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首字词组
貂裘貂鼠貂袖貂皮貂袍貂寺貂鼹貂丁
貂蝉貂襜貂珥貂帐貂蟟貂茵貂尾扇貂不足,狗尾续
貂冠貂续貂缨貂扇貂衣貂裘换酒貂珠貂不足
貂珰貂冕貂蝉冠貂毛貂参貂羽貂熊貂文
貂尾貂金貂褐貂褕貂却貂侍貂狗相属 
貂帽貂锦貂鼲貂行貂鹖貂脚貂毫 

词语解释:貂裘  拼音:diāo qiú
貂皮制成的衣裘。《淮南子·说山训》:“貂裘而杂,不若狐裘而粹。” 唐 薛逢 《侠少年》诗:“緑眼胡鹰踏锦韝,五花騘马白貂裘。”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 清 纳兰性德 《于中好》词:“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词语解释:貂蝉  拼音:diāo chán
(1).貂尾和附蝉,古代为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 赵惠文 冠’。” 刘昭 注:“ 应劭 《汉官》曰:‘説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蝉居高饮絜,口在掖下,貂内劲捍而外温润。’此因物生义也。”
(2).借指貂蝉冠。《南史·江淹传》:“初, 淹 年十三时,孤贫,常采薪以养母,曾於樵所得貂蝉一具,将鬻以供养。其母曰:‘此故汝之休徵也,汝才行若此,岂长贫贱也,可留待得侍中著之。’”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彼固曰异种贱族,非吾中夏神明之胄,所为立於其朝者,特曰冠貂蝉、袭青紫而已。”参见“ 貂蝉冠 ”。
(3).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显贵的大臣。《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唐 崔顥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宋 陆游 《草堂拜少陵遗像》诗:“ 长安 貂蝉多,死去谁復算!”
(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无计可施, 貂蝉 请自献身,以博 董卓 欢心,后又故意勾引其义子 吕布 ,离间两人关系,终借 吕布 之手,杀死 董卓 。唯此事不见于正史。 清 梁章鉅 《浪跡续谈·貂蝉》:“《三国志演义》言 王允 献 貂蝉 於 董卓 ,作连环计。正史中实无 貂蝉 之名,惟《董卓传》云, 卓 尝使 布 守中閤, 布 与 卓 侍婢私通云云。 李长吉 作《吕将军歌》云:‘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盖即指 貂蝉 事,而小説从而演之也。 黄右原 告余曰:‘《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 曹操 未得志,先诱 董卓 ,进 刁蝉 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攷,而 刁蝉 之即 貂蝉 ,则确有其人矣。’《汉书通志》今亦不传,无以断之。”
词语解释:貂蝉冠  拼音:diāo chán guān
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 宋 时亦称貂蝉笼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笼巾……蝉,旧以玳瑁为蝴蝶状,今请改为黄金附蝉。”
词语解释:貂冠  拼音:diāo guān
古代侍中、常侍之冠。因以貂尾为饰,故称。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朱轩跃马,光出电入,貂冠紫綬,宠蔼霞炤。” 宋 陆游 《紫怀叔殿院世彩堂》诗:“卷服貂冠世间有,荣悴纷纷翻覆手。”《镜花缘》第九七回:“原来是个老酒店,怪不得那人以貂冠换酒,可见其酒自然不同。”
词语解释:貂珰  拼音:diāo dāng
(1).貂尾和金、银璫,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中当侍, 秦 官也。 汉 兴,或用士人,银璫左貂。 光武 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璫。”《后汉书·朱穆传》:“自 延平 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璫之饰,处常伯之任。” 李贤 注:“璫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
(2).借指宦官。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明史·彭汝实传》:“弃燕閒於女宠,委腹心於貂璫。” 清 高承勋 《豪谱·儒豪》:“ 张子韶 对策,至晡未毕,貂璫促之。 子韶 曰:‘未也,方谈及公等。’”
词语解释:貂尾  拼音:diāo wěi
