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七沁去声 [jìn,禁令][rèn,信任][shèn][yìn,使饮][动词][lìn][喑噁][详注1][详注2][详注3]


注1:吟 音僸。《扬雄·解嘲》蔡泽虽噤吟,而笑唐举。《注》师古曰:噤吟,颔颐之貌。吟,鱼锦反。
注2:沈 音鸩。亦没也。一曰投物水中也。或作湛。《周礼·春官》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注3:深 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末字词组
佳谶秘谶冥谶青衣谶鹊谶星谶经谶 
符谶私谶凶谶应谶梦谶纬谶秦谶 
诗谶遗谶语谶鹤谶钩谶谣谶  
图谶鵩谶吉谶黄云谶擿谶訞谶  

词语解释:佳谶  拼音:jiā chèn
吉祥的谶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今上癸未閲进呈卷中,有吾乡 朱少宰 ,与国姓既同,且名亦似佳讖,因拔为首。”《孽海花》第八回:“ 胜翁 你不知道 雯翁 通达洋务,安知将来不奉使出洋呢?这正是佳讖!”
词语解释:符谶  拼音:fú chèn
符图谶纬的统称。泛指各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唯累圣之徽典,恭淑慎以允缉;兹火土之相生,非符讖之备及。” 朱光潜 《诗论·诗与谐隐》:“人说的话要明白,神说的话要不明白,才能显得他神秘玄奥,所以符谶大半是隐语。”
词语解释:诗谶  拼音:shī chèn
谓所作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南史·贼臣传·侯景》:“初, 简文 《寒夕诗》云:‘雪花无有蔕,冰镜不安臺。’又《咏月》云:‘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臺。’后人以为诗讖,谓无蔕者,是无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谶》:“‘潮逢 谷水 难兴浪,月到 云间 便不明。’ 松江 古有此语。 谷水 , 云间 ,皆 松江 别名也。近代来作官者,始则赫然有声,终则闒茸贪滥,始终廉洁者鲜,两句竟成诗讖。” 郭沫若 《蜀道奇·哭希夷》:“我发表了你的诗,朋友们说那竟成了你的‘诗谶’。”
词语解释:图谶  拼音:tú chèn
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徵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始于 秦 ,盛于 东汉 。《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讖、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宛 人 李通 等以图讖説 光武 云:‘ 刘 氏復起, 李 氏为辅。’” 李贤 注:“图,河图也;讖,符命之徵验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光武苻坚》:“ 苻坚 禁图讖之学,尚书郎 王佩 读讖, 坚 杀之,学讖者遂絶。”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古来帝王姓氏上应图讖,如 汉 号卯金, 晋 称典午,以及 刘秀 、 李渊 之先兆,大抵皆事后附会之説。”参见“ 讖纬 ”。
词语解释:谶纬  拼音:chèn wěi
汉 代流行的神学迷信。“讖”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后汉书·方术传上·廖扶》:“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讖纬、风角、推步之术。”《隋书·经籍志一》:“ 煬帝 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讖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谶纬里包含着一部分天文、历法和地理的知识,还有很多古代的神话传说,但大部分充满着神学迷信的内容。”
词语解释:秘谶  拼音:mì chèn
奥秘的谶语。《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 太宗 得秘讖,言‘ 唐 中弱,有女武代王’。”
词语解释:私谶  拼音:sī chèn
私怀忏悔。讖,同“ 懺 ”。 唐 李商隐 《拟意》诗:“曾来《十九首》,私讖咏牵牛。” 叶葱奇 疏注:“末二句用《洛神赋》独处之意,説私怀讖悔,悄然独处。”
词语解释:遗谶  拼音:yí chèn
(1).前人留下的预言吉凶得失的谶言。《文选·班固〈幽通赋〉》:“ 黄神 邈而靡质兮,仪遗讖以臆对。” 李善 注:“ 应劭 曰: 黄 , 黄帝 也,作占梦书;邈,远也。言 黄神 邈远无所质问,依其遗讖文,以胸臆为对也。” 清 丘逢甲 《漫遣三迭前韵》之一:“ 六朝 遗讖詮《桃叶》, 三峡 哀謡和《竹枝》。”
