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共15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详延详看详雅详论详载详解详谨详革
详观详备详谳详平详跋详览详赡详聋
详明详华详陈详度详述详问详败详病
详刑详事详悉详尽详重详闲详语详肯
详试详狂详委详正详辨详阅详询详略
详审详究详博详理详议详请详酌详敬
详细详言详择详省详覈详谛详选详窥
详味详定详谙详隐详视详许详静详校
详缓详定官详评详计详讨详谈详较详曲
详说详录详该详验详讯详贯详驳详整

词语解释:详延  拼音:xiáng yán
(1).谓尽数延揽。《汉书·武帝纪》:“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颜师古 注:“详,悉也。延,引也。” 唐 陆贽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昨者,详延羣彦,亲访嘉猷。”《宋史·选举志二》:“朕开数路以详延天下之士,而制举独久不设,意者吾豪杰或以故见遗也,其復置此科。” 元 袁桷 《庆元路鄞县学记》:“庶几吾里秀士,强敏自修,询考耆哲,篤行於显微内外之实,文质交资,上承详延,将以復乎昔时之盛。”
(2).谓广泛接受意见。 明 归有光 《论御倭书》:“固宜详延博采,不遗於蒭蕘之贱也。”
词语解释:详观  拼音:xiáng guān
详细观赏;详细观览。 汉 马融 《长笛赋》:“详观夫曲胤之繁会丛杂,何其富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奥宇之所宝殖,珍怪琅玕,瑶瑾翕赩,丛集累积,奂衍於其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详观四书,辞若对面。”
词语解释:详明  拼音:xiáng míng
(1).详细明白。《后汉书·张衡传》:“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筭罔论》,言甚详明。”《宋史·刑法志一》:“审刑院举详议官,就刑部试断案三十二道,取引用详明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提督》:“ 舒公 召公询其颠末,公应对详明, 舒 荐於朝。” 孙犁 《〈吴泰昌艺文轶话〉序》:“文字流畅,考订详明。”
(2).审慎明敏。 宋 宋祁 《赐权知开封府吴育乞解京府不允诏》:“卿志力开济,饰之文敏,京轂操决,号为详明。” 明 李东阳 《孔氏四子字说》:“人能学礼,则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而能立。”
(3).审察明白。 唐 柳宗元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一表》:“伏维陛下小谦让之节,安延企之情,特詔明儒礼官、百僚庶尹,详明故实,议崇圣德,则人望允厌,神心获安。”
词语解释:详刑  拼音:xiáng xíng
谓断狱审慎。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宋 曾巩 《杜纯大理正制》:“折狱详刑之事,朕所慎也。” 明 孙柚 《琴心记·临流守约》:“读律无如我,详刑不让人。”
词语解释:详试  拼音:xiáng shì
察考。《汉书·萧望之传》:“ 宣帝 察 望之 经明持重,论议有餘,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復以为左冯翊。”
词语解释:详审  拼音:xiáng shěn
(1).安详慎重。《汉书·霍光传》:“ 光 为人沉静详审。”
(2).周详审慎。 汉 王充 《张衡·问孔》:“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音,安能皆是?”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凡为史者,苟能识事详审,措辞精密……斯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清 张之洞 《读古人文集》:“文以国朝 姚鼐 《古文辞类纂》最为善本,为其体例分明,评点精妙,校讎详审。”
(3).详细审察。 唐 魏徵 《遗表稿》:“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惟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审。”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 郭沫若 《蒲剑集·“民族形式”商兑》:“与其空谈,不如详审事实。”
词语解释:详细  拼音:xiáng xì
(1).细节;详情。 宋 司马光 《乞令六曹长官专达札子》:“臣等闻王者设官分职,居上者所总多,故治其大要;居下者所分少,故治其详细。”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难决断,这其间详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我在旁边听了这一问一答,虽然略知梗概,然而不能知道详细,等他去了,方问 继之 。”
(2).周密完备。 明 薛瑄 《薛文清公从政录》:“处事当沉重、详细、坚正,不可轻浮、忽略。”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国初事蹟,载在史策,诸王大臣何不详细观之。” 巴金 《家》二:“我把这件事情详细告诉你。”
词语解释:详味  拼音:xiáng wèi
详细玩味;详细推究。 宋 王令 《寄满执中子权》诗:“及其久详味,欲吐復自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然详味 江陵 此举,则必实践其言者。” 清 朱之瑜 《与王民则书》之二:“去年书,其中意义,亲翁岂不详味?”
