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四敬去声 [shèng,茂盛][lǐng lìng,命令][zhèng,正直][hèng,蛮横][zhèng][bìng,合并][xìng,学行][gèng,更加][xiòng][jìng,动词][详注1][详注2][详注3][详注4][bàng][详注5][qìng,请人做某事][pìn][详注6][详注7]


注1:评 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注2:迎 鱼庆切。《正韵》凡物来而接之则平声,物未来而往迓之则去声。《诗·大雅》亲迎于渭。
注3:轻 音庆。《集韵》疾也。《左传·桓十二年》绞小而轻,轻则寡谋。又《僖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
注4:清 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音净。与净同。又《集韵》《韵会》《正韵》音婧。寒也。
注5:盟 明去声。《庄子·齐物论》其留如诅盟。郭象读。又与孟通。地名。《左传·隐十一年注》盟,今盟津。河内邑名。《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于盟津。《书·禹贡》作孟津。
注6:邴 音柄。《广韵》邑名。又姓。《左传·哀十一年》邴泄为右。
注7:檠 音竞。檠子,叠名。《类篇》有足所以几物,即隔子也。《前汉·地理志》朝鲜民饮食以笾豆。《师古注》以竹曰笾,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共13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请缨请祷请俸请盟请发请属请赇请丐
请问请谢请勿请唤请安请调请准请服
请益请雨请客请室请地请给请关请春词
请命请事请成请便请救请谳请先入瓮请引
请谒请老请药请战请故请画请受请政
请剑请托请罪请代请嘱请车请丐请春客
请行请郡请对请吏请取请粟请卖爵子请昏
请来请告请外请期请援请功请仙请旨
请和请钱请示请见请会请举请伪请寄
请书请假请教请业请急请福请佃请帖

词语解释:请缨  拼音:qǐng yīng
《汉书·终军传》载:“ 南越 与 汉 和亲,乃遣 军 使 南越 ,説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 自请:‘愿受长缨,必羈 南越王 而致之闕下。’”后以“请缨”指自告奋勇请求杀敌。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无路请缨,等 终军 之弱冠;有怀投笔,爱 宗慤 之长风。” 明 何景明 《武昌闻边报》诗:“先帝恩深能养士,请缨谁为繫 楼兰 。” 郁达夫 《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仿渔洋例成诗·陆剑南》:“慷慨淋漓 老学庵 ,请缨无路只清谈。”
词语解释:请问  拼音:qǐng wèn
(1).敬辞。用于请求对方解答问题。《论语·颜渊》:“ 颜渊 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水浒传》第二七回:“ 张青 道:‘请问都头,今得何罪?配到何处去?’” 吴组缃 《山洪》十六:“问了之后,还是放不下心,又提着笨重的犁头和耘耙,绕了不近的路,冒雨跑到学堂里去想请问 王先生 。”
(2).犹试问。《墨子·尚贤中》:“事则不与,禄则不分,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瞿秋白 《一九二三年由俄归国后所作短文二篇·最低问题》:“地方官对此种丧权辱国事情,只知道戒严,请问他防范的是谁,保护的又是谁?”