(2).谓在他人家中留下谶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时酷吏多令盗夜埋蛊遗讖於人家,经月,告密籍之。”按,旧时造反,往往假借谶纬以号召群众。故 曹魏 以来历代王朝,都明令严禁,如有发现,按法处罪。
词语解释:鵩谶  拼音:fú chèn
不祥的预兆,指死亡。 唐 无名氏 《骑都尉李君墓志铭》:“天长地久,人事推迁,鹤书易促,鵩讖难延。”参阅 汉 贾谊 《鵩鸟赋》
词语解释:冥谶  拼音:míng chèn
谓神灵显示的预兆。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帝每顾旗幡,笑而言曰:‘花园可尔,不知黄鵠如何,吾当一举千里,以符冥讖。’”
词语解释:凶谶  拼音:xiōng chèn
不吉的预言。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以利言也》:“我感恩应復效愚忱,若忘师便可酬凶讖。俺门生发跡,你怀中满斟。”
词语解释:语谶  拼音:yǔ chèn
预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三》:“ 王直方 《诗话》云:‘ 东坡 在 定武 ,作《松醪赋》,有云:“遂从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涛。”盖自 定 再謫 惠州 ,自 惠 而迁 昌化 ,人以为语讖。’”《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此两个要效鸳鸯比翼交颈,不料便成语讖。”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 罗歪嘴 的语谶,大家的希望,果于这一天实现了。”
词语解释:吉谶  拼音:jí chèn
吉祥的谶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二》:“ 郑丞相 清之 ,在太学十五年,殊困滞无聊……及试《青紫明主恩》诗,押‘明’字,短晷逼暮,思索良艰,漫検韵中,有‘赬’字可押,遂用为末句云:‘他年蒙渥泽,方玉带围赬。’归为同舍道之,皆大笑曰:‘緑衫尚未能得着,乃妄想繫玉乎?’已而中选,攀附 史弥远 ,官至极品,竟赐玉焉,遂成吉讖。”
词语解释:青衣谶  拼音:qīng yī chèn
谓帝王被俘、受辱的预兆。 清 谭嗣同 《宋徽宗画鹰》诗之二:“锦绦早作青衣讖,天子樊笼 五国城 。”参见“ 青衣行酒 ”。
词语解释:青衣行酒  拼音:qīng yī xíng jiǔ
指 晋怀帝 被俘受辱事。《晋书·孝怀帝纪》:“ 刘聪 大会,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 庾珉 号哭, 聪 恶之。” 明 李贽 《宋统似晋》:“ 徽 钦 虽北辕,与 怀 愍 青衣行酒,跣足执盖,实大逕庭。”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甚或青衣行酒,凄凉 五国 之城;归命锡侯,痛絶牵车之药。”
词语解释:应谶  拼音:yìng chèn
应验符谶。《晋书·周札传》:“时有道士 李脱 者,妖术惑众……弟子 李弘 养徒 灊山 ,云应讖当王。” 北周 庾信 《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况復水土之职, 王梁 以应讖受徵;兵戈之王, 韩信 以登坛独拜。语其连类,臣又何人!”
词语解释:鹤谶  拼音:hè chèn
白色预兆物。对旧王朝主凶,而对新王朝则主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我大 唐 鸡浑制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讖裁仪,闢太虚而有天地。”参见“ 白祥 ”。
词语解释:白祥  拼音:bái xiáng
(1).白色灾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时则有诗妖……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宋书·五行志三》:“ 晋成帝 咸和 二年正月,有五鸥鸟集殿庭,此又白祥也。”《宋史·五行志三》:“ 建炎 二年, 杜充 为 北京 留守,天雨纸钱於营中,厚盈寸。明日与 金 人战城下,败绩。纸,白祥也。”《清史稿·灾异志四》:“凡恒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於金。”
(2).白色的祥瑞。《北史·李嵩传》:“于时百姓乐业,请勒铭 酒泉 ,乃使儒林祭酒 刘彦明 为文,刻石颂德。又有白狼、白兔、白雀、白雉、白鳩等集于园间。羣下以为白祥,金精诞,皆应时邕而至。”
词语解释:黄云谶  拼音:huáng yún chèn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后以“黄云讖”指丰年的预兆。 元 柯丹丘 《荆钗记·续姻》:“一阳气转春透彻,履长欢庆冬节,验岁瞻云人意切,听残漏晓临臺榭,今年是别,黄云讖争书吉帖。”
词语解释:鹊谶  拼音:què chèn
喜兆。 唐 王勃 《七夕赋》:“若夫乾灵鹊讖之端,地辅龙驂之始,凭紫都而受歷,按元邱而命纪。”