(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 胡广 説曰:‘ 赵武灵王 效胡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 秦 灭 赵 ,以其君冠赐近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鱼须从典卖,貂尾任倾欹。”
(2).指续写的劣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续奇书》:“自 弇州 撰前书以毒 荆川 ,冀雪戴天讎愤,而风行刊布,流祸百年……不知 紫阳道人 有何杀父之讎,亡国之恨,而为此貂尾也,徒为罪孽,自堕泥犂而已矣。”参见“ 狗尾续貂 ”。
词语解释:狗尾续貂  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
亦作“ 狗续貂尾 ”。亦作“ 狗尾貂续 ”。
(1).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任官太滥,貂尾不足,用狗尾代之。后以“狗尾续貂”讽刺封爵太滥。《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王敦反》:“近日主上昏瞶,奸雄窃柄,狗尾续貂,忠良摈斥。”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张罗》:“杀人献媚,情甘狗续貂尾。”
(2).比喻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艺术作品。 宋 周必大 《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公诗如貂不烦削,我续狗尾句空著。”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得笺窥认》:“年兄所作甚佳,小弟勉吟在上,只是狗尾续貂,未免蝇污白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尚有踊跃於前,懈弛於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胡适 《〈水浒传〉考证》四:“ 圣叹 断定《水浒》只有七十回,而骂 罗贯中 为狗尾续貂。”
词语解释:貂帽  拼音:diāo mào
用貂皮制的帽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 张江陵 当国,以饵房中药过多,毒发於首,冬月遂不御貂帽。”
词语解释:貂鼠  拼音:diāo shǔ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说文·豸部》:“貂,鼠属。” 唐 岑参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红楼梦》第四九回:“一时 湘云 来了,穿着 贾母 给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清 宋荦 《吴汉槎归自塞外作歌以赠》:“鱼皮之衣捕貂鼠,曾披榛莽寻黄龙。”
词语解释:貂襜  拼音:diāo chān
(1).貂皮制成的短衣。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
(2).借指贵臣。
词语解释:貂续  拼音:diāo xù
续貂。谓续加的东西不如原来的好。含有自歉之意。 清 沉日霖 《晋人麈·诗话·花字韵诗》:“鄙人为友题《灌花图》小照《醉太平》词,亦以花字韵之,録存以为貂续。”参见“ 貂不足,狗尾续 ”。
词语解释:貂冕  拼音:diāo miǎn
饰有貂尾的冠冕,为帝王贵近之臣所戴。 南朝 梁元帝 《和刘尚书兼明堂斋宫诗》:“貂冕交辉映,珩珮自相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金 张 服貂冕, 许 史 乘华轩。”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君侯缔华椒阁,席宠芝扃,粲貂冕於金轩,藻龟章於玉署。”
词语解释:貂金  拼音:diāo jīn
貂尾和金蝉。侍中、常侍的冠饰。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 长安 若箇畔,犹想映貂金。” 仇兆鳌 注:“ 唐 制:侍中冠金蝉、珥貂。”
词语解释:貂锦  拼音:diāo jǐn
(1).貂裘、锦衣。 唐 刘禹锡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十万天兵貂锦衣, 晋城 风日斗生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 马 ( 马二混 )自得妇,顿更旧业,门户一新。笥中貂锦无数,任 马 取着。”
(2).借指将士。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玉帐何森森,貂锦灿成列。”
词语解释:貂袖  拼音:diāo xiù
貂皮袄的袖笼。《艺文类聚》卷七十引 南朝 齐 谢朓 《咏竹火笼诗》:“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蓐。”