(3).请安问候。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李辅国 迁太上皇居西宫,公首率百官请问起居,又輒斥。”
词语解释:请益  拼音:qǐng yì
(1).要求老师再讲一遍。《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郑玄 注:“益,谓受説不了,欲师更明説之。”泛指向人请教。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韩愈 引致后进,为求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 韩 门弟子。” 谢觉哉 《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
(2).请求增加。《论语·雍也》:“ 子华 使於 齐 , 冉子 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清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项墨林收藏》:“纵或求售,亦期照原直而请益焉。”
词语解释:请命  拼音:qǐng mìng
(1).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书·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孔 传:“谓 伊尹 放 桀 ,除民之秽,是请命。”《新唐书·李光颜传》:“ 光颜 跃马入贼营大呼,众万餘人投甲请命。”京剧《串龙珠》第五场:“特为百姓请命而来。”
(2).请求任命。《左传·襄公三十年》:“ 伯有 既死,使大史命 伯石 为卿,辞。大史退,则请命焉。復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 杜预 注:“请命,请大史更命已。”
(3).请求指示。表示愿意听命。《仪礼·聘礼》:“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新五代史·杂传三·卢光稠》:“ 梁 初, 江 南、 岭 表悉为 吴 与 南汉 分据,而 光稠 独以 虔 韶 二州请命于京师,愿通道路,输贡赋。”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当此之时,豪杰之士虽欲请命而后讨贼,势必不能,身为叛逆之民,必不能以一朝居。”
词语解释:请谒  拼音:qǐng yè
(1).请求;干求。《左传·隐公十一年》:“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唯我 郑国 之有请謁焉,和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杜预 注:“謁,告也。”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请謁无所行,货赂无所用,民志定矣。”《晋书·慕容熙载记》:“二 苻 并美而艷……请謁必从,刑赏大政无不由之。” 清 龚自珍 《论私》:“朝大夫有受朋友之请謁,翌晨,訐其友於朝,获直声者,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2).请求谒告。《列子·力命》:“在家熙然有弃朕之心,在朝諤然有敖朕之色;请謁不相及,遨游不同行。”《史记·张仪列传》:“ 犀首 乃谓 义渠 君曰:‘道远不得復过,请謁事情。’” 司马贞 索隐:“谓欲以 秦 之缓急告语之也。”
词语解释:请剑  拼音:qǐng jiàn
(1).《汉书·朱云传》:“ 云 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 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餘。’上问:‘谁也?’对曰:‘ 安昌侯 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 云 攀殿槛,槛折。 云 呼曰:‘臣得下从 龙逄 、 比干 游於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请剑”为忠直敢谏,请诛奸佞之典。 明 王世贞 《京山过故王侍御时育宅有感因伸薄酹仍许为其子铭墓》诗:“ 汉 贼不两立,臣死安足辞。唯怜请剑恨,犹鬱盖棺时。” 清 阎尔梅 《黄石斋先生南谪余于珠梅闸送之》诗:“魑魅充朝须请剑,豺狼当道且埋轮。” 清 林昌彝 《章槛词》:“休休休,伊谁请剑斩而头?”
(2).捧剑。旧时皇帝坐朝,有捧剑的侍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王翱 ﹞歷陞 乾清宫 牌子,随朝请剑。”
词语解释:请行  拼音:qǐng xíng
(1).请求离去,辞别。《左传·定公十年》:“ 侯犯 止之,曰:‘谋免我。’ 侯犯 请行,许之。”《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孔子 ,请行。曰:‘奚之?’曰:‘将之 卫 ’。”
(2).敬辞。请动身。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早茶时了,请行。”
(3).请求前往作战。 唐 王建 《送魏州李相公》诗:“閒来不对人论战,难处长先自请行。”《旧唐书·张镒传》:“ 卢杞 忌 鎰 名重道直,无以陷之,以方用兵西边, 杞 乃伪请行,上固以不可。”
词语解释:请来  拼音:qǐng lái
用信、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召唤。例如:把孩子的妈妈请来。
派人去叫。例如:请来医生。
词语解释:请和  拼音:qǐng hé
求和。《左传·襄公四年》:“ 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因 魏庄子 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 戎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执之。”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而所征国都有各不相下之心,无割地请和之説,交涉之道犹未起也。”
词语解释:请书  拼音:qǐng shū
(1).向上有所请求的文书。《汉书·伍被传》:“可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及耐罪以上,以赦令除,家产五十万以上者,皆徙其家属 朔方 之郡,益发甲卒,急其会日。”
(2).请帖。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泊》:“喜是相公説的早, 杜老爷 多早发下请书了。”《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到面前下马离鞍,背上宣筒里取出请书来。”
