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谏去声 [jiàn,间开][详注1][《广韵》乌患切,音畹。钩系也。亦作綄。][màn,动词][详注2][shān]


注1:栈 《广韵》《集韵》《韵会》士谏切《正韵》助谏切,輚去声。木栈道也。
注2:刬 又《韵会》初谏切,铲去声。攻也,平治也。《韩愈诗》活计以锄刬。
首字词组
谏官谏疏谏苑谏争谏止谏难谏笋谏戒
谏草谏纸谏章谏切谏猎臣谏阻谏折谏尸谤屠
谏书谏省谏司谏囊谏宪谏舍谏喻谏士
谏垣谏署谏曹谏路谏辅谏谕谏匦谏果
谏议谏坡谏说谏工谏鼙谏诲谏劝谏当
谏诤谏鼓谏院谏楚谏词谏训谏友谏函
谏猎谏猎书谏郎谏职谏诫谏珂谏沮谏议大夫
谏臣谏列谏言谏帷谏过谏猎人谏正谏阻纳质

词语解释:谏官  拼音:jiàn guān
掌谏诤的官员。《汉书·萧望之传》:“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諫官以补郡吏,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諫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古无諫諍之官,人人皆諫官也,不惟广受天下之言,亦所以广收天下之才。”
词语解释:谏草  拼音:jiàn cǎo
谏书的草稿。《三国志·魏志·贾逵传》“然 太祖 心善 逵 ,以为丞相主簿”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逵 受教,谓其同僚三主簿曰:‘今实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諫也。’乃建諫草以示三人。” 唐 杜甫 《晚出左掖》诗:“避人焚諫草,骑马欲鷄栖。”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当年諫草烈秋霜,国士同声振庙廊。”
词语解释:谏书  拼音:jiàn shū
向君主进谏的奏章。《汉书·儒林传·王式》:“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书。” 唐 韩翃 《送夏侯校书归上都》诗:“此回将诣闕,几日諫书成。” 宋 朱熹 《送张彦辅赴阙》诗:“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諫书三万字。”
词语解释:谏垣  拼音:jiàn yuán
指谏官官署。 唐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琚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诗:“予壻信时英,諫垣金玉声。” 宋 欧阳修 《谢知制诰启》:“代言禁掖,已愧才难,兼职諫垣,犹当责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以余所闻, 嘉 道 之间, 苏廷魁 、 陈庆鏞 、 朱琦 为諫垣三直。”
词语解释:谏议  拼音:jiàn yì
(1).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三:“ 蔡州 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
(2).谏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子胥 力於战伐,死於諫议。”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如 房玄龄 深识机宜, 马周 长於机变, 魏徵 少学纵横,然 房 长於书檄, 马 长於敷奏, 魏 长於諫议。”
词语解释:谏诤  拼音:jiàn zhèng
直言规劝。《韩诗外传》卷十:“言 文王 咨嗟,痛 殷商 无辅弼諫諍之臣而亡天下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盖数百人。”一本作“ 諫争 ”。 叶君健 《自由》十四:“ 吴春茂 说这番话的态度,正如一个忠臣在对皇帝进行谏诤一样,语调非常诚恳。”
词语解释:谏猎  拼音:jiàn liè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 相如 因上疏諫。” 唐 贾至 《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唐 戴叔伦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2).泛指谏诤。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解龟生碧草,諫猎阻青霄。”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王 盖先以御史罢官。” 浦起龙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猎字。”
词语解释:谏臣  拼音:jiàn chén
(1).直言规劝之臣。《国语·晋语一》:“有纵君而无諫臣,有冒上而无忠下,君臣上下,各饜其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 桓公 坐友三人,諫臣五人,日举过者三十人,故能成伯业。”
(2).掌谏诤的官员。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当时諫臣 陈子昂 建议诛之而旌其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朝諫臣,首数 彭鹏 、 郭琇 。”
词语解释:谏疏  拼音:jiàn shū
条陈得失的奏章。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諫疏尤宜罕。”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诗之十二:“《骚》情諫疏到今称,娬媚何当属 魏徵 。”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附论西汉不是奴隶社会》:“把这些事例和 董仲舒 的谏疏对照起来,我们可以放心地下出一个判断。”
