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散诞 拼音:sǎn dàn
放诞不羁;逍遥自在。 南朝 梁 陶弘景 《题所居壁》诗:“ 夷甫 任散诞, 平叔 坐谈空。”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散诞由来自不羈,低头授职尔何为?” 元 张养浩 《寨儿令·春》曲:“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陆龟蒙 长散诞, 陶元亮 自耕耘。”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过侯敷文村居留赠》词:“芒鞋野服,散诞优游。”词语解释:庆诞 拼音:qìng dàn
特指帝王的诞辰。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序》:“臣故略而不言,唯序庆诞、赞休明而已。”词语解释:虚诞 拼音:xū dàn
荒诞无稽。 汉 桓谭 《抑谶重赏疏》:“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旧唐书·穆宗纪》:“詔曰:‘山人 柳泌 轻怀左道,上惑先朝。固求牧人,贵欲疑众,自知虚诞,仍更遁逃。’”《红楼梦》第一一四回:“这些事情,原都是虚诞的,可是信得的么?” 陈以益 《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信如西人言,则女子仅能间接以有助于国; 日本 之教育,仅能利用女子以助男子之事业,女子不能自为事业。然则吾国之 木兰 、 梁红玉 等事,当为歷史之虚诞矣。”词语解释:降诞 拼音:jiàng dàn
诞生。 唐 元稹 《贺降诞日德音状》:“右,臣等伏奉今月日敕书,以降诞之辰,奉迎皇太后宫中上寿。”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 太祖高皇帝 以 天历 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降诞于 钟离 。”词语解释:夸诞 拼音:kuā dàn
言词夸大虚妄,不合实际。《荀子·不苟》:“言己之光美,拟於 舜 禹 ,参於天地,非夸诞也。” 唐 元稹 《何满子歌》:“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纔成已夸诞。” 明 方孝孺 《殷浩》:“以言语自表异者,类多夸诞之士。” 章炳麟 《思乡原上》:“自 唐 以降之狂狷者,自辞章夸诞至。”
虚妄不实。 汉 王充 《论衡·道虚》:“或时 卢敖 学道求仙,游乎北海,离众远去,无得道之效,惭於乡里,负於论议。自知以必然之事见责於世,则作夸诞之语。”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而浅薄之徒,率多夸诞自称説。”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逸周书》、《穆天子》等,虽多夸诞,然文字殊古,且未尝有所依託。” 茅盾 《为了和平民主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它的鞭挞的锋芒不但指向那个残暴、奢侈而又愚蠢的皇帝,也指向一切虚浮夸诞而自命不凡的人们。”词语解释:纵诞 拼音:zòng dàn
恣肆放诞。《后汉书·窦融传》:“ 融 在宿卫十餘年,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淳于棼 ﹞曾以武艺补 淮南 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明 刘基 《沁园春》词:“笑 杨雄 寂寞, 刘伶 沉湎, 嵇生 纵诞, 贺老 清狂。”词语解释:怪诞 拼音:guài dàn
离奇荒诞。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又小説云,术士 罗公远 导 明皇 入月宫,闻之尤甚怪诞,不足为证。” 明 王琼 《双溪杂记》:“甚至杂以詼谐之语、怪诞之事者亦有之矣。” 郭小川 《山中》诗二:“冷漠、寂静、安详,一切都似乎是这样怪诞和反常。”词语解释:谩诞 拼音:màn dàn
浮夸虚妄。《韩诗外传》卷九:“谩诞者,趋祸之路也。”《周礼·秋官·禁暴氏》“禁暴氏掌禁庶民之乱暴力正者” 汉 郑玄 注:“民之好为侵陵、称诈、谩诞,此三者亦刑所禁也。” 贾公彦 疏:“谩诞,谓浮谩虚诞也。” 汉 焦赣 《易林·遯之中孚》:“市空无虎,谩诞妄语。”词语解释:妄诞 拼音:wàng dàn
(1).虚妄不实。《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 会稽 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朱子语类》卷二七:“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诞。”
(2).荒诞不经。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尝思圣人之不语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诞而不足为训。”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3).狂妄,放肆。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王敦反》:“书生不自量,对吾主恁妄诞猖狂。”词语解释:信诞 拼音:xìn dàn
