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游豫 拼音:yóu yù
(1).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语本《孟子·梁惠王下》:“ 夏 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汉 王粲 《羽猎赋》:“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劝助乎农圃。”《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适》:“凡天子饗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2).游乐。《文选·卢谌〈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李善 注引 曹植 《蝉赋》:“始游豫乎芳林。” 清 曹寅 《观打鱼歌》:“漫夸游豫逐时闲,苦似爬搔除背痒。”
亦作“ 游预 ”。
(1).犹游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赵岐 注:“豫亦游也。”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日四十韵》:“ 仙亭 日登眺, 虎丘 时游预。” 元 圆至 《次韵陪星子胡主簿游报先寺》:“良时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清 顾炎武 《杭州》诗:“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
(2).犹豫,迟疑不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復何从。”《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即欲向前从乞食,心意怀疑生游豫。”
词语解释:游预 拼音:yóu yù
见“ 游豫 ”。
词语解释:游豫 拼音:yóu yù
(1).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语本《孟子·梁惠王下》:“ 夏 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汉 王粲 《羽猎赋》:“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劝助乎农圃。”《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适》:“凡天子饗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2).游乐。《文选·卢谌〈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李善 注引 曹植 《蝉赋》:“始游豫乎芳林。” 清 曹寅 《观打鱼歌》:“漫夸游豫逐时闲,苦似爬搔除背痒。”
亦作“ 游预 ”。
(1).犹游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赵岐 注:“豫亦游也。”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日四十韵》:“ 仙亭 日登眺, 虎丘 时游预。” 元 圆至 《次韵陪星子胡主簿游报先寺》:“良时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清 顾炎武 《杭州》诗:“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
(2).犹豫,迟疑不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復何从。”《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即欲向前从乞食,心意怀疑生游豫。”词语解释:暇豫 拼音:xiá yù
(1).亦作“ 暇誉 ”。悠闲逸乐。《国语·晋语二》:“ 优施 起舞,谓 里克 妻曰:‘主 孟 啗我,我教兹暇豫事君。’” 韦昭 注:“暇,闲也;豫,乐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於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孙……乃相与集乎其庭。” 李善 注:“豫,乐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可以优游暇豫” 李善 注:“《孙子兵法》:‘人效死而上能用之,虽优游暇誉,令犹行也。’誉,犹‘豫’,古字通。”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我扶轮屏息,偶然侧首看见阑旁士女,容色暇豫,言笑宴宴,始恍然知自己一身责任之重大。”
(2).闲暇。亦指闲暇的时间。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鳩经始之黎民,辑农功之暇豫。”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品性急躁的作家即使在暇豫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闲适的文章。”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他有很多的暇豫去想时刻纠缠在心上的重大问题。”词语解释:犹豫 拼音:yóu yù