词语解释:请祷  拼音:qǐng dǎo
(1).请求向鬼神祷告。《论语·述而》:“子疾病, 子路 请祷。” 邢昺 疏:“ 孔子 疾病, 子路 告请祷求鬼神,冀其疾愈也。”
(2).祈祷。《后汉书·质帝纪》:“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二千石长吏各絜齐请祷,竭诚尽礼。”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罗愿》:“ 鄂州 大旱, 愿 立日中请祷,致疾而卒。”
词语解释:请谢  拼音:qǐng xiè
(1).犹言迎来送往。《史记·汲郑列传》:“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马 长安 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徧。”
(2).有所请求而谢之以礼物。《后汉书·梁冀传》:“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
(3).请问。 汉 宋子侯 《董娇娆》诗:“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闻人倓 笺:“《汉书·陈餘传》注:辞相告曰谢。《汉诗説》:请谢二句是问辞。”
词语解释:请雨  拼音:qǐng yǔ
求雨。《淮南子·泰族训》:“雩兑而请雨,卜筮而决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惠帝 使校尉 陈总 仲元 诣 洛阳 山请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我为你飞符上界请雨,已奉上帝命下了。”
词语解释:请事  拼音:qǐng shì
(1).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国语·吴语》:“ 晋 军大骇不出, 周 军飭垒,乃令 董褐 请事。” 韦昭 注:“请,问也。”
(2).犹请示,述职。《史记·秦始皇本纪》:“夏, 章邯 等战数却, 二世 使人让 邯 , 邯 恐,使长史 欣 请事。”《新唐书·关播传》:“ 德宗 初, 湖南 峒贼 王国良 惊剽州县,不可制,詔 播 宣辑,因得请事,对殿中。”
(3).从事。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盖克己復礼,出门如见大宾,惟 颜渊 、 仲弓 乃能请事。”
(4).谓以私事请托。 唐 韩愈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河南 尹 郑餘庆 荐之朝,拜 南郑 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
词语解释:请老  拼音:qǐng lǎo
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左传·襄公三年》:“ 祁奚 请老, 晋侯 问嗣焉。” 杜预 注:“老,致仕。”《新唐书·李夷简传》:“久之,请老,朝廷谓 夷简 齿力可任,不听,以右僕射召,辞不拜。”
词语解释:请托  拼音:qǐng tuō
亦作“ 请托 ”。 谓以私事相嘱托;走门路,通关节。《汉书·翟方进传》:“为相公絜,请託不行郡国。” 颜师古 注:“言不以私事託於四方郡国。”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徒知立志廉谨,絶朋势之交;处官恪恭,免请託之累。” 吴组缃 《山洪》七:“或者他可以由大哥和奶奶去请托保长到区里关说,证明他的眼睛事实上是看不清东西的。”
词语解释:请郡  拼音:qǐng jùn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宋 王安石 《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 江 水照红旌。”
词语解释:请告  拼音:qǐng gào
请求休假或退休。《汉书·汲黯传》:“ 黯 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瘉。最后, 严助 为请告。” 宋 王禹偁 《送寇密直西京迁葬序》:“ 平仲 於是卜地开阡,择日请告。上可其奏,赠礼有加。”《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有一位方伯久任不升,又因一个爱子生了个眼瘤,意思要请告回去。”
词语解释:请钱  拼音:qǐng qián
领受俸禄。 唐 白居易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词语解释:请假  拼音:qǐng jià
因事或因病请求准许休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 作 殷荆州 佐,请假还东。”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害肚感风》:“按令制官员请假,輒以感冒为辞。”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这几天公事多得很,不好请假。”
词语解释:请俸  拼音:qǐng fèng
亦作“ 请奉 ”。
(1).薪俸。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女妓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谓在上前也。骨肉得居教坊,谓之内人家,有请俸。”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宰臣 魏杞 等奏:岂有加封而反无请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恁时节奉还一年请俸。”《荡寇志》第八六回:“如今公事要紧,只等凯旋后,赏赐外多加一份请奉,包在我身上。”
(2).指支取薪俸。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杜祁公 居官清介,每请俸必过初五。”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如今那当差的民户喜,也有那乾请俸的官人每怨。”
词语解释:请勿  拼音:qǐng wù
请求不要。例如:本室书籍请勿携出室外。
词语解释:请客  拼音:qǐng kè
宴请客人。《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文若 可借面弔丧, 稚长 可使监厨请客。”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今日府尹相公设宴请客,不知何意,须索走一遭去也呵。” 徐怀中 《西线轶事》:“ 曾方 说:‘现在的事情就是这样,不准请客,照样请,说不是请客,是加菜。’”泛指为他人偿付费用。如:今天看电影,我请客。
词语解释:请成  拼音:qǐng chéng