词语解释:貂珥  拼音:diāo ěr
(1).貂,貂尾;珥,插。指侍中、常侍之冠。因插貂尾为饰,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况臣等显奉皇华,亲承朝命,珪璋特达,通聘 河阳 ;貂珥雍容,寻盟 漳水 。”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荣高近侍,赫奕禁门,雍容貂珥,日暮青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才》:“令弟从长,奕世近龙光,貂珥曾参于画室;舍妹夫人,十年陪凤輦,霓裳遂灿于朝霞。”
(2).借指帝王贵近之臣。 明 王世贞 《寿宁侯故第歌》:“貂珥那传就日功,椒房已挟薰天势。”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 斌良 《过拂水山庄》诗:‘貂珥若思推辅座,蛾麋甘让作完人。’”
词语解释:貂缨  拼音:diāo yīng
貂,貂尾,冠饰;缨,冠带。借指显贵的大臣。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词语解释:貂蝉冠  拼音:diāo chán guān
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 宋 时亦称貂蝉笼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笼巾……蝉,旧以玳瑁为蝴蝶状,今请改为黄金附蝉。”
词语解释:貂褐  拼音:diāo hè
用貂皮制的短衣。 宋 陆游 《夜寒》诗:“清夜焚香读《楚词》,寒侵貂褐叹吾衰。”
词语解释:貂鼲  拼音:diāo hún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 汉 刘桢 《答魏文帝笺》:“貂鼲之尾,挂侍臣之幘。”
词语解释:貂皮  拼音:diāo pí
貂的毛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八:“都下谚云:‘ 关东 三宝:人葠、貂皮、乌拉草。’” 清 刘大櫆 《颖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值皇舆南幸,檄治芻餉,恩赐貂皮、缎匹。”
词语解释:貂帐  拼音:diāo zhàng
貂皮制成的帐幕。古时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将帅的营帐。 唐 卢纶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诗:“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移貂帐之千里,逐龙驹之万骑。”
词语解释:貂扇  拼音:diāo shàn
见“ 貂尾扇 ”。
词语解释:貂尾扇  拼音:diāo wěi shàn
亦省称“ 貂扇 ”。 用貂尾做成的扇子,用于冬日障面防风。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牙笼貂扇》:“ 慎常 《冬日宫词》云:‘障风貂尾扇,煴火象牙笼。’貂扇冬日用之。 欧阳元 诗:‘十月都人供暖箑。’余曾於冬日入直,见 朝鲜 贡使手持貂扇以障面,盖古制也。”
词语解释:貂毛  拼音:diāo máo
指貂尾。《晋书·舆服志》:“侍中、常侍,则加金璫,附蝉为饰,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参见“ 貂尾 ”。
词语解释:貂尾  拼音:diāo wěi
(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 胡广 説曰:‘ 赵武灵王 效胡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 秦 灭 赵 ,以其君冠赐近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鱼须从典卖,貂尾任倾欹。”
(2).指续写的劣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续奇书》:“自 弇州 撰前书以毒 荆川 ,冀雪戴天讎愤,而风行刊布,流祸百年……不知 紫阳道人 有何杀父之讎,亡国之恨,而为此貂尾也,徒为罪孽,自堕泥犂而已矣。”参见“ 狗尾续貂 ”。
词语解释:狗尾续貂  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
亦作“ 狗续貂尾 ”。亦作“ 狗尾貂续 ”。
(1).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任官太滥,貂尾不足,用狗尾代之。后以“狗尾续貂”讽刺封爵太滥。《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王敦反》:“近日主上昏瞶,奸雄窃柄,狗尾续貂,忠良摈斥。”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张罗》:“杀人献媚,情甘狗续貂尾。”
