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末字词组
摩诘辨诘论诘质诘逼诘验诘廷诘塞诘
维摩诘弹诘诛诘阻诘条诘检诘查诘睨诘
致诘诋诘询诘乔诘辩诘酬诘沮诘研诘
难诘督诘参诘讯诘追诘攻诘禁诘 
诃诘反诘诟诘谴诘全诘推诘究诘 
盘诘责诘艰诘驳诘克诘密诘詈诘 
穷诘诮诘镌诘面诘迫诘按诘呵诘 

词语解释:摩诘  拼音:mó jié
(1). 维摩诘 (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 维摩诘 是 毘耶离城 中一位大乘居士,和 释迦牟尼 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佛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宋 苏辙 《谢人惠千叶牡丹》诗:“天女要知 摩詰 病,银瓶满送 洛阳 春。” 宋 陆游 《病中作》诗:“ 摩詰 病説法, 虞卿 穷著书。”
(2).指 唐 王维 。 维 字 摩诘 。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按画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为南宗创始。”
词语解释:维摩诘  拼音:wéi mó jié
(1).[梵语Vimalakīrti]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佛经中人名。《维摩诘经》中说他和 释迦牟尼 同时,是 毘耶离城 中的一位大乘居士。尝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和 文殊师利 等宣扬教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后常用以泛指修大乘佛法的居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君家有天人,雌雄 维摩詰 。” 宋 杨万里 《赠王婿时可》诗:“子来问讯 维摩詰 ,分似家风一瓣香。” 清 金人瑞 《贯华先生病寓寒斋予亦苦痁不已》诗:“客有 维摩詰 ,身非 妙吉祥 。”
(2).指《维摩诘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被废 东阳 ,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词语解释:致诘  拼音:zhì jié
究问;推究。《老子》:“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为一。”《后汉书·袁安传论》:“虽有不类,未可致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或有此理,未可致詰。”
词语解释:难诘  拼音:nán jié
诘问辩难;质询。《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北史·张普惠传》:“书奏, 孝明 、 灵太后 引 普惠 於 宣光殿 ,随事难詰。”
词语解释:诃诘  拼音:hē jié
呵斥责问。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诃诘四大门八》:“上巳检校所行,多诸废惰,由此四大,忽致懈怠,是故訶詰,令其觉悟。”《北史·于仲文传》:“又使人微伤其牛, 任氏 嗟惋, 杜氏 自若。 仲文 遂訶詰 杜氏 ,服罪而去。” 宋 叶适 《袁声史墓志铭》:“父 延孺 ,知 武进县 ,提举 杜师旦 兼 常州 ,怒 武进 小书字大,訶詰累至,家人恐。”
词语解释:盘诘  拼音:pán jié
(1).犹查问;盘问。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自淮归浙东》序:“初七日至郡,地分官盘詰甚至。”《水浒传》第四十回:“此人到 江州 必被盘詰,问出实情,却是利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形迹可疑人,关隘例当盘詰搜检。” 郑振铎 《桂公塘》十五:“城头上也有人在问话,盘诘得极严。”
(2).犹盘屈。 金 朱之才 《水月有兴》诗:“浮光逐水纹,金蛇势盘詰。”
词语解释:穷诘  拼音:qióng jié
追问;深究。《三国志·吴志·是仪传》:“ 仪 独云无闻。於是见穷詰累日,詔旨转厉,羣臣为之屏息。”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盖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至於不可穷詰,而但惟致此事亲从兄一念,真诚惻怛之良知以应之,则更无有遗缺渗漏者。” 梁启超 《论正统》:“陋儒齗齗於此事,攘臂张目,笔鬭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詰。”