诚实和欺诈。《荀子·成相》:“言有节,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 梁启雄 释:“信,指诚实之言。诞,指欺诈之言。”词语解释:诡诞 拼音:guǐ dàn
(1).怪异荒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 沛献 集纬以通经, 曹襃 撰讖以定礼,乖道谬典,亦已甚矣。是以 桓谭 疾其虚伪, 尹敏 戏其深瑕, 张衡 发其僻谬, 荀悦 明其诡诞。” 明 陆深 《传疑录》:“且云所作诡诞,全无凭据。”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观 郭璞 之《游仙》,而后知 李贺 诡诞也。”
(2).怪僻放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与余同荐鸿词者,有户部主事 尚庭枫 ,号 茶洋 , 陕西 人。为人诡诞不覊,忽而结駟连骑,忽而布衣蓝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郑板桥 大令,通率诡诞,书画多奇气,世咸以才人目之。”词语解释:任诞 拼音:rèn dàn
任性,放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有《任诞》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对山 ( 康对山 )小时即任诞,其所娶 尚夫人 甚贤。”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桑悦 ﹞为 柳州 岁餘,父丧归。服除,遂不起。居家益任诞,褐衣 楚 製,往来郡邑间。” 明 陈继儒 《枕谭·任诞》:“世谓任诞起於 江 左,非也。 汉 末已有之矣。”词语解释:华诞 拼音:huá dàn
(1).虚浮;虚妄。《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心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小知而不大决,小能而不大成,顾小物而不知大论,亟变而多私,曰华诞者也。”
(2).生日的美称。 明 史谨 《寿达夫次韵》:“螺杯献酒逢华诞,鹤髮同筵叙旧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前月老伯母华诞,本当就来叩祝。”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每到二月二,他们的华诞,以及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用茶盘端着雄鸡……来给他们上供,替他们烧纸。”词语解释:荒诞 拼音:huāng dàn
极言虚妄,不足凭信。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於 西母 。” 宋 欧阳修 《菱溪大石》诗:“争奇鬦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虽语颇荒诞,似出寓言;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 闻一多 《李白之死》:“世俗流传 太白 以捉月骑鲸而终,本属荒诞。”词语解释:放诞 拼音:fàng dàn
(1).放纵不羁。《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乃求为步兵校尉”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籍 放诞,有傲世情,不乐仕宦。”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胡宝玉记》:“﹝ 胡宝玉 ﹞好作靚妆,性又放诞,於浓烟艷粉中别树一帜。”
(2).浮夸虚妄。《汉书·叙传下》:“季末淫祀,营信巫史,大夫臚 岱 ,侯伯僭 畤 ,放诞之徒,缘间而起。”《晋书·傅玄传》:“ 魏文 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於朝野。”
(3).指浮夸虚妄的言行。《梁书·谢举何敬容传论》:“时俗尚於玄虚,贵为放诞。”词语解释:迂诞 拼音:yū dàn
迂阔荒诞;不合事理。《史记·孝武本纪》:“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 晋 王嘉 《拾遗记·魏》:“昔 公孙龙 称为辩捷,而迂诞诬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其餘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春明丛说·林晓光传》:“﹝ 林旭 ﹞引《诗》、《书》、六艺之文,为《金刚》、《楞严》诸经咒作註解,以密諦真如之説,詆格致诚正为迂诞。”词语解释:仙诞 拼音:xiān dàn
