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首字词组
询谋询问询鞫询查询考询索询谋咨度询悉
询访询荛询事考言询究询按询吁之乐询谋佥同询訏
询求询采询于刍荛询请询察询纳询质 
询刍询闻询仰询议询叩询觅询诱 
询咨询迁询谋询根问底询诘询审询吁之乐询视 

词语解释:询谋  拼音:xún móu
咨询;商议。《后汉书·桓帝纪》:“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续之福,询谋台辅,稽之兆占。”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所以询谋、抚纳、勉慰、称扬之殊,皆非素望所及。” 梁启超 《外交方针质言(参战问题)》:“而当絶交之初,又竭力纠合中立国为同调而询谋,首及於我。”
词语解释:询访  拼音:xún fǎng
(1).征询访问。《后汉书·李固传》:“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羣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凡所询访,皆合大猷。” 清 刘毓崧 《杜观察〈古谣谚〉序》:“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芻蕘葑菲,均可备询访於輶轩。”
(2).查访。 明 海瑞 《申海南道陈双山文》:“询访未的,妄信人言。” 清 张之洞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致兼湖广总督端方电》:“请密加询访,如确有识认 沉克諴 之人,迅速资遣来京,令其辨认,以别真伪。”
词语解释:询求  拼音:xún qiú
(1).访求。《晋书·王坦之传》:“又天听虽聪,不启不广;羣情虽忠,不引不尽。宜数引侍臣,询求讜言。” 宋 王安石 《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诗:“询求故有风謡在,不独鑱诗尚未泯。”《元史·岳柱传》:“日接见儒生,询求民瘼。”
(2).请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 张华 )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经高名之士。’ 思 乃询求於 皇甫謐 。 謐 见之嗟叹,遂为作叙。”
词语解释:询刍  拼音:xún chú
见“ 询于芻蕘 ”。
词语解释:询于刍荛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郑玄 笺:“古之贤者有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 孔颖达 疏:“言询于芻蕘,谓谋於取芻取蕘之人。”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六:“乃希化被草木,不耻询于芻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说,以著录小说,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亦省作“ 询芻 ”、“ 询蕘 ”。 唐 张说 《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侍酌衢樽满,询芻諫鼓悬。”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谨就管见别为一议,并章程八条奉寄,附羽工区区,用副询蕘盛意,惟执事采择焉。”
词语解释:询咨  拼音:xún zī
咨询,征求意见。 郭沫若 《海南纪行·访那大》诗:“远偕九省同趋步,近与全区互询咨。”
词语解释:询问  拼音:xún wèn
向人打听情况。《汉书·武帝纪》:“询问耆老,乃得孽子 嘉 。” 宋 刘安世 《为愆亢乞罢上元游宴》:“臣伏见去冬以来,时雪愆亢,询问四方,亦多旱暵。” 明 张居正 《给假治疾疏》:“皇上见臣肌体羸瘦,询问左右,察臣所苦。”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四:“她的眼睛仿佛在询问天,询问地,询问面前所有的人:‘工地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词语解释:询荛  拼音:xún ráo
见“ 询于芻蕘 ”。
词语解释:询于刍荛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郑玄 笺:“古之贤者有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 孔颖达 疏:“言询于芻蕘,谓谋於取芻取蕘之人。”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六:“乃希化被草木,不耻询于芻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说,以著录小说,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亦省作“ 询芻 ”、“ 询蕘 ”。 唐 张说 《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侍酌衢樽满,询芻諫鼓悬。”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谨就管见别为一议,并章程八条奉寄,附羽工区区,用副询蕘盛意,惟执事采择焉。”
词语解释:询采  拼音:xún cǎi
见“ 询採 ”。
亦作“ 询采 ”。
(1).访求;采访。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史官编録,唯自询採,而左、右二史,闕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状。”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昨在 蘄州 目见利害,询採吏民,颇为亲切。”
(2).犹询纳。 宋 苏舜钦 《谘目六》:“况自古有贤智之才,而处重位者,必孜孜询采,不遗下议,然后能成就功业, 周公 即其人也。”
词语解释:询闻  拼音:xún wén
闻讯。询,用同“ 讯 ”。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师友》:“编修 梁諲 病,语家人曰:‘朋游中惟 陈 同年 汝同 心地好,且有家法,孤子女可託也。’询闻而诺焉。”
词语解释:询迁询谋  拼音:xún qiān xún móu
谓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语本《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尚书》之四目四聪,皆由辟门;《周礼》之询迁询谋,皆合大众。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结合民志。”
词语解释:询鞫  拼音:xún jū
查问;审问。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后 韦公 镇 蜀 ,到府三日,询鞫狱情,涤其寃滥轻重之繫,近三百餘人。”
词语解释:询事考言  拼音:xún shì kǎo yán
谓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书·舜典》:“帝曰:‘格!汝 舜 。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 蔡沉 集传:“ 尧 言询 舜 所行之事而考其言。”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古之用人者,询事考言,是以功罪有徵。”《清史稿·选举志三》:“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职事也。”