词语解释:谏纸  拼音:jiàn zhǐ
(1).书写谏章的稿纸。 唐 白居易 《论制科人状》:“臣今职为学士,官是拾遗,日草詔书,月请諫纸。”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尚怜费諫纸,玉唾洒新句。”
(2).借指谏书。 唐 薛能 《昇平词》之十:“諫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词语解释:谏省  拼音:jiàn shěng
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诗:“諫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宋 司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辞》之三:“諫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闽 粤 行。”
词语解释:谏署  拼音:jiàn shǔ
谏官官署。《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复本》:“时 永乐 萧相 寘 亦居諫署。”
词语解释:谏坡  拼音:jiàn pō
谏议大夫。 唐 时称谏议大夫为“坡”。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宋 洪适 《赐王大宝辞免礼部尚书不允诏》:“卿履道醇固,蓄德雄刚,从列諫坡,积有令问。” 宋 陆游 《贺贾大谏启》:“北省久虚常侍,諫坡率遗补以尽规。”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点头卷好逢宗匠,执法星明近諫坡。”参见“ 諫议 ”。
词语解释:谏议  拼音:jiàn yì
(1).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三:“ 蔡州 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
(2).谏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子胥 力於战伐,死於諫议。”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如 房玄龄 深识机宜, 马周 长於机变, 魏徵 少学纵横,然 房 长於书檄, 马 长於敷奏, 魏 长於諫议。”
词语解释:谏鼓  拼音:jiàn gǔ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 立諫鼓於朝,而备讯唉。”《新唐书·裴谞传》:“ 諝 上疏曰:‘諫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唐 唐孙华 《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谁能鸣諫鼓,慷慨伏青蒲。”
词语解释:谏猎书  拼音:jiàn liè shū
指 汉 司马相如 劝谏狩猎的奏章。亦泛指劝谏的奏章。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袖中諫猎书,扣马久上陈。” 清 吴伟业 《即事》诗:“ 上林 兽簿何曾问,叩马无烦諫猎书。”参见“ 諫猎 ”。
词语解释:谏猎  拼音:jiàn liè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 相如 因上疏諫。” 唐 贾至 《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唐 戴叔伦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2).泛指谏诤。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解龟生碧草,諫猎阻青霄。”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王 盖先以御史罢官。” 浦起龙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猎字。”
词语解释:谏列  拼音:jiàn liè
谏官之列。 宋 欧阳修 《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诗:“我昔忝諫列,日常趋紫宸。”《文献通考·职官四》:“ 绍兴 三年,曾统言本朝多以諫议兼记注,且听直前奏事, 元丰 始,不任諫列。”
词语解释:谏苑  拼音:jiàn yuàn
谏官官署。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初夏〉》:“諫苑君方续 承业 ,醉乡我欲访 无功 。”
词语解释:谏章  拼音:jiàn zhāng
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元 郝经 《唐十臣像歌》:“ 郑公 山立面 粟 黄,袖中隐隐露諫章。”
词语解释:谏司  拼音:jiàn sī
指谏官的职位。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或望居諫司,有事 戡 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 戡 必弹。”
词语解释:谏曹  拼音:jiàn cáo
指御史台。 唐 权德舆 《论裴延龄不应复判度支疏》:“臣职在諫曹,合採羣议,正拜已来,今已旬日,道路云云,无不言此。” 唐 柳宗元 《代节使谢迁镇表》:“不遗臣小善,擢处諫曹,叨承厚恩,备职藩翰。”
词语解释:谏说  拼音:jiàn shuō
进谏游说。《韩非子·说难》:“故諫説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説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淳于髡 , 齐 人也。博闻彊记,学无所主。其諫説,慕 晏婴 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