对别人生日的美称。 宋 陈深 《齐天乐·八月十八日寿妇翁》词:“帝子吹笙, 洛妃 起舞,应喜蓬宫仙诞。”词语解释:疏诞 拼音:shū dàn
亦作“疎诞”。
(1).放达,不受拘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天水 人 姜质 ,志性疎诞,麻衣葛巾,有逸民之操。”《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疏诞,不能取容当世。”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娱老》:“又酒中好与人谈谐,性復疎诞悁忿。”
(2).荒疏;荒废。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政术甘疎诞,词场愧服膺。”词语解释:傲诞 拼音:ào dàn
骄傲放诞。《晋书·谢万传》:“﹝ 谢安 ﹞谓 万 曰:‘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略观文士之疵…… 文举 傲诞以速诛, 正平 狂憨以致戮。”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明史·黄巩传》:“ 彬 ( 江彬 ),行伍庸流,兇狠傲诞,无人臣礼。”词语解释:诳诞 拼音:kuáng dàn
犹荒诞。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 徐福 文成 多誑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卷十一:“ 贄 约 憬 同论 裴延龄 之姦,既至上前, 贄 极言 延龄 誑诞之状,不可任用, 德宗 不悦。”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减年恩例》:“盖道士多誑诞,动輒称数百岁也。”词语解释:豪诞 拼音:háo dàn
犹言豪放不羁。 元 任士林 《公子舞歌》:“维北有斗不可量,我欲把之为酒觴,人生豪诞有如此,况有开筵 柳公子 。”词语解释:诬诞 拼音:wū dàn
虚妄荒诞。《隋书·艺术传论》:“ 许氏 之运鍼石,世载可称, 萧吉 之言阴阳,近於诬诞矣。” 宋 叶适 《温州社稷记》:“怪淫诬诞之説起,乞哀於 老 、佛,听役於鬼魅,巨而龙罔,微而鱓蜴,执水旱之柄,擅丰凶之权,视社稷无为也。” 明 杨慎 《〈周官音诂〉序》:“《左传》浮夸,诬诞之祖也。”词语解释:欺诞 拼音:qī dàn
虚夸骗人。《后汉书·南匈奴传》:“又远驱牛马与 汉 合市,重遣名王,多所贡献,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书当讲究得力处》:“呜呼,此宜今世脱空谩语者之所以得肆其欺诞而不顾也!” 明 李贽 《豫约·早晚守塔》:“故我尝自谓我能为忠臣者,以此能忘家忘身之人卜之也,非欺诞説大话也。”词语解释:寿诞 拼音:shòu dàn
生日。《醒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李克用 ﹞眉头一簇,计上心来,道:‘六月十三是我寿诞之日,不要慌,教这妇人着我一个道儿。’”《红楼梦》第二五回:“原来次日是 王子腾 夫人的寿诞。” 巴金 《家》十一:“庆祝 冯乐山 的六十寿诞,寿序是三叔起草的。” 乔羽 《果园姐妹》第一场:“果子不是家常用,去给姥姥庆寿诞。”词语解释:奇诞 拼音:qí dàn
离奇荒诞。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左氏 传经,多述二 周 典礼,而好称引奇诞。”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四章:“ 周 之史官擢升而为教主,其事迹奇诞,益不可究詰矣。”词语解释:漫诞 拼音:màn dàn
(1).散漫。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2).空泛虚妄。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余谓佛,西方之达人也。其言汪茫漫诞,贯生死鬼神无有滨涯,合万物之妄以为一真。” 宋 苏舜钦 《投匦疏》:“今限字二百,束之对偶,则皆漫诞而无功,緐博而寡要,不可施用,是为空言。”词语解释:冥诞 拼音:míng dàn
死人的生日。 夏衍 《秋瑾不朽》:“今年农历十月十一日,是 秋瑾 烈士的一百岁冥诞。”词语解释:谲诞 拼音:jué dàn
诡谲怪诞。 汉 蔡邕 《隶势》:“心乱目眩,奇姿譎诞。” 明 宋濂 《风门洞碑》:“虽譎诞难徵,然不可测之所。”词语解释:佹诞 拼音:guǐ dàn
怪异荒诞。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牛鬼蛇神,佹诞不经,而弗能宣通者,非文也。”词语解释:闲诞 拼音:xián dàn
亦作“闲诞”。 犹闲放。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 稹 自御史府謫官,於今十餘年矣,闲诞无事,遂专力於诗章。”词语解释:阔诞 拼音:kuò dàn