亦作“ 犹移 ”。 迟疑不决。《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感 交甫 之弃言兮,悵犹豫而狐疑。”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尚未卜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犹豫。” 邹韬奋 《艰苦奋斗》:“时势的危迫实在不能让我们犹豫了!”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 方六一 意尚犹移。经不得 方蛟 ‘毛遂自荐’,一力担承。 方六一 点头允可。”按,“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本无定字,故亦作“ 犹与 ”、“由与”、“尤与”、“ 犹夷 ”等。旧说以“犹”、“豫”为二兽名,性皆多疑,非是。参阅 清 黄生 《义府·犹豫》。词语解释:逸豫 拼音:yì yù
(1).犹安乐。《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余冠英 注:“逸豫,安乐也。” 三国 魏 曹植 《临观赋》:“乐时物之逸豫,悲予志之长违。”《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主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肯逸豫。”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虽少逸豫者一时,而其静亦非真静,殆犹大海旋洑中心之静点而已。”
(2).舒缓貌。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真措毫笔,委曲宛转,不叛散,尝滑密沾污,墨须多胶紺黟者,如此逸豫。”词语解释:出豫 拼音:chū yù
(1).指出于豫卦。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豫为象,钧天之乐张焉;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之二:“成文兴大雅,出豫奏钧天。”按,《易·豫》有“先王以作乐崇德”之语,故云。
(2).谓天子秋日巡游。 唐 赵彦昭 《奉和九日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诗:“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旧唐书·方伎传·一行》:“明年,幸温汤,过其塔前,又驻骑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词语解释:悦豫 拼音:yuè yù
亦作“悦悆”。 喜悦,愉快。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祝圣寿表》:“於是郡之衣冠緇素无不悦豫鼓舞。”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山川之色,更益美观;流览之怀,更为悦豫;岂非天下之至乐哉!”词语解释:时豫 拼音:shí yù
指帝王适时的出游。《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笙歌籥舞属年韶,鷺鼓鳧钟展时豫。” 唐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词语解释: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不犹豫。《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王逸 注:“豫,犹豫也。”《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3).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孟子·公孙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4).天子有病的讳称。《逸周书·五权》:“维王不豫,于五日召 周公 旦 。” 朱右曾 校释:“天子有疾称不豫。”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不豫,久之,康復,又改元 嘉祐 。”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神宗 不豫,太监 刘朝 魏忠贤 矫太子令索 嘉靖 中戚畹庄。”
(5).泛称尊长有疾。《逸周书·祭公》:“我闻祖不豫有加。” 朱右曾 校释:“今言不豫,尊之也。” 唐 杨炯 《伯父东平杨德裔墓志铭》:“因不豫,弥留遗命,以弟之子 神毅 为后。”
(6).不怕烦。《庄子·应帝王》:“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 王先谦 集解:“犹云何不惮烦也。”
(7).不参与。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衣食租税,不豫政事。”词语解释:奋豫 拼音:fèn yù
(1).《易·豫》:“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后因称制作歌颂本朝功德的音乐为“奋豫”。《隋书·音乐志上》:“大臣驰骋 汉 魏 ,旁罗 宋 齐 ,功成奋豫,代有制作。”
(2).勃发,震荡。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四月纯阳出,雷雨始奋豫。”参阅《易·豫》“雷出地奋,豫” 孔颖达 疏。词语解释:和豫 拼音:hé yù
(1).犹安乐。《庄子·德充符》:“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兑。” 成玄英 疏:“体穷通,达生死,遂使所遇和乐,中心逸豫。” 明 胡应麟 《诗薮·宋上》:“ 宣庙 好文,海内和豫。”