词语解释:谏院  拼音:jiàn yuàn
(1).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相门才子 高阳 族,学者清资五品官。諫院过时荣棣萼, 谢 庭归去蹋芝兰。”按, 令狐博士 指 令狐楚 ,尝为 河南 尹兼御史大夫。 开成 元年四月,检校左仆射、 兴元 尹。
(2).谏官官署。 宋 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 宋 司马光 有《諫院题名记》《文献通考·职官四》:“ 明道 初, 陈执中 为諫官,屡请置院,於是以门下省为諫院。”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
词语解释:谏郎  拼音:jiàn láng
即门下侍郎。因其负责“尽规献纳,纠正违阙”,故称。 唐 孟郊 《看花》诗之三:“餘花欲谁待,唯待諫郎过。諫郎不事俗,黄金买高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词语解释:谏言  拼音:jiàn yán
规劝的话。《周书·冯景传》:“ 宝夤 败后, 景 还 洛 。朝廷先闻 景 有諫言,故免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谏院设知院官,对朝政得失、大臣以致百官的过错,都可提出谏言。”
词语解释:谏争  拼音:jiàn zhēng
谏诤。争,通“ 諍 ”。《荀子·修身》:“諂諛者亲,諫争者疏。”
词语解释:谏切  拼音:jiàn qiē
恳切进谏。 宋 曾巩 《书魏郑公传》:“夫 伊尹 、 周公 何如人也? 伊尹 、 周公 之諫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
词语解释:谏囊  拼音:jiàn náng
犹谏函。借指谏书。 宋 韩琦 《谢转给事中表》:“周旋俗吏之为,激切諫囊之论,不虞摈斥,盖恃聪仁。” 宋 韩琦 《谢知制诰启》:“諫囊陈事,将隳厥官;词掖升荣,遽冒其宠。”
词语解释:谏路  拼音:jiàn lù
(1).进谏之路。 宋 司马光 《酬宋次道初登朝呈同舍》诗:“清朝正求治,諫路方坦夷。”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初, 秦檜 死, 高宗 开諫路,轮对羣臣。”
(2).指谏官之职。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韩公 熙寧 初入相。时 荆公 用事, 韩公 多称疾在告。故 范忠宣 在諫路,尝以书责之。”
词语解释:谏工  拼音:jiàn gōng
谏官。《国语·郑语》:“择臣取諫工而讲以多物。” 韦昭 注:“工,官也。” 宋 王安石 《左司谏王陶皇子伴读制》:“今朕欲进诸子於学,求可与居者,而大臣以尔为言。尔久在諫工,有闻於世。”
词语解释:谏楚  拼音:jiàn chǔ
春秋 时 楚 孙叔敖 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谏阻 楚庄王 伐 晋 。事见《韩诗外传》卷十。后用以为典。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蝉》:“隐榆非諫 楚 ,噪柳异悲 潘 。”
词语解释:谏职  拼音:jiàn zhí
谏官之职。《晋书·傅玄传》:“ 玄 及散骑常侍 皇甫陶 ,共掌諫职。”《新唐书·柳珪传》:“ 仲郢 诉其子‘冒处諫职为不可,谓不孝则诬。请勒就养’。詔可。”《文献通考·职官四》:“乃詔虽不兼諫职者,亦许直前奏事。”
词语解释:谏帷  拼音:jiàn wéi
犹谏垣。 宋 宋祁 《寄题元华书斋》诗:“諫帷他夜梦,犹在翠微颠。”
词语解释:谏止  拼音:jiàn zhǐ
劝阻。《史记·南越列传》:“王之上书,数諫止王,王弗听。”《三国志·蜀志·董和传》:“前参事於 幼宰 ,每言则尽,后从事於 伟度 ,数有諫止。”《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 宰孔 私诣 管仲 曰:‘夫封禪之事,非诸侯所宜言也。 仲父 不能发一言諫止乎?’”
词语解释:谏猎臣  拼音:jiàn liè chén
指 汉 司马相如 。 唐 许浑 《与郑秀才叔侄会送杨秀才昆仲东归》诗:“ 洞庭 烟月如终老,谁是 长杨 諫猎臣。”
词语解释:谏宪  拼音:jiàn xiàn
指御史。 唐 刘得仁 《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所怀》:“名占文章重,官归諫宪迟。”参见“ 宪臺 ”。
词语解释:宪台  拼音:xiàn tái
(1). 后汉 改称 汉 御史府为宪台。后为同类机构的通称,亦以称御史等官职。 汉 应劭 《汉官仪·宪台》:“ 汉 御史府, 后汉 改称宪臺。”《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於陪隶之中,奉职宪臺,擢授戎校。”《隋书·文学传序》:“发号施令,咸去浮华。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故宪臺执法,屡飞霜简。”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宪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新唐书·百官志三》:“ 龙朔 二年,改御史臺曰宪臺。”
(2).旧时对上官的尊称。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称谓》:“ 鄂西 林相公 云:‘ 唐 龙朔 二年改御史臺为宪臺,是宪臺之称,内惟都御史,外惟总督巡抚当之耳。今通称司、道、府为宪臺,误矣。’余按…… 唐 虽改御史臺为宪臺,而亦改中书为西臺,祕书为堑臺,不专以御史所属为臺,则以宪臺称上官,似可通融。”《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县官见 黄人瑞 立在东墙下,步上前来,请了一个安,説道:‘老宪臺,受惊不小!’”
