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容貌 拼音:róng mào
(1).容颜相貌。《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南史·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王明清 《春娘传》:“ 玉 为人容貌清秀,举措闲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説着我县君容貌,真个是世间少比,想是天仙里头謫下来的。” 巴金 《灭亡》第十一章:“她的态度,她的容貌,她的声音都充满了热情,使 李冷 十分感动。”
(2).指可以修饰容貌威仪的装饰品。如玄纁玑组、羽毛齿革之类。《左传·宣公十四年》:“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彩章,嘉淑而有加货。” 杨伯峻 注:“容貌、彩章等亦均是小国所献大国之物……容貌、彩章者,盖指玄纁璣组、羽毛齿革诸物,皆所以充衣服、旌旗之装饰者。”一说,指威仪容颜。见 杜预 注。
(3).犹样式。《管子·乘马》:“工治容貌功能,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者,与功而不与分焉。” 郭沫若 等集校:“《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 郑 注‘服者之形容也’, 郑司农 云‘容谓象式’,则容貌犹今之样式也。”词语解释:庙貌 拼音:miào mào
《诗·周颂·清庙序》 郑玄 笺:“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因称庙宇及神像为庙貌。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庙貌废去,使人太息。”《桯史》附 宋 岳珂 《吁天辩诬通叙》:“ 孝宗 皇帝嗣位之初,首加昭雪,復其宫爵,又锡之冢地……旌以庙貌而俾有以尉部曲三军之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形骸虽肖何如觉,庙貌徒严妄设陈。”词语解释:玉貌 拼音:yù mào
(1).对人容颜的敬称。《战国策·赵策三》:“ 辛垣衍 曰:‘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 平原君 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像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 清 姚鼐 《遇刘朴夫》诗:“新诗别更奇,玉貌看犹昨。”
(2).谓貌美如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紈质,玉貌絳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昨见 东吴 龙驤 ,羡他玉貌冰姿,兼有仙风道骨。”
(3).指青春年少。 唐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4).指美女。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頳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独相向。” 明 范廷瓒 《玉钩斜》诗:“ 吴公 臺下坟,玉貌化为土。”《说岳全传》第七八回:“玉貌娉婷,嬾傍妆臺骋马游。”词语解释:颜貌 拼音:yán mào
亦作“顏皃”。 容仪,面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颜貌修丽,风表闲雅,望之溢目,接之适意,威仪如龙虎,盘旋成规矩,然心蔽神否,才无所堪。”《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落游子颜” 唐 吕向 注:“每及岁暮,常悽惨烦忧,恐 秋胡 颜皃日就销落。”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颜貌如生,端坐拱手,指爪甚长。” 萧三 《片三潜的手》诗:“但是你的声音和颜貌,一切都如在我眼前。”词语解释:气貌 拼音:qì mào
(1).谓描述气势、形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嵯峨揭业,熠燿焜煌之状,光采煒煒而欲然,声貌岌岌其将动矣。”
(2).气度,风貌。 唐 李华 《元鲁山墓碣铭》:“神体和,气貌融,视色至教,不言而信。”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诗:“衣冠皆古製,气貌异常人。”《新五代史·杂传三·赵匡凝》:“ 匡凝 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 明 王廷相 《慎言·君子》:“气貌可以观德,役使可以观政。”词语解释:花貌 拼音:huā mào
像花一样美丽的容貌。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中有一人字 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唐 吕岩 《题广陵妓屏》诗之一:“他年鹤髮鸡皮媪,今日玉颜花貌人。”词语解释:古貌 拼音:gǔ mào
古朴的形貌。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 马拯 ﹞见一老僧,古貌庞眉,体甚魁梧。” 明 周筼 《哭然公》诗:“古貌世莫见,高风予夙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南州逸事》:“同朝 京江 张相国 玉书 ,古貌清臞。”词语解释:相貌 拼音:xiàng mào
容貌。《敦煌变文集·目莲救母变文》:“忽下山宫澄禪观,威凌相貌其巍峨。”《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衙内看了酒保,早吃一惊道:‘怎么有这般生得恶相貌的人?’” 巴金 《秋》十九:“并不是他做人古板,是他的相貌生得古板。”词语解释:形貌 拼音:xíng mào