请和,求和。《左传·隐公六年》:“ 郑伯 侵 陈 ,大获。往岁, 郑伯 请成于 陈 , 陈侯 不许。” 杜预 注:“成犹平也。”《竹书纪年》卷下:“ 翼侯 伐 曲沃 ,大捷。 武公 请成于 翼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庄公 从之,遂遣使如 陈 请成。”
词语解释:请药  拼音:qǐng yào
取药;买药。《魏书·高允传》:“先卒旬外,微有不适。犹不寝卧,呼医请药,出入行止,吟咏如常。”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宋清 卖药于 长安 西市。朝官出入移贬, 清 輒卖药迎送之。贫士请药,常多折券,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词语解释:请罪  拼音:qǐng zuì
亦作“ 请辠 ”。
(1).谓责问对方己有何罪。《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 有夏 。” 孔 传:“明告天,问 桀 ,百姓有何罪而加虐乎?”《左传·僖公二年》:“敢请假道,以请罪于 虢 。” 杜预 注:“问 虢 伐己以何罪。”
(2).自认有罪过,请求处分;道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内史 庆 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 闻之,不食。 庆 恐,肉袒请罪,不许。”《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今番大人来在 上海 ,卑职没有预先得信,所以来的迟了。今日特地前来禀安请罪。” 陈毅 《莱芜大捷》诗:“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3).请求免罪。《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吏民齎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 胡三省 注:“请罪,谓请求以脱罪也。”
词语解释:请对  拼音:qǐng duì
指古代官吏请求奏对。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臣所领官,无事不敢请对。”《宋史·仁宗纪二》:“御史中丞 孔道辅 率諫官、御史,大呼殿门请对,詔宰相告以皇后当废状。”
词语解释:请外  拼音:qǐng wài
谓请求外放作地方官。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避荣言屡切,请外志难回。”
词语解释:请示  拼音:qǐng shì
请求指示。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周土地》:“ 周 昼寝,梦车马舆从吏兵来謁,称本境土地祠迎候新官,并请示到任日期。”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四章:“这件事情,我自己暂不能定,还待回省,请示组织上以后才能决定。” 浩然 《艳阳天》第五六章:“没经请示,要闯出错来怎么办?”
词语解释:请教  拼音:qǐng jiào
(1).指边远之地的人请求接受教化,愿意臣服、归化。《宋书·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请教。”
(2).请求指教;请求告诉。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 范忠宣公 亲族间子弟有请教於公者,公曰:‘惟憸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是为修身之要。’”《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王勃 辞道:‘待俚语成篇,然后请教。’须臾文成,呈上 阎公 。”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一:“ 乐华 的小小的书柜里有着《辞源》,他预习功课时常常请教它。” 欧阳予倩 《买卖》:“唷,闹了半天我还没请教你贵姓。”
词语解释:请盟  拼音:qǐng méng
请求结盟好。《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 季文子 会 齐侯 于 阳穀 。请盟。 齐侯 不肯,曰:‘谓俟君间。’”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既而 西戎 乘间入邑,诈以请盟。” 宋 王安石 《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 契丹 既请盟, 真宗 於兵事尤重慎。”
词语解释:请唤  拼音:qǐng huàn
请召呼唤。《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朱小四 你这廝!有人请唤。今日须当你这廝出头!”
词语解释:请室  拼音:qǐng shì
清洗罪过之室。请,通“ 清 ”。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音絜清。 胡公 《汉官》车驾出有请室令在前先驱,此官有别狱也。” 王先谦 补注:“ 卢文弨 云:如 苏 言,则《汉书》请室亦有作清室者。建本《新书》此文正作清室,知 苏 言非谬矣。”一说为请罪之室。见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说。 唐 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诗:“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五:“时盖因士论沸腾,有‘老姜全无辣气,小李大有甜头’之謡,风闻於上,以致被逮, 姜 竟卒於请室。”
词语解释:请便  拼音:qǐng biàn
请对方自便。《红楼梦》第九九回:“要来也是你们,要去也是你们。既嫌这里不好,就都请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陈太太 有事请便,这知启等我抄一份之后,就叫人送来罢。”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好了,我的意思就是这样。我跟 许科长 还有点事要商量:请便罢。”
词语解释:请战  拼音:qǐng zhàn
要求参加战斗。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国人请战者三年矣。” 李志民 《奇兵致胜》:“个个情绪高涨,请战的要求不断地一级级传上来。”《人民日报》1975.7.14:“登山队决定向上级‘请战’,把一九七六年再次攀登 珠穆朗玛峰 的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他用坚定的声音请战:‘我去!’”
