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豳风 拼音:bīn fēng
《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共计七篇二十七章,都是 西周 时代的诗歌。 清 张英 《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词语解释:豳诗 拼音:bīn shī
指《诗·豳风·七月》。《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 郑玄 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 宋 姜夔 《齐天乐》词:“《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严复 《救亡决论》:“且何必西士,即如其言,则《豳诗》之所歌,《禹贡》之所载,何一不足令此子病生。”词语解释:豳人 拼音:bīn rén
《诗·豳风·七月》备述农人生活境况。因以“豳人”借指农民。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宰秋思》:“ 陶令 欲收秫, 豳 人思誓觥。”词语解释:豳雅 拼音:bīn yǎ
指《诗·豳风·七月》篇。《周礼·春官·籥章》:“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 郑玄 注:“《豳雅》,亦《七月》也。《七月》又有‘于耜举趾,饁彼南亩’之事,是亦歌其类。谓之雅者,以其言男女之正。”后亦泛指农事之歌。 宋 陆游 《十一月十一日夜闻雨声》诗:“丰年儻可期,击壤歌《豳雅》。”词语解释:豳公 拼音:bīn gōng
(1).指 周 的祖先 公刘 。因其曾率 周 人迁徙 豳 地定居,故称。《诗·豳风·七月》 唐 陆德明 题解:“ 周公 遭流言之难,居 东都 ,思 公刘 、 大王 为 豳公 忧劳民事,以比叙己志,而作《七月》、《鴟鴞》之诗。” 宋 吕陶 《蜀州重修大厅记》:“按古而求,盖 豳公 所由之风化。”后亦借指仁君或临难不苟的贤臣。 唐 贾至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尚书门下崔侍郎》诗:“ 豳公 秉大节,临难不顾身。”
(2).《诗·豳风》有《七月》篇,首句云:“七月流火。”因代指七月。《宋书·律历志下》:“若冬至审差,则 豳公 火流,晷长一尺五寸。”词语解释:豳风图 拼音:bīn fēng tú
元 赵孟頫 所绘之图。后泛指有关农事的图画。 元 萨都剌 《织女图》诗:“排云便欲叫閶闔,为我献上《豳风图》。” 明 宋濂 《恭题〈豳风图〉后》:“中有 赵魏公 孟頫 所画《豳风图》,前书《七月》之诗,而以图继其后。” 清 吴伟业 《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宣 宗在 御昇平初,便殿进览《豳风图》。”《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此二十里间,枣树最多,其实已纂纂矣,桑林亦葱葱弥望,诚一幅《豳风图》也。”词语解释:豳歌 拼音:bīn gē
指《诗·豳风·七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祁祁伤《豳歌》,萋萋感 楚 吟。” 唐 李邕 《春赋》:“将迴轡而望 秦 ,请举手而《豳歌》。”词语解释:豳颂 拼音:bīn sòng
指《诗·豳风·七月》。词语解释:豳谷 拼音:bīn gǔ
谷名。其地在故 邠州 境内。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豳谷 稍稍振庭柯, 涇水 浩浩扬湍波。” 王琦 注引 何大复 《雍大记》:“ 豳谷 ,在 邠州 东北三十里故 三水县 , 公刘 立国处。”词语解释:豳州
州名。西魏时设置,隋废,唐仍为州,开元间改称邠州。即现陕西省邠县词语解释:豳什 拼音:bīn shí
指《诗经·豳风·七月》。 明 张雅度 《咏秋海棠同伯紫》:“蟋蟀思《豳什》,江蘺重《楚骚》。”参见“ 豳诗 ”。
词语解释:豳诗 拼音:bīn shī
指《诗·豳风·七月》。《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 郑玄 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 宋 姜夔 《齐天乐》词:“《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严复 《救亡决论》:“且何必西士,即如其言,则《豳诗》之所歌,《禹贡》之所载,何一不足令此子病生。”词语解释:豳钥 拼音:bīn yào
豳人吹钥所奏的乐章。词语解释:豳文 拼音:bīn wén
指有斑纹的衣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被豳文,跨野马。”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著斑衣。”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著斑文之衣。《舆服志》云‘虎賁骑被虎文单衣’,单衣即此斑文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斑文”。词语解释:豳奏 拼音:bīn zòu
指以《诗·豳风·七月》为内容的乐曲。 明 何景明 《咏衣》:“无衣嘆 豳 奏,同袍感 秦 章。”词语解释:豳籥 拼音:bīn yuè
豳 人吹籥所奏的乐章。《周礼·春官·籥章》:“籥章:掌土鼓 豳 籥。”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 豳 籥, 豳国 之地竹, 豳 诗亦如之。’ 玄 谓 豳 籥, 豳 人吹籥之声章。” 孙诒让 正义:“ 先郑 説亦非也。云‘ 玄 谓 豳 籥, 豳 人吹籥之声章’者,破 先郑 豳 竹之説。谓此 豳 籥即依放 豳 人所吹苇籥之声章,以吹《诗》、《雅》、《颂》之等。盖苇籥与笙师竹籥声自不同。以 豳 人习吹此籥,故即谓之 豳 籥。至其吹之为声以节歌,则又有《诗》、《雅》、《颂》之异,不必皆为 豳 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