(1).外形、容貌。《墨子·大取》:“诸以形貌命者,若山丘室庙者皆是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具説形貌服饰,令浹旬求之。”
(2).风度,风格。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
(3).指表现形式。 谢觉哉 《实际与原则》:“体现于实际的原则,也许比书本上的口头上的改变了某些形貌。”词语解释:状貌 拼音:zhuàng mào
亦作“ 状皃 ”。
(1).相貌,容貌。《战国策·赵策一》:“ 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北齐书·文苑传·荀士逊》:“状貌甚丑,以文辞见用。”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如今状貌堂堂,威风赳赳,志气凌云。” 叶圣陶 《夜》:“那老妇人的状貌没有什么特点,额上虽已画上好几条皱纹,还不见得怎么衰老。”
(2).外貌;形状。《庄子·知北游》:“ 光曜 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崯崯兮峨峨,凄凄兮漇漇。”《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几棵两人合抱的大柏树,状貌甚是奇古,旁边有块小小石碣,上刻‘汉柏’两个大字。”
(3).描摹;描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状貌山川,古今咸用。”词语解释:道貌 拼音:dào mào
(1).修道者的容貌。《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南唐 沉汾 《续仙传·李珏》:“ 李 情景恬憺,道貌秀异。” 明 冯梦龙 《邯郸梦·群仙聚会》:“ 汉钟离 半世有神仙分,道貌生来坌。”
(2).指清雅飘逸的面貌。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某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 清 侯方域 《答张尔公书》:“前月抵 江阴 ,忽从 陈定生 处接足下手示, 定生 又为面述足下之道貌无减於昔。”
(3).道学家的面貌。形容一本正经的样子。 鲁迅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就是革命专家,有时也要负手散步;理学先生总不免有儿女,在证明着他并非日日夜夜,道貌永远的俨然。”
(4).修道者的容貌。《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南唐 沉汾 《续仙传·李珏》:“ 李 情景恬憺,道貌秀异。” 明 冯梦龙 《邯郸梦·群仙聚会》:“ 汉钟离 半世有神仙分,道貌生来坌。”
(5).指清雅飘逸的面貌。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某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 清 侯方域 《答张尔公书》:“前月抵 江阴 ,忽从 陈定生 处接足下手示, 定生 又为面述足下之道貌无减於昔。”
(6).道学家的面貌。形容一本正经的样子。 鲁迅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就是革命专家,有时也要负手散步;理学先生总不免有儿女,在证明着他并非日日夜夜,道貌永远的俨然。”词语解释:年貌 拼音:nián mào
年龄容貌。《列子·力命》:“ 北宫子 言世族、年貌言行与予并,而贱贵、贫富与予异。” 唐 李群玉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诗:“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这里,有个妇女,也是贵乡人,年貌与兄正当,小可欲将他来奉仁兄箕帚,意下如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叶通 又説明那 谈大人 的年貌。”词语解释:风貌 拼音:fēng mào
(1).风采容貌。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表 有女, 表 爱 粲 才,欲以妻之,嫌其形陋周率,乃谓曰:‘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壻才。’ 凯 有风貌,乃妻 凯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唐 大中 初, 卢携 举进士,风貌不扬,语亦不正。”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也不仅仅是一个和女演员风貌相似的女作家,而还是一个对自己工作有着执着热情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2).指事物的面貌、格调。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忆秦娥词》:“破簷数椽,风貌朴野。”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除了铁路工厂那个年代久远的老烟筒之外,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古老的风貌。” 峻青 《记威海》:“它朴质、刚毅、深沉、含蓄,更多的富有我们的民族风貌。” 词语解释:外貌 拼音:wài mào
外表,仪表。《礼记·祭义》:“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韩非子·喻老》:“耳目竭於声色,精神竭於外貌,故中无主。” 宋 司马光 《〈薛密学诗集〉序》:“今人亲没则画像而事之。画像,外貌也,岂若诗之见其中心哉。”《水浒传》第三十回:“原来你这厮外貌像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四:“不是人家嫌她太轻浮,就是她看不起人家的外貌,年复一年地耽搁下来,转眼间二十四岁了。”词语解释:礼貌 拼音:lǐ mào