(2).安康;安适。 宋 李纲 《乞推广孝思益修军政札子》:“ 道君太上皇帝 久违和豫,厌世升遐。”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夫何菲凉,屡愆和豫;遽罹祸变,弥剧哀摧。”词语解释:欢豫 拼音:huān yù
欢乐。 汉 王粲 《寡妇赋》:“人皆怀兮欢豫,我独感兮不怡。” 唐 宋之问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 宋 王安石 《绝笔》诗:“老年少欢豫,况復病在牀。”词语解释:戏豫 拼音:xì yù
亦作“ 戏渝 ”。 戏嬉安逸。《诗·大雅·板》:“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毛 传:“戏豫,逸豫也。”《管子·君臣上》:“人嗇夫成教,吏嗇夫成律之后,则虽有敦慤忠信者,不得善也,而戏豫怠傲者,不得败也。” 宋 吕公著 《进十事疏》:“当飭己正事,不敢戏豫。”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三:“如敬则是敬,更无字可代……用代字者,以‘钦翼’、‘兢惕’代之,或以‘怠荒’、‘戏渝’反之,直是不识‘敬’字,支吾抵塞耳。”词语解释:备豫 拼音:bèi yù
亦作“ 备预 ”。 防备;准备。《左传·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得其消息·乞速告臣,使得备豫。”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以戎情未测,备预当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惟厥先民,备豫谆谆,孰敢侮予。”词语解释:丰暇豫 拼音:fēng xiá yù
谓多空闲并安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二:“幸此丰暇豫,纵意观羣书。”亦省作“ 丰暇 ”。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羣公以玉律丰暇,傃林壑而延情;锦署多閒,想巖泉而结兴。” 宋 汪藻 《贺韩萧曹枢密启》:“暑令清微,政涂丰暇;冀慎鼎茵之节,永为宗社之休。”词语解释:安豫 拼音:ān yù
安宁快乐。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至亲安豫,则恬若自然,所自得也。” 戴明扬 注引《尔雅》:“豫,乐也。”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寤寐靡安豫,愿言思所钦。”词语解释:底豫 拼音:dǐ yù
谓得到欢乐。《孟子·离娄上》:“ 舜 尽事亲之道,而 瞽瞍 底豫。” 赵岐 注:“底,致也。豫,乐也。” 焦循 正义:“致乐者,由不乐而至於乐也。”底,一本作“ 厎 ”。 太平天囯 《天条书》第五天条:“大孝终身记 有虞 ,双亲底豫笑欢娱。”词语解释:说豫 拼音:shuō yù
喜悦欢乐。《荀子·礼论》:“故説豫娩泽,忧戚萃恶,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颜色者也。”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於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説豫之色。” 词语解释:清豫 拼音:qīng yù
恬适,安乐。《淳化阁帖·晋人法帖·王羲之书》:“寒严,足下何如?想清豫耳。”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万石之君,寒暑清豫。”词语解释:欣豫 拼音:xīn yù
欢乐。 晋 陶潜 《杂诗》之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南朝 宋 袁淑 《劝进笺》:“愿时拜受,不胜欣豫之情。”词语解释:燕豫 拼音:yàn yù
(1).宴饮娱乐。《新唐书·窦抗传》:“或留宿禁省,侍燕豫,然未尝干朝廷事。”
(2).安乐。《宋史·乐志八》:“炎运中兴,苍生载寧。九秩燕豫,三纪丰凝。”词语解释:丰豫 拼音:fēng yù
(1).谓非常舒服安逸。 宋 李之仪 《与友人书》:“恭惟行臺丰豫,庆侍万福。”
(2).富盛安乐。 元 虞集 《广西都元帅章公平徭记》:“地大物众,丰豫繁息,而有司寖弛於无虞,而慢暴之渐兴矣。”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棋盘街》:“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於斯,肩摩轂击,竟日喧嚣,此亦见国门丰豫之景。”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寧权济於一时,而不敢耗国家丰豫之气。”词语解释:秋豫 拼音:qiū yù
《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后因以“秋豫”谓帝王秋季出游,视民收获之丰歉,以助其不足者。 汉 崔駰 《西巡颂》:“昔既春游,今乃秋豫。” 汉 张衡 《东京赋》:“度秋豫以收成,观丰年之多稌。”词语解释:冥豫 拼音:míng yù
谓耽于逸乐。《易·豫》:“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王弼 注:“处动豫之极,极豫尽乐,故至于冥豫成也。过豫不已,何可长乎?故必渝变然后无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 穆王 ﹞又作《甫刑》之书以恤民,听祁招之诗而返国,可谓改过不吝,冥豫有渝矣,亦贤矣哉。”词语解释:佚豫 拼音:yì yù