词语解释:请代  拼音:qǐng dài
(1).请求调换。《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
(2).请求代替。《后汉书·淳于恭传》:“ 王莽 末,岁饥兵起, 恭 兄 崇 将为盗所亨, 恭 请代,得俱免。”
词语解释:请吏  拼音:qǐng lì
请求为臣。谓愿意臣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鲜卑 、 丁零 ,重译而至, 箄于 、 白屋 ,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迴首请吏,曾何足云。” 李周翰 注:“迴首请吏,谓愿归帝命以为臣也。”
词语解释:请期  拼音:qǐng qī
(1).古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行聘之后,卜得吉日,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故称“请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鴈。” 郑玄 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 金员外 晓得外甥归来快了,定了成婚吉日,先到 冯 家下那袍段釵鐶请期的大礼。”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一》:“古昏礼有六礼,今《朱子家礼》略去问名、纳吉、请期,止用纳采、纳币、亲迎。”
(2).约定日期。《左传·昭公十四年》:“﹝ 南蒯 ﹞请期五日,遂奔 齐 。”《晋书·庾翼传》:“又遣使东至 辽东 ,西到 凉州 ,要给二方,欲同大举。 慕容皝 、 张骏 并报使请期。”
词语解释:请见  拼音:qǐng jiàn
(1).请求接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吕却 畏偪,将焚公宫,而弑 晋侯 。寺人 披 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 仪 封人请见,曰:‘君子之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2). 宋 代士人的一种礼节。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国初袭 唐 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牋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
(3).相见。请,敬辞。《左传·成公二年》:“ 齐侯 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於敝邑,不腆敝赋,詰朝请见。’”
(4).邀请会见。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当天晚上,我们到他家里--就在外交部。”
词语解释:请业  拼音:qǐng yè
向人请教学业。《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郑玄 注:“业,谓篇卷也。” 唐 刘舟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适字》诗:“请业非远期,圆光再生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容城 孙徵君 奇逢 ,讲学 夏峰 ,四方才俊,留门下请业者,廊廡为满。”
词语解释:请发  拼音:qǐng fā
剃头的敬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诞生皇子女,弥月剪胎髮,百日命名后,按期请髮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头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焉。”
词语解释:请安  拼音:qǐng ān
(1).请客人安坐。《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 胡培翚 正义:“请安, 蔡氏 德晋 云:‘留宾安坐也。’”