(1).以庄肃和顺之仪容表示敬意;尊敬。《孟子·告子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 赵岐 注:“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礼衰,不敬也;貌衰,不悦也。”《孟子·离娄下》:“ 公都子 曰:‘ 匡章 ,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赵岐 注:“又礼之以颜色喜悦之貌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寄信之人,乃 唐 朝侍御史。你须要礼貌他,不可妄自尊大。”
(2).今指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恭敬谦虚。如:礼貌待客是商业服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词语解释:老貌 拼音:lǎo mào
老态。衰老的形容。 唐 刘禹锡 《和乐天烧药不成诗》:“婴啼鼎上去,老貌镜前悲。”词语解释:体貌 拼音:tǐ mào
亦作“ 体皃 ”。
(1).体态容貌;模样。《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玉 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词。” 李周翰 注:“言 玉 容貌美丽,能为几微之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婿才。”一本作“ 体皃 ”。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海人》:“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形耳。”
(2).形容;描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状者,貌也。体貌本原,取其事实。”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曰:“体貌本谓体态与貌相……舍人此处独用作动词,犹言‘形容’‘描绘’也。”
(3).体制;规矩。《国语·楚语上》:“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4).礼貌。体,通“ 礼 ”。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启》:“优为体貌,略去等夷。”
(5).谓以礼相待;敬重。体,通“ 礼 ”。《战国策·齐策三》:“ 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 ,还反,过 薛 , 孟尝君 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一本作“ 礼貌 ”。 宋 苏轼 《赐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陈乞致仕不允断来章诏》:“朕体貌诸老,仪刑四方。” 清 方苞 《二贞妇传》:“家人重其义,故於其子亦体貌焉。”词语解释:写貌 拼音:xiě mào
(1).描绘形象,写生。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顾况 ﹞尝求知 新亭 监,人或詰之,谓曰:‘余要写貌海中山耳。’” 宋 邓椿 《画继》:“ 天宝 中,上忽思 嘉陵江 山水,遂假 吴生 驛递,令往写貌。”
(2).指画像。 唐 白居易 《题旧写真图》诗:“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卷二:“ 宋艺 , 蜀郡 人,工写貌。”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蜀中写像》:“ 蜀 自炎 汉 至於巨 唐 ,将相理 蜀 ,皆有遗爱,民怀其德,多写真容。年代既远,穨损皆尽,惟 唐 杜相国 及圣朝 吕侍郎 二十二处见存,六处有写貌人名,一十六处失写貌人姓氏。”词语解释:美貌 拼音:měi mào
容貌美丽。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须臾之间,美貌横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灯却明亮,见得明白,乃是十七八岁一个美貌女子,立在门外。”词语解释:栀貌 拼音:zhī mào
女子饰额黄的容貌。借指腊梅花的颜色。 元 张翥 《水龙吟·郑兰玉赋蜡梅工甚予拾其遗意补之》词:“玉人梔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清 钱谦益 《和腊梅》:“本自梅同谱,其如艷质成……梔貌迎妆出,檀心插髩倾。”词语解释:面貌 拼音:miàn mào
(1).脸的形状;相貌。《尸子》卷下:“面貌不足见也,先视天下不见称也;然而名显天下,闻於四方,其惟学者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上曰:‘怪卿( 梁适 )面貌酷肖 梁固 。’”《西游补》第三回:“ 行者 心中暗想:他又不是值日功曹,面貌又不是恶曜凶星,明明是下界平人。”
(2).指脸,面孔。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后集·佐法儿国》:“男女拳髮,穿长衫。女人则以布兜头面,出见人也不露面貌。”《金瓶梅词话》第一百回:“不觉五更,鷄叫天明。 吴月娘 梳洗面貌,走到禪堂中,礼佛烧香。” 巴金 《新生·四月五日》:“我不愿意多到外面去,我不愿意看见那些卑鄙的、油滑的面貌。”
(3).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 中国 的面貌。”如:精神面貌。词语解释:才貌 拼音:cái mào
