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咸平声 [名词][书函,名词][jiān,监察][《集韵》鱼衔切。岩字省文。详山部岩字注。][chán][音杉。屋翼也。]縿[详注1][xián]


注1:淊 《说文》泥水淊淊也。一曰缲丝汤。㶘淊,水满也。《类篇》与滟同。潋滟,水满貌。淊淊,水淖。
末字词组
避谗遇谗邪谗嚣谗薏苡之谗进谗圣谗 
遭谗讥谗毁谗谄谗顽谗慵谗  
谤谗猜谗冤谗诬谗蜚谗奸谗  
听谗投谗口谗贪谗遘谗堲谗  

词语解释:避谗  拼音:bì chán
逃避谗言。 北周 庾信 《拟连珠》:“是以 韩非 客 秦 ,避谗无路; 信陵 在 赵 ,思归有年。” 宋 陆游 《神山歌》:“避谗奔 楚 仅得免,歷聘返 鲁 终不遭。”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荀卿 垂老 兰陵 ,避谗引却。”
词语解释:遭谗  拼音:zāo chán
受到谗害。 唐 李绅 《〈追昔游集〉序》:“过 梅里 ,遭谗者再,宾客为分务。”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之一:“遭谗心欲剖,涉苦胆先尝。” 清 李调元 《过玉局观》诗:“ 东坡 宰相才,遭谗屡放逐。”
词语解释:谤谗  拼音:bàng chán
诽谤和谗言。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望秋》一章已惊絶,犹言低抑避谤谗。” 宋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之三:“又不能远引以避小人之谤谗。”
词语解释:听谗  拼音:tīng chán
听信谗言。《诗·唐风·采苓序》:“采苓,刺 晋献公 也。 献公 好听谗焉。”《管子·宙合》:“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
词语解释:遇谗  拼音:yù chán
遭受谗言的陷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司马贞 述赞:“ 邹子 遇谗,见詆狱吏。慷慨献説,时王所器。”《后汉书·马援传》:“及 援 遇谗,唯 勃 能终焉。”
词语解释:讥谗  拼音:jī chán
讥议和谗谤。 宋 王珪 《谢赐生日表》之二二:“速讥谗于众口,媿功烈于前人。” 宋 苏轼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之二:“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词语解释:猜谗  拼音:cāi chán
因猜忌而散布谗言。 唐 刘长卿 《送侯中丞流康州》诗:“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唐 马戴 《新春闻赦》诗:“道在猜谗息,仁深疾苦除。”
词语解释:投谗  拼音:tóu chán
进谗。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二:“贤随贵同用,愚与贱交役,腾名自有阶,投谗岂无隙。”
词语解释:邪谗  拼音:xié chán
指邪恶谗佞的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有邪谗荧惑其君,执法诛之。”
词语解释:毁谗  拼音:huǐ chán
毁谤中伤。《史记·殷本纪》:“ 紂 又用 恶来 。 恶来 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不行於 齐 ,王不用,则若 臧仓 之徒毁谗之也。”
词语解释:冤谗  拼音:yuān chán
诬人致罪的谗言。 唐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诗:“黄纸晴空坠一缄,圣朝恩泽洗冤谗。”
词语解释:口谗  拼音:kǒu chán
谓能言善辩。《韩诗外传》卷四:“ 哀公 问取人。 孔子 曰:‘无取健,无取佞,无取口谗,健,骄也;佞,諂也;口谗,诞也。’” 许维遹 集释:“谗本受义於鑱,故谗口一曰利口。”
词语解释:嚣谗  拼音:xiāo chán
喧嚣的谗言。 唐 周朴 《题赤城中岩寺》诗:“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
词语解释:谄谗  拼音:chǎn chán
亦作“讇谗”。 谄谀和谗毁。《韩非子·六反》:“挫贼遏姦明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讇谗之民也。”《春秋繁露·五行相胜》“讇顺主指” 清 凌曙 注:“如是则谋臣死而諂臣尊矣。故曰諂谗饰过之説胜,则巧佞者用。”
词语解释:诬谗  拼音:wū chán
诬告、进谗。 汉 王充 《论衡·偶会》:“世谓 子胥 伏剑, 屈原 自沉, 子兰 、 宰嚭 诬谗, 吴 楚 之君冤杀之也。”
词语解释:贪谗  拼音:tān chán
贪婪并进谗言。《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 巫臣 闻其家族被诛,乃遗书於二将,略云:尔以贪谗事君,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等疲於道路以死!”
词语解释:薏苡之谗  拼音:yì yǐ zhī chán
同“ 薏苡之谤 ”。 清 李渔 《玉搔头·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最麒麟之强。”
词语解释:顽谗  拼音:wán chán
(1).愚妄奸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噫! 共 ( 共工 ) 驩 ( 驩兜 )顽谗,并育於 尧 天,而诛殛於 舜 世。”
(2).指愚妄而奸佞的人。 清 唐甄 《潜书·去名》:“人类之不齐,道虽行,不能尽化也。是以 舜 挞顽谗, 伊尹 墨三风,所以齐之也。”
词语解释:蜚谗  拼音:fēi chán
流言谗语。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王忬 普佗山 之捷, 张经王 江涇 之捷,中枢蔽嫉,中以蜚谗,论者惜之。”
词语解释:遘谗  拼音:gòu chán
制造谗言。遘,通“ 构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京房 目见遘谗之党,耳听青蝇之声,面諫不从,而犹道路纷紜。”
词语解释:进谗  拼音:jìn chán
在尊长者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近闻以脱靴捧砚之故,内侍怀恨,宫妃进谗。” 许地山 《凶手·本事》:“他哥哥有两个朋友……常在他哥哥面前进谗,说他怎样不好。”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杨玉环 不用说也参加了进谗者的行列。”
词语解释:慵谗  拼音:yōng chán
见“ 慵馋 ”。
词语解释:慵馋  拼音:yōng chán
亦作“ 慵谗 ”。 懒而且馋;好吃懒做。 唐 白居易 《残酌晚飡》诗:“除却慵馋外,其餘尽不知。”《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努力向 鷲峯 从圣道,新妇莫慵谗不擎却回来。”
词语解释:奸谗  拼音:jiān chán
亦作“奸谗”。
(1).谗言。《汉书·五行志上》:“天戒若曰,邪臣往来,为姦谗於 汉 ,絶亡之道也。”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三折:“玉殿金堦,龙争虎鬭,惹起奸谗。” 明 唐顺之 《与雷古和提学》:“ 陈君 自束髮,即知苦学砥节。其为翰林,不肯諂屈於权贵人,遂为奸谗所中,而权贵人斥之外藩,继以夭殁。”
(2).进谗言的奸臣。 宋 苏舜钦 《夏热昼寝感咏》:“姦谗囚大幽,上压九 崑崙 。”蒲剧《薛刚反朝》第一场:“奸臣当道主见偏……龙泉定要除奸谗。”
词语解释:堲谗  拼音:jí chán
疾恶谗言。《书·舜典》:“朕堲谗説殄行。” 孔 传:“堲,疾……言我疾谗説絶君子之行。”《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昔 虞舜 有堲谗之命,我皇脩辨谤之书,千古一心,同垂至理。” 明 李东阳 《明故兵部尚书项公神道碑铭》:“摧姦堲谗,公有直笔。”
词语解释:圣谗  拼音:shèng chán
《谗鼎》之铭。谗, 鲁 鼎名,传为 夏禹 所铸。 唐 元稹 《为萧相谢告身状》:“臣闻 高宗 命 説 ,乃申纳诲之词; 大舜 相 龙 ,爰有圣谗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