虚夸怪诞。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夫为一书,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以炳然诱后生,而终之以僻,是犹用文锦覆陷穽也。”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乃始陈大电、大虹、玄鸟、巨跡、白狼、白鱼、流火之乌,以为符。斯皆诡譎阔诞,其可羞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野人天性阔诞,其语言又简寡,凡虚墓间穴宅动物,则眩以死者所化。”词语解释:令诞 拼音:lìng dàn
旧指皇后生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赐百官食》:“太后圣诞,皇后令诞,太子千秋,俱赐寿麪,又不在此例。”词语解释:贱诞 拼音:jiàn dàn
对自己生日的谦称。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今日是老夫贱诞,聊备蔬酒,少展良辰。”词语解释:贵诞 拼音:guì dàn
称人诞辰的敬语。《三国演义》第四回:“众官惊问道:‘司徒贵诞,何故发悲?’”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由君子观之》:“大兄贵诞,请受小弟一拜。”词语解释:雄诞 拼音:xióng dàn
夸张虚妄。 宋 欧阳修 《本论中》:“佛於此时乘其隙,方鼓其雄诞之説而牵之,则民不得不从而归矣。”词语解释:乖诞 拼音:guāi dàn
悖谬;不合情理。 宋 欧阳修 《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虽能成文而理识乖诞者……先去之。”《红楼梦》第八三回:“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词语解释:背诞 拼音:bèi dàn
违命放诞,不受节制。《左传·昭公元年》:“子姑忧 子晳 之欲背诞也。” 杜预 注:“ 郑子晳 杀 伯有 背命放诞,将为国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方毓德以羈縻,竟凭骄而背诞。” 宋 苏辙 《殿试武举策问》:“朕以天下为度,怀柔四夷,而 西戎 背诞,腰领未得。” 章炳麟 《思乡原上》:“ 孔融 背诞之士也,其在 北海 任用轻剽之才,租赋少缓,一朝杀五部督邮,及姦民污吏滑乱市朝,弗能治也。”词语解释:诈诞 拼音:zhà dàn
欺诈虚妄。语本《荀子·修身》:“匿行曰诈,易言曰诞。” 宋 苏辙 《再论熙河边事札子》:“臣闻 种諤 昔在先朝,以轻脱诈诞,多败少成,常为先帝所薄。”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王伦 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词语解释:谀诞 拼音:yú dàn
阿谀夸诞。 清 方苞 《读史记八书》:“ 武帝 所作十九章,文虽尔雅,然自《青阳》、《朱明》、《西皡》、《玄冥》而外,多諛诞,且非雅声。”词语解释:谚诞 拼音:yàn dàn
鄙俗诞妄。谚,通“ 喭 ”。 清 陈维崧 《醴泉颂》:“夫橘井 鲍姑 ,徒夸谚诞;球栏綺榦,祗益奢靡。”词语解释:谬诞 拼音:miù dàn
荒谬,荒唐。 清 叶名澧 《桥西杂记·赵瓯北汪龙庄考史之法》:“读史者自当奉正史为主。正史而外,不妨兼及别史,折衷於一是。凡支离谬诞之谈,概从删削焉。”词语解释:鄙诞 拼音:bǐ dàn
浅陋荒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瀟湘録》, 唐 人志怪中最鄙诞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视其文,鄙诞殊甚。” 清 龚自珍 《语录》:“ 夏竦 、 郭忠恕 二人,非能知古文者,大半鄙诞如《碧落碑》之流。”词语解释:邪诞 拼音:xié dàn
邪恶荒诞。《宋史·道学传一·程颢》:“自道之不明也,邪诞妖妄之説竞起,涂生民之耳目,溺天下於汚浊,虽高才明智,胶於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词语解释:陶诞 拼音:táo dàn
虚妄夸诞。陶,通“ 謟 ”。《荀子·荣辱》:“饰邪説,文姦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閒,是姦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余谓陶读为謟,謟诞双声字,謟亦诞也。《性恶篇》曰:‘其言也謟,其行也悖。’谓其言诞也,即上所谓‘饰邪説,文姦言’也,作陶者借字耳。” 章炳麟 《非黄》:“世乱则贤愚掍。 黄宗羲 学术计会,出 顾炎武 下远甚;守节不孙,以言亢宗,又弗如 王夫之 。然名与二君齐。其所以自旌式,散在《明儒学案》,陶诞而譁,非忮者莫之重。”词语解释:粗诞 拼音:cū dàn
粗鄙放诞。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八:“庸言戒麤诞,时行必安详。”词语解释:乘诞
乖戾荒诞词语解释:痰诞
痰与口水。偏指痰词语解释:骄诞 拼音:jiāo dàn
骄纵放肆。《旧五代史·唐书·闵帝纪》:“是时方事山陵,復有此赐,府藏为之一空,军士犹负赏物扬言於路曰:‘到 凤翔 更请一分。’其骄诞无畏如是。”词语解释:驾诞 拼音:jià dàn
