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不谐弼谐允谐嬉谐阐谐鱼水和谐敛谐安谐
诙谐俳谐恢谐凤友鸾谐协谐酒谐啴谐婉谐
谈谐克谐调谐训谐辑谐钧谐缉谐 
和谐欢谐佥谐谐谐诽谐失谐合谐 
齐谐嘲谐应谐阴谐迎谐敏谐燮谐 

词语解释:不谐  拼音:bù xié
(1).不和谐。《宋史·乐志三》:“﹝ 杨杰 ﹞言大乐七失……二曰八音不谐,鐘磬闕四清声。”
(2).不成。《后汉书·宋弘传》:“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宋 黄庭坚 《古风次韵答和甫》之一:“万端作计身愁苦,一事不谐鬢苍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踰时而返,谓 刘 曰:‘事不谐矣! 阿绣 已字 广寧 人。’”
(3).不遇。《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唐 皇甫枚 《王知古》:“嗟乎 王生 ,生世不谐,而为狐貉所侮,况其大者乎!”
词语解释:诙谐  拼音:huī xié
(1).谈吐幽默风趣。《汉书·东方朔传》:“其言专 商鞅 、 韩非 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復詼谐。” 唐 杜甫 《社日》诗之一:“尚想 东方朔 ,詼谐割肉归。” 许地山 《枯杨生花》:“ 思敬 底心情很坦荡,有时也很诙谐。”
(2).戏语,笑话。《新唐书·隐逸传·陆羽》:“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詼谐数千言。”
词语解释:谈谐  拼音:tán xié
说笑。 晋 陶潜 《乞食》诗:“谈谐终日夕,觴至輒倾杯。”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我那孩儿生的十分聪明智慧,谈谐歌舞,搊筝拨阮,品竹分茶,无般不晓,无般不会。” 朱祖谋 《〈半塘定稿〉序》:“一艺成,赏奇攻瑕,不隐不阿,谈谐閒作,心神洒然。”
词语解释:和谐  拼音:hé xié
(1).和睦协调。《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 汉 郑玄 笺:“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唐 李商隐 《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充满在两人中间的和谐气氛给破坏了。”
(2).指使和睦协调。 宋 司马光 《瞽叟杀人》:“所贵於 舜 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
(3).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 唐 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 秦牧 《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细部好了,还得结构和谐完整,才能够构成卓越的整体。”
(4).和解;和好相处。《魏书·萧赜传》:“ 賾 初为太子时,特奢侈。 道成 每欲废之,赖 王敬则 和谐。”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 吴 国之寳,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
词语解释:齐谐  拼音:qí xié
人名。一说古书名。《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 司马彪 )及 崔 ( 崔譔 )云人姓名, 简文 ( 梁简文帝 )云书。” 成玄英 疏:“姓 齐 名 谐 ,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 齐国 有此俳谐之书也。”后志怪之书以及敷演此类故事的戏剧,多以“齐谐”为名。如《隋书·经籍志》有 东阳 无疑先生 《齐谐记》, 南朝 梁 吴均 有《续齐谐记》。 清 袁枚 《子不语》亦名《新齐谐》。亦指谈笑说怪。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勾杂剧》:“絃匏迭奏,干羽毕陈。洽闻 舜 乐之和,稍进齐谐之技。金丝徐韵,杂剧来歟。”《太平广记》卷二五○引《御史台记》:“ 张元一 以齐谐见称。” 清 李调元 《忆中翰程鱼门晋芳》诗:“有时杂齐谐,令人一笑莞。”
词语解释:弼谐  拼音:bì xié
谓辅佐协调。《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謨明弼谐。” 孔 传:“言人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谋广聪明,以辅谐其政。” 孔颖达 疏:“聪明者自是己性,又当受纳人言,使多所闻见,以博大此聪明,以辅弼和谐其政。”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弼谐靡成,良谋莫陈。”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然后可移之于郡,用是道佐佑长吏,则 龚 黄 循良之政可待也,復可移之于国,用是道弼谐帝皇,则 尧 舜 雍熙之化可致也。”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二》:“ 唐待制 肃 与 丁晋公 为友,宅又相对, 丁 将有弼谐之命, 唐 遂迁居州北。”