(2).比喻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艺术作品。 宋 周必大 《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公诗如貂不烦削,我续狗尾句空著。”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得笺窥认》:“年兄所作甚佳,小弟勉吟在上,只是狗尾续貂,未免蝇污白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尚有踊跃於前,懈弛於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胡适 《〈水浒传〉考证》四:“ 圣叹 断定《水浒》只有七十回,而骂 罗贯中 为狗尾续貂。”
词语解释:貂褕  拼音:diāo yú
(1).用貂皮制的短衣。 明 唐顺之 《皇陵行》:“貂褕中使日焚香,豸黼词官夜朝斗。”
(2).借指贵臣。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貂褕驰朱轮,而不傲韦布。”
词语解释:貂行  拼音:diāo xíng
谓身居高位。貂,貂尾,侍中、常侍的冠饰;行,朝官的行列。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到如今旂常姓勒,带礪功成,貂行奕叶, 麟阁 图形,旌门列戟,珠履盈庭。”
词语解释:貂袍  拼音:diāo páo
用貂皮制成的长袍。 唐 温庭筠 《塞寒行》:“晚出 榆关 逐征北,惊沙飞迸衝貂袍。”
词语解释:貂蟟  拼音:diāo liáo
蟪蛄的别名。蟪蛄,蝉的一种。《淮南子·道应训》“蟪蛄不知春秋” 汉 高诱 注:“蟪蛄,貂蟟也。”
词语解释:貂衣  拼音:diāo yī
用貂皮制的衣服。《天宝遗事诸宫调·禄山忆杨妃》:“舞腰宽褪弊貂衣,害得人死临侵一丝两气。”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昔 汉帝 宠帷幄谋臣,徒夸金溢; 宋祖 赐征南将帅,祗羡貂衣。” 清 张景松 《弄潮儿歌》:“阿侯年少 邯郸 侠,貂衣骏马珊瑚鞭。”
词语解释:貂参  拼音:diāo cān
指贵幸之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两朝剥复录》:“以吾乡 商太宰 周祚 为逆案中人,则大谬矣。太宰累称 浙 党,与东林为难,暮年家居,又就国朝貂参之聘,故乡人皆轻之。”
词语解释:貂却  拼音:diāo què
亦作“ 貂却 ”。亦作“貂脚”。 唐 时指散骑常侍,以貂尾为冠饰,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因其职闲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许孟容 守常侍,朝中鄙此官,号曰‘貂却’,固不能为人延誉也。相国始以所业求知,谋於诸 柳 ,诸 柳 与导行卷去处。先令投謁 许常侍 ,相国果诣骑省, 高阳公 慙谢曰:‘某官绪极閒冷,不足发君子声采。’”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南史》:“ 宋孝建 三年, 孝武 欲重其选,于是吏部尚书 颜竣 以黄门侍郎 孔覬 、司徒右长史 王景文 应举,既而常侍之选復卑。是则貂脚之名,不待 唐 代矣。”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唐六典》:“常侍本金蝉、珥貂,处省中,备侍奉顾问之职,而朝士以其閒冷,号曰‘貂却’。”
词语解释:貂鹖  拼音:diāo hé
貂尾鹖尾,本为古代侍中、虎贲等官的冠饰。亦借指文武贵臣。
词语解释:貂寺  拼音:diāo sì
太监的别称。因太监的帽子以貂尾为饰,故称。寺,寺人。《宋史·赵景纬传》:“愿陛下捐内帑以絶壅利之谤;出嬪嬙以节用度之奢。弄权之貂寺素为天下之所共恶者,屏之絶之;毒民之恩泽侯尝为百姓之所愤者,黜之弃之。”
词语解释:貂茵  拼音:diāo yīn
用貂皮制成的坐卧垫褥。 清 厉鹗 《题新修云林寺图为巨涛和尚作一百韵》:“凉轩凄象簟,燠馆熨貂茵。”
词语解释:貂裘换酒  拼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西京杂记》卷二载, 司马相如 与 卓文君 还 成都 ,以所著鷫霜裘向市人贳酒。又《晋书·阮孚传》谓 阮孚 尝以金貂换酒。后世即以“貂裘换酒”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豪纵。 宋 张辑 《贺新郎·乙未冬别冯可久》词:“且趁霜天鱸鱼好,把貂裘换酒 长安 市。” 清 秋瑾 《对酒》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词语解释:貂羽  拼音:diāo yǔ
用貂尾制成的冠饰。因状如鸟羽,故称。《汉书·燕刺王刘旦传》:“ 旦 遂招来郡国姦人,赋歛铜铁作甲兵,数閲其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敺,郎中侍从者著貂羽,黄金附蝉,皆号侍中。” 颜师古 注:“貂羽,以貂尾为冠之羽也……貂羽附蝉,天子侍中之饰,王僭为之。”
词语解释:貂侍  拼音:diāo shì