犹荒诞。 明 王世贞 《凤洲杂编·燕王与曹国公李景隆战书》:“其一谓予招纳异人术士,此尤是茫无声影,凌虚驾诞之説。”词语解释:丑诞 拼音:chǒu dàn
谓以虚诞为耻。《逸周书·大匡》:“昭因非疾,疾非不贞;贞固於事,思任丑诞。” 朱右曾 校释:“诞,虚也。”词语解释:丕诞 拼音:pī dàn
谓大法术。《文选·班固〈西都赋〉》:“骋 文成 之丕诞,驰 五利 之所刑。” 张铣 注:“丕,大;诞,犹术也。言驰骋二人之大术法。”词语解释:庞诞 拼音:páng dàn
拉杂荒诞。庞,用同“ 庬 ”。 明 刘刚 《〈日损斋笔记〉后序》:“至 唐 而纂述者为尤盛,惜乎多杂於庞诞虚誑,而閭巷淫褻、荒秽不经之语,亦厕其中。”词语解释:幻诞 拼音:huàn dàn
虚妄怪诞。 清 黄宗羲 《迁祠记》:“贞魂耿耿,自不同他气易散。岂幻诞哉。”词语解释:闳诞 拼音:hóng dàn
(1).广博而虚妄。 晋 郭璞 《〈山海经〉序》:“世之览《山海经》者,皆以其閎诞迂夸,多奇怪俶儻之言,莫不疑焉。”
(2).广大。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自夫子没,迄今数千百年,其教混沦閎诞,充格上下,斯须不可亡。”词语解释:险诞 拼音:xiǎn dàn
奸邪虚妄。《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有佣书人 翟颖 者,性险诞,与知制誥 胡旦 狎。”词语解释:慢诞 拼音:màn dàn
以某事物为荒诞而轻慢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之一:“今没於邪见,慢诞灵化,理固天隔,当何由覩其事之符乎?”词语解释:浮诞 拼音:fú dàn
(1).虚妄荒谬。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其 江 南义疏,十有餘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南园香山》:“然其间率多浮诞之语。”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放生池记》:“疾时文浮诞,痛仰士子,遂失众心。”
(2).轻浮放荡。《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东晋 时所用人才皆 中州 浮诞者之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朱子论苏王》:“其徒若 秦观 、 李荐 ,皆浮诞轻佻,士类不齿。”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迨至 正始 之际,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 周 孔 之书,习 庄 老 之教,弃礼法而崇放达,竞风流而尚虚无。”词语解释:浅诞 拼音:qiǎn dàn
浮浅荒诞。 清 龚自珍 《六经正名答问五》:“《周书》去其浅诞,剔其譌衍,写定十有八篇。”词语解释:慠诞 拼音:ào dàn
高傲放诞。《晋书·王恬传》:“性慠诞,不拘礼法。”《陈书·侯安都传》:“ 高祖 曰:‘卿等悉良将也,而竝有所短…… 侯郎 慠诞而无懕,轻佻而肆志,竝非全身之道。’”词语解释:宽诞 拼音:kuān dàn
犹懈怠放诞。《魏书·常爽传》:“ 爽 少而聪敏,严正有志概,虽家人僮隶未尝见其宽诞之容。”词语解释:愚诞 拼音:yú dàn
愚钝而放诞的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喜朋党》:“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缓愚诞,皆置诸閒曹冷局,终身不迁其官。”词语解释:悍诞 拼音:hàn dàn
凶暴放荡。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 季安 悍诞淫骄,风勃蛊蠹,发则喜杀左右,渐及於骨肉。”词语解释:昏诞 拼音:hūn dàn
荒诞无稽。 鲁迅 《呐喊·风波》:“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词语解释:旷诞 拼音:kuàng dàn
旷达而无拘束。 唐 皎然 《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閒,情性疏野曰閒;达,心迹旷诞曰达。”词语解释:恢诞 拼音:huī dàn
浮夸怪诞。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东方朔》:“然 朔 所以名过其实,以其恢诞多端,不名一行。”《晋书·王坦之传》:“若夫 庄生 者……其言诡譎,其义恢诞。”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上》:“释 翛然 ,俗姓 裴氏 , 楚州 刺史 思训 之子。为人恢诞,强学不成一名,好朋从诗酒。”词语解释:简诞 拼音:jiǎn dàn
简慢放纵。 唐 司空图 《上谯公书》:“抑简诞以捐空,峻规程而括实,则病应适时之宜尽矣。”词语解释:空诞 拼音:kōng dàn
荒诞;虚妄。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井则有 彭祖 之空诞,祠则有 黄石 之奇秘。”词语解释:覆诞 拼音:fù dàn