词语解释:梦谶  拼音:mèng chèn
犹梦兆。《西游补》第四回:“独有一班榜上有名之人……或高谈阔论,话今年一榜大公;或自陈除夜梦讖;或云这番文字不得意。”
词语解释:钩谶  拼音:gōu chèn
指纬书和谶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孝》《论》昭晳,而鉤讖葳蕤。” 詹鍈 义证:“ 孙瑴 《古微书》曰:‘纬书以命言者,莫如《元命苞》;鉤言者,莫如《春秋》《文耀鉤》《河图》《稽耀鉤》。兹据《孝经纬》,则直言诀矣。’《论语》无纬有讖。《古微书》曰:‘《论语》不入经,亦不立纬,惟讖八卷。’”
词语解释:擿谶  拼音:tī chèn
指陈谶书。《文选·张衡〈思玄赋〉》:“ 嬴 擿讖而戒 胡 兮,备诸外而发内。”旧注引《秦语》:“ 秦 三十二年, 燕 人 卢生 奏籙图曰:‘亡 秦 者, 胡 也。’ 始皇 乃使将军 蒙恬 将兵三十万,北击 胡 ,取 河 南地,遂筑长城以为塞。” 张铣 注:“擿,指也。”
词语解释:星谶  拼音:xīng chèn
指星相符谶之术。《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禁郡国不得私学星讖,敢有犯者诛。”
词语解释:纬谶  拼音:wěi chèn
纬书和图谶的合称,也称谶纬。谶书诡为隐语,预言吉凶,荒诞尤过于纬。《隋书·经籍志一》:“説者又云, 孔子 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讖,以遗来世。” 清 朱彝尊 《说纬》:“纬讖之书,相传始於 西汉 哀 平 之际,而《小黄门譙敏碑》称,其先故国师 譙赣 ,深明典奥、讖録、图纬,能精微天意,传道与 京尹明 ,则是纬讖远本於 譙氏 、 京氏 也。徵之於史,如‘亡 秦 者 胡 ’、‘明年 祖龙 死’、‘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已为纬讖兆其端矣。”参见“ 纬书 ”。
词语解释:纬书  拼音:wěi shū
汉 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 西汉 末年,盛行于 东汉 , 南朝 宋 时开始禁止,及 隋 禁之愈切。 炀帝 即位,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纬书虽亡失殆尽,但散见于诸经注疏及为其他书籍所征引者不少,后代学者曾加以搜辑。 明 孙瑴 辑有《古微书》, 清 马国翰 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其所辑纬书名目如下:《易纬》八种:《乾坤凿度》《乾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尚书纬》五种:《璇玑钤》《考灵曜》《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另有《尚书中候》十八篇。《诗纬》三种:《推度灾》《氾历枢》《含神雾》《礼纬》三种:《含文嘉》《稽命徵》《斗威仪》《乐纬》三种:《动声仪》《稽曜嘉》《叶图徵》《春秋纬》十四种:《感精符》《文耀钩》《运斗枢》《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佐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演孔图》《元命苞》《命历序》。另有《春秋内事》《孝经纬》九种:《援神契》《钩命诀》《中契》《左契》《右契》《内事图》《章句》《雌雄图》《古秘》
词语解释:谣谶  拼音:yáo chèn
以谣谚形式表达的谶语。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七:“謡讖之语,在《洪范》‘五行’,谓之诗妖。” 蔡元培 《再致〈新青年〉记者》:“古代稍涉神祕之传説,如感生帝及符瑞謡讖之属,见于讖纬者,皆 孔子 所删。”
词语解释:訞谶  拼音:yāo chèn
预兆灾变的谶语。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鸱鸮诗说》:“ 哀 平 以前,訞讖未兴,故 霍光 辅政,天下晏如。”
词语解释:经谶  拼音:jīng chèn
汉 儒以经义文饰图谶之说,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称为“经讖”。《后汉书·郅恽传》:“ 莽 大怒,即收繫詔狱,劾以大逆。犹以 惲 据经讖,难即害之。”《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使兼御史大夫 张音 持节奉璽綬禪位”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辅国将军 清苑侯 刘若 等百二十人上书曰:‘……而固执谦虚,违天逆众,慕匹夫之微分,背上圣之所蹈,违经讖之明文,信百氏之穿凿,非所以奉答天命,光慰众望也。’”
词语解释:秦谶  拼音:qín chèn
预言 秦国 未来前景的谶书。《史记·赵世家》:“ 公孙支 书而藏之, 秦 讖於是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