指宫中近侍。因冠饰貂尾,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文帝 十二年,封少子 武 为 梁王 ,太后之爱子, 景帝 宠弟也,是以警卫貂侍,饰同天子,藏珍积宝,多拟京师。”
词语解释:貂脚  拼音:diāo jiǎo
见“ 貂却 ”。
词语解释:貂却  拼音:diāo què
亦作“ 貂却 ”。亦作“貂脚”。 唐 时指散骑常侍,以貂尾为冠饰,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因其职闲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许孟容 守常侍,朝中鄙此官,号曰‘貂却’,固不能为人延誉也。相国始以所业求知,谋於诸 柳 ,诸 柳 与导行卷去处。先令投謁 许常侍 ,相国果诣骑省, 高阳公 慙谢曰:‘某官绪极閒冷,不足发君子声采。’”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南史》:“ 宋孝建 三年, 孝武 欲重其选,于是吏部尚书 颜竣 以黄门侍郎 孔覬 、司徒右长史 王景文 应举,既而常侍之选復卑。是则貂脚之名,不待 唐 代矣。”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唐六典》:“常侍本金蝉、珥貂,处省中,备侍奉顾问之职,而朝士以其閒冷,号曰‘貂却’。”
词语解释:貂鼹  拼音:diāo yǎn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借指贵近之臣。《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北齐 邢邵 《为彭城王韶让侍中表》:“貂鼹暎首,日月在前,冠盖庶僚,跨躡多士。”
词语解释:貂尾扇  拼音:diāo wěi shàn
亦省称“ 貂扇 ”。 用貂尾做成的扇子,用于冬日障面防风。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牙笼貂扇》:“ 慎常 《冬日宫词》云:‘障风貂尾扇,煴火象牙笼。’貂扇冬日用之。 欧阳元 诗:‘十月都人供暖箑。’余曾於冬日入直,见 朝鲜 贡使手持貂扇以障面,盖古制也。”
词语解释:貂珠  拼音:diāo zhū
貂尾和珍珠。古代显贵者之饰。 王闿运 《邓太夫人锺氏墓志铭》:“爱其慈孙,文明煒煌,一道二府,貂珠有华。”
词语解释:貂熊  拼音:diāo xióng
兽名。又叫狼獾。身体和四肢粗短像熊,尾巴长,尾毛蓬松,全身棕黑色。生活在寒带地区。能爬树,也能游泳,性凶猛,力气大,吃兔、鹿、旱獭、松鼠等。
词语解释:貂狗相属  拼音:diāo gǒu xiāng zhǔ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唐 崔倬 《叙石幢事》:“ 倬 自幼学慕习 鲁公 书法……惜其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贋悬越,貂狗相属,且復瞻仰 鲁公 遗文,昭示於后矣。”参见“ 貂不足,狗尾续 ”。
词语解释:貂毫  拼音:diāo háo
代称毛笔。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貂毫署年年甫中,箸书先成不朽功。”原注:“貂毫,毛笔的代称。”
词语解释:貂丁  拼音:diāo dīng
捕貂的猎人。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八:“ 布特哈 人岁齎粮入山採捕……説者谓貂见人走入穴者,取之如探囊;升木则稍难,然守待旬日,亦有到手之时;惟匿石罅中,则无计可施。此亦存乎貂丁之际遇耳。”
词语解释:貂不足,狗尾续  拼音:diāo bù zú , gǒu wěi xù
(1).谓授官太滥。《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华貂深不足之叹” 唐 李善 注:“ 赵王 伦 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坐,时人謡曰:‘貂不足,狗尾续。’”
(2).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浙江人物》:“《西园杂记》论两 浙 人物, 刘文成 为谋臣之首, 宋文宪 为文臣之首, 方正学 为忠臣之首, 于忠肃 为功臣之首。 宸濠 之变, 孙忠烈 首输忠死节, 王文成 首倡义勘乱,此皆韙也。独谓 世宗 之初, 张罗峯 首建议以成大礼,此所谓‘貂不足,狗尾续’者耶。” 鲁迅 《准风月谈·由聋而哑》:“散文,在文苑中算是成功的,但试看今年的选本,便是前三名,也即令人有‘貂不足,狗尾续’之感。”
词语解释:貂不足  拼音:diāo bù zú
谓狗尾续貂,以次充好。 明 徐渭 《论中五》:“《大学》首篇,人人熟之者也,而文之体要尽是矣……多此者,添虵足也;不及此者,断隺足也;而昧此而妄作者,貂不足也。”参见“ 貂不足,狗尾续 ”。
词语解释:貂文  拼音:diāo wén
貂尾的文采。 唐 侯冽 《貂蝉冠赋》:“示劲悍而貂文既缉,彰清高而蝉翼斯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