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首字词组
诣阙诣理诣匦诣入诣极诣谒诣访 
诣门诣实诣閤诣力诣合诣见  
诣人诣绝诣学诣阁诣问诣省  

词语解释:诣阙  拼音:yì quē
(1).谓赴朝堂。《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 买臣 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 长安 ,诣闕上书,书久不报。”
(2).指赴京都。 宋 费衮 《梁溪漫志·范信中》:“ 范 既脱,欲诣闕,而无裹粮。”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诋毁程朱》:“ 明 永乐 中, 饶州 儒士 朱友季 ,诣闕献书,专詆 周 、 程 、 张 、 朱 之学。”
词语解释:诣门  拼音:yì mén
上门;登门。《后汉书·郑均传》:“郡将欲必致之,使县令譎将诣门,既至,卒不能屈。”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 甫里先生 ﹞性不喜与俗人交,虽诣门不得见也。” 明 刘基 《结袜子》诗:“诣门謁 朱亥 ,虚左上 侯嬴 。”
词语解释:诣人  拼音:yì rén
访问别人。《梁书·张缵传》:“ 子野 ( 裴子野 )性旷达,自云‘年出三十,不復诣人’。”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上联‘不好诣人贪客过’,下联‘惯迟作答爱书来’。”
词语解释:诣理  拼音:yì lǐ
合理。 唐 权德舆 《〈司徒张公集〉序》:“其餘赞勋阀,表丘陇,铭器叙事,放言诣理,皆与作者方驾。”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若执事之言政,诣理切情。”《宋史·李穀传》:“ 穀 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辞气明畅,人主为之耸听。”
词语解释:诣实  拼音:yì shí
(1).符合实际。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唯 王劭 撰 齐 隋 二史,其所取也,文皆诣实,理多可信,至於悠悠饰词,皆不之取。”《元典章·兵部三·驿站》:“ 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
(2).指核查是否符合实际。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本学诸生列状,谓迎贼时先生称疾不赴……由是行下本州诣实。”
词语解释:诣绝  拼音:yì jué
造诣很深,绝少有人企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王介甫书》:“夫书画诣絶者,必传无疑。”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若乃纂组綺縞之工,风云月露之作,诣絶釵幗,誉腾閾闈。”
词语解释:诣匦  拼音:yì guǐ
(1).指上书言事或谏诤。 唐 宋 时,朝廷设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 宋 苏舜钦 《诣匦疏》:“今臣窃见纲纪隳败,政化闕失,其事甚众,不可概举,今条大者二,诣匭以闻,伏望陛下少赐观览。”
(2).指收纳谏书的机构。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又置诣匭,设直言极諫科。”
词语解释:诣閤
见“ 诣阁 ”。
词语解释:诣阁  拼音:yì gé
亦作“ 诣閤 ”。前往朝廷官署。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谨诣阁拜疏以闻。”《南史·王僧辩传》:“时 贞惠世子 有宠,母诣閤自陈无训,涕泗呜咽,众并矜之。”
词语解释:诣学  拼音:yì xué
指 清 朝帝王亲临太学视学。《清史稿·世宗纪》:“辛酉,詔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参阅《清史稿·礼志八》
词语解释:诣入  拼音:yì rù
造诣,达到的艺术境界。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先君为制义,风味似 冯具区 ,诣入似 朱大復 。”
词语解释:诣力  拼音:yì lì
指有一定造诣的学力和才力。 清 包荣翰 《〈白雨斋词话〉跋》:“则舅氏之浸润沉潜於此道,岂寻常诣力所能造也耶?”
词语解释:诣阁  拼音:yì gé
亦作“ 诣閤 ”。前往朝廷官署。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谨诣阁拜疏以闻。”《南史·王僧辩传》:“时 贞惠世子 有宠,母诣閤自陈无训,涕泗呜咽,众并矜之。”
词语解释:诣极  拼音:yì jí
谓极深的造诣。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盖絶句之作,本於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
词语解释:诣合  拼音:yì hé
同“诣閤”。
见"诣阁"。
词语解释:诣閤
见“ 诣阁 ”。
词语解释:诣阁  拼音:yì gé
亦作“ 诣閤 ”。前往朝廷官署。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谨诣阁拜疏以闻。”《南史·王僧辩传》:“时 贞惠世子 有宠,母诣閤自陈无训,涕泗呜咽,众并矜之。”
词语解释:诣问  拼音:yì wèn
前往叩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 妻具貲诣问。”
词语解释:诣谒  拼音:yì yè
前往谒见;造访。《新唐书·顾少连传》:“ 德宗 幸 奉天 ,徒步诣謁,授水部员外郎、翰林学士。”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又有乡民著新紫襦诣謁,僧请以为施,民有难色。”
词语解释:诣见  拼音:yì jiàn
前往谒见。 明 归有光 《与陆太常书》:“瞻望咫尺,未遑诣见。”
词语解释:诣省  拼音:yì shěng
前往看望。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今在假,不容诣省,不任荷惧之至。”
词语解释:诣访  拼音:yì fǎng
前往拜访。 徐一士 《一士类稿·王闿运与肃顺》:“居京数月,将行始诣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