词语解释:详缓  拼音:xiáng huǎn
和缓。详,通“ 祥 ”。《宋书·张敷传》:“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餘响久之不絶。”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异时 景瞻 ( 余景瞻 )明鋭果敢,是非贤否立见。其守 延平 ,乃更详缓曲折。” 明 文徵明 《明故湖广右参议致仕进阶中顺大夫东阳卢君墓碑》:“公性若淑,而遇事详缓,不为激卬暴白之计。”
词语解释:详说
详细解说;详细说明。《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之一:“而方今之事,非博论详説,令所改更施设本末先后小大详略之方,已熟於圣心,然后以次奉行,则治道终无由兴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京里的信,寄了出来,果然有 述农 给我的一封信,内中详説 侣笙 歷年得意光景。” 吴组缃 《山洪》三十:“跟着有 薛先生 等详说民众组织的道理和办法。”
词语解释:详看  拼音:xiáng kàn
(1).审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每起一束,送至理刑名处,先行详看。”
(2).细读。《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大凡我辈读书,诚不得不详看 朱 注,却不可过信 朱 注。”
词语解释:详备  拼音:xiáng bèi
周详完备。《汉书·循吏传·黄霸》:“ 汉 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姦,条贯详备,不可復加。”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近古之史也,言唯详备,事罕甄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史书没有留下详备的记载,据现存简略的记事,依然可见人民群众的斗争浪潮是汹涌澎湃的。”
词语解释:详华  拼音:xiáng huá
端详而有丰采。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每至三元上贺,五日中参,进对详华,折旋舒婉。” 宋 宋祁 《除皇弟允良加功臣食邑实封制》:“具官 允良 ,履尚详华,机采明悟。” 清 袁枚 《新齐谐·梁武帝第四子》:“夜梦美少年,玉冠珠履,仪貌详华。”
词语解释:详事  拼音:xiáng shì
假装事奉。详,通“ 佯 ”。《战国策·秦策四》:“ 齐 魏 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於以禁王之为帝有餘。” 诸祖耿 汇考引 梁玉绳 曰:“言伪事 秦 也。”下吏,不直斥 秦王 ,故言下吏。
词语解释:详狂  拼音:yáng kuáng
佯狂,装疯。详,通“ 佯 ”。《楚辞·天问》:“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洪兴祖 补注:“详,诈也,与‘佯’同。”《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 説不听,已详狂为巫。”
词语解释:详究  拼音:xiáng jiū
(1).详细探究。《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见 刘熙 所作《释名》,信多佳者,然物类众多,难得详究,故时有得失。” 唐 权德舆 《魏国公〈贞元十道录〉序》:“贯穿切劘,靡不详究。”
(2).审察研究;审理究问。 明 海瑞 《吴吉祥人命参语》:“申府蒙批 吴鑭 狱情反覆不一,又与审録大异,帖委 淳安县 会同 遂安县 再加详究。”
词语解释:详言  拼音:xiáng yán
(1).谓言语审慎。《后汉书·张湛传》:“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三辅以为仪表。” 李贤 注:“详,审也。”
(2).犹正言,直言。 宋 宋祁 《张尚书行状》:“及司封駮,则详言粹议,有 任傀 之沉正。”
(3).细说。《朱子语类》卷五七:“ 孟子 之意,是欲见其曲折而详言之。”
词语解释:详定  拼音:xiáng dìng
(1).考察订定。《陈书·宣帝纪》:“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宋史·选举志五》:“ 咸平 末,命翰林学士承旨 宋白 ,与两制、御史中丞同详定之。” 清 朱之瑜 《答安东守约书》之九:“丧祭礼竢移居后详定。”
(2).审查决定。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弥之以送覆考再定,乃付详定。”
词语解释:详定官  拼音:xiáng dìng guān
殿试时复查并最后评定试卷等第的考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及御试, 王荆公 时为知制誥,与天章阁待制 杨乐道 二人为详定官。”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三:“ 刘器之 晚居 南京 , 马巨济 涓 作少尹。 巨济 廷试日, 器之 作详定官所取也。”