(1).犹佚乐。《汉书·杜周传》:“天下至大,万事至众,祖业至重,诚不可以佚豫为,不可以奢泰特也。” 汉 王充 《论衡·感类》:“ 汤 死,﹝ 伊尹 ﹞復相 太甲 。 太甲 佚豫,放之 桐宫 ,摄政三年,乃退復位。”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今 潁川 荀爽 ,舆病在道, 北郡 郑玄 ,北面受署,彼岂乐羇牵者哉?知时不可佚豫也。”
(2).声音迅疾貌。佚,通“ 呹 ”。词语解释:忻豫 拼音:xīn yù
欢乐。 宋 王安石 《新花》诗:“老年无忻豫,况復病在床。” 明 张居正 《基命纪》:“是以忻豫通於上下,精诚贯於神明。”词语解释:闲豫 拼音:xián yù
亦作“闲豫”。 清闲安乐。《晋书·阮瞻传》:“小儿 毗 既无令淑之质,不闻道德之风,望诸君时以闲豫,周旋诲接。” 唐 杨师道 《春朝闲步》诗:“休沐乘閒豫,清晨步北林。”词语解释:茂豫 拼音:mào yù
(1).昌盛安乐。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於是户口日增,荒莱毕垦;华实纷敷,黔黎茂豫。”
(2).犹茂育。豫,通“ 育 ”。繁荣滋长。《汉书·礼乐志》:“桐生茂豫,靡有所詘。”词语解释:缊豫 拼音:wēn yù
絪缊悦豫。谓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而和悦。《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天地》:“恭承禋祀,緼豫为纷。”词语解释:厕豫 拼音:cè yù
列入。豫,通“ 与 ”。 三国 魏 曹操 《谢袭费亭侯表》:“不悟陛下乃寻臣祖父厕豫功臣,克定寇逆,援立 孝顺皇帝 。”词语解释:贰豫 拼音:èr yù
犹豫。《管子·君臣上》:“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词语解释:冲豫 拼音:chōng yù
恬淡闲适。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词语解释:厎豫 拼音:dǐ yù
得以欢乐。《孟子·离娄上》:“ 舜 尽事亲之道,而 瞽瞍 厎豫。” 赵歧 注:“厎,致也;豫,乐也。”词语解释:调豫 拼音:diào yù
平和安适。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赐臣以百关调豫,六气和平,尽解凶衰,全除疾苦。” 前蜀 杜光庭 《大傅相公修黑符醮词》:“使百关调豫,久疾痊平,誓倾忠孝之心,冀启圣明之泽。”词语解释:参豫 拼音:cān yù
见“ 参与 ”。
词语解释:参与 拼音:cān yù
亦作“ 参预 ”。亦作“ 参豫 ”。 预闻而参议其事;介入,参加。《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终古 使所爱奴与八子及诸御婢姦, 终古 或参与被席。”《晋书·唐彬传》:“朝有疑议,每参预焉。”《三国志·吴志·朱桓传》:“是时 全琮 为督, 权 又令偏将军 胡综 宣传詔命,参与军事。”《宋书·薛安都传》:“事之本末,备皆参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卷上:“枢密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 闻一多 《说舞·社会的功能》:“在跳舞的白热中,许多参与者都混成一体。”词语解释:诳豫 拼音:kuáng yù
欺骗;欺诈。《周礼·地官·司市》“平肆展成奠贾” 汉 郑玄 注:“整勑会者,使定物贾,防誑豫也。” 贾公彦 疏:“恐有豫为誑欺,故云防誑豫。”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 贾 未解豫字之义,故云‘豫为誑欺’。如 贾 説,则当言豫誑,不当言誑豫也。今案豫亦誑也。《晏子·问篇》曰:‘公市不豫,宫室不饰。’《盐铁论·力耕篇》曰:‘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伪。’不豫谓不誑也。又《禁耕篇》曰:‘教之以礼,则工商不相豫。’谓不相誑也。连言之则曰誑豫矣。” 章炳麟 《俞先生传》:“治小学不摭 商 周 彝器,曰:‘ 欧阳修 作《集古録》,金石始萌芽,摧略可采。其后多巫史誑豫为之。’”词语解释:侈豫 拼音:chǐ yù
奢侈而安乐。《宋书·王僧达传》:“下有愆弊之苦,上无侈豫之情。”词语解释:休豫 拼音:xiū yù
悠闲安适。词语解释:优豫 拼音:yōu yù
(1).从容安详。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言词优豫,人忙不忙;谋猷充足,才刚志刚。”
(2).犹富裕。 王闿运 《曾孝子妻严氏灵表》:“造成家道,始大其门,匪爵而重,夫贵妻尊,虽勿优豫,见敬里人。”词语解释:仲豫 拼音:zhòng yù
汉 末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 的字。《后汉书·荀悦传》:“ 悦 字 仲豫 , 俭 之子也。 俭 早卒。 悦 年十二能説《春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 平子 恐其迷学,奏令禁絶; 仲豫 惜其杂真,未许煨燔。”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 仲豫 义理虽长,失在繁富。”词语解释:阳豫 拼音:yáng yù
指六十四卦中的豫卦。因其爻为奇数,故名。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摘注〈论语〉》:“ 孔子 作《春秋》,卜得阳豫之卦,盖 夏 殷 之卦也。”参见“ 阳卦 ”。
词语解释:阳卦 拼音:yáng guà
