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诡谲怪谲卓谲逞谲隐谲鬼谲果谲狂谲
权谲邪谲背谲倍谲雷奔云谲辨谲机谲用谲
诙谲奇谲韬谲中谲云谲辩谲恢谲狙谲
诞谲诱谲诈谲交谲巧谲浓谲狡谲瑰谲
纡谲阴谲讪谲险谲姽谲孤谲奸谲矫谲

词语解释:诡谲  拼音:guǐ jué
(1).奇异,奇怪。《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诡譎,犹奇怪也。” 李周翰 注:“诡譎,奇异。” 唐 李白 《上云乐》诗:“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鬢红。华盖垂下睫, 嵩岳 临上唇。不覩诡譎貌,岂知造化神。”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山泽好奇之士,往往以极幽遐诡譎之观,博搜山川草木鸟兽变化之情状为快。”
(2).怪诞;虚妄。《晋书·王坦之传》:“若夫 庄生 者……其言诡譎,其义恢诞。” 宋 邵雍 《戒子文》:“凶者言语诡譎。”《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 延龄 每奏对,恣为诡譎,皆众所不敢言。”
(3).变化多端。《艺文类聚》卷六三引 晋 张协 《玄武馆赋》:“於是崇墉四匝,丰厦诡譎,烂若丹霞,皎如素雪。”
(4).狡诈;狡黠。《北史·隋纪下·炀帝》:“性多诡譎,所幸之处,不欲人知,每幸之所,輒数道置顿。”《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为人奸狡诡譎,残忍刻薄。” 王西彦 《夜宴》六:“ 金其骏 先生诡谲地笑了起来,顺手把条子掷给 毛立章 先生。”
(5).阴谋诡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惧冥运之罪,轻生事之业,诡譎不行,盟誓为信,政教尚质,风俗犹和。”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某反虑将佐不知此事,鋭而少思,狃毫髮之胜,中其诡譎而所丧必大。” 茅盾 《幻灭》四:“他觉得他的对手简直是一个鬼,不分日夜地跟踪自己,侦察着,知道他的一切秘密,一切诡谲。”
词语解释:权谲  拼音:quán jué
权谋、诡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诸侯在可以然之域者,谓之小德。小德出入可也,权譎也,尚归之以奉鉅经耳。”《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继冲》:“兵尚权譎,城外之约,不可信也。宜严兵以待之。”《明史·冯元飙传》:“ 元飇 多智数,尚权譎。”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昔人以信为民寳,虽 孔氏 之权譎,而犹曰无信不立。”
词语解释:诙谲  拼音:huī jué
诙谐怪诞。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九:“圣人祕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 嵩公 辈,詼譎误时人。”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米芾 詼譎好奇。” 明 顾圤 《有夏》诗:“土山焦欲流,説者第詼譎。”
词语解释:诞谲  拼音:dàn jué
(1).欺诈,诡谲。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彼 终军 者,诞譎险薄。”《新唐书·李德裕传》:“ 息元 果诞譎不情,自言与 张果 、 叶静能 游。” 宋 方岳 《再用韵酬朱行甫》:“黄冠诞譎谨勿信,传讹听舛其言哤。”
(2).豪纵果敢。譎,通“ 决 ”。《新唐书·郑云逵传》:“ 云逵 为人诞譎敢言。”
词语解释:纡谲  拼音:yū jué
曲折。《文选·扬雄〈甘泉赋〉》:“凌高衍之嵱嵷兮,超紆譎之清澄。” 李善 注:“紆譎,曲折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焦山》:“一日,放舟 焦山 ,山更紆譎可喜。”
词语解释:怪谲  拼音:guài jué
怪异荒诞。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厌火国》:“有人兽体,厥状怪譎。” 唐 李华 《三贤论》:“ 郑 卫 方奏,正声间发,极和无味,至文无采,听者不达,反以为怪譎之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又《鹰》诗云:‘有心待搦月中兔,更向白云头上飞。’其诗怪譎多类此。”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迨 裴鉶 著书,径称《传奇》,则盛述神仙怪譎之事,又多崇饰,以惑观者。”
词语解释:邪谲  拼音:xié jué
邪恶诡诈。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四:“ 汉氏 方版荡,羣阉恣邪譎。”
词语解释:奇谲  拼音:qí jué
(1).谓深有机变。《汉书·匈奴传下》:“时奇譎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周书·宇文深传》:“ 深 少丧父,事兄甚谨。性多奇譎,好读兵书。既在近侍,每进筹策。”
(2).谓异常诡谲。 鲁迅 《坟·论“他妈的!”》:“要攻击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