亦作“ 才皃 ”。 才能和容貌。《后汉书·杨琁传》:“兄 乔 ,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 桓帝 爱其才皃,詔妻以公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吴 王 夫差 小女,名曰 紫玉 ,年十八,才貌俱美。”《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家老爷有一外甥女,……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章:“常来咱家的那位 胡局长 ,看上了你,喜欢你的才貌。”词语解释:鹤貌 拼音:hè mào
(1).鹤的形貌。形容闲雅的仪态。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二:“千年不死伴灵龟,梟心鹤貌何人觉。”
(2).形容老人白发苍颜,体形瘦劲。 唐 郑素卿 《西林寺水阁院律大德齐朗和尚碑》:“又命简奉迎曰:鹅珠在冰雪之中,鹤貌出风尘之外。” 宋 葛长庚 《水调歌头·万知院生辰》词:“挺挺松形鹤貌,任待桑田变海,宝鼎粒丹红。”词语解释:肖貌 拼音:xiào mào
相像、貌似。亦径指容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肖貌天地,稟性五才,拟耳目於日月,方声气乎风雷。”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播形肖貌,生类积意。”《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姥求之 清冷桥 ,果有赴调 元司法 ,肖貌皆如女所言。”词语解释:位貌 拼音:wèi mào
(1).官位和容貌。《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势门上品,犹当格以清谈;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 李善 注:“言英俊之材居於下职,岂可以位卑貌陋而不用。”
(2).指显达者的仪态。《新唐书·卢迈传》:“叔 下邽 令休沐过家, 迈 终日与羣子姓均指使,无位貌之异。”词语解释:笑貌 拼音:xiào mào
犹笑容,笑颜。《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梅阡 《春夜》:“深夜两点了, 周总理 悄悄地离开了剧院,但他的声音和笑貌却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里。”词语解释:云貌 拼音:yún mào
犹言仙风道貌。 唐 元稹 《和乐天感鹤》:“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復传。” 唐 白居易 《舟中李山人访宿》诗:“轩轩举云貌,豁豁开清襟。”词语解释:雪貌 拼音:xuě mào
(1).即将下雪的状态。 北周 庾信 《就蒲州使君乞酒》诗:“萧瑟风声惨,苍茫雪貌愁。”
(2).雪白的面容。 唐 施肩吾 《赠仙子》诗:“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 唐 黄滔 《旅怀》诗:“雪貌潜凋雪髮生,故园魂断弟兼兄。”词语解释:言貌 拼音:yán mào
言语与容颜。《后汉书·独行传·范冉》:“穷居自若,言貌无改。”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如 宋孝王 、 王劭 之徒,其所记也,喜论人帷薄不修,言貌鄙事,訐以为真,吾无取焉。” 清 唐甄 《潜书·知行》:“不在言貌,各自得师,夫何宛在兴嗟,欲由弗克哉!”词语解释:遗貌 拼音:yí mào
(1).犹旧貌。 宋 苏轼 《留题峡州甘泉寺》诗:“轻舟横江来,弔古悲纯孝。逶迤寻远迹,婉孌见遗貌。”
(2).指遗像。 清 倪瑞璿 《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诗:“入门捫残碑,太息拜遗貌。”词语解释:淑貌 拼音:shū mào
美丽的容貌。《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淑貌色斯升,哀音承颜作。” 刘良 注:“淑,美也。言以此美色之女进於君。” 晋 陆云 《张二侯颂》:“奕奕琼范,玉润淑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忼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词语解释:天貌 拼音:tiān mào
(1).天生的面貌。 晋 孙绰 《喻道论》:“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刻剔鬚髮,残其天貌。”
(2).天生的面貌。 晋 孙绰 《喻道论》:“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刻剔鬚髮,残其天貌。”词语解释:醉貌 拼音:zuì mào
犹醉面。 唐 白居易 《醉中对红叶》诗:“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词语解释:仙貌 拼音:xiān mào
山人的风姿神采。 唐 卢纶 《送道士郄彝素归内道场》诗:“羽衣风淅淅,仙貌玉稜稜。”词语解释:无貌 拼音:wú mào
(1).没有美的仪容。《大戴礼记·劝学》:“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
(2).指不设供人敬奉的偶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五岳神庙》:“ 衡山 岳庙坍损,﹝ 陈祚 ﹞遂欲尽毁其后妃像设、寝殿朝堂……按礼,五岳视三公,岂有无室无貌之理?”词语解释:旅貌 拼音:lǚ mào
犹旅颜。 唐 许棠 《新年呈友》诗:“清晨窥古镜,旅貌近衰翁。”词语解释:月貌 拼音:yuè mào
形容女子姣美的面容。 隋 江总 《优填像铭》:“眸云齿雪,月貌金容。”《红楼梦》第五回:“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词语解释:神貌 拼音:shén mào
