货郎子走过来。”
词语解释:货账  拼音:huò zhàng
犹货款。 茅盾 《林家铺子》五:“这铺子开下去呢,眼见得是亏本的生意;不开呢,他一家三口儿简直没有生计,而且到底人家欠他的货帐还有四五百,他一关门更难讨取。”
词语解释:货轮  拼音:huò lún
载运货物的轮船。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一章二:“ 小岛 向港口发出绝密急电,叫那里除准备货轮等着装煤外,速派两列货车来拉煤。” 枕书 《博物记趣·光柱》:“一艘 日本 货轮在浓雾中航行。”
词语解释:货车  拼音:huò chē
装载货物的车辆。也指装运货物的专用车辆。 樊增祥 《批卜天祥呈词》:“声称 张 姓欠伊钱文,将尔货车阻住, 张 姓逃走等语。” 王西彦 《风雪》一:“货车一摇一摆地前进,喇叭粗鲁地鸣响着。”
词语解释:货质  拼音:huò zhì
(1).货物的质量。 姚公鹤 《上海闲话》:“然事实上互相比量,价值较 瑞典 纸昂五分之三,而货质仍不若 瑞典 之坚洁。”
(2).典卖。 叶圣陶 《穷愁》:“吾家初非毫无长物,徒以我夫死后, 阿松 犹稚,故货质且尽。”
词语解释:货舱  拼音:huò cāng
装货的船舱。 唐才质 《唐才常烈士年谱》:“船客多,已无餘位,祇得在船尾近舵之货舱角落,藉以安身。”
词语解释:货舟  拼音:huò zhōu
即货船。 清 王韬 《保远民》:“凡 闽 粤 商人之货舟往来,悉以 中国 旗帜,以兵力佐其商力。”参见“ 货船 ”。
词语解释:货船  拼音:huò chuán
装运货物的船只。《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他收拾了货船,起身往家中去。”《镜花缘》第二六回:“即命水手打听,原来也是家乡货船。” 吴组缃 《山洪》二:“他们靠在 黄龙溪 装冬笋的货船就要开下去了。”
词语解释:货船  拼音:huò chuán
装运货物的船只。《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他收拾了货船,起身往家中去。”《镜花缘》第二六回:“即命水手打听,原来也是家乡货船。” 吴组缃 《山洪》二:“他们靠在 黄龙溪 装冬笋的货船就要开下去了。”
词语解释:货贿公行  拼音:huò huì gōng xíng
同“ 贿赂公行 ”。 《魏书·刑罚志》:“ 天平 后,迁移草创,百司多不奉法,货贿公行。”《陈书·傅縡传》:“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
词语解释:货郎  拼音:huò láng
出售杂货的流动小商贩。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散钱行、货郎。”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等那货郎儿过来,你买些胭脂粉搽搽脸。”《水浒传》第七四回:“﹝ 范青 ﹞扮做 山东 货郎,腰里插着一把串皷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 明 陈大声 《醉花阴·赏灯》套曲:“更有百工技艺,货郎儿堆堆积积。” 何其芳 《画梦录·货郎》:“鼓在货郎手里响了起来。”
词语解释:货赂公行  拼音:huò lù gōng xíng
同“ 贿赂公行 ”。 《晋书·齐王冏传》:“操弄王爵,货赂公行,羣姦聚党,擅断杀生。”
词语解释:货运  拼音:huò yùn
运输企业承运货物的业务。 古华 《相思树女子客家》四:“代办客票货运,免费供应清茶。”
词语解释:货籴  拼音:huò dí
买进谷物。《晋书·五行志上》:“夫米廡,货糴之屋,无故自坏,此五穀踊贵,所以无糴卖也。”
词语解释:货节  拼音:huò jié
古代商人通过关卡所用的凭证。《周礼·地官·司关》“司关掌国货之节” 汉 郑玄 注:“货节谓商本所发司市之璽节也。”
词语解释:货法  拼音:huò fǎ
(1).货币流通的法令。 宋 吕陶 《奏乞放免剩役钱状》:“况今泉币絶乏,货法不通,商旅农夫,最受其弊。”
(2).谓谋利而违法。 唐 皮日休 《隐书》:“圣人行道而守法,贤人行法而守道,众人侮道而货法。”
词语解释:货料  拼音:huò liào
货色,料子。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穿一套棕色西服,货料和剪裁都好。”
词语解释:货机  拼音:huò jī
用于运送货物的飞机或机组
词语解释:货栈  拼音:huò zhàn
营业性质的堆放货物的房屋或场地。 清 葛元熙 《沪游杂记·租界》:“三国租界 英 居中,地广人繁,洋行货栈十居七八。” 夏衍 《泡》:“厂里的两部卡车,整日地从货栈里搬运着夏天销剩的肥皂。” 萧乾 《万里赶羊》:“这时候,货栈上来了个神色悠闲的老头儿。”
词语解释:货架  拼音:huò jià
陈列、存放货物的架子。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栏柜后面一平排放着三个货架。”《新华文摘》1981年第12期:“活泼泼的圆眼睛在货架上寻找着,口中念念有词地计算着。”
词语解释:货棚  拼音:huò péng
搭棚的货摊。 金平 《迷彩》:“货棚、货摊,五光十色的张挂和陈设。”
词语解释:货儿  拼音:huò ér
小贩。《征四寇》第三回:“ 燕青 扮了 山东 货儿,挑了货担。”
词语解释:货值  拼音:huò zhí
货物的价值。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篇第三章第七节:“ 日本 输华货值,1912年只有九千多万海关两,到1919年便达二亿四千馀万海关两。”
词语解释:货匨  拼音:huò zāng
指财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况吾 中国 ,亦为孤儿,人得而挞楚鱼肉之;而此孤儿,復昏昧乏识,不知其家之田宅货匨,凡得几许。”
词语解释:货架子  拼音:huò jià zi
堆放货物的架子;特指自行车车座后的支架
词语解释:货摊  拼音:huò tān
售货的摊子。 沙汀 《闯关》一:“在一家货摊面前, 左嘉 和那个威望很高的政治委员握了握手,停下来了。”
词语解释:货材  拼音:huò cái
见“ 货财 ”。
词语解释:货财  拼音:huò cái
亦作“ 货材 ”。
(1).货物,财物。《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睡虎地 秦 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如为大误?人户、马牛及者(诸)货材直(值)过六百六十钱为大误,其它为小。”《史记·平準书》:“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餘货财。” 唐 韩愈 《原道》:“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清 王韬 《变法中》:“喜贡諛而恶直言,好货财而彼此交征利。”
(2).特指钱币。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 卢怀慎 暴卒而苏,曰:‘冥司三十炉,日夕为 张説 鼓铸货财,我无一焉。’”
词语解释:货样  拼音:huò yàng
货物的样品。 姚公鹤 《上海闲话》:“遇一洋船来,十三行必着一人前赴该船看视货样,议定价格,然后偕同官厅派员开舱起货。”
词语解释:货柜  拼音:huò guì
(1).摆放货物的柜台。 金平 《停电》:“你印象中的商店和市场,应当有货柜,有橱窗,有整齐美观的陈设。”
(2).指具有一定规格、便于机械装卸、可以重复使用的装运货物的大型容器。通常称为集装箱。
词语解释:货人  拼音:huò rén
富人。《管子·四称》:“昔者,无道之臣……保贵宠矜,迁损善士,捕援货人。” 尹知章 注:“其所捕追而援引者,唯财货之人。”
词语解释:货帛  拼音:huò bó
货物布帛。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一日经 河南 济源 ,其神素称灵异,货帛财物有假贷者,随出水面。”
共10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