词语解释:询于刍荛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郑玄 笺:“古之贤者有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 孔颖达 疏:“言询于芻蕘,谓谋於取芻取蕘之人。”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六:“乃希化被草木,不耻询于芻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说,以著录小说,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亦省作“ 询芻 ”、“ 询蕘 ”。 唐 张说 《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侍酌衢樽满,询芻諫鼓悬。”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谨就管见别为一议,并章程八条奉寄,附羽工区区,用副询蕘盛意,惟执事采择焉。”
词语解释:询仰  拼音:xún yǎng
咨询和仰赖。《北史·刘芳传》:“ 崔光 於 芳 有中表之敬,每事询仰。”
词语解释:询根问底  拼音:xún gēn wèn dǐ
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杨朔 《雪花飘飘》:“妈妈说:‘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词语解释:询查  拼音:xún zhā
查问。如:刑警队分别对楼上、楼下的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询查。
词语解释:询究  拼音:xún jiū
查考;究问。《宋史·食货志下四》:“ 秉 前与著作佐郎 曾默 行 淮南 、两 浙 ,询究利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狸》:“ 崔 以人奴获好妇,愜适所愿,不復询究本末。”
词语解释:询请  拼音:xún qǐng
询问请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时伺閒隙,周章询请。”
词语解释:询议  拼音:xún yì
咨询和谋议。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公等国之爪牙,心如铁石。欲同戮力,以除国难。公家之利,见则须为,俾其无猜,期于报効,所以询议,择善行之。”
词语解释:询诘  拼音:xún jié
打听。 元 耶律楚材 《西游录》上:“询詰佛国,反指东南隅。”
词语解释:询考  拼音:xún kǎo
询问察访。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苟无至诚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
词语解释:询按  拼音:xún àn
查核按验。《新唐书·裴休传》:“ 休 分遣官询按其弊,乃命在所令长兼董漕,褒能者,謫怠者。”
词语解释:询察  拼音:xún chá
查访,考察。 宋 吕陶 《奏乞进擢奉议郎杜敏求状》:“臣尝被旨远使,询察官吏之能否,得善不荐,有愧於心。”《元史·耶律楚材传》:“ 楚材 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尽捕下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居半载,占验询察,无计不施。”
词语解释:询叩  拼音:xún kòu
询问,叩问。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至府治门外,坐於一室,已见灯,二辈询叩年甲乡贯来歷,往返者六五。”
词语解释:询审  拼音:xún shěn
询问审查。《宋史·选举志三》:“州守贰若教授询审无谬,即保任入贡,具实以闻,不实者坐罪有差。”
词语解释:询索  拼音:xún suǒ
查访。《新唐书·贾耽传》:“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清 李清 《三垣笔记》卷中:“ 周后 以闻,上大怒,遣宦者往询索传语者。”
词语解释:询吁之乐  拼音:xún yù zhī yuè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 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訏,大也。” 郑玄 笺:“洵,信也。”后以“询訏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 郑 卫 之音” 汉 高诱 注:“ 郑国 淫辟,男女私会於 秦 洧 之上,有询訏之乐,芍药之和。”
词语解释:询纳  拼音:xún nà
谓向人请教并采纳其意见。 汉 崔駰 《车右铭》:“询纳耆老,于我是匡。”《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上垂询纳之弘,下有匡救之责。”《梁书·夏侯详传》:“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羣言。”
词语解释:询觅  拼音:xún mì
问讯和寻找。 杨朔 《昨日的临汾》:“现在,因为我在车站一带踯躅了不短的时间,询觅客店,同车的旅客早就零星散了。”
词语解释:询吁之乐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 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訏,大也。” 郑玄 笺:“洵,信也。”后以“询訏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 郑 卫 之音” 汉 高诱 注:“ 郑国 淫辟,男女私会於 秦 洧 之上,有询訏之乐,芍药之和。”
词语解释:询谋咨度  拼音:xún móu zī dù
咨询谋议,商量研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但 海 ( 海瑞 )性既偏执,又不能询谋諮度,喜自用。”
词语解释:询谋佥同  拼音:xún móu qiān tóng
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僉同。” 孔颖达 疏:“又询於众人,其谋又皆同美矣。”《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凡省、院、臺、百司庶政,询谋僉同,标译所奏,以告於朕。” 清 林则徐 《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兹已询谋僉同,谨将察看筹议情形,为我皇上敬陈之。”
词语解释:询质  拼音:xún zhì
查考和质正。 明 夏允彝 《〈幸存录〉序》:“跳身出潜,卷帙无所携,偶所遗忘,无可询质。”
词语解释:询诱  拼音:xún yòu
探问。 唐 胡曾 《代高骈回云南牒》:“彼国将帅之强弱,邦国之盈虚,坐可酌量,何烦询诱。”
词语解释:询视  拼音:xún shì
探问,探望。 明 张宁 《方洲杂言》:“公视篆閒,闻其妾病甚,所随惟一僕,常使询视,遗以药饵薪米之资。”
词语解释:询悉
询问后得知
词语解释:询訏
实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