词语解释:俳谐  拼音:pái xié
诙谐戏谑;诙谐戏谑的言辞。《北史·文苑传·侯白》:“﹝ 侯白 ﹞通侻不持威仪,好为俳谐杂説。”《新唐书·敬播传》:“尝集俳谐十五篇,为太子欢。” 宋 陆游 《容斋燕集诗序》:“方子之饮酒也,俳谐者箕倨,角抵者裸裎,子何以不怒?”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 周君 所译的 日本 诗底特色便在牠们的淡远的境界和俳谐的气息。”
词语解释:克谐  拼音:kè xié
(1).能和谐。《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既而两心克谐,情好弥切。”
(2).能协同。《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 , 备 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词语解释:欢谐  拼音:huān xié
欢乐和谐;欢乐谐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命笔为诗,属音赋韵,竟日欢谐,辞人满席。”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名贤》:“及开宴,召佐饮酒,则笑歌欢谐,释如无闻。”
词语解释:嘲谐  拼音:cháo xié
戏谑,嘲讽。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脱遗拘检任真率,放恣嘲谐较豪健。” 明 唐顺之 《笔畴序》:“匹夫一怒,挺而两鬭……而滑稽之士为之微言冷击,嘲谐詼謔於其旁,则释然一噱而散。”
词语解释:允谐  拼音:yǔn xié
(1).和谐一致。《书·益稷》:“庶尹允谐。” 孔颖达 疏:“信皆和谐,言职事修理也。”
(2).妥善;成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僉曰允谐,如其筹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请以新帛作鬼囊,俾妾得附君以往,就 展氏 求婚,计必允谐。”
(3).答应和好。《天雨花》第二回:“夫人无奈来允谐,中堂閒话片时辰。”
词语解释:恢谐  拼音:huī xié
诙谐。恢,同“ 詼 ”。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 朔 又上书自讼……文旨放荡,颇復以恢谐。” 宋 陈亮 《众祭潘用和文》:“岁时无事,杯酒相命,剧谈满引,恢谐笑謔,醉倒而不相责礼。” 明 单本 《蕉帕记·询医》:“昨宵串戏上高臺,无赛。搽脂抹粉恁恢谐,不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勒相公》:“公短小精悍,善恢谐饮酒。”
词语解释:调谐  拼音:tiáo xié
(1).调和;协调。《史记·礼书》:“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鐘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 汉 王充 《论衡·诘术》:“ 匈奴 之俗,有名无姓、字,无与相调谐。”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小盒子平平地躺在土地上,那画片的颜色鲜明刺眼,使这灰暗零杂的小屋子感到不调谐。”
(2).调节可变电容器或线圈使收音机与无线电波达到谐振。《花城》1981年第5期:“他把助听器的调谐旋钮拧到‘3’。”
词语解释:佥谐  拼音:qiān xié
(1).《书·舜典》记帝 舜 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僉曰”、“汝谐”之语,后遂以“僉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梁书·江革传》:“ 广陵 太守 江革 ,才思通瞻,出内有闻,在朝正色,临危不挠,首佐台鉉,实允僉谐。”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 真宗 尹京, 毕 相 士安 为府判,沉毅忠厚。中书将有僉谐, 太宗 令辅臣歷选,俱不称旨……近臣少喻上意,方以 毕公 进,果大喜,遂用参大政。”
(2).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宋 王禹偁 《慰上大行皇帝谥号庙号表》:“懋建鸿名,永光清庙。礼官博士,讨论而无异辞;公卿大夫,僉谐而合旧典。”
词语解释:应谐  拼音:yìng xié
对答诙谐。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 东方生 名过实者,何也?曰:应谐不穷,上諫秽德。”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杂剧》:“风清羽盖,日转槐庭,欲资载笑之欢,必有应谐之妙。”
词语解释:嬉谐  拼音:xī xié
犹戏谑。《明史·方伎传·张三丰》:“善嬉谐,旁若无人。”
词语解释:凤友鸾谐  拼音:fèng yǒu luán xié
见“ 凤友鸞交 ”。
词语解释:凤友鸾交  拼音:fèng yǒu luán jiāo
(1).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烘散燕子鶯儿,拆散凤友鸞交。”《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何时识得东风面,堪成凤友鸞交?”