(3).奇特怪诞;新奇怪异。《后汉书·西域传论》:“好大不经,奇譎无已。”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 韩退之 两篇,力欲去此弊,虽冥搜奇譎,亦不免有縞带、银杯之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譎,读者难解,识者易知。”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此不过以古字易今字,以奇譎语易今语。”
词语解释:诱谲  拼音:yòu jué
谓诱惑、谲诈之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宣王 既与 亮 对 渭 而陈, 亮 设诱譎万方。 宣王 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
词语解释:阴谲  拼音:yīn jué
阴险奸诈。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然观 李德裕 所作《周秦行纪论》,至欲持此一文,致 僧孺 於族灭,则其阴譎险很,可畏实甚。”
词语解释:卓谲  拼音:zhuó jué
诡异;奇异。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以权诈卓譎,能将兵御众为贤乎?”《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卓譎而超伦。”
词语解释:背谲  拼音:bèi jué
亦作“ 背穴 ”。亦作“ 背璚 ”。亦作“ 背鐍 ”。 太阳周围的云气。《淮南子·览冥训》:“君臣乖心,则背譎见于天。” 高诱 注:“日旁五色气在两边,外出为背,外向为譎。”《晋书·天文志中》:“冠珥背璚,重迭次序,在于日旁也。”
词语解释:韬谲  拼音:tāo jué
怀藏诡诈。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韜譎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术之离正。”
词语解释:诈谲  拼音:zhà jué
欺诈诡谲。 汉 刘向 《〈战国策〉序》:“至 秦孝公 ,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譎,苟以取强而已矣。”《淮南子·要略》:“兵略者,所以明战胜攻取之数,形机之势,诈譎之变,体因循之道,操持后之论也。”《明史·云南土司传一·孟艮》:“ 刀交 尝搆兵攻劫邻境,诈譎不诚,宜却其贡。”
词语解释:讪谲  拼音:shàn jué
形容诡秘而嘲弄的神情。 克非 《春潮急》十一:“他望着 李春山 讪谲地笑笑:‘你是村主任,最好你去领头。’”
词语解释:逞谲  拼音:chěng jué
施展诡谲之术。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三阵》:“愚谓此数语,不但词理正大,兼有以消其握奇逞譎之谋,而动其休养仁爱之念也。”
词语解释:倍谲  拼音:bèi jué
(1).见“ 倍僪 ”。
(2).相互分歧。《庄子·天下》:“ 相里勤 之弟子, 五侯 之徒,南方之 墨 者 苦获 、 己齿 、 邓陵子 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譎不同,相谓别 墨 。” 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今之论学者,所以倍譎不相入为此也。”
词语解释:倍僪  拼音:bèi yù
亦作“ 倍譎 ”。 太阳周围的光气。《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鬭蚀,有倍僪,有晕珥。” 高诱 注:“倍僪、晕珥,皆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僪。”《文子·精诚》:“君臣乖心,倍譎见乎天。”
词语解释:中谲  拼音:zhōng jué
从中侦察。 汉 刘向 《列女传·京师节女》:“其夫有讐人,欲报其夫而无道径,闻其妻之仁孝有义,乃劫其妻之父,使要其女为中譎。” 梁端 校注:“‘譎’乃‘詗’之误。”
词语解释:交谲  拼音:jiāo jué
狡谲,狡诈。交,通“ 狡 ”。《荀子·大略》:“奉妒昧者谓之交譎。交譎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交读为狡……交、狡古通用,狡与譎同义。”
词语解释:险谲  拼音:xiǎn jué
阴险诡诈。《新唐书·刘緫传》:“ 緫 性阴贼,尤险譎。”《明史·黄泽传》:“刑餘之人,其情幽阴,其虑险譎。”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虽抵巇飞箝,説邻险譎,然立説之意,首重论文。”
词语解释:隐谲  拼音:yǐn jué
谓隐晦委婉,不直言。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乐器》:“正《雅》直言功德,变《雅》正言得失,异於《风》之隐譎,故谓之《雅》,与乐器之雅同义。即此以明《诗》《乐》之理。”
词语解释:雷奔云谲  拼音:léi bēn yún jué
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清 梅曾亮 《陈拜乡诗序》:“今夫水之归壑也,其未至则澎濞汹涌,雷奔云譎,及至於壑则已矣。”
词语解释:云谲  拼音:yún jué
像云一样的变化多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譎,文苑波诡者矣。”
词语解释:巧谲
机巧诡诈
词语解释:姽谲
怪异;变化多端
词语解释:鬼谲  拼音:guǐ jué
诡秘狡诈。《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望着这远去的小姑娘,望着纪念碑左右一些形迹可疑,总在鬼谲地四处探望的人影,我不禁陡地热血沸腾。”
