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鱼平声 [jū][yú,我也][动词][yú,同欤][jū][详注1][jū][jū][jū,拮据][详注2][yú][详注3][qú][详注4][xū][shū][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详注5][音如。水名,在南郡。]


注1:涂 《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淩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即滁水。
注2:沮 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自土沮漆。《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即洛水也。《诗·地理考》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经注》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吴志》赤乌四年,诸葛瑾取柤中。 又《广韵》侧鱼切《集韵》臻鱼切,音菹。姓也。黄帝史官沮诵,三国沮授。
注3:屠 《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音除。休屠,匈奴王号。休音朽。
注4:衙 音鱼。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导飞廉之衙衙。
注5:鐻 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后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末字词组
付诸譬诸自诸偏诸鉴诸蟾诸扁诸礛诸
方诸望诸加诸悉诸詹诸揽诸急章拘诸 
无诸忽诸诉诸梅诸厱诸或诸因诸 
居诸专诸其诸桃诸贲诸日居月诸剸诸 
孟诸于诸众诸夫诸匹诸急张拘诸瞻诸 

词语解释:付诸  拼音:fù zhū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例如: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词语解释:方诸  拼音:fāng zhū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览冥训》:“夫阳燧取火於日,方诸取露於月。”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泪,秪待方诸寄两行。” 明 李东阳 《又和王世赏韵》:“天临华盖春星近,月照方诸夜水清。” 清 龚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诸取月中水洗眼,著纯墨衣,则人反见蜮,可趋入蜮羣。”
(2).传说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一》:“ 方诸 正四方,故谓之 方诸 ,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一》:“ 方诸 东西面又各有 小方诸 ,去 大方诸 三千里, 小方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迴一千二百里,亦各别有青君宫室,又特多中仙人及灵鸟灵兽辈。” 南朝 梁武帝 《上云乐·方诸曲》:“ 方诸 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 瑶池 ,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云笈七籤》卷七八:“纵赏三清,遨游五岳,往来 圆嶠 ,出入 方诸 。” 清 缪艮 《沉秀英传》:“ 秀英 香消玉损,已返 方诸 。”
词语解释:无诸  拼音:wú zhū
汉 时 闽越王 之名。建国于 秦 闽中郡 ,约在今 福建省 。《史记·东越列传》:“ 闽越王 无诸 及 越东海王摇 者,其先皆 越王 句践 之后也。” 唐 黄滔 《祭崔补阙道融》:“饮风 永嘉 ,倾盖 无诸 。” 宋 姜夔 《铙歌吹曲·讴歌归》:“謳歌归兮四海一,强国溃兮弱国入,彼 无诸 兮计将安出?” 清 周亮工 《今夏在铁岭赋诗寄怀汀南诸同人》之一:“驱车已徧 无诸 国,问俗谁过有道庐?”
词语解释:居诸  拼音:jū zhū
(1).《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孔颖达 疏:“居、诸者,语助也。”后用以借指日月、光阴。《北魏元凝妃陆顺华墓志铭》:“居诸迭生,陵谷相贺。”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宋 叶适 《冯公岭》诗:“我独何为者,拊身念居诸。” 梁启超 《壮别》诗之十九:“劝君好爱惜,难得是居诸。”
(2).指来往。 唐 白居易 《和微之除夜作》:“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川》诗之五:“肝肠中断絶,日月几居诸。”
词语解释:孟诸  拼音:mèng zhū
亦作“ 孟猪 ”。亦作“ 孟瀦 ”。 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 虞城 西北。《书·禹贡》:“导 菏泽 ,被 孟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余赐女孟诸之麋。” 杜预 注:“ 孟诸 , 宋 泽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 渤澥 ,游 孟诸 。” 张守节 正义:“《周礼·职方氏》:‘ 青州 藪曰 望诸 。’ 郑玄 云:‘ 望诸 , 孟瀦 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谁怜寂寞 高常侍 ,老去狂歌忆 孟诸 。” 清 劳伯言 《书愤》诗之二:“石填沧海殊 精卫 ,敌纵邻封作 孟猪 。”
词语解释:譬诸  拼音:pì zhū
譬之于;譬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谓我敝邑,邇在 晋国 ,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 汉 王粲 《从军诗》之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词语解释:望诸  拼音:wàng zhū
(1).古泽名。 春秋 属 宋 , 战国 时为 齐 地,后归 赵 。故地在今 河南省 睢县 与 山东省 菏泽市 之间。参阅《周礼·夏官·职方氏》
(2).即 望诸君 。 清 顾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适 楚 怀 陈軫 ,游 燕 弔 望诸 。”
词语解释:忽诸  拼音:hū zhū
(1).一下子;忽然。诸,助词。《左传·文公五年》:“ 臧文仲 闻 六 与 蓼 灭,曰:‘ 皋陶 、 庭坚 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2).指忽然而亡。《南齐书·王僧虔传》:“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復游宦之兴矣。”《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臣 光 曰:‘ 燕丹 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 秦 ,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 召公 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 胡三省 注:“忽诸,言忽然而亡也。”