(2).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昨夜谁侍陛下寝来?可怎生般凤友鸞交,到日三竿犹不临朝?”《白雪遗音·马头调·西厢》:“状元及第,衣锦还乡,佳人才子同欢笑,凤友鸞交。”亦作“ 凤友鸞谐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强奸》:“曲榭幽廊,皆凤友鸞谐之所也。”
词语解释:训谐  拼音:xùn xié
谓加以训诲而使彼此和谐。《晋书·姚兴载记下》:“臣诚不肖,不能训谐於弟,至 弼 构造是非,仰惭天日。”
词语解释:谐谐  拼音:xié xié
戏笑貌。 明 杨慎 《滇载记》:“时有妖巫女歌曰:‘莫道君为山海主,山海笑谐谐。园中花谢千万朵,别有明主来。’”
词语解释:阴谐  拼音:yīn xié
鸟名。一说虫名。即蝔。《淮南子·缪称训》:“暉日知晏,阴谐知雨。” 高诱 注:“暉日,鴆鸟也……阴谐,暉日雌也。”《广雅·释鸟》:“鴆鸟,其雄谓之运日,其雌谓之阴谐。” 王念孙 疏证:“今案《御览》《淮南子》逸文曰:‘蝔知将雨’,又引 高诱 曰:‘蝔,虫也。大如笔管,长三寸餘。’《广韵》:蝔,音皆,又音谐……阴谐即是蝔,举其本名,则谓之蝔,能知阴雨,则又谓之阴谐。”
词语解释:阐谐  拼音:chǎn xié
宽舒和谐。《汉书·礼乐志》:“是以纤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忧;阐谐嫚易之音作,而民康乐。” 颜师古 注:“阐,广也。谐,和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释何衡阳〈达性论〉》:“徒恐琴瑟专一,更失阐谐,故略广数条,取尽后报。”
词语解释:协谐  拼音:xié xié
调和。 宋 曾巩 《谢熙宁六年历日表》:“兢慎万几,协谐五纪。”
词语解释:辑谐  拼音:jí xié
安定和谐。《隋书·高祖纪上》:“公受命先皇,志在匡弼,辑谐内外,潜运机衡,姦人慑惮,谋用丕显,俾赘旒之危为 太山 之固。”
词语解释:诽谐  拼音:fěi xié
诙谐,有风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侯白 ﹞好为诽谐杂説,人多爱狎之。”
词语解释:迎谐  拼音:yíng xié
犹迎合。《新唐书·外戚传·武三思》:“ 三思 性倾諛,善迎谐主意,钩探隐微,故后颇信任,数幸其第,赏予尤渥。”
词语解释:鱼水和谐  拼音:yú shuǐ hé xié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鶯成对,琴瑟相调。” 元 刘庭信 《新水令·春恨》套曲:“几时能够单凤成双,锦鸳作对,鱼水和谐。”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拜谒忠灵》:“记得当初花正开,遇乔才,在 阳臺 ,鱼水和谐呀鱼水和谐。”
词语解释:酒谐  拼音:jiǔ xié
饮酒和畅。 南朝 齐 萧子良 《上谠言表》:“值今夕酒谐肉飫,即许附申赦格;明日礼轻货薄,便復不入恩科。”
词语解释:钧谐  拼音:jūn xié
均衡和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
词语解释:失谐  拼音:shī xié
失调
失配;互相不匹配
词语解释:敏谐  拼音:mǐn xié
机灵诙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亮采》:“ 刘公 亮采 狐之后身也……公既长,身短,言词敏谐,絶类胡。”
词语解释:敛谐  拼音:liǎn xié
聚精会神,动作谐调。《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王良 、 造父 之御也,上车摄轡,马为整齐而敛谐。” 高诱 注:“敛谐,马容体足调谐也。”
词语解释:啴谐  拼音:tān xié
谓乐声缓慢和谐。《礼记·乐记》:“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孔颖达 疏:“嘽,宽也;谐,和也。”
词语解释:缉谐  拼音:jī xié
和睦。《宋书·刘道济传》:“比传人情不甚缉谐,当以法御下,深思自警,以副本望。”《北齐书·李稚廉传》:“ 稚廉 缉谐将士,军民乐悦。”
词语解释:合谐  拼音:hé xié
犹和谐;和解。《文选·宋玉〈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駟苍螭,垂旒旌,斾合谐。” 李周翰 注:“合谐,旌斾相和之貌。”《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白盖小车何延延。 河閒 来合谐, 河閒 来合谐!’”按,此指 汉灵帝 由 解犊亭侯 起自 河间 ,及御史 刘儵 无辜被杀,后拔用其弟 郃 为司徒的事。
词语解释:燮谐  拼音:xiè xié
协调而使之和谐。《陈书·高祖纪上》:“以公调理阴阳,燮谐风雅。三灵允降,万国同和。” 唐 骆宾王 《上司刑太常伯启》:“综理玄风,燮谐元气。”
词语解释:安谐  拼音:ān xié
和谐。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吾有小女,甚爱之,又其性尤戾,若吾女更与龙为匹,必无安谐。”《元典章·户部四·婚姻》:“若夫妇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须要明朗写立休书。”
词语解释:婉谐  拼音:wǎn xié
婉转和谐。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诗律自 沉 宋 之下,日益靡嫚,鎪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韵婉谐,属对藻密,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