词语解释:辨谲  拼音:biàn jué
明辨果决。譎,通“ 决 ”。《旧唐书·张宿传》:“及上在东宫,宿时入謁,辨譎敢言。”
词语解释:辩谲  拼音:biàn jué
诡辩。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仙》:“以辩譎相高,争名贪禄,无復云林之志。”
词语解释:浓谲  拼音:nóng jué
浑厚而富于变化。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汉 人乐府多浓譎,《十九首》皆高澹。”
词语解释:孤谲  拼音:gū jué
谓奇特怪异。 清 龚自珍 《知归子赞》:“束其灵异智慧之心,而不得试於外,则尚不知有佛也,乃遁而之于惝怳、曲屈、凄异、幽灵、孤譎之一境。”
词语解释:果谲  拼音:guǒ jué
指果敢而多变的计谋。《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命 竇宪 、 耿夔 之徒,前后并进,皆用果譎,设奇数,异道同会,究掩其窟穴,躡北追奔三千餘里。”
词语解释:机谲  拼音:jī jué
诡诈。也指诡诈的。《新唐书·于颀传》:“﹝ 頎 ﹞累迁 京兆 尹,任机譎,为政烦碎无大体。” 明 黄瑜 《双槐岁钞·临莅本贯》:“ 思忠 起家县吏,精敏机譎。”
词语解释:恢谲  拼音:huī jué
见“ 恢恑憰怪 ”。
词语解释:恢恑谲怪  拼音:huī guǐ jué guài
谓离奇怪异。《庄子·齐物论》:“恢恑憰怪,道通为一。”亦作“ 恢诡譎怪 ”。《宋史·徽宗纪三》:“詔天下监司、郡守搜访巖谷之士,虽恢诡譎怪自晦者,悉以名闻。” 清 钱谦益 《书瞿有仲诗卷》:“凡天地之内恢诡譎怪,身世之间交互纬繣,千容万状,皆用以资为状,夫然后谓之有诗。”亦省作“ 恢譎 ”。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庄子解》:“ 庄子 为书,虽恢譎佚宕於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闔,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闕。” 明 高儒 《百川书志·传奇》:“《传奇》三卷, 唐 裴鉶 撰, 高駢 客也,皆神仙恢譎事。” 章炳麟 《訄书·学隐》:“故教之 汉 学,絶其恢譎异谋。”
词语解释:狡谲  拼音:jiǎo jué
狡猾多诈。 唐 杜牧 《题〈荀文若传〉后》:“﹝ 司马懿 ﹞残虐狡譎,岂可与 操 比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顾夷性狡譎,恃其机器舟械之利,出语骄横不可制。”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十一章:“狐埋狐搰,狡譎万端,能得一和平结果,君等尚足图晚盖。”
词语解释:奸谲  拼音:jiān jué
亦作“奸譎”。 诡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而 策妄 亦奏 第巴 奸譎,及所立新 达赖 之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贼情汇纂》:“识字无多,奸譎异常。”
词语解释:狂谲  拼音:kuáng jué
(1).诡异多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狂譎》篇,叙 王严光 诡异之行。 明 刘基 《蛟溪》诗:“大江扬浊澜,鼉蜃恣狂譎。”
(2).狂妄狡诈。《旧五代史·梁书·罗少成传》:“ 邠 、 岐 、 太原 终有狂譎之志,各以兴復 唐 宗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絶人望。”
(3).犹狂怪。 明 唐顺之 《跋异僧书心经碑后》:“虽 颠素 之奔放狂譎,比之此书,犹为拘挛绳墨而不能展矣。”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昌黎 而下,门户竞开, 卢仝 之拙朴, 马异 之庸猥, 李贺 之幽奇, 刘叉 之狂譎,虽浅深高下,材局悬殊,要皆曲径旁蹊,无取大雅。”
词语解释:用谲  拼音:yòng jué
(1).使用异常的方法。《后汉书·张法滕冯度杨传赞》:“ 琁 能用譎,亦云振旅。”
(2).使用欺诈的手段。《元史·刑法志一》:“南北异制,事类繁琐,挟情之吏舞弄文法,出入比附,用譎行私。”
词语解释:狙谲  拼音:jū jué
狡诈。 唐 陈叔达 《答王绩书》:“述时望者,以爵禄为荣谈;陈国纪者,以狙譎为能事。”
词语解释:瑰谲  拼音:guī jué
亦作“瓌譎”。 奇异;怪异。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邈希世而特出,羌瓌譎而鸿纷。”《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河内 太守輦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瓌譎光丽。” 明 唐顺之 《卓小仙草书歌》:“瓌譎 东海 黄公 符,苍古太庙 姬王 瑑。” 清 钱谦益 《注李义山诗集序》:“使事奥博,属辞瑰譎。”
词语解释:矫谲  拼音:jiǎo jué
诡诈。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又有 傅孝忠 为太史令,自言明玄象,专行矫譎。”《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其阴害矫譎,虽国屯主辱,犹謷然肆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