指 辽 俗再生礼仪。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再生礼,国俗(指 辽 俗)每十二年一次,行始生之礼,名曰‘再生’,惟帝王与太后、太子,及裔离堇得行之。又名‘覆诞’。”词语解释:讦诞 拼音:jié dàn
谓以诡诞之词非议、抨击。 章炳麟 《文学说例》:“而訐诞自壮者,反以破碎讥往儒,六百年中,人尽盲瞽,哀哉!”词语解释:妖诞 拼音:yāo dàn
怪异荒诞。《宋史·方技传序》:“一切焄蒿妖诞之説,皆以巫医为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 华光 显圣, 目连 入冥, 大圣 收魔之属,则太妖诞。”词语解释:狂诞 拼音:kuáng dàn
狂妄怪诞。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钓鳌客》:“ 王严光 有才不达,自号钓鼇客,巡游都邑,求麻铁之资,以造钓具,有不应者,輒録姓名置篋中,曰:‘下钓时取此等懞汉为饵。’其狂诞类此。”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王充 狂诞非圣, 陈寿 售米史笔。”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虽然,吾以古文称《尔雅》,鲜不疑吾为武断,为狂诞;吾岂无以自信哉?”词语解释:生诞 拼音:shēng dàn
出生。 郭沫若 《断断集·旋乾转坤论》:“女子的体魄,无论在生诞比率与年龄比率上,都表现着有比男子更强韧的抵抗力。”词语解释:宏诞 拼音:hóng dàn
夸大虚妄。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至於济有生之类,入无死之地,广周兆物,尊冠百神,斯旨宏诞,非本论所及。”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云尊冠百神,本议是争,曷云不及?夫论难之本,以易夺为体,失之己外,輒云宏诞,求理之涂,几乎塞矣。”词语解释:矫诞 拼音:jiǎo dàn
诡诈虚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但世夐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旧唐书·文苑传下·王仲舒》:“ 裴延龄 领度支,矫诞大言,中伤良善, 仲舒 上疏极论之。”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通经学古者,莫如 孙復 、 石介 ;使 孙復 、 石介 尚在,则迂阔矫诞之士也,又可施之於政事之间乎?”词语解释:矜诞 拼音:jīn dàn
自大狂妄。《晋书·姚泓载记》:“方当引咎责躬,归罪行间,安敢过自矜诞,以重罪责乎?”《北史·游雅传》:“ 雅 性刚戇,好自矜诞,凌猎人物。”《旧唐书·文苑传上·杜审言》:“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 屈 宋 作衙官;吾之书跡,合得 王羲之 北面。’其矜诞如此。”词语解释:神诞 拼音:shén dàn
神奇怪诞。 明 何景明 《寄粹夫》诗之四:“服理昧情性,眩物矜神诞。”词语解释:圣诞 拼音:shèng dàn
(1).皇帝或皇太后的生日。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採 天长 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 宋 秦观 《代贺坤成节表》:“窃以圣诞当期,严秋在序,协气蟠乎穹壤,颂声溢於华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赐百官食》:“太后圣诞、皇后令诞、太子千秋,俱赐寿麪,又不在此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遇列圣、列后诸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於后殿行礼,神位前设有鐙酒脯果实焉。”
(2).特指 孔子 的生日。 鲁迅 《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 陶园 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
(3).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今日 会门 外 玉皇庙 圣诞打醮,该我年例做会首。” 清 李渔 《比目鱼·狐威》:“那 平浪侯 晏公 是本境的香火,这位神道极有灵验的,每年十月初三,是他的圣诞,一定要演戏上寿。”《红楼梦》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 遮天大王 的圣诞。”
(4). 耶稣 的生日。基督教会规定为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山中虽不大记得日月,而圣诞的观念,却充满在同院二十二个女孩的心中。” 萧乾 《美国点滴·枣核》:“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