词语解释:辨诘  拼音:biàn jié
(1).查问,查办。《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桓帝 使中常侍 王甫 以次辨詰, 滂 等皆三木囊头,暴於阶下。”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养济院孤老》:“而流弊觴滥,至使会头作奸,势难辨詰。”
(2).辩难诘问。辨,通“ 辩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 元璹 见 頡利 ,责以负约,与相辨詰, 頡利 颇惭。”《明史·曾鲁传》:“ 鲁 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説则是,从某説则非。’有辨詰者,必歷举传记以告。”
词语解释:弹诘  拼音:dàn jié
弹劾诘问;责问。《资治通鉴·宋苍梧王元徽二年》:“上皇命事无大小,皆据律正名,不得为疑奏;合则制可,违则弹詰,尽用墨詔,由是事皆精审。” 宋 苏辙 《罢提举太平官欲还居颍川》诗:“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詰。”
词语解释:诋诘  拼音:dǐ jié
指摘诘难。《旧唐书·萧瑀传》:“时 晋 府学士 柳顾言 、 诸葛颖 见而称之曰:‘自 孝标 后数十年间,言性命之理者,莫能詆詰。今 萧君 此论,足疗 刘子 膏肓。’”
词语解释:督诘  拼音:dū jié
督察责问。 宋 梅尧臣 《送晋原乔主簿》诗:“县官同远宦,簿领无督詰。”
词语解释:反诘  拼音:fǎn jié
反问。 郭沫若 《波》三:“‘不知道你究竟有多少钱哟!’男的经过这一反诘,也就忍耐着沉默了。” 洪深 《申屠氏》第七本:“即又不慌不忙,反诘那婢子道:‘尔来告我何为?岂见妒耶?’” 袁鹰 《故乡夜话》:“那两位同志谁也没有回答。从那冷冷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他们心里的反诘:‘为什么没有照片,你还不知道!?’”
词语解释:责诘  拼音:zé jié
责问。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三》:“帝大怒,欲责詰之。” 徐迟 《狂欢之夜》:“而他们一声声呻吟,就好比一声声控诉的,责诘的巨雷,隆隆地擂过了全国家。”
词语解释:诮诘  拼音:qiào jié
责问。 宋 叶适 《王木叔诗序》:“闕榜有 义乌 丞,径取以归,家人更誚詰,不暇顾也。”
词语解释:论诘  拼音:lùn jié
论辩诘问。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君 论詰亹亹,听者忘疲。”《新唐书·李绅传》:“ 绅 愈 果不相下,更持臺府故事,论詰往反,詆訐纷然,繇是皆罢之,以 绅 为 江西 观察使。”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时诸儒以观心空寂名学,徒默视危拱,不能有论詰,猥曰‘道已存矣’。”
词语解释:诛诘  拼音:zhū jié
查问惩办。 宋 刘挚 《劾吕惠卿》:“若朝廷无所诛詰,上下不敢谁何,臣知陛下异日有大政号,将不足以令天下而信四夷。”
词语解释:询诘  拼音:xún jié
打听。 元 耶律楚材 《西游录》上:“询詰佛国,反指东南隅。”
词语解释:参诘  拼音:cān jié
斟酌查问。《新唐书·陆贽传》:“帝始任 杨炎 、 卢杞 ,引树私党,排忠良,天下怨疾。 贞元 后,惩艾其失,虽置宰相,至除用庶官,反覆参詰乃得下。”
词语解释:诟诘  拼音:gòu jié
责骂并诘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江陵震主》:“上倚醉拔剑断其总角,羣竖肤诉於 冯保 , 保 奏之慈圣,次日召上詬詰甚苦。”
词语解释:艰诘  拼音:jiān jié
晦涩曲折。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古乐府近代寥寥者,《房中》《郊祀》,典奥难入;《鐃歌》《横吹》,艰詰难通。”
词语解释:镌诘  拼音:juān jié
责问查究。《新唐书·河南元王孝恭传》:“或诬其反,召还,颇为宪司鐫詰。”
词语解释:质诘  拼音:zhì jié
质询诘问。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是以比及质詰,欲以求尽,请捨 天竺 之説。”
词语解释:阻诘  拼音:zǔ jié
阻挡盘问。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二节:“县吏竟听其自由来去,不稍阻诘。”
词语解释:乔诘  拼音:qiáo jié
意气不平。《庄子·在宥》:“於是乎天下始乔詰卓鷙,而后有 盗跖 曾 史 之行。” 郭庆藩 集释:“ 崔 云:乔詰,意不平也。”一说,诈伪诘责。 成玄英 疏:“乔,诈伪也。詰,责问也。”
