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谊行 拼音:yì xíng
义行;德行。 明 唐顺之 《章孺人传》:“余父虽布衣,文学谊行伏一时。”词语解释:谊臣 拼音:yì chén
坚守节义之臣。《新唐书·孙伏伽传》:“若 李纲 、 孙伏伽 ,可谓谊臣矣。俛首噤默,岂朕所望哉?”词语解释:谊不容辞 拼音:yì bù róng cí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明 杨荣 《送陈司业诗序》:“予与 光世 处三十年矣,谊不容辞,故为序如此。”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这一篇,是T先生要我做的,因为那集子要在和他有关系的G书局出版。我谊不容辞,只得写了这一点。”词语解释:谊士 拼音:yì shì
义士。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文选·班固〈典引〉》:“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 刘良 注:“讥刺朝廷,贬损 汉 世,非义士也。”《新唐书·窦建德传》:“ 琮 ,谊士也,吾方旌擢以励事君者。”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诸谊士心益焦愤,乃默审时局……于八月二十七之夕,宣示官商,遍揭革命军旗。”词语解释:谊友 拼音:yì yǒu
义气相合之友。 清 顾炎武 《赠林处士古度》诗:“高会 白下 亭,卜筑 清溪 湄。同心游 岱宗 ,谊友从 湘 纍。”词语解释:谊女 拼音:yì nǚ
义女,干女儿。 柳亚子 《赋诗谢若虹夫人》序:“ 若虹 为 徐宗汉 女士所出, 克强先生 之谊女也。”词语解释:谊不敢辞 拼音:yì bù gǎn cí
犹言义不容辞。 清 顾炎武 《答陈亮工书》:“曾蒙令祖先生知己之爱,谊不敢辞,已具一藁,藏之篋中。”词语解释:谊理 拼音:yì lǐ
义理;道理。《汉书·毋将隆传》:“举错不由谊理,争求之名自此始,无以示百僚,伤化失俗。”《新唐书·李回传》:“且 稹 父子无功,悖谊理。”词语解释:谊父 拼音:yì fù
义父,干爸爸。 冯自由 《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 张果 ﹞与总理有通家之好,其女 阿娥 ,尝拜总理为谊父。”词语解释:谊殄 拼音:yì tiǎn
理应殄灭。 唐 柳宗元 《禡牙文》:“今皇帝受天景命,敷于有仁,凡百凶毒,罔不震伐。 齐 鲁 谊殄, 赵 魏 显化,溥天之下,咸顺帝理。”词语解释:谊旨 拼音:yì zhǐ
义旨;要旨。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窃以情藻谊恉,两析斯惕,有实无文,焉资行远,华而弗实,鞶帨庸殊。”词语解释:谊烈 拼音:yì liè
忠义节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冗篇下》:“痛史氏因循,弗蒐罗於谊烈;迺邦人寡陋,迄罢享於蒸尝。”词语解释:谊方 拼音:yì fāng
行事应遵守的规范和道理。《文选·张衡〈东京赋〉》:“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騖。” 薛综 注:“方,道也。”词语解释:谊谛 拼音:yì dì
犹谊理。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劲草〉译本序》:“ 勒夫 为其从弟,著述极富,晚年归依宗教,别立谊諦,称为十九世纪之先知。”词语解释:谊主
指明礼义的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