指八卦中震坎艮三卦。词语解释:关豫 拼音:guān yù
(1).参与。 汉 仲长统 《昌言》:“故其欲关豫朝政,恇快私愿,是乃理之自然也。”《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行军参谋,关豫军中机密。”
(2).关心,过问。《宋书·谢弘微传》:“ 弘微 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词语解释:赏豫 拼音:shǎng yù
优美富赡。《世说新语·文学》“ 郭景纯 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刘孝标 注引《郭璞别传》:“ 璞 奇博多通,文藻粲丽,才学赏豫,足参上流。”词语解释:乖豫 拼音:guāi yù
犹不豫。指帝王身体不适。《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今以圣上乖豫,高枕怡神,委政朕躬,纂承丕绪。”词语解释:冘豫 拼音:yóu yù
犹豫,迟疑不定貌。《后汉书·来歙传》:“ 嚣 将 王元 説 嚣 ,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 李贤 注:“冘豫,不定之意也。……《东观记》曰‘孤疑不决’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余按:‘冘’读与‘犹’同。 毛晃 曰:‘冘字,从犬曲其足,古与尤字同。’” 清 吴伟业 《松鼠》诗:“穷追信非算,冘豫不早击。”词语解释:谦豫 拼音:qiān yù
《易经》卦名《谦》和《豫》的并称。谦,小心谨慎;豫,顺时而动。后因以“谦豫”谓谨慎从事,循规蹈矩。 宋 王珪 《赐皇后高氏答诏》:“清蹕初还,庆函首及,载循谦豫,良集嘆称。”词语解释:蚤豫 拼音:zǎo yù
谓提早准备。蚤,通“ 早 ”。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安危存於自处,不困在於蚤豫,存亡在於得人。”词语解释:雍豫 拼音:yōng yù
(1).和睦安乐。 明 高启 《赠医师龚惟德序》:“今其一门三世,下孝而上慈,家道雍豫而寿乐且康者,岂非由是致哉!”
(2).指古都 长安 和 洛阳 。《文选·左思〈魏都赋〉》:“画 雍豫 之居,写八都之宇。” 李善 注:“ 雍 , 西京 也。 豫 , 东京 也。”词语解释:亲豫 拼音:qīn yù
亲自参与。《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词语解释:二豫 拼音:èr yù
指工商虚定物价以骗取暴利。《管子·山权数》:“物有豫则君失筴而民失生矣。故善为天下者,操於二豫之外。” 马非百 注:“ 王引之 云:‘豫犹誑也。’……物有豫者,谓富商蓄贾虚定物价以誑人,而牟取暴利也。”“‘二豫’者,指工商相豫而言……操於二豫之外,谓政府此时不能以豫对豫,在二豫之中与之竞争,而应在二豫之外,运用轻重之筴,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词语解释:沮惨不豫
失望悲惨,不高兴词语解释:两豫 拼音:liǎng yù
豫州 和 南豫州 的合称。《宋书·文帝纪》:“前所给 扬 、 南徐 二州百姓田粮种子, 兗 、两 豫 、 青 、 徐 诸州比年所宽租穀应督入者,悉除半。”《宋书·州郡志二》:“爰自 泰始 甫失 淮 西,復於 淮 东分立两 豫 。”词语解释:鸣豫 拼音:míng yù
谓逸豫过分。《易·豫》:“鸣豫,凶。” 王弼 注:“处豫之初,而特得志於上,乐过则滛,志穷则凶,豫何可鸣?”《明史·申时行王锡爵等传赞》:“ 时行 诸人有鸣豫之凶,而无干蛊之略。”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使 李 杜 但在 天宝 以前,除《清平调》及《何将军山林》外,亦无以鸣豫而鼓盛。”词语解释:弗豫 拼音:fú yù
不安乐。《书·金縢》:“既克 商 二件,王有疾,弗豫。” 孔 传:“ 武王 有疾,不悦豫。”后因以称帝王有病。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 仁宗 弗豫,大臣不得见,中外忧恐。”《清史稿·礼志二》:“帝弗豫,遗命罢郊配。”词语解释:迟豫 拼音:chí yù
犹迟疑。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 方主任 见大家都拿的差不多了,他从门框那儿迟豫地走进去,伸过手想去抓一个。”词语解释:干豫 拼音:gàn yù
见“ 干预 ”。
词语解释:干预 拼音:gàn yù
亦作“ 干与 ”。亦作“ 干豫 ”。
(1).过问或参预(其事)。《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众冤痛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车驾南巡,未到 宛 ,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县。”《晋书·王衍传》:“ 衍 妻 郭氏 ……好干预人事, 衍 患之而不能禁。” 宋 司马光 《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国有大政,庙堂之上,谋议素熟,方略已定,而復以踈贱之人,狂愚之议,干与其间,罪之大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侯国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侯不得干与。” 巴金 《怀念萧珊》一:“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