词语解释:详录  拼音:xiáng lù
详尽记载。《公羊传·成公八年》“録 伯姬 也” 汉 何休 注:“ 伯姬 守节,逮火而死,贤,故详録其礼,所以殊於众女。”《汉书·东方朔传赞》:“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 朔 ,故详録焉。”《旧唐书·职官志二》:“其十五日详録典正,辞理兼举,为文史之最。”
词语解释:详雅  拼音:xiáng yǎ
(1).安详温雅。详,通“ 祥 ”。《晋书·王衍传》:“ 衍 字 夷甫 ,神情明秀,风姿详雅。” 唐 权德舆 《送刘秀才登科后侍从赴东京觐省序》:“ 彭城 刘禹锡 实首是科,始予见其丱已习诗书,佩觹韘,恭敬详雅,异乎其伦。”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 九石 举止详雅,是一儒者。”
(2).周详雅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壁记》:“故为记之体,贵其説事详雅,不为苟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唐书》:“予尝论《新唐书》不及《旧书》,盖矜奇字句,全失本色。又制詔等文词,率皆削去,虽谓事增於前,辞省於旧,远逊《旧书》之详雅矣。”
词语解释:详谳  拼音:xiáng yàn
审判。《元史·世祖纪二》:“己未,犯罪应死者五十三人,詔重加详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庚子, 辽 詔诸路上重囚,遣官详讞。”
词语解释:详陈
详细述说
词语解释:详悉  拼音:xiáng xī
(1).详尽。 汉 王充 《论衡·超奇》:“ 班叔皮 续《太史公书》百篇以上,记事详悉,义浹理备。”《旧唐书·马怀素传》:“已后著述,其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 清 朱之瑜 《与男大成书》:“可将我高曾祖考生卒年月日时详悉写来。”参见“ 详尽 ”。
(2).详细知悉。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唐 韩愈 《毛颖传》:“阴阳、卜筮……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 老子 、外国之説,皆所详悉。”
词语解释:详委  拼音:xiáng wěi
犹详尽。 清 韩昌 《荷兰使舶歌》:“绘事江海迹,水道何太备。岛屿分微茫,山川入详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前辈墨迹》:“又 震川 帖:‘□序文详委周尽,赠人当如是矣。’”
词语解释:详博  拼音:xiáng bó
详备广博。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闻见録》二帙,併沐示教,记载详博。” 梁启超 《读〈春秋〉界说》:“夫使 孔子 而果为史官也,则亦当搜罗明备,记载详博,然后为史之良。”
词语解释:详择  拼音:xiáng zé
(1).审察采择。《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尝幸苑囿离宫,后輒以风邪露雾为戒,辞意款备,多见详择。”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臣伏愿详择典故,徵用名贤,执经劝学,朝夕从事。”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於方今。”
(2).审慎选择。《梁书·张缅传》:“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鵷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
词语解释:详谙  拼音:xiáng ān
知悉。 唐 贾岛 《玩月》诗:“近月有数星,星名未详諳。”
词语解释:详评  拼音:xiáng píng
审理。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详评狱讼,裁制典刑。”
词语解释:详该  拼音:xiáng gāi
具备,包括。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上自 黄 唐 ,下臻 秦 汉 而来,折衷以圣道,析理於通材,如衡之平,如鑑之开,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详该。”
词语解释:详论  拼音:xiáng lùn
研究讨论。《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凡讯狱前一二日,可取讯簿密与 刘湛 辈粗共详论,慎无以喜怒加人。” 唐 贾公彦 《〈仪礼疏〉序》:“以诸家为本,择善而从,兼增己义,仍取四门助教 李玄植 详论可否,僉谋已定,庶可施矣。”
词语解释:详平  拼音:xiáng píng