词语解释:讯诘  拼音:xùn jié
讯问;诘问。《新唐书·酷吏传·吉温》:“ 萧炅 为 河南 尹,御史遣 温 到府有所讯詰,乃并治 炅 ,不为末摋,右相 李林甫 善 炅 ,故得免。” 元 孛朮鲁翀 《平章政事致仕尚公神道碑》:“ 江西 省宪交讼, 裕皇 令中书公奉教讯詰,罢省臣、宣慰臣各一,追白金千二百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生初闻而惊,移灯视女,则病态含娇,秋波自流,略致讯詰,嫣然微笑。”
词语解释:谴诘  拼音:qiǎn jié
谴责诘难。《南齐书·顾宪之传》:“若事不副言,惧貽谴詰,便百方侵苦,为公贾怨。”
词语解释:驳诘  拼音:bó jié
亦作“駮詰”。 辩驳诘问。《红楼梦》第八六回:“知县查对尸格相符,早知书吏改轻,也不驳詰,胡乱便叫画供。”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其前后援引,漫与駮詰,理不足敌,且屈且穷,矛盾自苦,迷不知归,以窘人者自窘。” 茅盾 《昙》四:“女人这句话引起了更热闹的分辩和驳诘。”
词语解释:面诘  拼音:miàn jié
亲自讯问、查究。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淳化 中,著作 孙崇諫 陷北归, 太宗 召见,面詰虏庭事, 崇諫 备奏 唐河 之役,上始尽知。”《宋史·王景传》:“起身行伍,素无智略,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詰之。”
词语解释:逼诘  拼音:bī jié
犹逼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葛公 ﹞归告夫人,使逼詰 良工 。”
词语解释:条诘  拼音:tiáo jié
逐条诘问。《新唐书·食货志四》:“户部侍郎 张平叔 议榷盐法弊,请糶盐可以富国,詔公卿议其可否。中书舍人 韦处厚 、兵部侍郎 韩愈 条詰之,以为不可, 平叔 屈服。”
词语解释:辩诘  拼音:biàn jié
辩难诘问。《后汉书·种暠传》:“ 歆 即召 暠 於庭,辩詰职事。 暠 辞对有序, 歆 甚知之,召署主簿。”《隋书·北狄传·突厥》:“上令 染干 与 雍虞閭 使者 因头特勤 相辩詰, 染干 辞直,上乃厚待之。”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方 太武 将议出征,众皆难之。 浩 肆辩詰之,力遂其行。”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所谓自力者何?学者各出其所见,互相辩詰,互相折衷,竞争淘汰,优胜劣败,其最合於真理,最适於民用者,则相率而从之。”
词语解释:追诘  拼音:zhuī jié
(1).追问诘难。《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初,侍中 高堂隆 论郊祀事,以 魏 为 舜 后,推 舜 配天。 济 以为 舜 本姓 嬀 ,其苗曰 田 ,非 曹 之先,著文以追詰 隆 。”
(2).犹追查。 清 唐仲冕 《查保甲纪事》诗:“昔时 杨港 有淫祀,木偶既沉宫已瀦;今移 张田 卧云寺 ,夜闻官至负以趋;朝来追詰出二塑,二老面白三老朱。”
词语解释:全诘  拼音:quán jié
彻底推究。《后汉书·郑孔荀列传论》:“世言 荀君 者,通塞或过矣。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算有所研疎,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
词语解释:克诘  拼音:kè jié
谓能治理。《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其当能治汝戎服兵器。”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公配 崔夫人 ,生上轻车公讳 震 ,别号 东斋 ,掌卫事,戎兵克詰,尤篤志经术理学。”
词语解释:迫诘  拼音:pò jié
谓文字拗口难读。迫,急促;诘,屈曲。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鐃歌》十八中有难解及迫詰屈曲者:‘如丝如鱼乎悲矣’、‘尧羊蜚从王孙行’之类。”
词语解释:验诘  拼音:yàn jié
查问。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上:“忽有一童儿,緋帆幕首言於市,曰‘官家有赦’。 坚 ( 苻坚 )復验詰,言赦书日有一苍蝇立於笔端,久而飞去,化为童子,以告市人也。”
词语解释:检诘  拼音:jiǎn jié
检查追问。《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帝方自揽威权,而 质 以少主遇之,政刑庆赏,一咨容禀。擅用 湓口 、 鉤圻 米,臺符屡加检詰,渐致猜惧。” 胡三省 注:“检詰,谓检校米斛,而詰问擅用之由也。”
