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平声
 韵 平声

拼音:àn 寒韵,删翰韵同

豻 àn
  • 1. 古代北方的一种野狗,似狐,黑嘴。
  • 2. 古代乡亭的牢狱,引申为狱讼之事。
  • 3. 古书上说的猿一类的动物。
康熙字典

  • 《廣韻》俄寒切《集韻》俄干切,𠀤音忏。 (寒韵)
  • 《爾雅·釋獸》貙獌,似貍。《註》今山民呼𤠾虎之大者爲貙豻。《疏》豻,野狗。似狐,黑喙,皆貙之類。《正字通》似狐而黑身,長七尺,頭生一角,老則有鱗,能食虎豹。《周禮·夏官·射人》士以三耦射豻侯。《註》豻者,獸名也。
  • 又《禮·玉藻》麛裘靑豻褎。《註》豻,犬也。《疏》一解作狐犬。
  • 又與干同。《儀禮·大射禮》干五十。《註》干,讀爲豻。
  • 又《廣韻》《集韻》𠀤可顏切,音馯。 (删韵)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河干切,音寒。 (寒韵)
  • 又《集韻》侯旰切,音翰。 (翰韵)
  • 義𠀤同。
  • 又《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𠀤音岸。 (翰韵)
  • 《前漢·𠛬法志》獄豻不平之所致也。《註》韋昭曰:鄕亭之繫曰豻,朝廷曰獄。
  • 又與岸同。《詩·小雅》宜岸宜獄。《箋》岸,韓詩作豻。
  • 《說文》豻或从犬。《集韻》或作貋。犴,豻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