(2).自请安息。《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 注:“ 齐侯 请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红楼梦》第三一回:“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赶着説:‘别请安了,作揖罢。’ 安公子 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4).问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峻青 《海啸》第二章:“老太爷好。多年不见了, 宋五 给老太爷请安。”
词语解释:请地  拼音:qǐng dì
要求割地。《韩非子·十过》:“夫 知伯 之为人也,好利而驁愎,彼来请地而弗与,则移兵於 韩 必矣。” 宋 苏辙 《论兰州等地状》:“今闻遣使来贺登极,归未出境而使者復至,讲和请地,必在兹举。”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朝廷派人作三州留后,防止两镇请地。”
词语解释:请救  拼音:qǐng jiù
求救。《史记·魏公子列传》:“ 秦昭王 已破 赵 长平 军,又进兵围 邯郸 。公子姊为 赵惠文王 弟 平原君 夫人,数遗 魏王 及公子书,请救於 魏 。”《汉书·魏豹传》:“ 章邯 已破 陈王 ,进兵击 魏王 於 临济 。 魏王 使 周市 请救 齐 楚 。”《后汉书·公孙瓒传》:“ 建安 三年, 袁绍 復大攻 瓚 。 瓚 遣子 续 请救於 黑山 诸帅。”
词语解释:请故  拼音:qǐng gù
诘问其事故。《墨子·号令》:“守必谨微察视謁者、执盾、中涓及妇人侍前者志意、颜色、使令、言语之请。及上饮食,必令人尝。皆非请也,击而请故。” 孙诒让 间诂:“末句当作‘繫而请故’。谓囚繫而詰问其事故也。”
词语解释:请嘱  拼音:qǐng zhǔ
见“ 请属 ”。
词语解释:请属  拼音:qǐng shǔ
亦作“ 请嘱 ”。 犹请托。《后汉书·王堂传》:“ 安帝 西巡,阿母 王圣 、中常侍 江京 等并请属於 堂 , 堂 不为用。”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然而请嘱之风,或因而滋长。”《明史·陈文传》:“ 文 素以才自许……既参大政,无所建明。朝退则引宾客故人置酒为曲宴,专务请属。”
词语解释:请取  拼音:qǐng qǔ
迎取。 明 高明 《琵琶记·李旺回话》:“ 李旺 蒙老相公差去 陈留 ,请取 蔡相公 的老员外、老安人、小娘子。” 元 本《琵琶记》作“寻取”。
词语解释:请援  拼音:qǐng yuán
请求援助。
词语解释:请会  拼音:qǐng huì
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解放日报》1945.12.3:“‘请会’是农村流行的一种贷款形式。分‘借会’、‘随会’两种,前者又分有利借会和无利借会。” 沙汀 《淘金记》三:“他正在考虑开发 筲箕背 的各种步骤。由他一个人创办,自然是顶理想,但他没有本钱,而一涉及借贷,他的信用又早就破产了。请会虽是一法,但数目是有限的,他将不能应付那种庞大的开支。”
词语解释:请急  拼音:qǐng jí
请假。急,古代休假名。《宋书·谢灵运传》:“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曜》:“已令请急会通籍,男儿性命絶可怜。” 仇兆鳌 注:“请急,请假…… 黄庭坚 曰:书记所称取急、请急,皆谓假也。 车武子 早急出诣 子敬 ,尽急而还,是也。 钱 笺: 晋 令给假者五日一急,一岁中以六十日为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后以母病请急。”
词语解释:请属  拼音:qǐng shǔ
亦作“ 请嘱 ”。 犹请托。《后汉书·王堂传》:“ 安帝 西巡,阿母 王圣 、中常侍 江京 等并请属於 堂 , 堂 不为用。”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然而请嘱之风,或因而滋长。”《明史·陈文传》:“ 文 素以才自许……既参大政,无所建明。朝退则引宾客故人置酒为曲宴,专务请属。”
词语解释:请调  拼音:qǐng diào
请求调动工作。《中国妇女》1984年第11期:“‘我想在目前这场经济改革中当一个探路的石子,这个石子将会掷地有……’ 李毓芬 在请调报告中这样写道。”《经济日报》1985.1.13:“在最近半年内,已有三人调走,四人办了调动手续,还有六人提出正式申请,请调人员已占全厂技术人员的三分之二强!”