平正;公平。《汉书·丙吉传》:“廷尉 于定国 执宪详平。” 宋 宋祁 《代石少副贺南郊礼毕表》:“法令详平,吏治脩谨。” 清 汪懋麟 《梁侍郎传》:“公斟酌刑书,号称详平。”
词语解释:详度  拼音:xiáng dù
详细衡量;详细考虑。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审量日力,详度费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所以要先决於心,详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图功。”《明史·薛侃传》:“凡人才之用舍,政事之敷施,始以九卿之详度,继以内阁之咨谋,其弗协於中者,付诸臺諫之公论。”
词语解释:详尽  拼音:xiáng jìn
(1).详审备悉。《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且 三代 之时,百工传氏,孙袭祖业,子受父训,故其利害如此详尽。”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嗣閲文或有舛误,无不详尽其义,笔之卷端。”
(2).详细无遗。 唐 李延寿 《上〈南北史〉表》:“虽则疏野,远惭先哲,於披求所得,窃谓详尽。” 清 彭绍升 《陈和叔传》:“ 和叔 所草奏,援古证今,剴切详尽。”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对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更详尽更广阔了。”
(3).犹详情。《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老爷 接着问了问,依然不得详尽。”
词语解释:详正  拼音:xiáng zhèng
(1).平正。 南朝 梁 沉约 《崔慧景加侍中诏》:“志气淹通,识履详正。” 宋 吕陶 《陈传正〈退居类稿〉序》:“故其文之典厚详正,出于天质之自然。”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 康僧渊 ﹞貌虽胡人,语实中国。容止详正,志业弘深。”
(2).审察校正;审议纠正。《宋书·礼志三》:“议仪不同,於事有疑。輒下礼官详正。”《新唐书·李宪传》:“﹝ 李宪 ﹞善治律令,性明恕,详正大狱,活无罪者数百人。” 宋 曾巩 《丁元珍挽词》之一:“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
词语解释:详理  拼音:xiáng lǐ
审察;审理。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
词语解释:详省  拼音:xiáng shěng
审察。 唐 韦应物 《赠李判官》诗:“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词语解释:详隐  拼音:xiáng yǐn
见“ 详稳 ”。
词语解释:详计  拼音:xiáng jì
详细考虑。《战国策·齐策六》:“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汉书·翟方进传》:“君其孰念详计,塞絶姦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
词语解释:详验  拼音:xiáng yàn
给予彻底地检查
词语解释:详载  拼音:xiáng zǎi
详细记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后又见 初虞世 所集《养生必用方》,戒人不可妄服金虎碧霞丹,乃详载其説云。”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考文》:“ 松江 去 苏 不远,且郡志亦详载, 枝山 何不考索而讹舛至此。”
词语解释:详跋  拼音:xiáng bá
审理。跋,用同“ 爬 ”,爬梳。 元 无名氏 《小张屠》第二折:“我则见圣像严恶,鬼似嘍囉,排列的闹呵。穿红的圣体忙,穿青的子细详跋,穿緑的亲定夺。”
词语解释:详述  拼音:xiáng shù
详细说明。例如:详述已往的生活。
详细叙述
词语解释:详重  拼音:xiáng zhòng
端庄持重。 宋 晁补之 《朝请大夫致仕晁公墓志铭》:“然公详重,论数不合,故已事不迁。” 元 戴表元 《董可伯隐居记》:“ 可伯 资性从容,言动详重。”
词语解释:详辨  拼音:xiáng biàn
详尽辨析。《晋书·刘颂传论》:“详辨刑名,该覈政体。” 清 曾国藩 《覆李眉生书》:“近世 王伯申 《经传释词》,於众所易晓者皆指为常语,而不甚置论;惟难晓者,则深究而详辨之。”
词语解释:详议  拼音:xiáng yì
审议。《汉书·魏相传》:“愿陛下与 平昌侯 、 乐昌侯 、 平恩侯 及有识者详议乃可。”《晋书·哀帝纪》:“其搜扬隐滞,蠲除苛碎,详议法令,咸从损要。”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源 父子因共详议,判与为婚。”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天之祸福,不犹君之赏罚乎?鬼神之鉴察,不犹官吏之详议乎?”