(1).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2).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3).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4).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5).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6).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词语解释:辞貌 拼音:cí mào
言语和姿态。《后汉书·马融传》:“﹝ 马融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治民者以立声威为贤,交四方之宾客者,又往往嚮意於卑辞貌、烦饗燕赠送之礼,以其故能倾士大夫,以干天下之誉。”词语解释:声貌 拼音:shēng mào
(1).声音与容貌。 唐 白居易 《和顺之琴者》:“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2).特指文学作品中的事物形象和描绘技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夫夸张声貌,则 汉 初已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於诗人,而拓宇於《楚辞》也。”
(3).特指人说话的声音和脸色。《南史·荀伯玉传》:“比出,二人飢乏,气息惙然,切齿形于声貌。”词语解释:伟貌 拼音:wěi mào
体貌魁梧。《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 卢生 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儻。”词语解释:姿貌 拼音:zī mào
(1).姿容;体态。《后汉书·独行传·陆续》:“﹝ 续 ﹞美姿貌,喜著 越 布单衣。”《新唐书·柳泽传》:“姿貌魁异, 高祖 奇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姿貌如仙,服饰炳燿。”
(2).指美好的容貌。《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 长壮有姿貌。”
(3).指身材。《世说新语·容止》:“ 魏武 将见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武王 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词语解释:黧貌 拼音:lí mào
黧黑的面貌。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復以尘缨黧貌,称故吏於相门。”词语解释:诗貌 拼音:shī mào
诗人容貌。 宋 林景熙 《过吴门感前游》诗:“客心空老鶯花月,诗貌不肥鱼稻乡。”词语解释:仪貌 拼音:yí mào
形容;外貌。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傅母》:“仪貌壮丽,不可不自脩整,衣锦絅裳,饰在舆马,是不贵德也。”《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之问 伟仪貌,雄於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任子为郎署》:“ 瞿 与先人厚善,予亦识其仪貌。”词语解释:春貌 拼音:chūn mào
犹春色。 南朝 梁 沉约 《长歌行》:“春貌既移红,秋林岂停蒨?”词语解释:改貌 拼音:gǎi mào
(1).谓容貌改变。 晋 潘岳 《射雉赋》:“丑夫为之改貌,憾妻为之释怨。”《南齐书·刘悛传》:“ 悛 初免丧, 太祖 欲使领支军,召见 悛 兄弟,皆羸削改貌,於是乃止。”
(2).谓容貌改变。 晋 潘岳 《射雉赋》:“丑夫为之改貌,憾妻为之释怨。”《南齐书·刘悛传》:“ 悛 初免丧, 太祖 欲使领支军,召见 悛 兄弟,皆羸削改貌,於是乃止。”词语解释:朽貌 拼音:xiǔ mào
衰颓的面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朽貌改鲜色,悴容变柔颜。”词语解释:新貌 拼音:xīn mào
因新近进行了根本性改革而出现的新面貌或新结构词语解释:饰貌 拼音:shì mào
(1).显示于仪表。《礼记·乐记》:“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礼以检跡於外是饰貌也。” 陈澔 集说:“饰貌者,礼之检於外。”
(2).装饰表面。《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3).修饰容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宋 刘敞 《无为军录事参军马易简可太子中舍致仕》:“控搏利禄者,至於迁籍损年,饰貌匿衰,以缓退休之期。”词语解释:同貌 拼音:tóng mào
相貌相同。《红楼梦》第五六回:“ 宝玉 笑道:‘ 孔子 阳货 虽同貌,却不同名。’”词语解释:须貌 拼音:xū mào
男子的面貌。《北史·牛弘传》:“ 弘 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鬚貌甚伟。’”词语解释:文貌 拼音:wén mào
礼文仪节。《荀子·礼论》:“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史记·礼书》:“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词语解释:躯貌 拼音:qū mào
(1).犹外貌。《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高岳 ﹞后寻 业 断决处,乃谓 业 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唐 白居易 《驯犀》诗:“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福至心随躯貌改,憎夫人反啟争夫隙。”