词语解释:酬诘  拼音:chóu jié
犹问答。《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凡詔会羣臣计事, 朝恩 怙贵,诞辞折愧坐人出其上,虽 元载 辩彊亦拱默,唯礼部郎中 相里造 、殿中侍御史 李衎 酬詰往返,未始降屈, 朝恩 不懌,黜 衎 以动 造 。”
词语解释:攻诘  拼音:gōng jié
攻击指责。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其党亦各树旗帜,以相攻詰。”
词语解释:推诘  拼音:tuī jié
审问。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行廉 不知,乃进状问,奉敕推詰极急。”《旧唐书·酷吏传下·吉温》:“时 萧炅 为 河南 尹, 河南府 有事,京臺差 温 推詰,事连 炅 ,坚执不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召本观主首,推詰其详。”
词语解释:密诘  拼音:mì jié
秘密盘问、打听。《新五代史·杂传·裴迪》:“ 迪 召 公立 问东事, 公立 色动,乃屏人密詰之,具得其事。”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忽有先生 王得一 入见,见圣容似有忧色,密詰于中贵,中贵述以圣上忧惧彗星之事。”
词语解释:按诘  拼音:àn jié
审问。《辽史·女里传》:“ 保寧 末,坐私藏甲五百属,有司方按詰, 女里 袖中又得杀枢密使 萧思温 贼书,赐死。”
词语解释:廷诘  拼音:tíng jié
在朝廷上诘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尹昌隆》:“ 昌隆 初倡禪让之议,其忠邪不可知,然亦可谓冒死不顾矣。至 文皇 廷詰得免,且令辅佐储宫,则知遇亦颇不浅。”
词语解释:查诘  拼音:zhā jié
检查盘问。《红楼梦》第一一二回:“门官只知有公干出城的,也不及查詰。”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温生才 事发生后,防范严密,侦探四出,旗界尤甚,至按户查詰。”
词语解释:沮诘  拼音:jǔ jié
责难,阻挠。《新唐书·宇文融传》:“初,议者以生事,沮詰百端,而帝意向之,宰相 源乾曜 等佐其举。”
词语解释:禁诘  拼音:jìn jié
阻止并盘查。《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二》:“先是 迴鶻 间岁入贡,禁民不得与蕃人市易寳货,至是一听私便交易,官不禁詰。”
词语解释:究诘  拼音:jiū jié
追究查问;查考。《新唐书·陆贽传》:“朝廷含糊,未尝究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其诸陵之无恙与否,皆不可究詰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中有奸伪之徒,图免纳税,分百价为数契,莫可究詰。”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三后之姓,降为舆臺,宗支荒忽,莫可究詰。” 叶圣陶 《倪焕之》二十:“一切根本的根本若不究诘一下,重新估定的评价能保没有虚妄么?”
词语解释:詈诘  拼音:lì jié
责骂。《新唐书·韦陟传》:“然任威严,或至詈詰,议者訾其峻。”
词语解释:呵诘  拼音:hē jié
责问。《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闻 岳飞 军中,如此者数百人,州县惧於凭陵,莫敢呵詰,其盗支之物,可胜计哉!”
词语解释:塞诘  拼音:sāi jié
回答问题。《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所以不即奉答者,既学薄才钝,不足塞詰;亦以吾子携负侧室,息肩主人,家在 东州 ,僕为仇敌。”
词语解释:睨诘  拼音:nì jié
傲视并盘问。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即在平人,有所白事,长官踞座,立不得与,呵叱睨詰,惟其戏詈。”
词语解释:研诘  拼音:yán jié
仔细询问;盘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 吴 至榻前,生见之泪下。 吴 就榻慰解,渐致研詰。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无何,榜人自他归。 王 恐其见釧研詰,心急甚;女从容以双钩覆蔽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及 张君 蒞任过堂,见此妇神气静雅,举止大方,谓必非逼死其姑者,疑其有寃,再三研詰,矢口不移。”