(2).关涉;关系。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选练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餘无闻焉。”《朱子全书》卷一:“大抵为己之学,於他人无一毫干预。” 明 李贽 《唐责梅传》:“孰知数千里之外,无干与之人,不用请求而遂以孝烈传其事也。”词语解释:违豫 拼音:wéi yù
帝王有病的讳称。《宋史·理宗纪一》:“﹝ 嘉定 ﹞十七年八月丙戌, 寧宗 违豫,自是不视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母后先祔庙》:“时 景帝 违豫,未大渐也。”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 康熙 二十六年,值太皇太后违豫,上躬侍寝榻。”词语解释:庞豫 拼音:páng yù
谓普遍安乐。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未有蠢动于庞豫之餘,劳师燀武如今日者。”词语解释:潜豫 拼音:qián yù
谓暗中参与。豫,通“ 与 ”。 唐 刘轲 《牛羊日历》:“ 太牢 既交恶党潜豫姦谋。 太牢 乃 元和 中青衫外郎耳。”词语解释:淫豫 拼音:yín yù
即 淫预石 。《古诗源·淫豫诗》:“ 淫豫 大如马, 瞿塘 不可下; 淫豫 大如象, 瞿塘 不可上。”参见“ 淫预石 ”。
词语解释:淫预石 拼音:yín yù shí
即 滟预堆 。 长江 瞿塘峡 口的险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白帝城 ﹞水门之西, 江 中有孤石,为 淫预石 。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则没,亦有裁出处矣。”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三》:“ 巴东 有 淫预石 。 淫预 即 灧澦 也。‘淫’、‘灧’声相近,后人又加水旁。”《南史·庾子舆传》:“ 巴东 有 淫预 ,石高出二十许丈,及秋至,则纔如见焉。”词语解释:富豫 拼音:fù yù
富足安逸。 清 唐甄 《潜书·定格》:“贫阨道心生,富豫道心亡。”词语解释:一游一豫 拼音:yī yóu yī yù
指古代帝王春秋出巡。《孟子·梁惠王下》:“ 夏 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按,《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词语解释:康豫 拼音:kāng yù
犹康健。多指帝王。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太宗 极康豫,太史令 淳风 见上,流泪无言。上问之,对曰:‘陛下夕当晏驾。’”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中心悦愷,四体康豫,而寿考且寧矣。”参见“ 不豫 ”。
词语解释: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不犹豫。《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王逸 注:“豫,犹豫也。”《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3).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孟子·公孙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4).天子有病的讳称。《逸周书·五权》:“维王不豫,于五日召 周公 旦 。” 朱右曾 校释:“天子有疾称不豫。”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不豫,久之,康復,又改元 嘉祐 。”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神宗 不豫,太监 刘朝 魏忠贤 矫太子令索 嘉靖 中戚畹庄。”
(5).泛称尊长有疾。《逸周书·祭公》:“我闻祖不豫有加。” 朱右曾 校释:“今言不豫,尊之也。” 唐 杨炯 《伯父东平杨德裔墓志铭》:“因不豫,弥留遗命,以弟之子 神毅 为后。”
(6).不怕烦。《庄子·应帝王》:“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 王先谦 集解:“犹云何不惮烦也。”
(7).不参与。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衣食租税,不豫政事。”词语解释:怡豫 拼音:yí yù
安乐;欢乐。《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近 汉 之世, 燕 盖 交遘,有 上官 之变,以身值此,何敢怡豫邪?” 明 张居正 《同贞庵殿下李罗村饮述斋园亭》诗:“四座咸怡豫,羽爵行无算。”词语解释:恺豫 拼音:kǎi yù
和乐。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归福慈寧,乾坤愷豫。”词语解释:奢豫 拼音:shē yù
奢侈享乐。《新唐书·纪王慎传》:“时妃、主多恃贵,以奢豫相矜,主独俭素。”词语解释:由豫 拼音:yóu yù
(1).谓因之而安逸。《易·豫》:“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王弼 注:“处豫之时,居动之始,独体阳爻,众阴所从,莫不由之,以得其豫,故曰‘由豫,大有得’也。”
(2).犹豫不决。《吕氏春秋·论威》“心无有虑” 汉 高诱 注:“无有由豫之虑。”《宣和遗事》前集:“由豫间,见街东一箇茶肆,牌书‘周秀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