(2).犹外貌。《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高岳 ﹞后寻 业 断决处,乃谓 业 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唐 白居易 《驯犀》诗:“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福至心随躯貌改,憎夫人反啟争夫隙。”词语解释:情貌 拼音:qíng mào
(1).神情与面貌。《荀子·礼论》:“故情貌之变,足以别吉凶,明贵贱亲疏之节。” 晋 陆机 《文赋》:“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明日復覩 圣刚 ,备述诸子情貌。”《新唐书·武平一传》:“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2).指内心与外表。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於心;非理之利,不入於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3).犹神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北齐书·魏兰根传》:“是时 显祖 已失德,朝廷皆为之惧,而 愷 情貌坦然。” 朱自清 《中国语的特征在那里》:“虚字一方面是语句的结构成分,一方面是表示情貌、语气、关系的成分。”词语解释:意貌 拼音:yì mào
犹神色。《宋书·羊欣传》:“ 元显 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 欣 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张文懿 ﹞与神约曰:‘神有灵即赐甘泽,不然咎在令,当曝死。’乃立於烈日中,意貌端慤。”词语解释:像貌 拼音:xiàng mào
长相,容貌。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一日, 曾 往祠下遍閲,无女子像貌。” 清 孙枝蔚 《题方尔止四壬子图》诗:“像貌兼求画里传,丹青无如戴苍好。” 郁达夫 《薄奠》:“死了之后,她还不晓得,直到第二天的傍晚,由拉车的同伴认出了他的象貌,才跑回来告诉她。”词语解释:丰貌 拼音:fēng mào
丰采容貌。 范烟桥 《唐伯虎的故事·梅花梦》:“装束变了些,丰貌神情却正是那人,想不到是个才子。”词语解释:变貌 拼音:biàn mào
谓使脸色改变常态。《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 陈澔 集说:“犹可饮酒,但不至醺酣而颜色变耳。” 元 柳贯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斋心变貌谨天戒,呜呼生意无终穷。”参见“ 变味 ”。
词语解释:变味 拼音:biàn wèi
谓因食某一食品过多而腻味。《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 郑玄 注:“忧不在味。” 孔颖达 疏:“犹许食肉,但不许多耳。变味者,少食则味不变,多食则口味变也。” 陈澔 集说:“犹可食肉,但不至厌飫而口味变耳。”词语解释:衣貌 拼音:yī mào
衣着外貌。《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悮了天下贤士!”词语解释:素貌 拼音:sù mào
未加修饰的本来面貌。 唐 李山甫 《贫女》诗:“镜里只应諳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词语解释:器貌 拼音:qì mào
风度容貌。《魏书·杜铨传》:“ 銓 器貌瓌雅, 世祖 感悦,谓 浩 曰:‘此真吾所欲也。’” 唐 李商隐 《骄儿诗》:“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词语解释:花颜月貌 拼音:huā yán yuè mào
见“ 花容月貌 ”。
词语解释:花容月貌 拼音:huā róng yuè mào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你天生的花容月貌,这几日可怎生清减了。”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纵然有花容月貌,怎如我自家骨肉。”《镜花缘》第一回:“内有一位星君……虽似魁星,而花容月貌,却是一位美女。”亦作“ 花颜月貌 ”。《红楼梦》第二八回:“试想 林黛玉 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寧不心碎肠断。”词语解释:原貌 拼音:yuán mào
本来的面目,原本的样子。例如:原貌已不存。词语解释:花容月貌 拼音:huā róng yuè mào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你天生的花容月貌,这几日可怎生清减了。”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纵然有花容月貌,怎如我自家骨肉。”《镜花缘》第一回:“内有一位星君……虽似魁星,而花容月貌,却是一位美女。”亦作“ 花颜月貌 ”。《红楼梦》第二八回:“试想 林黛玉 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寧不心碎肠断。”词语解释:诡貌 拼音:guǐ mào
奇特的形貌。 清 姜宸英 《徐健庵编修筵上观洗象》诗:“魋形诡貌三十六,一一骑就深潭浴。”词语解释:谄貌 拼音:chǎn mào
阿谀之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汝唯知耻,諂貌淫词,寧辱不贵,自适其宜。”词语解释:脸貌 拼音:liǎn mào