词语解释:请给  拼音:qǐng gěi
薪给;俸禄。 宋 司马光 《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或云朝廷欲拣在京禁军,年四十五以上,微有程切者,尽减下请给,并其妻孥徙置 淮南 ,以就粮食。”《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 崔寧 就本府增添请给。”
词语解释:请谳  拼音:qǐng yàn
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称为“请讞”。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事之难者莫过於狱,狱疑则有请讞。”《隋书·刑法志序》:“每以季秋之后,诸所请讞,帝常幸 宣室 ,斋而决事,明察平恕,号为宽简。”
词语解释:请画  拼音:qǐng huà
臣子奏章,如蒙天子同意,则写“可”字,谓之“请画”。《资治通鉴·陈临海王光大元年》:“ 頊 因囚 师知 ,自入见太后及帝,极陈 师知 之罪,仍自草敕请画,以 师知 付廷尉,其夜,於狱中赐死。” 胡三省 注:“请画可也。”
词语解释:请车  拼音:qǐng chē
《论语·先进》:“ 颜渊 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 颜路 父也。家贫,欲请 孔子 之车,卖以作椁。”后用为伤贫不遇之典。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飢, 回 早夭而又贫;伤请车以备槨,悲茹薇而殞身。”
词语解释:请粟  拼音:qǐng sù
请求给与粮食。《论语·雍也》:“ 子华 使於 齐 , 冉子 为其母请粟。”《史记·齐太公世家》:“ 范 、 中行 反其君於 晋 , 晋 攻之急,来请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一日,泣为母请粟。 商 妻欲勿与, 二商 念其孝,按月廩给之。”
词语解释:请功  拼音:qǐng gōng
谓请求记功。《前汉书平话》卷上:“今闻 汉王 詔书,千金赏,万户侯, 布 乃谢主公恩养一载,缚 布 到官,愿主公请功受赏。”《封神演义》第三四回:“今解反臣 黄飞虎 等官员往 朝歌 请功。”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八:“回国后评功评模,指导员多次向团里为副连长请功。”
词语解释:请举  拼音:qǐng jǔ
犹乡荐。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请举,赴解试之谓也,古者举贤之制。”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解试,依额取人,荐名於朝廷,谓之乡贡。若从来无学籍者,经营请举,则必费力。”
词语解释:请福  拼音:qǐng fú
祈求天神降福。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烹宰牺牲,烧香请福,而病者不愈,死丧相袭,破产竭财,一无奇异,终不悔悟。”
词语解释:请赇  拼音:qǐng qiú
私相请托和接受贿赂。《晋书·刑法志》:“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其犯盗贼、诈伪、请賕者,则求罪於此。”
词语解释:请准  拼音:qǐng zhǔn
请求批准。 茅盾 《子夜》三:“如果再请准了发行钞票,那就更好办了。” 陈嘉庚 《南侨回忆录·购机寿蒋会》:“居留政府对募捐例须请准方可进行,况飞机属军械品,能否许可未可知。”
词语解释:请关  拼音:qǐng guān
货物进出口,先向海关陈报,请求准许,叫做“请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公司执事人听得督办夫人要开船,不知是何等大事,那里敢违拗,只得援例请关,报关出口。”
词语解释:请先入瓮  拼音:qǐng xiān rù wèng
谓请先受审认罪。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则説老匹夫请先入瓮。”参见“ 请君入瓮 ”。
词语解释:请君入瓮  拼音:qǐng jūn rù wèng
《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周兴》:“ 唐 秋官侍郎 周兴 ,与 来俊臣 对推事。 俊臣 别奉进止鞫 兴 , 兴 不之知也。及同食,谓 兴 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 兴 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兴 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瓮”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当掬 西江 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牀,请君入瓮。”亦作“ 请君入瓮 ”。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我可以立刻回答: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这就是‘请君入瓮’法。” 茅盾 《子夜》八:“他向来是惯叫农民来钻他的圈套的,真不料这回是演了一套‘请君入瓮’的把戏。”
词语解释:请受  拼音:qǐng shòu
(1).领受;享受。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想着宰相官僚,请受了这千鐘禄难虚耗,怎不的忠心佐圣朝。”