词语解释:详覈  拼音:xiáng hé
亦作“ 详核 ”。
(1).详细考核。《后汉书·王符传》:“详覈厥能,则鲜及中人。”《陈书·傅縡传》:“凡相酬对,随理详覈。” 郑逸梅 《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吴梅》:“乃取古今杂剧传奇,博览详核。”
(2).详细确实。《世说新语·方正》“未敢闻命”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按 郭颁 , 西晋 人,时世相近,为《晋魏世语》,事多详覈。” 元 陈仁子 《〈梦溪笔谈〉序》:“辨譌正谬,纂録详核。” 清 阮元 《〈郑氏得墓图〉跋》:“职方事实,见 李清 、 王心湛 、 杭世骏 所撰三传,而 杭 传为最详核。”
词语解释:详视  拼音:xiáng shì
详细察看。《南齐书·陆澄传》:“以 竟陵王 子良 得古器……以问 澄 , 澄 曰:‘北名服匿,单于以与 苏武 。’ 子良 后详视器底,有字,髣髴可识,如 澄 所言。”
词语解释:详讨  拼音:xiáng tǎo
详细研讨。 清 谭嗣同 《先仲兄行述》:“其论兵法尤详,书策所纪战事,殫思详讨,究其兴废之故,发而为论,皆具卓识。”
词语解释:详讯  拼音:xiáng xùn
审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最要堂上下内外肃清,以便本官专心详讯。”
词语解释:详解  拼音:xiáng jiě
(1).推断和解释。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大家记了这隻曲子,回到家中,慢慢的详解就是。”《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我这点《易》学却也有几分自信,怎的今日卜得这一卦,我竟有些详解不来?”
(2).详细注释。
词语解释:详览  拼音:xiáng lǎn
详尽观览。 汉 王充 《论衡·薄葬》:“夫如是,世俗之人,可一详览。详览如斯,可一薄葬矣。” 唐 韦承庆 《规正东宫启》:“伏愿详览古今,以为鉴诫。” 清 张之洞 《读古人文集》:“凡集中有奏议、考辩、记传文字,中有实事者,须详览之。”
词语解释:详问  拼音:xiáng wèn
详细询问。《汉书·武帝纪》:“详问隐处亡位,及寃失职,姦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 金 赵秉文 《详问书》:“既违三灵之心,恐貽九庙之悔,事势至此,虽欲乞和,不可及已,故令详问,其审图之云。”《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这纔收了泪痕,换出笑脸,详问父亲的起居眠食。”
佯问。详,通“ 佯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公曰:‘吉详问子,何为对?’ 晏子 对曰:‘ 婴 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
词语解释:详闲  拼音:xiáng xián
安详闲雅。详,通“ 祥 ”。《周书·皇后传·宣帝杨皇后》:“帝后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
词语解释:详阅  拼音:xiáng yuè
审查批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内帘阅卷》:“同考閲卷,佳者止用句圈句点,不许密圈密点。御史验明,送主考详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入境》:“该房开具上任仪注,呈送详閲,照以举行。”
词语解释:详请  拼音:xiáng qǐng
上报请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清丈馀论》:“亦须详请批允而后行。”
词语解释:详谛  拼音:xiáng dì
周详仔细。 唐 柳宗元 《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处事详諦,无依违故纵之败;奉法端审,无隐忌峭刻之文。”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其诗详諦如此,而史谬误之甚。”
词语解释:详许  拼音:xiáng xǔ
假装允许。详,通“ 佯 ”。《史记·留侯世家》:“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词语解释:详谈  拼音:xiáng tán
详细谈说。 孙犁 《秀露集·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铁木前传》里,也有我自己,以下详谈。” 刘绍棠 《渔火》第三章二:“六哥,上车!跟我到远藤商行详谈细叙。”
词语解释:详贯  拼音:xiáng guàn
精审而贯通。 清 阮元 《重修高密郑公祠碑》:“﹝ 郑玄 ﹞所学《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笺注百餘万言。 石渠 会议,无以逮其详贯; 扶风 教授,不足拟其旨趣。”
词语解释:详谨  拼音:xiáng jǐn
(1).严谨。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太史平生为文极详谨,不应此独疏卤,得非传写者之譌邪?”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恭纪先帝诞生》:“其寻常宸翰详谨。”
(2).安详谨慎。 元 王恽 《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旦夕给侍左右,进退应对,容度详谨。”
词语解释:详赡  拼音:xiáng shàn