面貌,相貌。 荒煤 《活在记忆中的--写给苇友》二:“我望过去,看见窗框子里嵌着一张年青美丽的极像 瑛 的脸貌。”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脸貌和那位老太太非常相像。”词语解释:腼貌 拼音:miǎn mào
谓面有愧色。 唐 陆贽 《奉天改元大赦制》:“上辱於祖宗,下负于黎庶。痛心靦貌,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深谷。”词语解释:词貌 拼音:cí mào
措词和神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 思谦 词貌堂堂, 鍇 见之改容。”词语解释:重力地貌 拼音:zhòng lì dì mào
地表风化的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块状运动形成的各种地貌。山坡上物质被迁移而使山坡后退,山麓接受风化碎屑物而形成岩堆、滑坡体等。词语解释:仙姿佚貌 拼音:xiān zī yì mào
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 逸 ”。 清 洪昇 《长生殿·弹词》:“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説不尽幽閒窈窕。”词语解释:质貌 拼音:zhì mào
(1).形体相貌。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裴勛 质貌么么,而性尤率易。”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勉》:“傍有胡雏,质貌肖逝者。”
(2).指资质形貌。 明 李东阳 《明故刑部郎中奚君墓志铭》:“君讳 昊 ,字 时亨 ,姓 奚氏 ,世为 松江 华亭 人,质貌颖异。”
(3).形体相貌。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裴勛 质貌么么,而性尤率易。”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勉》:“傍有胡雏,质貌肖逝者。”
(4).指资质形貌。 明 李东阳 《明故刑部郎中奚君墓志铭》:“君讳 昊 ,字 时亨 ,姓 奚氏 ,世为 松江 华亭 人,质貌颖异。”词语解释:身貌 拼音:shēn mào
(1).身体和相貌。《史记·外戚世家》:“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藩 ( 韩藩 )身貌瓌伟。” 梁斌 《红旗谱》三:“要是有人看见 朱老忠 的身貌、长相、脾气和性格,就不难想起他的老爹 朱老巩 。”一本作“ 身形 ”。
(2).身体和相貌。《史记·外戚世家》:“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藩 ( 韩藩 )身貌瓌伟。” 梁斌 《红旗谱》三:“要是有人看见 朱老忠 的身貌、长相、脾气和性格,就不难想起他的老爹 朱老巩 。”一本作“ 身形 ”。词语解释:象貌 拼音:xiàng mào
(1).像事物的容貌。《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汉 郑玄 笺:“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 孔颖达 疏:“立宫室象貌而为之者,言死者之宗庙象生时之宫室容貌。”
(2).形象;容貌。《鬼谷子·中经》:“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 明 高攀龙 《职方刘静之先生墓志铭》:“世固不乏修身洁行士也,然往往飭治象貌,不为世訾詬而已。”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 朱女 扮牵牛随其后,童子象貌,身披蓑衣,右手执柳枝,左手执鼓。”词语解释:冰川地貌 拼音:bīng chuān dì mào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堆积地貌,如终碛丘、鼓丘、蛇形丘等。词语解释:颂貌 拼音:sòng mào
亦作“ 颂皃 ”。 容颜,容态。颂,古“容”字。《汉书·儒林传·毛公》“ 鲁 徐生 善为颂”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汉旧仪》有二郎为此颂貌威仪事。”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容貌可作颂皃。”词语解释:音容笑貌 拼音:yīn róng xiào mào
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常用作怀念之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前去听讲也在这时候,但又并非因为他是学者,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所以直到现在,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 梁斌 《播火记》二:“ 严萍 送出门外,听着车声走远,心里想:亏得碰上他……眼前还闪着这位老人的音容笑貌。”词语解释:郎才女貌 拼音:láng cái nǚ mào
(1).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 郎才女姿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2).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 郎才女姿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词语解释:俭貌 拼音:jiǎn mào
谓态度谦逊。《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顺与之弗为喜,非夺之弗为怒,沉静而寡言,多稽而俭貌,曰质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