词语解释:谏辅  拼音:jiàn fǔ
劝谏辅佐之臣。《书·泰誓中》:“剥丧元良,贼虐諫辅。” 蔡沉 集传:“元良, 微子 也;諫辅, 比干 也。”
词语解释:谏鼙  拼音:jiàn pí
即谏鼓。 宋 王禹偁 《宣示宰臣以下复百官转对御札》:“朕闻古之王者,树谤木,悬諫鼙,所以求己之过也。”参见“ 諫鼓 ”。
词语解释:谏鼓  拼音:jiàn gǔ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 立諫鼓於朝,而备讯唉。”《新唐书·裴谞传》:“ 諝 上疏曰:‘諫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唐 唐孙华 《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谁能鸣諫鼓,慷慨伏青蒲。”
词语解释:谏词  拼音:jiàn cí
谏诤的言词。 宋 曾巩 《书魏郑公传》:“ 桀 、 紂 、 幽 、 厉 、 始皇 之亡,则其臣之諫词无见焉。”
词语解释:谏诫  拼音:jiàn jiè
劝谏告诫。 章炳麟 《文学总略》:“夫宛转偯隐,赋之职也。儒家之赋,意存諫诫,若 荀卿 《成相》一篇,其足以感人安在?”
词语解释:谏过  拼音:jiàn guò
匡正过失。《国语·晋语九》:“夫事君者,諫过而赏善。” 韦昭 注:“諫过,匡救其恶。”《汉书·贾山传》:“工诵箴諫,瞽诵诗諫,公卿比諫,士传言諫过。”
词语解释:谏难  拼音:jiàn nán
谓冒着危险进行规劝。 汉 王充 《论衡·程材》:“儒生不习於职,长於匡救,将相倾侧,諫难不惧。”
词语解释:谏阻  拼音:jiàn zǔ
劝阻。《红楼梦》第十六回:“这样很好,若老爷们再要改时,全仗大爷諫阻。”《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他老婆同儿子再三諫阻,不容他起身,他只得罢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谏官多上书谏阻,以为非久安之道。”
词语解释:谏舍  拼音:jiàn shè
犹谏院。借指谏官。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元禧 元年八月,敕:自今两省、諫舍、宗室、将军以上许乘狨毛煖座,餘悉禁止。”
词语解释:谏谕  拼音:jiàn yù
亦作“ 諫喻 ”。 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汉 徐干 《中论·法象》:“虽妻妾不可得而黷也,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德行行於闺门,不諫諭而风声化乎乡党。”《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羲 或时以諫喻不纳,涕泣而起。”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六:“ 岭 南僻远之地,有驛名 翠嵐 ,往来宿者,多饲马於堂上,驛吏諫諭不听,乃题小诗於壁以讥之。”
词语解释:谏诲  拼音:jiàn huì
规劝教诲。《左传·成公二年》:“寧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抑岂不可諫诲?”