(1).充盈饱满。《梁书·萧确传》:“ 确 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返,不以为劳。”
(2).详细丰富;详细充实。 宋 陆游 《施司谏注东坡诗序》:“近世有 蜀 人 任渊 ,尝註 宋子京 、 黄鲁直 、 陈无己 三家诗,颇称详赡。”《明史·文苑传三·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 顺之 齐名。”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县志》内容甚为详赡。”
词语解释:详败  拼音:xiáng bài
假装溃败。详,通“ 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 至,则出兵击 秦 军。 秦 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词语解释:详语  拼音:xiáng yǔ
细说。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坡谷前身》:“ 山谷 初与 东坡先生 同见 清老者 , 清 语 坡 前身为 五祖戒和尚 ,而谓 山谷 云:‘学士前身一女子,我不能详语。’”
词语解释:详询  拼音:xiáng xún
详细询问。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八三》:“ 逢吉 既知道通信地方,何以又须详询住址,举动颇为离奇。”
词语解释:详酌  拼音:xiáng zhuó
审核采择。 宋 王安石 《言尊号札子》:“伏维圣心,更赐详酌。”《宋史·吕端传》:“自今中书事必经 吕端 详酌,乃得闻奏。”《元典章·兵部三·站户馀粮当差》:“若蒙详酌以站户餘粮当差者,亦宜定与石数则例。”
词语解释:详选  拼音:xiáng xuǎn
审慎选拔。《后汉书·和帝纪》:“有司详选郎官宽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后汉书·朱浮传》:“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
词语解释:详静  拼音:xiáng jìng
安详贞静。 元 王恽 《举都事马甫并选用儒者事状》:“切见都事 马甫 ,性详静,闲吏事,凡所论议,务先大体。”
词语解释:详较  拼音:xiáng jiào
详细比较。《宋史·选举志一》:“荐举数既减半,主司易以详较,得士必精。”
词语解释:详驳  拼音:xiáng bó
审察辩驳。《智囊补·胆智·张咏》引 明 袁黄 曰:“而徒一年以上,必申请待报,往返详驳,经旬累月,於是文案益繁,而狴犴之淹繫者亦多矣。”
词语解释:详革  拼音:xiáng gé
谓报请革除功名。《文明小史》第四回:“虽説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也得详革功名,方好用刑。”
词语解释:详聋  拼音:xiáng lóng
佯聋,假装耳聋。详,通“ 佯 ”。《楚辞·九章·抽思》:“兹歷情以陈辞兮,蓀详聋而不闻。” 洪兴祖 补注:“详,诈也。与佯同。”
词语解释:详病  拼音:xiáng bìng
装病。详,通“ 佯 ”。《史记·伍子胥列传》:“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 齐 ,而 子胥 諫不用,因輟谢,详病不行。”
词语解释:详肯  拼音:xiáng kěn
周详中肯。 景梅九 《罪案》:“以后便是 孙先生 底两小时的长演説,把三民主义发挥一番,对於民生主义,尤説得详肯。”
词语解释:详略  拼音:xiáng lüè
详细与简略。《汉书·刘歆传》:“ 歆 以为 左丘明 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 公羊 、 穀梁 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鲁迅 《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序》:“《大典》本百二十餘条,此卷重出大半,然具有题目,详略亦颇不同。”
词语解释:详敬  拼音:xiáng jìng
审慎。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祖寺丞》:“ 祖丞 明习法律,於刑狱事尤详敬,决不妄杀人。”
词语解释:详窥  拼音:xiáng kuī
详细察看。 唐 李峤 《为韦右相贺拜洛表》:“微臣泛览金册,详窥玉版。”
词语解释:详校  拼音:xiáng xiào
审察校订。 隋 牛弘 《同律度量议》:“臣等详校前经,斟量时事,谓用铁尺,于理为便。”
词语解释:详曲  拼音:xiáng qǔ
详细情况。 明 方孝孺 《与邵真斋书》之五:“区区病餘少力,详曲悉俟面谈,不宣。”
词语解释:详整  拼音:xiáng zhěng
(1).安详严整。《南史·徐羡之传》:“ 羡之 风度详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顾 虽鹺商子,而风韵详整。” 明 叶绍袁 《亡室沉安人传》:“君於古今事理,载籍疑义,无不悉洞玄解,风仪详整,神气爽豁。”
(2).谓处事周详完善。《新唐书·武元衡传》:“ 德宗 钦其才,召拜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 清 周如璧 《孤鸿影》第二折:“想起他风度飘萧,言词委宛,送迎详整,儘自寸心倾。”
(3).详细完整。 明 李东阳 《与陈提学书》:“承寄到《闕里志》,纪叙详整,足徵学识,而扶植教化之盛心,固不待言也。”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古书叙乐府,唯《宋书》最详整。”
共15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