词语解释:专诸  拼音:zhuān zhū
春秋 时刺客。 吴国 堂邑 (今 江苏省 六合县 )人。 伍子胥 知 吴 公子 光 欲杀 吴王僚 以自立,乃荐 专诸 于 光 。 吴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请王 僚 ,使 专诸 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杀 专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尽灭王 僚 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 阖闾 。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刺客列传》。 专诸 ,《左传》作“鱄设诸”,或作“剸诸”、“鱄诸”。
词语解释:于诸  拼音:yú zhū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 景公 死而 舍 立, 陈乞 使人迎 阳生 于诸其家。” 何休 注:“于诸,置也, 齐 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 刘淇 《助字辨略》卷一。
词语解释:自诸  拼音:zì zhū
犹其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靖 寻循渚岸五千餘里,復遇疾癘,伯母陨命,并及羣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
词语解释:加诸  拼音:jiā zhū
(1).凌驾于。《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加,陵也。” 唐 韩愈 《争臣论》:“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訐以为直者。”
(2).诬谤;乱说。 唐 张鷟 《游仙窟》:“岂敢在外谈説,妄事加诸!”《敦煌变文集·燕子赋》:“雀儿夺宅,今见安居。所被伤损,亦不加诸,目验取实,何得称虚?”《旧唐书·宣宗纪》:“诬贞良造朋党之名,肆谗构生加诸之衅。”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加诸》
词语解释:诉诸  拼音:sù zhū
按某种方式办理。例如:诉诸法律行动。
词语解释:其诸  拼音:qí zhū
犹或者。表示测度的语气。《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於此焉变矣。” 清 恽敬 《散季敦说》:“若是,则 宜生 何以二名?其诸初氏 散宜 ,子孙去‘宜’氏 散 歟?抑 散 与 散宜 为二氏歟?”
词语解释:众诸  拼音:zhòng zhū
(1).许多;各种。 三国 吴 胡综 《请立诸王表》:“ 光武 中兴,四海扰攘,众诸制度未徧而九子受国。”
(2).指许多事情或事端。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千回鸟信説众诸,百过鶯啼説长短。” 唐 张鷟 《游仙窟》:“女壻是妇家狗,打杀无文;终须倾使尽,莫漫造众诸。”
词语解释:偏诸  拼音:piān zhū
衣服、鞋子和帘帷的花边。
词语解释:悉诸  拼音:xī zhū
亦称“ 悉老 ”。 传说为 神农 之师。《吕氏春秋·尊师》:“ 神农 师 悉诸 。” 高诱 注:“ 悉 ,姓; 诸 ,名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 吕子 曰:‘ 神农 学 悉老 。’”参阅《汉书·古今人表》
词语解释:梅诸  拼音:méi zhū
亦作“ 梅菹 ”。 由梅实制成的食品。《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
词语解释:桃诸  拼音:táo zhū
亦作“ 桃菹 ”。 经过淹渍晾晒,供冬天食用的桃实。《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故。”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未雨绸繆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词语解释:夫诸  拼音:fū zhū
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 萯山 之首,曰 敖岸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词语解释:鉴诸  拼音:jiàn zhū
即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说文·金部》:“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於月。” 王筠 句读:“诸是 汉 名,鑑乃古名。”《旧唐书·礼仪志三》引 汉 卫宏 《汉旧仪》:“以鑑诸取水於月,以阳燧取火於日。”
词语解释:詹诸  拼音:zhān zhū
即蟾蜍。蛤蟆。詹,通“ 蟾 ”。《尚书大传》卷二:“ 鉅野 蔆, 鉅定 蠃, 济中 詹诸, 孟诸 灵龟。” 郑玄 注:“詹诸,鼃黽也。”《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於詹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圆石径寸餘,两面深緑似 桐庐 江水,正面詹诸伏其上,长寸而纯赤。”
词语解释:厱诸  拼音:lán zhū
磨玉的青石。《说文·厂部》:“厱诸,治玉石也。”
词语解释:贲诸  拼音:bēn zhū
古代勇士 孟贲 和 专诸 的并称。《战国策·楚策三》:“ 賁 诸 怀锥刃,而天下为勇。” 鲍彪 注:“ 賁 诸 , 孟賁 、 专诸 。 诸 , 吴 人,刺王子 庆忌 者。”《韩非子·说林下》:“利之所在,皆为 賁 诸 。” 陈奇猷 集释:“ 賁 诸 即 孟賁 、 专诸 。《史记·范雎传集解》:‘ 孟賁 , 卫 人。’《孟子·公孙丑篇疏》《帝王世説》云:‘ 孟賁 能生拔牛角。’ 专诸 , 吴人 ,为公子 光 刺 王僚 。详《史记·刺客列传》。”
词语解释:匹诸  拼音:pǐ zhū
犹言譬之于。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词语解释:蟾诸  拼音:chán zhū
见“ 蟾蜍 ”。
词语解释:蟾蜍  拼音:chán chú
亦作“ 蟾蠩 ”。亦作“ 蟾诸 ”。
(1).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绿色,有大小疙瘩。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药。《淮南子·原道训》:“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於使蟹捕鼠,蟾蠩捕蚤。” 汉 张衡 《西京赋》:“蟾蜍与龟,水人弄蛇。”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蛤蚧脰能鸣,蟾蜍眉有毒。”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徐启新 ﹞为子延师而供膳甚菲。邨中四五月间人多食蛙者,然必从市中买之。 启新 以蟾诸类蛙,而堦下颇伙,即命童子取以供师。”