(2).官俸;薪饷。 宋 范仲淹 《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内只蕃官一千餘人,各自请受。”《水浒传》第十二回:“ 梁中书 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箇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程彪 、 程虎 ﹞被 刘光祖 一时驱逐,平日有的请受都花消了,无可存活,思想投奔谁好。”
(3).供给。《宣和遗事》后集:“於是官司命徙帝居於城东 王田观 ,薪火之类,并令观中请受之。”
词语解释:请丐  拼音:qǐng gài
乞求。《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性愚慤,少嗜欲,不请匄。”
词语解释:请卖爵子  拼音:qǐng mài jué zǐ
卖爵级又卖子。《汉书·食货志上》:“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卖爵级又卖子也。” 王先谦 补注:“《贾子》作‘请卖爵鬻子’。”一说为请爵和卖子。
词语解释:请仙  拼音:qǐng xiān
亦作“ 请僊 ”。 旧时一种迷信活动。扶乩求仙,以卜休咎。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上元之夜, 茅山道人 请僊 洮湖 。”《儒林外史》第七回:“他请仙判的最妙,何不唤他进来请仙,问问功名的事?”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我们的盛德乩坛天天请仙,兄弟也常常去唱和。”
词语解释:请伪
真假。请,通“ 情 ”。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四度》:“美亚(恶)有名,逆顺有刑(形),请(情)伪有实,王公执□以为天下正。”
词语解释:请佃  拼音:qǐng diàn
接受;承受。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你这眼前厌倦物件,分付与他别人请佃。”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撇下了砧刀活计,待请佃你个药葫芦。”《雍熙乐府·粉蝶儿·苏武牧羊》:“则俺昇霞去的 武帝 ,撇下禁苑, 汉 社稷谁请佃。”
词语解释:请丐  拼音:qǐng gài
乞求。《魏书·崔敬友传》:“自 景明 已降,频岁不登,飢寒请丐者,皆取足而去。”
词语解释:请服  拼音:qǐng fú
表示愿意顺服。《左传·僖公八年》:“ 郑伯 乞盟,请服也。”《左传·襄公三年》:“秋, 叔孙豹 及诸侯之大夫及 陈 袁侨 盟, 陈 请服也。”
词语解释:请春词  拼音:qǐng chūn cí
迎春的诗。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翰林书待詔请春词,以立春日翦贴於禁中门帐。”
词语解释:请引  拼音:qǐng yǐn
旧时盐商要在某地经营盐业,必须缴纳某地的引(规定的单位重量)税方可请领营业执照,谓之“请引”。 宋 朱熹 《答陈漕论盐法书》:“诚能罢海仓及下四州诸县之买纳,而使客人请引,南自 漳 泉 ,北至 长溪 ,各从便路,径就埕户买盐兴贩,则引价可减,本钱可轻,而盐贱矣。”
词语解释:请政  拼音:qǐng zhèng
敬辞。请斧正。
词语解释:请春客  拼音:qǐng chūn kè
旧时民间的一种习俗,过春节后,宴请亲友邻居。
词语解释:请昏  拼音:qǐng hūn
见“ 请婚 ”。
词语解释:请婚  拼音:qǐng hūn
亦作“ 请昏 ”。 求婚。《左传·昭公四年》:“ 椒举 遂请昏, 晋侯 许之。” 晋 石崇 《王明君辞序》:“ 匈奴 盛请婚於 汉 , 元帝 以后宫良家子 昭君 配焉。” 明 徐渭 《蜀汉关侯祠记》:“愚以为即使有之,特加於请昏之狡 吴 , 芳 与 士仁 等之携贰,而不知彼三人者,皆 汉 贼,非可与语於士大夫。”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通鉴》在 唐太宗 贞观 八年(六三四年)记载 吐蕃 遣使来请婚事。”
词语解释:请旨  拼音:qǐng zhǐ
请求天子下令。《封神演义》第三回:“不若且将 全忠 囚禁后营,破了 冀州 ,擒获满门,解入 朝歌 ,请旨定夺,方为上策。”《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今日正有人间儿女英雄一桩公案该当发落,请旨定夺。”《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所有在事员弁,实属异常奋勇,得以迅奏肤功。相应请旨,将该员等照单奬励。”
词语解释:请寄  拼音:qǐng jì
犹请托。《史记·酷吏列传》:“ 都 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谓寄无所听。”《汉书·鲍宣传》:“请寄为姦,羣小日进。” 颜师古 注:“请寄谓以事私相託也。”
词语解释:请帖  拼音:qǐng tiě
邀请客人的通知。《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员外道:‘妈妈,十三日是我寿诞,可做一个筵席,请亲眷朋友閒耍一日,也是一生的快乐。’当日亲眷邻友主管人等,都下了请帖。”《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话説 武正字 那日回家,正要回拜 邓质夫 ,外面传进一副请帖,説:‘翰林院 高老爷 家请即日去陪客。’” 丁玲 《母亲》二:“过了几天, 程 家忽然来了请帖,帖尾上只写着‘ 程本于 ’,她们就都猜定是他们二嫂子从娘家回来了。”
共13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