词语解释:谏训  拼音:jiàn xùn
规劝训导。《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刦财,非止一事,不消拷问。只有 徐用 平昔多曾諫训,且 苏爷 夫妇都受他活命之恩,叮嘱儿子要出脱他。”
词语解释:谏珂  拼音:jiàn kē
传说中的鸟名。 汉 刘向 《说苑·辨物》:“ 师旷 曰:‘东方有鸟名諫珂。其为鸟也,文身而朱足,憎鸟而爱狐。’” 明 杨慎 《凤赋》:“西有鳻雀,东有諫珂,北有定甲,南有锦驼。”
词语解释:谏猎人  拼音:jiàn liè rén
指 汉 司马相如 。 明 李攀龙 《春日闻明卿之京却寄》诗:“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 汉 宫春。摩挲 金马 宫门外,谁识当时諫猎人。”参见“ 諫猎 ”。
词语解释:谏猎  拼音:jiàn liè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 相如 因上疏諫。” 唐 贾至 《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唐 戴叔伦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2).泛指谏诤。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解龟生碧草,諫猎阻青霄。”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王 盖先以御史罢官。” 浦起龙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猎字。”
词语解释:谏笋  拼音:jiàn sǔn
苦笋。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花果类》:“苦笋为諫笋。”
词语解释:谏折  拼音:jiàn shé
规劝争辩。《北史·辛琛传》:“刺史 李崇 ,多事产业, 琛 每諫折, 崇 不从,遂相纠举,詔并不问。”
词语解释:谏喻  拼音:jiàn yù
见“ 諫諭 ”。
词语解释:谏谕  拼音:jiàn yù
亦作“ 諫喻 ”。 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汉 徐干 《中论·法象》:“虽妻妾不可得而黷也,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德行行於闺门,不諫諭而风声化乎乡党。”《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羲 或时以諫喻不纳,涕泣而起。”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六:“ 岭 南僻远之地,有驛名 翠嵐 ,往来宿者,多饲马於堂上,驛吏諫諭不听,乃题小诗於壁以讥之。”
词语解释:谏匦  拼音:jiàn guǐ
收纳谏章的匦匣。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贱臣不胜愚恳忠愤之至,輒投諫匭,昧死上闻。”参见“ 匭院 ”。
词语解释:匦院  拼音:guǐ yuàn
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 宋太宗 雍熙 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匦使》
词语解释:谏劝  拼音:jiàn quàn
规劝。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见一个年纪小的,打那年纪老的,我向前諫劝,他坚意不从。”《水浒传》第二回:“ 朱武 、 杨春 再三諫劝。 陈达 那里肯听。”
词语解释:谏友  拼音:jiàn yǒu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即“诤友”
词语解释:谏沮  拼音:jiàn jǔ
劝阻。 明 杨慎 《党籍碑》:“夫 司马光 与 王安石 所争者新法也。新法之行是,则諫沮新法者非。”《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只因 申生 已立做世子,无故更变,恐羣臣不服,必然諫沮。”
词语解释:谏正  拼音:jiàn zhèng
谏诤;规劝。《汉书·鲍宣传》:“ 唐林 数上疏諫正,有忠直节。”《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前入侍讲,屡有諫正。”
词语解释:谏戒  拼音:jiàn jiè
劝谏告戒。《宋书·何尚之传》:“ 义真 与司徒 徐羡之 、尚书令 傅亮 等不协,每有不平之言。 尚之 諫戒,不纳。”
词语解释:谏尸谤屠  拼音:jiàn shī bàng tú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喻劝谏无益于事。 唐 柳宗元 《天对》:“ 幽 祸挐以夸,惮 褒 以渔。淫嗜薎杀,諫尸谤屠。孰鳞漦以徵,而化黿是辜!”
词语解释:谏士  拼音:jiàn shì
谏诤之士。《韩非子·十过》:“离内远游而忽於諫士,则危身之道也。” 章炳麟 《訄书·商鞅》:“若夫 张汤 ,则专以见知、腹诽之法震怖臣下,诛锄諫士,艾杀豪杰,以称天子专制之意。”
词语解释:谏果  拼音:jiàn guǒ
(1).橄榄的别名。 宋 赵蕃 《倪秀才惠橄榄》诗之二:“直道堪嗟故不容,更持諫果欲谁从?” 元 王祯 《农书》卷九:“橄欖生 岭 南及 闽 广 州郡……其味苦酸而涩,食久味方回甘,故昔人名为諫果。” 王统照 《春雨之夜》:“不过这等思想的芳香却使人如嚼‘谏果’,从辛涩中得出甘苦的味道。”
(2).油柑的别名。梵语作庵罗、庵摩勒,义译为无垢果。又称馀甘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谏笋谏果》:“又记 涪翁 在 戎州 日,过 蔡次律 家,小轩外植餘甘子,乞名於翁,因名之曰 味諫轩 。其后 王子予 以橄欖送翁,翁赋云:‘方怀 味諫轩 中果,忽见金盘橄欖来,想见餘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然则二物亦可名之为諫果也。”
词语解释:谏当  拼音:jiàn dāng
劝阻。当,阻挡。 元 朱凯 《黄鹤楼》第一折:“若主公不听 赵云 諫当呵![唱:]知他是甚风儿吹过 汉阳江 。”
词语解释:谏函  拼音:jiàn hán
谏书的封函。借指谏书。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投顙触諫函,献言何耿介!”
词语解释:谏议大夫
古官名。简称“谏议”。掌管谏诤及议论
词语解释:谏阻纳质
指周瑜直言规劝阻止孙权以其子给曹操为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