(2).《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 南朝 梁 刘昭 注:“ 羿 请无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之以奔月…… 姮娥 遂託身于月,是为蟾蠩。”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唐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二:“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明 刘基 《水龙吟·夜闻铜瓶汤响作》词:“玉釭开尽丹葩,画簷深宿蟾蜍影。” 清 金农 《东冈卧病》诗:“蟾蜍两岁照秋林,忽忽奚堪百感侵。”
(3).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风地动仪上的部件。《后汉书·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衔之。”(2)古建筑的承溜装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旧引 绥水 南入塋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3)砚滴或砚台。《西京杂记》卷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缀帘金翡翠,赐砚玉蟾蜍。” 清 赵翼 《汪水云砚歌》:“想当搦管濡墨时,蟾蜍滴泪和墨砚淋漓。”(4)旧俗点缀端阳节景的五毒制品之一。 清 陈维崧 《虞美人·端午闺词》词:“灵符颭上香云腻。绣虎釵头睡,守宫蜥蜴粉蟾蜍,还剩玄綃半捻裹蜘蛛。”
词语解释:揽诸  拼音:lǎn zhū
传说中食鬼的神名。《后汉书·礼仪志中》:“ 腾简 食不祥, 揽诸 食咎。”
词语解释:或诸  拼音:huò zhū
犹或者。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礼记·郊特牲》:“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或诸,即或者。”
词语解释:日居月诸  拼音:rì jū yuè zhū
日月。居、诸,语气助词。《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毛 传:“日乎月乎,照临之也。”后用以指岁月流逝。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晋 陶潜 《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於孩。”《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日居月诸,忽然八月初七日,街坊上大吹大擂,迎试官进贡院。”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日居月诸’,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在耳边震响,时间一跳,就跨过了三十年!”
词语解释:急张拘诸  拼音:jí zhāng jū zhū
紧张慌乱貌;局促不安貌。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那老儿一会家便怒吽吽在那柴门外。”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諕的我慌忙急遽,只索把急张拘诸的袍袖来拂,乞留屈碌的腰带来束。”亦作“ 急章拘诸 ”、“ 急獐拘猪 ”、“ 急张拒遂 ”。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我与你便急章拘诸慢行的赤留出律去,我则索滴羞跌屑整身躯。”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諕的我心儿胆儿急獐拘猪的自昏迷,手儿脚儿滴羞篤速的似呆痴。”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一折:“为甚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
词语解释:扁诸  拼音:biǎn zhū
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閭 冢……铜槨三重,坟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诸之剑三千。”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 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 闔閭 以‘鱼肠’为不祥之物,函封不用,筑 冶城 於 牛首山 ,铸剑数千,号曰‘扁诸’。”一说“扁诸”当作“偏诸”,谓剑饰,非剑名。见 清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糸部》“絛”、 朱起凤 《辞通·六鱼》“偏诸”条。
词语解释:急章拘诸  拼音:jí zhāng jū zhū
见“ 急张拘诸 ”。
词语解释:急张拘诸  拼音:jí zhāng jū zhū
紧张慌乱貌;局促不安貌。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那老儿一会家便怒吽吽在那柴门外。”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諕的我慌忙急遽,只索把急张拘诸的袍袖来拂,乞留屈碌的腰带来束。”亦作“ 急章拘诸 ”、“ 急獐拘猪 ”、“ 急张拒遂 ”。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我与你便急章拘诸慢行的赤留出律去,我则索滴羞跌屑整身躯。”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諕的我心儿胆儿急獐拘猪的自昏迷,手儿脚儿滴羞篤速的似呆痴。”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一折:“为甚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
词语解释:因诸  拼音:yīn zhū
相传为 齐国 狱名。《公羊传·昭公二十一年》:“ 宋 南里者何?若曰因诸者然。” 何休 注:“因诸者, 齐 故刑人之地。” 徐彦 疏:“旧説云:即《博物志》云‘ 周 曰囹圄, 齐 曰因诸’是也。”按,今本《博物志》无此文。一说“因诸”为 齐国 放逐犯人的地区。见 陈立 《公羊义疏》卷六四、 俞樾 《群经平议·公羊传》
词语解释:剸诸  拼音:tuán zhū
专诸 。 春秋 时 吴 国的刺客。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於是乎乃使 剸诸 之伦,手格此兽。”
词语解释:瞻诸  拼音:zhān zhū
(1).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三十里曰 瞻诸之山 ,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
(2).蟾蜍的别名。见《骈雅·释虫鱼》
词语解释:礛诸  拼音:lán zhū
同“ 厱诸 ”。 砺石,可用来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